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善后大借款论文关于俄国善后大借款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要:善后大借款是袁世凯政府与五国银行团所签订的一项政治性借款。站在前台的是各国银行团,其背后的支持者却是各国政府。俄国作为半途加入者,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断提出新的条件和要求,坚持苛刻的借款条件,增加了善后大借款谈判之难度,阻碍了谈判之进程,使中国局势更加复杂化。在谈判过程中俄国与其他列强或相互争夺,或彼此勾结,或互相妥协,最终攫取了极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_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俄国;善后大借款;六国银行团 :K142文献标志码:A:1002-2589(xx)12-0174-0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已完成从帝国资本主义向金融资本主义的转变,通过资本输出加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与掠夺,如美国塔夫脱政府推出所谓的“金元外交”政策。此时中国正值民国初创之际,百业待举,积债待还,袁世凯在担任清廷内阁总理时,就打出“善后”的旗号,谋求外国银行团之贷款。历经一年零两个月断断续续的谈判,善后大借款最终缔结。俄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其本身资本主义的发展亦要依赖于外资,因此它并不具备向外输出资本的条件。但它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善后大借款缔结之进程,攫取了极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1912年2月,袁世凯提出了善后大借款的计划,英、法、美、德四国银行团积极响应。不久,谈判便提上日程。然而,谈判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很大的隐忧,即日俄的破坏。 俄国作为当时列强在华的一支重要力量,因币制改革,被美国排除在四国银行团贷款之外而恼羞成怒。为与四国银行团相抗衡,俄国在1911年初指示俄亚道胜银行组建了一个新的国际金融机构。该机构主要是由一些与四国银行团无关的英国、法国和比利时资本组成,成为四国银行团之外、不容忽视的一支国际金融力量。 为防止俄国的破坏,法国最早意欲吸纳俄国参加银行团。对此,俄国外交大臣沙查诺夫在权衡利弊之后明确表示,“参加银行团于我国极为不利,因为如此参加银行团只能保证全部对华交易的二十四分之一属于俄国”,而且也“不能保障我国在华势力范围不受敌视我国的金融政治势力的影响”1324。这里的“敌视势力”显然是指美国。1910年,美国国务卿诺克斯提出中国东北铁路中立计划,试图在中国东北打破日俄的垄断局面。该计划最终因日俄的反对以及英法拒绝支持而落空,并自此导致俄、美在华交恶。 1912年2月,英法再次与日俄接洽,邀请两国参加。3月8日,俄国表示愿意参加,但提出三个条件:其一,承认日俄在满蒙有特殊的利益,关于该地区的一切财政事务两国有事先知晓之权,并且有否决权;其二,允许比利时银行加入国际银行团;其三,俄国参加垫款并不意味着俄国承认了中国革命政府2731。对此,英法一一反驳,双方未能达成共识。但当四国银行团于3月11日分别正式邀请日俄参加 _的善后大借款时,俄国为避免在华趋于孤立,答复称愿意参加暂时性垫款活动。 此间,俄亚道胜银行所组建的国际财团亦在竞争大借款。只是由于它与俄国政府的关系人尽皆知,所以它退居幕后,由该国际财团旗下的华比银行出面进行谈判。各国深知,两个银行团继续竞争,损害的将是列强在华的共同利益。因此,四国愈加急于将俄国拉到同一个阵营。 从某种程度而言,俄国在华利益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若同意对华借款,将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制止对华借款,更符合俄国的政治利益。同英法这些实力雄厚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俄国缺少资金,其对外扩张的方式还停留在侵占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的阶段,其目标是通过巩固政治利益来增强经济利益。