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材料论文范文参考关于建筑材料的优秀论文范文【10篇】 建筑活动是人类最主要的生存活动之一.随着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建筑活动规模的不断壮大,尤其是建筑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材料工业在满足人们物资生活需要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如何评价建筑材料的绿色性已经成为目前最受瞩目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以基础类建筑材料硅酸盐水泥、建筑钢材和建筑陶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部分建材企业的实地调研,并借鉴已有的建筑和产品的绿色性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建筑材料绿色性6E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群体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值;基于对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的分析,采用线性插值法建立了指标的评价标准等级;基于TOSIS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思想建立改进的灰色聚类理论模型作为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以Visual Basic6.0为开发平台构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建筑材料绿色性6E综合评价系统.并应用本评价系统对DOCC和DCGC两家水泥厂的PC32.5R、PO42.5R、P52.5R三种硅酸盐水泥进行绿色性6E综合评价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基于对目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及其构建方法的研究和绿色建筑材料在节能(Energy conservation)、健康(Exuberance)、环保(Environment protection)、生态(Ecology,)、舒适(Easement)和经济(Economy)方面的特点,建立了具有树型三层结构的建筑材料绿色性6E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石灰石当量概念,以石灰石的保有储量为参考基准,计算得到建筑材料生产常用矿产资源的石灰石当量系数.用材料生产所消耗的矿产资源的石灰石当量表示该产品的资源消耗总量,资源消耗总量模型为 运用群体AHP法计算各级指标综合权重值.通过预先分析评价指标重要性提出改进构造判断矩阵的方法.首先根据每个指标在整体中的重要性确定相应的定量标度,然后根据两两指标的定量标度比值构造判断矩阵.采用改进的指标标度方法构造的判断矩阵指标值区分度有明显的提高.采用加权几何平均算子作为集结决策者们判断矩阵的算子.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检验判断矩阵群的一致性.用完全一致性矩阵替换群体判断矩阵计算得来的群体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作为群体一致性阈值记作QR*,以此作为该决策群体是否具有满意一致性的阈值,当QRQR*时,说明A1,A2,等Am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当QR,QR*时,A1,A2,等Am不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对于不满足一致性的指标提出调整公式 基于对国家或行业相关规范标准、相关文献数据、国家统计年鉴等资料的分析,根据评价标准等级制定原则及依据采用线性插值法确定硅酸盐水泥、建筑钢材和建筑陶瓷的各指标评价标准等级. 在综合评价指标属于第h等级的正理想解灰色关联度和负理想解灰色关联度的基础上,建立优属度模型,对原有的灰色聚类理论模型进行改进,建立6E综合评价模型.基于Visual Basic6.0为开发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程序的开发设计,运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各类产品数据表,采用由一个主窗体和若干个子窗体构成系统的操作界面,将建筑材料绿色性6E综合评价过程用软件实现,开发出建筑材料绿色性6E综合评价系统.最后,应用建筑材料绿色性6E综合评价系统对大连两家水泥公司DCGC和DOCC的三种类型水泥产品PC32.5R.P042.5R.P 52.5R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重新审视生土居住建筑在处理人与自然、资源能源关系方面的生态建筑观念和技术经验,寻求改善生土居住建筑室内环境和提高生土建筑质量的技术途径,对传统居住建筑的基础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建筑与具体地域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材料于其中所起的作用曾经不言自明:前工业时代材料直接取之自然,建筑与所处地域有着天然的关联性;而工业革命带来了由机械生产的钢、混凝土、玻璃等工业材料,由其建造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因材料的抽象化应用与设计态度上对地域性差异的漠视,与环境多存隔膜;就此流弊,“二战”后的反思与修正一直持续至今,设计结合环境已逐渐成为当代建筑师的文化共识,具体操作中对材料表现力的挖掘亦已成为融合建筑与环境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今发达的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强化了以视觉主导的思维模式,受此影响,建筑学领域“表皮”热兴起,图像化拼贴、数字化炫技与单纯视觉性的材料迷恋倾向日趋严重,这种对建筑自身表象的过度关注,很大程度上再次割裂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有鉴于此,重新树立环境意识,回归建筑基本问题,在“地域性”视野下审视和发展建筑材料研究,探寻表皮材料表现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关联途径,以促成建筑顺利地融合环境,将有助于超越单纯的形式审美,丰富建筑的多重内涵. 