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讲解(PPT 82页).ppt_第1页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讲解(PPT 82页).ppt_第2页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讲解(PPT 82页).ppt_第3页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讲解(PPT 82页).ppt_第4页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讲解(PPT 82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在前面几章,我们从单个资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但各个单个资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单个资本的运动只是社会资本中一个独立部分的运动我们,这章从社会总资本的运动,阐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说明实现社会总产品所必须的基本比例关系以及实现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必要条件,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的尖锐矛盾。,厦门大学经济学系丁长发cfding,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第一节,一、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三、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以及社会生产部门的划分,一、个别资本再生产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1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个别资本,资本主义社会中,各自独立发挥职能的产业资本,就是个别单个资本。社会化大生产中,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构成社会资本或社会总资本。由于:单个资本要和那些为它提供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企业发生关系;和消费它们产品的企业发生关系;雇佣的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也得和别的企业发生关系。,2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社会总资本的运动过程,也就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社会总资本运动和个别资本运动相似之处:都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都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其运动的目的都是实现资本的增殖。区别:首先,个别资本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其次,个别资本运动只包括资本流通,而社会总资本运动包括资本流通以及一般商品流通。第三,社会总资本运动包括预付资本流通和剩余价值的流通。,(三)社会资本运动的特点,区别,数量和规模不同,运动内容不同,价值补偿,个别资本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及与之相适应的资本流通社会资本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及与之相适应的资本流通,还包括个人消费及与之相适应的一般商品流通,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流通,还包括剩余价值的流通,G,P,g,w,W,PmA,W,G,个别资本运动公式:,社会资本运动公式:,生产消费资本流通,生活消费一般商品流通,生产消费资本流通,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就是考察社会总产品各组成部分如何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怎样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其运动公式是:,社会总产品,商品资本运动总公式的出发点是社会总商品资本(W)。从价值上看,包括用于补偿预付的资本价值(c+v)和剩余价值(m)两部分。从商品资本的运动看,形成两条运动轨迹:GWPW生产消费;另一条是gw个人消费。因此,商品资本的运动公式,既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又包括个人消费和一般商品流通,体现了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征。,商品资本运动总公式,W,GWPW,gw,而货币资本循环公式GWPWG和生产资本循环公式PWGGWP的出发点G和P只是预付资本价值,不包括剩余价值。G不能分解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P只体现生产消费,没有个人消费,因此都不能作为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公式,只有商品资本运动公式才能作为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公式。,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价值补偿,实物补偿,价值补偿,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两个条件,社会总资本在一年内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必须能够全部销售出去;生产社会总产品时消耗掉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以及资本家和雇佣工人在一年间消耗掉的消费资料必须在社会总产品中重新找到相应的物质资料(实物)作补偿。,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条件,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要取得剩余价值。,实物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该卖的卖掉了,实物补偿,该买的买到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三、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以及社会生产部类的划分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构成分为c、v、m三部分;从实物形态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与实物形态的划分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用表示,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其产品主要是用于生产消费,如厂房、生产工具、原材料、燃料等。第二部类用表示,是消费资料的生产,其产品主要是用于个人消费,如衣、食、住等方面的生活必需品以及奢侈品等。,社会总产品,不变资本(c),价值形态,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物质形态,社会生产,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生产生活资料的第二部类,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以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四)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原理(两个基本理论前提),价值,实物,c,v,m,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第一部类(),第二部类(),21,社会总资本,理论前提,出发点,核心问题,相互联系着的个别资本的总和,社会总商品资本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价值形态:CVM实物形态:I、II两部类,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问题,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第二节,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要从分析简单再生产开始;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的三大交换;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一、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要从分析简单再生产开始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但是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基础和组成部分。因此,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要从简单再生产开始。