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知识点_第1页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知识点_第2页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知识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知识点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1.工业生产一般过程(课本P58图4.1)投入要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社会因素:劳动力、资金、能源、原料、零部件产出工业产品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区位选择原则从经济效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土地、水源、劳动力、政策、科技、原料、动力、运输、市场、环境质量、政策、个人理念和心理因素。3.不同类型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原则(课本P58图4.2)工业类型工业特点代表工业部门区位选择原则原料导向型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甜菜或甘蔗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厂接近原料产地市场导向型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接近消费市场动力导向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等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廉价劳动力导向型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导向型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4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区位因素作用变化的表现原料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沿海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对工厂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近年来交通运输对一些发达国家影响逐渐减弱;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减小,其素质的影响力在逐渐加强变化原因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1)科技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交通条件和提高运输能力;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降低了工业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案例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变化(课本P60图4.5)中国鞍钢:接近原料和燃料地,是原料导向型宝钢:接近市场,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是市场导向型世界19世纪: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因素,为燃料导向型20世界初:接近铁矿布局,为原料导向型二战后: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为市场导向型(2)环境质量因素、政策因素、个人理念和心理因素政策因素个人理念心理因素政策:20世纪80年代之前在内地建立的大型企业,在西部地区建设的纺织工业中心;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20世纪末西部大开发。乡土情感及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素质:港澳台胞,海外华人华侨回国、回乡投资建厂。环境质量因素工业部门污染类型区位选择原则水泥厂、酿造厂大气污染工厂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水源污染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化工厂、炼油厂大气污染水源污染1.工厂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2.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火力发电厂(燃煤)钢铁厂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1.工厂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2.远离居民区和农田。电子厂、感光器材厂无污染对环境要求高,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方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1逻辑关系扩展形成导致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城市2.工业联系: 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工厂之间存在产品与原料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3.工业集聚:作用集聚位置加强信息交流与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运量大的工业在港口和铁路枢纽附近集聚;耗电量大的工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4.工业地域 工业地域形成原因工业集聚工业地域按形成分类类型特点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的工业联系为基础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集聚在一起,存在空间利用上的联系,也可能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工业地域按性质分类类型特点举例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面积小,发育程度低糕点厂、糖果厂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发育程度高钢铁城鞍山、攀枝花、马鞍山石油城大庆、克拉玛依汽车城湖北十堰5.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背景: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工业集聚,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表现原因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厂,与其零部件生产厂可以分散布局。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2)工业地域联系条件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作用促进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结果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1.概述(课本P65)著名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主要特点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衰落时间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2.案例:鲁尔区区位优势: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法国洛林铁矿);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2).衰落原因:生产局限于传统工业(生产结构单一);煤炭在世界能源费消构成中的比重下降(原因: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减少);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及其替代品的广泛应用;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新技术革命的冲击。(3).综合整治措施调整工业结构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和引入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化、汽车、机械等部门的中小企业。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教育、工业旅游、金融服务业优化环境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建立完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植树造林3.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发展条件的对比辽中南工业区的条件煤炭、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与鲁尔区的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与鲁尔区的不同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不足;鲁尔区铁矿、石油、海洋资源短缺二、新工业区1新工业区特点:世界新工业区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之时,正是西欧的传统工业走向衰落之际。1)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形成2)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没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3)形式新: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2主要新工业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英国的苏格兰。案例: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分布地区意大利的中部和东北部发展条件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系统;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生产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工业大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生产过程分散。萨索洛发展模式:工业小区生产特点: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实现了规模生产。与温州乡镇企业比较发展条件的相同点:大批廉价劳动力;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条件的不同点:意大利有发达的银行信贷系统生产特点的相同点: 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生产高度专业化。最大的不同之处:意大利工业小区的不同企业密切联系、相互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温州乡镇企业之间互不联系,竞争激烈,规模效益大减。案例:美国“硅谷” 高技术工业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对硅谷崛起了关键作用;市场稳定军事订货是美国硅谷独有的区位优势;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特点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主导产业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硅谷与中关村比较相同点: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支持;交通便利不同点:中关村研发费用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3. 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比较:相同点:两个工业区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交通便利、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的地区形成的工业地域,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不同点:意大利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美国硅谷新工业区以微电子工业(高技术工业)为主导 对比项目美国“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生产结构高技术产品轻工业产品为主生产特点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