建筑创作中,材料的“地域性表现”,指向于一种通过对材料能够引起身体体验、心灵感动以及情感与文化共鸣的表现性内容的强化与表达,以回应建筑所处“地域”环境的设计策略.以此为研究内容,本文突破以往针对材料具体类别的研究视角,通过梳理回顾中西方传统与现当代建筑中材料应用的演进历史,探究其中“材料表现”的具体内容与主要手法,并结合对“地域”环境构成要素的剖析,力图以建筑表皮的材料表现为手段,使建筑适应地域气候,回应地域景观,承载地域文化,由此构建建筑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多层次关联. 论文从以下三部分逐次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对应于第一章的内容. 第一章绪论,首先论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时代与学科背景,指出材料之于建筑与文化的意义,并由此提出本文的核心议题:如何实现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使材料更好地诠释建筑,使建筑得体地楔入环境?继而综述了本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本课题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继续拓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后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方法与框架,以及主要创新点进行了简要说明.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对应于第二、三章的内容. 第二、三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以工业革命为时间节点,按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顺序,分别对“地域各异的前工业时代”与“全球趋同的机械与信息时代”的“材料表现”内容进行了详尽梳理与史学分析,并加以概括提炼,为后续论文主体部分的立论研究,提供言之有据的史论支撑.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对应于第四至第八章的内容. 第四章是论文的理论核心建构,以前文的史论回顾成果为基础,分析了表皮的两种典型建造逻辑,阐明了表皮材料表现的技术、艺术与人文层面的详细内容,继而探讨了表皮材料表现的主要手法,最后依据“地域性”的要素构成,提出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三大主要途径:适应地域气候、回应地域景观、关联地域文化,由此开启下文实践指向的理论应用研究. 第五、六、七章紧承上文,依次从“地域气候”、“地域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角度展开论述,结合典型案例的深入解读与细致剖析,尝试将前文的理论思考,落实为“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具体创作思路与方法. 第八章是对上述展开部分的综合论述,以“整体观观照下表皮材料的地域性综合表现”为题,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全面阐释,分别对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三大途径,以及材料的地域性、文化性与时代性表现加以综合概述,是对上文理论应用部分的进一步概括总结. 最后为本研究的结论,总结得出论文的主要理论成果,指出本研究尚待完善之处,并对本课题后续研究作出展望.材料离不开“建造”,侧重于审美与文化范畴的材料“表现”,同样离不开具体的技术支撑,限于篇幅与学识,笔者此文未就微观层面的材料构造技术细节,及其与材料表现的关联性展开细致分析,容后续研究再作深入探讨. 本文所指的建筑材料资源保护,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范畴,既包括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也包括传统建筑材料资源的适应性再利用、一般废弃物在建筑中的再利用、新型可循环建筑材料的应用,并涉及建筑能源的合理化利用等等. “壮年大楼短命爆破”的类似新闻,这些年来持续不断,在我国城市建设繁荣的背后,暗藏着巨大的浪费,同时存在着材料资源短缺,循环利用率低,大量建筑垃圾无法处理等问题.城市建设中大拆大建现象尤为严重.另一方面,历史建筑保护方法及技术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仍有不足.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了对建筑材料资源保护与再利用技术策略研究的构想,借鉴项目评估的基本方式,根据各种类型建筑材料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典型建筑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全面评价典型项目所采用的技术策略,及时学习和吸取经验、教训,为提高未来选择历史建筑保护与材料资源合理化利用技术策略的准确性提供理论根据. 本文的研究成果,会对建筑材料资源保护与再利用技术策略的正确抉择提供微观的理论指导和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会为城市的更新和历史地段的规划、建筑设计和房地产开发等相关领域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以减少或避免在城市改造建设中所出现的仅凭主观臆测而忽视对建筑资源保护、操作工艺、能源合理化利用等因素的考虑而带来的种种弊端,使理论研究、科学决策与实际运用等各个环节得以和谐统一,从而提高建筑材料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的可操作性价值. 相对来说,国外的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早,积累了不少成熟的经验,也有相应的规章和制度.