因为: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出发点;从理论上看,简单再生产的分析是整个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分析的难点,只要把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分析清楚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从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开始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需要几个必要的假设:第一、假定考察的是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只有(产业)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级;第二、假定生产周期为一年,全部的不变资本都在一年内消耗掉,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包括固定资本;第三、假定一切商品都按照他们的价值来交换,价值和价格都不会发生变化;第四,假定不存在对外贸易,全部社会总产品都要在国内得到实现,所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消耗也都在国内得到补偿。,若第一年社会资本总额为7500,其中5000,2500,C/V=4/1,m=100%;则第一年年末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为:,9000,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7500,所谓的简单再生产就是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投入,产出,1,两大部类各自内部的交换以及两大部类相互之间的交换关系,第部类4000C内部的交换,4000c,购买机器,购买电力,购买煤炭,采矿部门,机器制造厂,发电厂,4000C代表第部类的生产中消耗掉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在实物形式上表现为生产资料。,1,4000c+1000v+1000m=6000,2000c+500v+500m=3000,2,两大部类各自内部的交换以及两大部类相互之间的交换关系,第部类500V和500m内部的交换,500v+500m,新创造的价值,消费资料,第部类企业预付可变资本,工人所得的工资,购买,价值补偿,第部类企业的剩余价值,资本所有者的收入,购买,实物形态,500v,500m,1,4000c+1000v+1000m=6000,2000c+500v+500m=3000,2,3,两大部类各自内部的交换以及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3,第部类的1000v1000m和第部类的2000c相交换,1000v+1000m,2000c,价值形态,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供本部类内部工人和资本所有者个人消费,实物形态,生产资料,实物形态,消费资料,价值形态,不变资本,购买生产资料,=,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和物质上的补偿,必须通过三个方面的交换过程:1、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2、第二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3、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从而实现了社会总产品9000W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价值上和实物上都得到了相应的补偿,从而保证了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这一实现过程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货币时而被当作资本发挥作用、时而被当作普通货币发挥职能。,社实会现资的本基简本单条再件生*产*,(v+m)=(c),基本条件,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三、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基本公式:(v+m)=(c),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关系:(c+v+m)=(v+m)+(v+m),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关系:(c+v+m)=(c)+(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v+m)=(c),基本条件,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v+m)=(c),基本条件,(c+v+m)=(c)+(c),生产资料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v+m)=(c),基本条件,(c+v+m)=(c)+(c),(c+v+m)=(v+m)+(v+m),消费资料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简单再生产情况下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条件是:1(v+m)=c表明,要使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流通顺利进行,第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2(c+v+m)=c+c即第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这表明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同生产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3(c+v+m)=(v+m)+(v+m)即第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表明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需求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个人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四、固定资本的补偿问题把固定资本的补偿问题纳入考虑时,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还要具备另外一个条件,即当年更新的固定资本总额必须等于当年在货币形态上积累的折旧基金的总额。,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第三节,一、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可以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马克思在研究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时,把考察范围限定在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研究的重点就在于,资本家如何将上一次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用于资本积累,追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两个物质条件:1.社会总产品中要包含追加的生产资料;2.社会总产品中要包含有维持新增劳动力所必需的追加的消费资料。,前提条件一:第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除了补偿两大部类消掉的生产资料外,还能够有剩余产品,为两大部类的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生产资料的可能。,Pm,:(c+v+m)c+c,(v+m)c,(扣除第部类的内部交换后),它表示第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才能使C和C成为现实的可能,前提条件二:第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除了满足当年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消费之外,还必须有剩余产品用于满足追加的劳动力的消费要求,即第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必须大于当年第部类和第部类的工人与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资料的总和。,(c+m-m/x)(v+m/x),A,Km,:(c+v+m)(v+m/x)+(v+m/x),(c+v+m/x+m-m/x)(v+m/x)+(v+m/x),追加的消费资料,m,m/x:消费基金,m-m/x:积累基金,(扣除第部类的工人与资本家向本部类购买的消费资料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前提条件,(v+m)(c),(c+mm/x)(v+m/x),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所提供的消费资料,除了能满足第一部类简单再生产时工人和资本所有者的消费以外,还必须有一部分剩余。,剩余价值被资本所有者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被资本所有者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二、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4000c+1000v+1000m=60001500c+750v+750m=3000在这个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中,1000v+1000m1500c,因此满足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假定资本积累率是50%,资本有机构成不变(4:1),第部类在第一年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为了扩大再生产,重新组合为: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4000c+400c在实物形式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可第部类内部进行交换,而1600(v+v+m/x)必须与第部类交换。