从这个层面来说,一个衰弱的邻国远比一个强大的邻国对其有利。俄国外交大臣沙查诺夫、财政大臣科科弗采夫秉承的原则是,不能因为银行家的私利而牺牲俄国在中国北方的国家利益1314。 3月14日,袁世凯政府同华比银行签订了一项一百万英镑的借款合同,史称“比国借款”。合同规定利息五厘,九七扣。作为条件,除了担保项,袁世凯政府同意该财团拥有出借一千万英镑的优先权,这就对正在谈判中的善后大借款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从表面上看,比国借款的签订是对俄国政治利益优先原则的违背。实际上,俄国是基于以下考虑:其一,打破四国银行团 _贷款的垄断;其二,作为与四国银行团谈判的重要砝码;其三,由于华比借款的谈判及签订一直“保持华比银行私家交易的性质”1314,俄亚道胜银行及俄国政府均与之无涉,因此若出现问题俄国可以置身事外。但比国借款最终在四国银行团及四国政府的反对声中宣告失败。 3月18日,日本同意参加四国银行团。俄国认识到以一己之力阻止善后大借款的缔结已无可能,相反还可能削弱俄国的在华利益。因此,4月6日,俄国同意以各国同等地位参加国际银行团。两个月后,六国银行团正式成立。俄国从中获得的权益包括:可在其势力范围内自由举办地方性或实业性贷款;可在外国发行其债票;比国财团视为俄国财团的一部分;以及此后银行团若有与俄国利益相违背之处,俄国可从银行团中撤出并且不影响其在此合同下获得的权利等2739。 为了追求在华利益最大化,避免美国的牵制,俄国与四国银行团从一开始便各行其是、针锋相对,但维持特权、攫取更多在华利益的目标一致性,又使他们以中国利益为筹码相互妥协,彼此勾结,最终实现了从对立走向联合。在谈判过程中,俄国利用四国银行团惧怕俄国破坏缔结善后大借款以及袁世凯政府急需贷款援助的心理,获得了一系列特权与利益。俄国前期的一系列行动减缓了善后大借款谈判之进程,为其后期实现其目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随着六国银行团的正式成立,各国再无后顾之忧。继而要做的就是集体向袁世凯政府施压,提出更加苛刻的贷款条件,以完成他们 _的进一步宰割与掠夺。 6月18日至20日,六国财团在巴黎召开会议,讨论向中国提供贷款的金额及条件等问题。会议决定可先向袁世凯政府提供一千万英镑的垫款,但是中国须遵守下列条件:“(1)指定借款的目的;(2)由海关或者类似的机构管理作为借款担保的盐税;(3)六国银行团监视大借款的用途;(4)中国在善后借期中不得与六国银行团以外的银行接洽贷款。”四天后,六国银行团正式提出以上条件,但立即遭到中方的拒绝。7月1日,熊希龄向六国建议,减少大借款金额,以放宽借款条件。 熊希龄的建议正中俄国驻北京公使库朋斯齐下怀。他在给俄国 外交大臣尼拉托夫的密函中表示,若减少借款,中国就没多少资金本国财政,而“我们的利益,本来就是防止贷款的实现,因为中国建立起秩序,仅仅有利于法国、德国和英国,而对于我们的前景是不适宜的”3195。尼拉托夫在回函中指出,库朋斯齐的提法过于极端,并劝说他“放弃搅黄贷款的明显行动”,因为“在中国内地的问题上,向对我们友好的大国的利益做出可能的让步,显然是应该的,以交换他们对我们感兴趣的中国边疆问题上的支持”3204。由此可见,二者的方式虽不一致,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俄国在满蒙的利益。 经商议,7月9日,六国驻北京公使联合晋见中国内阁总理和财务总长,向中国施压。熊希龄以签订该条款将导致国民革命为由拒绝。双方互不妥协,谈判陷入僵局。 面 _的强硬态度,六国银行团商议是否做出某些让步,如可以考虑减少贷款总额或变更作为贷款担保的盐务改革计划。至9月初,关于改革中国盐务形成两种不同的意见。英国认为不能将全面改革中国盐务与中国贷款联系起来,因为可能导致贷款失败。而法国里昂信贷银行的经理蓬松的意见恰恰相反,认为将中国盐务进行改造并委托外国人领导是恰当的。日、俄支持后者。 9月4日,库朋斯齐在发给沙查诺夫的电报中写道:“把中国的盐务转交外 _要求,使缔结贷款困难到极点,符合我们的利益。”3308两日后,沙查诺夫致电俄国驻法*塞瓦斯托波尔,请后者转告法国 _长,俄国将给蓬松以支持。沙查诺夫支持蓬松的做法可谓是一石二鸟。一方面,符合其一贯的阻碍大借款缔结之作风;另一方面,法国作为俄国最大的放贷国且同为协约国集团成员,前者在资金、欧洲的防务等方面都需要仰仗前者的帮助。法国地位的上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即是巩固了俄国地位。 1912年9月,中方与英国另外一支金融力量克利斯普公司签订了一千万英镑的借款合同,史称“克利斯浦借款”。这是继比国借款之后对国际银行团的又一沉重打击。