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论文关于烟草漂浮育苗单粒播种技术验证应用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播种论文关于烟草漂浮育苗单粒播种技术验证应用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播种论文关于烟草漂浮育苗单粒播种技术验证应用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播种论文关于烟草漂浮育苗单粒播种技术验证应用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播种论文关于烟草漂浮育苗单粒播种技术验证应用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播种论文关于烟草漂浮育苗单粒播种技术验证应用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要:为验证烟草漂浮育苗单粒播种的可行性,选用烤烟云烟87催芽包衣种,设计试验方案T1压穴、播种、盖种一体化手工播种器;T2为压穴、播种、盖种分离式手工播种器;CK为自动播种机。手工播种器播种时1 穴仅播种1 粒,播种机播种时周边行播2 粒,其余孔穴播1 粒。实验数据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统计各处理的出苗率、双苗率、多苗率以及大十字期间苗、补苗用工量和用工成本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播种机播种的出苗率仅为85.9%,双苗率和多苗率分别达到32.4%、13.4%,且每盘增加了间苗、补苗费0.8 元。播种器单粒播种的出苗率均在90%以上,在气温较低的1 月也达91.7%,每盘可节约间苗补苗费0.8 元。集压穴、播种、盖种一体化的手工播种器不但提升了出苗率、整齐度和烟苗素质,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传毒风险,节约了生产用种。 关键词:烟草;漂浮育苗;单粒播种;播种器 :S57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6090016 0 引言 培育适龄壮苗是烟叶生产的首要环节1,是稳定烟叶品质、提升烟叶等级结构、增加烟农收入的保障2。烟草漂浮育苗技术是集无土栽培、水培、营养土栽培、容器栽培等于一体的技术3,培育了根系发达、抗逆性强、适宜能力好的烟苗4。目前,漂浮育苗是国内烟叶生产中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育苗方式5。自中国烟叶公司推广应用漂浮育苗技术以来,全国烟草育苗逐步实现了管理专业化、技术规范化、质量标准化,极大地促进了烟草育苗整体水平的提高。 烟草漂浮育苗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播种期6、施肥量7,8、剪叶9、炼苗10、病害防控11、增温补光12等方面,有效地规范了烟草漂浮育苗技术,促进了烟草育苗技术的进步。关于育苗基质替代技术也有较多报道,景登科等13分析了不同育苗基质对烤烟烟苗素质的影响,李卫等14研究了土壤替代基质的育苗效果,张毅等15研究了植物秸秆等物质的基质替代效果,张琼芬16研究了以玉米秸秆和炉渣为原料的基质替代材料,这些研究缓解了漂浮育苗对不可再生资源湿地草炭的消耗,促进了漂浮育苗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在重庆烟区,由于漂浮育苗过程中的基质装盘、制作种穴、机械播种等环节的操作较为粗放,种子出苗率及烟苗整齐度普遍较低;加之播种机自身的缺限,在播种时常常出现多播、漏播等现象,大大降低了播种精度和出苗质量。同时,由于担心种子出苗率低,难以保障生产用苗,在播种时常常于边行播2 粒以备补苗使用,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后期的间苗、补苗成本和人为传毒风险,也浪费了大量的种子。为了进一步提高烟苗素质,降低育苗成本,节约种子用量,减少人为传毒,笔者研究了生产上单粒播种的可行性,并探索了不同播种机具的精准播种效果,以期为烟草漂浮育苗的精准播种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烤烟云烟87催芽包衣种。育苗用的浮盘、基质、专用肥均由重庆渝叶亚普贸易有限公司提供;育苗专用肥中N:P2O5:K2O=10:8:10;育苗盘为200 穴,长、宽、厚规格为67 cm33.5 cm5.8 cm。播种器采用重庆烟草科学研究所研发的手工播种器,播种机为生产上常用的烟草全自动播种器。 1.2 试验设计 1.2.1 播种管理播种前24 h将基质加水混匀,达到“握之成团、触之即散”的标准后堆捂17。播种前将基质均匀地装于育苗盘的孔穴内,并在平地上轻跺23 下以确保基质装填松紧适宜,然后用自制刮板刮净盘面多余的基质,再用压孔板进行压穴,最后用播种器或播种机播种。每次播种50 盘后立即漂放进入育苗池,管理按照标准方法进行。于播种后7 天观察出苗情况,齐苗后随机选择20盘统计出苗率。 1.2.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3 个处理,T1为压穴、播种、盖种一体化手工播种器,T2为压穴、播种、盖种分离式手工播种器,CK为自动播种机。