但由于国情和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其研究成果还不能直接照搬,且有许多问题是国外所没有的.但他们对建筑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的管理模式、政策法规及应用及技术措施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而国内同行的探索也具有启发意义. 村镇现有的建筑材料普遍存在生产制备及使用高能耗的弊端.要想解决这一现状,就需要充分利用农村生态资源和工业废弃物,结合被动式节能优势,制备出低碳节能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本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以碱激发的方式对生土和矿渣进行活化处理作为基材,通过向基材中分别掺加相变材料、农作物秸秆、发泡等方式制备了储能相变复合建筑材料、干压及湿脱模节能小砌块、多孔屋面被动蒸发降温材料.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热工以及节能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与理论推导.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以工业水玻璃为主要激发剂,对生土与矿渣进行了无有毒有害气体放出的激发活化,制备出28d胶砂抗压强度达45MPa的活化生土基材料.该材料改变了传统农村生土建筑材料强度低、脆性大、耐水耐久性差的缺点.其耐水软化系数高达0.837;浸酸强度损失率仅为9.8%;可抵抗150次以上冻融循环;耐高温;具有优异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压汞法表明其孔隙率仅为6.76%.标准养护条件对该材料的强度发展最为有利,且生土的CaO/SiO2越大,活性指数越大,配制出的基材强度越高.但该材料干缩较严重.通过XRD、SEM、IR、DTA、NH4+容量交换分析表明,活化生土基材生成产物主要为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及沸石类产物,未发现氢氧化钙晶体.并用MS软件对生成产物进行三维生成,表明生成产物具有致密的空间三维网络键接结构,沸石产物结构中形成很多空腔,形成了特定的孔道结构. 以工业石蜡、膨胀珍珠岩为储能载体,通过硅酸钙外壳进行封装后掺加到活化的生土基材中,制备了储能相变复合建筑材料.其干表观密度为1674kg/m3;28d抗压强度可达23MPa;耐水软化系数为0.81.同时具有很好的热工性能:导热系数0.35W/(m,K),比热容为1.58W,h/kg,K,蓄热系数为15.52W/(m2,K),热阻为1.67(m2,K)/W,热惰性指标为25.91,热扩散系数为0.132,10-3m2/s.对该材料进行了一维和三维条件下的温度和时间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外界温度升高或降低时,该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温度变化小,波动平缓,且在相变点附近出现明显的恒温阶段,升温及降温总时间大大延长.节能分析表明,该材料的使用可明显降低有效热量,节能效率达55.6%.为改善相变板冬季使用时的热导率,掺加石墨作为导热改进剂,其导热效果明显改善.设计了一套相变建筑材料-太阳能蓄电系统-聚砜高分子膜-铜网电阻系统,利用太阳能转化成电能,通过电阻产生热量再源源不断传递给相变材料以维持室内温度.聚砜膜在防止相变材料渗露的同时还由于其低的传热性防止了热量的外泄,真正实现了采暖零能耗. 向活化生土基材中掺加稻草秸秆,利用自制钢模具,在加压情况下制备出活化生土基稻草秸秆空心砌块.其表观密度为1655kg/m3;28d抗压强度高达25MPa;耐水软化系数0.80.掺加石蜡珍珠岩,制备出活化生土基储能相变空心砌块.其干表观密度降至1101kg/m3,28d抗压强度为9.6MPa.测试了活化生土基稻草秸秆空心砌块、石蜡珍珠岩填孔夹心稻草砌块、及相变砌块的热工性能.结果表明相变材料夹心处理后热阻最高,传热系数最小,保温隔热能力最好.考虑农民可自助生产且结合农村建筑特点,向活化生土基材中掺加大量稻草秸杆与向日葵瓤,利用设计的小砌块湿脱模模具(尺寸为240mm,115mm,115mm,三孔60mm,60mm,60mm)制备了湿脱模(添料后10min脱模)小砌块,用于围护结构或夏季屋顶通风,根据风压原理计算其孔洞内风压为584.5Pa,平均气流速度2.15m/s. 向活化生土基材中掺入发泡剂进行发泡,掺入聚丙烯纤维进行增强制备了多孔屋面材料,用于收集雨水,从而发挥被动蒸发降温功能.其干表观密度为453kg/m3,28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家政服务合同派遣制4篇
- 2025鱼苗批发合同书
- 2025年急诊医学常见创伤处理原则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企业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肾内科疾病诊治技能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线上平台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报告
- 2025年AI监管合规文档测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算法工程师分布式部署面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存管监管政策对行业影响分析报告
- 2025年机器学习工程师联邦学习案例面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模拟联合国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宣试题及答案
- 神经病学量表手册3
- 木材加工质量控制与验收考核试卷
- 数学问题对小学生深度学习的引领
- 用友财务软件销售合同
- 《运动损伤与康复》课件
- 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相似《相似多边形》示范课教学课件
- 低空经济产业标准体系规划研究
- 《XXXX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审查意见
- 2025-2030年中国薄膜电容器市场发展状况及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