六国银行团一方面迫使中方取消该借款,另一方面又与中方重启谈判。此时,原四国银行团成员对于借款条件有所松动,赞成减少贷款,降低监督条件。但俄国极力阻挠,坚持对借款的使用进行完全的监督。美国驻德大使莱西曼对此洞若观火,“无疑它(俄国)将乐于看到六国银行团陷于分裂,因为它害怕款项可能用来加强中国在蒙古的地位。”4 总之,俄国的参与使善后大借款的谈判局势变得更为复杂。虽然它为获得英法支持而未采取明显的破坏行动,但无论是坚持对借款用途进行国际监督,还是唆使法国对盐政实施完全改革,都给善后大借款之缔结增加了难度。俄国政府直接站到前台,将集团政治、妥协分赃、自私自利的把戏演得淋漓尽致,这也成为美国退出银行团的重要原因之一。 1913年3月18日,美国退出guo际银行团,而中国内部矛盾的激化以及欧洲局势的紧张均加快了善后大借款缔结之步伐。4月26日,中国代表与五国银行团代表正式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而俄国亦从中攫取了极大的利益。 首先,榨取了高额的经济利润。根据合同规定,借款总额为2500万英镑,年息五厘,债券9折出售,交付6%的佣金,借款期为47年。于此,俄国财团获得佣金约25万英镑,47年共获得利息约650万英镑。而且由于俄国当时的资本输出能力相对薄弱,所以在与四国银行团谈判时还特别要求允许其在外国发行债券,达到了利用别国资本在中国换取高额纯利润的目的。 其次, _财政的监督实现了俄国控制中国政局的企图和抑制中国复兴的目标。如前所述,俄国前期阻碍大借款的缔结,其根本目的在于防止中国的强大,担心复兴后的中国增强军事势力,在中国北方实施积极政策, _赶走俄国在华势力。而最终缔结的条约也通过对借款用途的规定和监督实现了俄国的企图,大借款款项或用于清还己到期各款,或用于遣散军队,或用于整顿盐政事务。此外,他们还通过设置洋员对盐税进行改革,以及垄断盐税作为抵押来控制中国财政。 最后,维护了俄国在满蒙地区的特权,阻碍了美国插手满蒙的企图,提高了俄国在华竞争实力。俄国一直以来都将满蒙和中国北部地区作为其势力范围,美国诺克斯计划的提出以及币制实业贷款的签订,都威胁到了俄国利益,自此俄美在华矛盾便一发不可收拾,其中第二次日俄密约就是专门针对美国。俄国参加四国银行团之前,中国一直处于英法俄日四国协约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同时并存的局面。兼跨两个集团的英法,最大的目标是实现贷款的顺利缔结,因此需兼顾二者的利益,它们既反对美国侵犯俄国在满蒙地区的特权,又不会容忍俄国对善后大借款的破坏。俄国加入国际银行团之后,意味着英法与俄国之间有了双重利益,加强了三者的结合,也就相应削弱了坚持“门户开放”政策的美国的地位,最终导致其日益孤立,不得不退出银行团,而俄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状腺超声操作培训课件
- 甲状腺切除手术课件
- 儿童节的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6774 - 2018蒜芥茄检疫鉴定方法》
- 勾股定理导入教学课件
- 2026届高考历史一轮基础复习训练5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含答案)
- 《蓝色的树叶》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6171 - 2018改善成形性高强度结构用调质钢板》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会议
- 用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GB/T 37915-2019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GB/T 27746-2011低压电器用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技术规范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GB/T 13667.3-2003手动密集书架技术条件
- 导轨及线槽项目投资方案报告模板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复旦大学<比较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 GB∕T 10429-2021 单级向心涡轮液力变矩器 型式和基本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