手工播种器播种时1穴仅播种1 粒,播种机播种时周边行播2 粒,其余孔穴播1粒。 1.3 数据测定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统计各处理的出苗率、双苗率(同穴出现2 株烟苗的比率)、多苗率(同穴出现多株烟苗的比率);大十字期进行间苗、补苗,并统计用工量和用工成本;播种过程中,统计各处理播种各环节的用工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粒播种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单粒播种试验在彭水县靛水乡育苗工场进行,试验设置4 个播种期,分别为xx 年12 月18 日、xx 年1 月3 日、xx 年1 月26 日、xx 年3 月14 日,试验结果见表1。4 个播种期的出苗率均较高,最低值为91.7%,出苗率高且稳定,这说明单粒播种的出苗率是有保障的。因此,生产上可推行播单粒种,既降低了间苗、补苗的用工成本,又消除了间苗、补苗造成传毒威胁生产。 由齐苗时间来看,4 个播种期的齐苗时间相差较大,在12 月18 日、1 月3 日和1 月26 日播种时,烟苗达到齐苗均需30 天以上,其中1 月3 日播种达到齐苗要33 天。3 月14 日播种时达到齐苗期仅需16 天,比其他播种期缩短了近一半时间。这主要因为12月和1月的气温较低,播种后气温不能达到烟草种子出苗所需的最低温度(10) 18,这也说明了早播种不等于早成苗;相反,播种过早时,外界低温虽不会对出苗率造成严重影响,但会延长齐苗时间和增加苗龄,从而导致育苗成本的增加和烟苗素质的降低19。因此,生产上当气温适宜烟草种子萌发时方可播种。 2.2 手工播种器播种效果分析 手工播种器的播种效果试验于xx 年在武隆县青木池村育苗工场进行,结果见表2。采取压穴、播种、盖种一体化手工播种器(T1)进行单粒播种可较大幅度提升出苗率,平均出苗率达到96.6%;压穴、播种、盖种分离式手工播种器(T2)的出苗率仅为92.6%,T2较T1的出苗率降低了4%。2 种播种器的播种烟苗达到齐苗期所需的时间均为15 天。因此,压穴、播种、盖种一体化手工播种器的出苗率较高,在烟苗育苗过中采用该播种器进行播种的效果较好。 2.3 不同播种方式的播种效果分析 不同播种方式的效果分析试验于xx 年在石柱县卧龙育苗工场进行,结果见表3。手工播种器播种(T1、T2)的出苗率为94.3%,并且未出现一穴双苗、一穴多苗的现象;后期加强苗床管理,保证烟苗正常生长则不需间苗和补苗即可保证成苗率。播种机播种(CK)的出苗率仅为85.9%,较T1、T2降低了8.4%;另外,CK的双苗率达32.4%、多苗率为13.4%。这主要是因为播种机播种时,虽然设定周边行播种2 粒、其他孔穴播单粒,由于机械的精度及偶尔的故障致使未达到预定的播种效果,导致了出苗率过低,双苗率、多苗率过高,增加了后期的间苗、补苗成本及传毒风险。因此,必须进一步对播种机进行改进,或者直接采用手工播种器播种,以提升烟草育苗的播种效果。 2.4 不同播种方式的用工量分析 根据合理配置人员的准则,T1处理为6 个一体化手工播种,需22 人;T2处理为2 个分离式手工播种器,需22 人,CK为一台全自动播种机,仅需15 人。不同播种方式的播种过程中相关数据见表4。由表4 可知,T2的播种速度最慢,为420 盘/h;CK的播种速度为450盘/h,次之;T1的播种速度最快,为900 盘/h。日播种量也呈现相同的规律,即T2 2.5 不同播种方式的间苗、补苗用工分析 由于播种机播种的出苗率较低、双苗率和多苗率较高,后期管理中必须进行间苗、补苗才能保证烟苗素质好、产量高。由表5 可知,每个育苗盘的间苗、补苗时间约为5 min,每小时可完成12 盘;用工费用为10元/h,每盘的间苗、补苗费用约为0.8 元。一个大棚有5600 个育苗盘,间苗、补苗费用为4480 元。就手工播种器(T1、T2)而言,由于其播种精度高且单粒播种,不需要进行间苗、补苗。因此,手工播种器播种既能节约间苗、补苗费用(0.8 元/盘),又消除了因间苗、补苗造成的人为传播病毒威胁烟叶生产。 3 结论与讨论 中国西南烟区育苗阶段的低温、寡日照是制约壮苗培育的关键因子20,影响了烤烟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导致烟苗弱、抗逆性差,难以保证适时移栽21。本研究表明,低温虽然影响了烟草种子的萌发和出苗速度,但对种子出苗率没有明显影响。因此,重庆烟区生态条件下,在规范播种技术、加强过程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单粒播种是可行的。卢贤仁等22研究表明,在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每穴播1 粒种子的成苗素质要好于播2 粒和3 粒的,且出苗率大96%以上,能满足生产要求。 目前,育苗工厂大多采用全自动播种机播种,播种过程中常常出现空穴、双粒、多粒,由于播种后种子在孔穴内的位置和深度不一导致了出苗率低等、烟苗整齐度差等问题,难以实现精准播种23,不利于培育整齐一致的健壮烟苗。同时,现用的自动播种机播种后,因间苗、补苗提高了育苗成本(0.8 元/盘)、增加了人为传毒风险。试验表明,手工播种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出苗率和烟苗素质,而且因不需间苗、补苗,也减少了育苗成本和病害传播风险。尤其是一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