,在第部类与第部类的交换过程中,第部类向第部类购买的消费资料的价值总和,也必须等于第部类向第部类购买的生产资料总和。但由于1500c比1600(v+v+m/x)小100,因此第部类的资本家只能将750m中的100用于追加为C,同时第部类的可变资本也要追加,,假定资本有机构成不变(2:1),则V为50,而m/x为600,因此,为了扩大再生产,第部类在第一年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重新组合为:1500c+100c+750v+50v+600m/x=3000(750v+50v+600m/x)在实物形式上表现为消费资料,可通过第部类内部交换;而1600(c+c)必须与第部类交换。,因此,第二年初,社会预付总资本为7900(比上一年7250增加650)4400c+1100v+500m=60001600c+800v+600m=3000假定m不变,到了第二年末,社会总资本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的各构成部分为:4400c+1100v+1100m=66001600c+800v+800m=3200因此,与上年相比,第部类增长10,第部类增长6.67。假定资本有机构成和m都不变,则后续年份中,两大部类的生产均增长10。,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v+v+m/x)=(c+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并被追加的可变资本,追加的不变资本,第一部类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所有者用于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要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表明了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相互依赖关系。反映了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平衡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c+v+m)=(c+c)+(c+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第一部类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与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的生产与两大部类对于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关系。这个公式表明第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加上两大部类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总和。反映了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生产资料生产同生产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c+v+m)=(v+v+m/x)+(v+v+m/x),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第二部类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所有者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的生产与两大部类对于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关系。这个公式表明第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可变资本价值,加上两大部类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总和。反映了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消费资料生产同个人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v+m)=c(c+v+m)=c+c(c+v+m)=(v+m)+(v+m)(v+m)c(c+m-m/x)(v+m/x)(v+v+m/x)=(c+c)(c+v+m)=(c+c)+(c+c)(c+v+m)=(v+v+m/x)+(v+v+m/x),小结,记忆技巧,(v+m)=c,(v+v+m/x)=(c+c),马克思在研究扩大再生产时,指出两大部类之间的积累和生产的扩大是互为条件、相互依赖的。首先,第部类的扩大再生产对第部类的积累起着决定作用。其次,第部类的扩大再生产也对第部类的积累起着制约作用。,四、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产生的客观经济规律。它指的是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并受它的制约。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是马克思首先提出了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列宁则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和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及再生产公式相结合,在再论市场问题中提出了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他指出,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这一理论在一定前提下可以反映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列宁的理由是,如果技术进步,单位劳力操纵机器的数量增多,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与工资的比例)上升,那么,发展最快的是生产机器的生产资料;其次才是生产消费品的生产资料;而最慢的,则是消费品的生产,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列宁,第一部类扩大再生产必然要求第二部类生产相应扩大,以适应追加工人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加,并使一部分增产的生产资料价值得到实现,Pm的优先增长不能脱离Km的生产孤立、盲目发展,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离不开消费资料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要,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第四节,一、经济危机的现象和实质二、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直接原因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四、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一、经济危机的现象和实质现象:商品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最基本的现象。实质:这种过剩只是和人民群众的购买力相比较而显得过剩,而决不是同社会的实际需要相比较而显得过剩。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生产的东西太多了,却没人订货。,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20世纪30年代危机期间排队领取食品的美国饥民,20世纪30年代危机期间流浪街头的美国人,社会化,生产资料共同使用,生产过程是社会行动,劳动产品由集体创造,私有制,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生产过程由个人控制,劳动产品由个人支配,资本主义生产,矛盾,2、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是与商品货币现象分不开的。,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使用价值,价值,商品,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二、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直接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危机爆发的原因(两个具体矛盾):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内部对抗性矛盾的外部表现。资本主义并非时刻处于在危机之中,而是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形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阶段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暂时地、强制地使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得到一定的缓解,但不能根本消除,仍会积累而爆发,因此,危机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