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人教版初三语文期末试题答案是扫描版_第1页
2015-2016人教版初三语文期末试题答案是扫描版_第2页
2015-2016人教版初三语文期末试题答案是扫描版_第3页
2015-2016人教版初三语文期末试题答案是扫描版_第4页
2015-2016人教版初三语文期末试题答案是扫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人教版初三语文期末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第一部分(24分)1、根据拼音将相应的语句规范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2分)Su b hn,w y zh sng bi ;,,Sh b nn , w y zh jn z 。,,2、下面文段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正是邻近年底的时候,天气开始转冷。校园里的行人廖廖无几。一个小伙子一手拎着行礼,一手擦着额上沁出的汗珠,露出一脸的焦灼。就在这时,他看到不远处有一位清洁工阿姨,正在专注地清扫落叶,赶忙跑上前去问路。 答: 应改为 ; 应改为 ; 应改为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1)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好像日本看护妇。(2) ,风烟望五津。(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绘初春气象隐约闪现的句子是: , 。(4)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努力“让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各尽所能需要人尽其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不再听到“呜呼! ? !”(韩愈马说)的感叹;各得其所需要住有所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不再呼喊:“ ,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 .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第八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闭幕式上,不少明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B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发展基础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C升学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都投入到全身心地复习迎考中。D倘若没有国际援助,日本在地震后的重建工作必将步履维艰。选择该项的理由: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我们对浪费粮食的现象决不能熟视无睹。 B作者用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让主人公一出场就以她的惊人美丽吸引着读者。 C朋友,你可千万别相信这个人胡言乱语呀! D编码方法构思巧妙,100多个汉字字根,排列条理,泾渭分明。6、将下列4个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衔接连贯。(2分)上海世博会河北馆以“京畿之地,魅力河北” 为主题, , , , ,给人以全新的河北印象,充分展示河北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成就。新颖、大气的展馆设计河北元素挖掘准确运用创新的表现形式造型新颖、独特正确顺序是(只填序号): 7.欣赏丰子恺的漫画,品析题目“要!”有哪些妙处。(3分) 第二部分(46分)一、古诗词阅读。(912题,6分)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该诗的作者是 朝代的 。(1分)9、用“”划分下面诗句的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 停 杯 投 箸 不 能 食,拔 剑 四 顾 心 茫 然。10“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分) 11 阅读全诗,请写出本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2分)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弘范:元军元帅。扞(hn):保卫。泫(xun)然:水滴下的样子。捄:同“救”12为画线的句子加标点(2分)弘范 曰 国 亡 丞 相 忠 孝 尽 矣 能 改 心 以 事 宋 者 事 皇上 将 不 失 为 宰相 也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使为书招张世杰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译文: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译文: 15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3分) 16请再举一个事例来证明甲文段的观点。(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世上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了。 云在高处飘,鸟往高处飞,人往高处走,只有水与世无争,是往低处流的。 想想也是,柔水硬不过砖石瓦块,高不过山峰甚至田埂,“兵来将打,水来土淹”,连时时相处的泥土也能挤兑得自己回头驯服。但聪明的水是有自知之明的,它知道,在强者面前,要生存,要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那就只好委屈一下自己,走一条别人不走的路。想明白了,它于是谦恭地避让,默默地低头,只管往无人挤占的低洼处流淌。然而,正是凭着这副与世无争的低姿态,水最终成就了自己百川归海的大壮观。 人也是。 弯弓是为了射出弩箭。屈肘是为了强力出手。而一时的低头,则是为了长久的昂首。不是吗?刘备曾经低头,三顾茅庐而恭请孔明出山; 勾践曾经低头,三年为奴,卑事夫差;新丰鸿门,刘邦曾经低头,低三下四,忍气吞声;司马迁曾经低头,“忍隐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 当低头时且低头的人,自有一番别样的胸襟,非凡的气度;有双洞悉未来的慧眼;或者有确信谁笑在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的胆略。苏轼留侯论说:“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这实在是做人做事的一种大境界。敢于低头,敢于纳耻的人,不管是屈尊枉驾,还是忍辱含垢,是因为他们懂得“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至理,知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常理,透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内蕴。 孔子曰:“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学会隐忍,适时低头,不是简单的逆来顺受,任人摆布, 而是那些自我内心充实和无所畏惧者对成就未来伟业的高度自信,主动出击,甚至是经营人生策略的一种最高境界。 生活中,过分的个性张扬、一味的逞强斗胜而不知委曲求全、内敛锋芒,往往会让一些缺少灵活变通的人碰得头破血流,令人叹惋。 因此,人,当低头时且低头,因为低头也是一种大智慧。17读完文章后,给本文加个标题。(2分)答: 18、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9文章第段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答: 20请再为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答: 2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低头也是一种大智慧”的理解。(3分)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生命之芯 李雪峰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但妻子对这些葡萄叶子却颇有微词,尤其是到了暮秋时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妻子摘得一串不留。我很惋惜那些没有彻底紫透的葡萄,埋怨妻子说:“有些还没有完全熟透呢,怎么一下子就摘尽了?”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我很不解,摘葡萄和扫落叶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不摘葡萄那些叶子就永远不会凋落吗?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个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令人痛惜不已。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莅临了我不由对葡萄叶充满了敬意。我们的生命果实是什么呢?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呢?我们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吗?什么才是我们人类生命的真正秋天呢?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选自新语文学习,有删改)22阅读第自然段,请品味“昏睡的葡萄藤醒了”这句话中“醒”字的妙处。(2分) 23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3分) 24、第、第段画线的句子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分) 25赏析“果实是它们生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