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正能量-弘扬高尚师德_第1页
传递正能量-弘扬高尚师德_第2页
传递正能量-弘扬高尚师德_第3页
传递正能量-弘扬高尚师德_第4页
传递正能量-弘扬高尚师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递正能量,弘扬高尚师德 一、教学目的:通过党课学习,帮助党员教师深入理解“十八大报告”相关精神,明确“十八大”中有关教育的论述与内容,并立足自身教育岗位,号召全体党员教师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传递正能量,弘扬高尚师德。 二、教学重点:面对与日俱增的压力,如何引导党员教师传递正能量,弘扬高尚师德。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十八大后,一个极有魅力的字眼一直跳动在我眼前“中国梦”。这是怎样一个“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当物欲的强光让人迷失,当财富与权力霸占一席之地,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影响,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普通群众的无私奉献,他们总在以他们各自的方式传播着正能量。正如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人所释放的正能量远远不能用数字来衡量,这些正能量早已跨越了年龄与性别的范畴,突破了职业与地域的约束,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人们心中铸就永恒的丰碑,昭示着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茁壮成长,铸造了一个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精神品牌”。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树立了典范。 她不是收废品的,也不是做小摊小贩的,她就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此时此刻,她正在为她的孩子们,那些乡村里的贫苦学生沿街收购学生用书和课外读物。 李灵,生于1982年。2002年,刚从淮阳师范毕业的李灵,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办起了周口东新区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一手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1到4年级各1个,还有3个学前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全部免费,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而且7年来,李灵为建学校已欠下8万元外债。 “每次看到其他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我真的很难受,我也想为自己的学生搭建一个阅览室,哪怕是最简易的。”李灵说,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为让自己的学生有书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爸爸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后,开始收购旧教辅和儿童读物。 “就像收废品一样,踩着车到处去吆喝”李灵说,她的每顿饭都是两个烧饼。烈日下,李灵踩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满头大汗地装载着“精神粮食”一幕幕情景被网友拍成照片放到论坛上,感动了无数网友。 才27岁的李灵眼角已经布满皱纹,双手变得很粗糙。每次说到这些时,李灵总是不大好意思。“没有办法,我本身就是农村里头的,一直都忙这忙那,也顾不上这么多了。”李灵说,自己在学校是校长也是工人,“我给自己打工,没有工资的,每件事都要自己去跑。”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是八零后,为了贫苦的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2010年2月11日晚,李灵被评为中央电视台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 当然,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细节悄悄地感动着我们。盘山教学点位于幕阜山山脚下,崇阳县青山水库的上游,是一个偏僻的教学点。这里山乡闭塞,落后贫穷,山民们祖祖辈辈缺少文化。它一面傍山,三面临水,而王值军老师是教学点上唯一的守护者。20年前,他师范毕业时,毅然选择回到大山里教书,面对乡亲们的不解和家人的抱怨,他总是说:“我是大山的儿子,家乡孩子的教育需要我”。 二十年来,王老师一直教的是一至三年级的复式班,学生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也才10岁。在学校他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育员,又、工友,还是开船的机长,甚至还要承担起妈妈的角色。对于特殊的孩子,王老师倾注了特殊的爱。班上有个学生叫“佳佳”,是一个中度耳聋的孩子,微弱的听力直接影响着“佳佳”的心理,与人沟通的障碍也使孩子变得十分自卑。每天上课她都低着头,好像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下课了,“佳佳”坐在角落里,从不跟同学一起玩。这个孩子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没有能力为其治病。如果这样下去,“佳佳”的未来渺茫。为了使“佳佳”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 王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注她的发展。他翻阅了很多听力障碍学生随班就读的理论与实践书籍,掌握了一些简单可行的指导方法,拉着佳佳的手进行一对一的“补课”,还一边做口型一边比划,教她发音、开口说话。课上,王老师还特意留点时间给“佳佳”,专门找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她回答,虽然她发音含糊不清,但班上同学都听得很认真,并用掌声鼓励她。课下,王老师还教班上的同学放慢语速、加上肢体动作与“佳佳”交流,为她创造更多的开口机会。与此同时,王老师还积极与孩子的父母沟通,一方面建议他们坚持为佳佳治疗;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训练孩子说话。渐渐的,佳佳不再自卑、胆怯,她能够勇敢地张口说话了,能够与同学们做游戏了,佳佳变得热情起来。由于王老师课上的关注,课下的关心,才使得佳佳从原来孤独的“无声世界”走进了快乐的“有声世界” 王老师平时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他家最好的物件是一台彩色电视机,这还是为了让住宿的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而买的。可是他对孩子从不吝惜,每周总会多次自掏腰包托人从山外买来荤菜、时令蔬菜为学生加餐,增加营养,平时出差也总不忘为学生带点常备药回校。三年级的郑沙在我的妈妈作文中,写道:老师妈妈的房子有三个大小不一的百宝箱,一个百宝箱里永远都有体温计、感冒药、消炎药那里有给我们心灵治伤的妙药;一个百宝箱里是一叠叠鲜红分数的试卷、计分册、备课本、日记本,那里记载着我们成长的足迹;还有一个大大的百宝箱,里面有五颜六色春夏秋冬的衣服、裤子、袜子那有温暖我们心灵的爱。 在这20年里,王老师有过欢乐,也有过辛酸。2007年春天,他的妻子患了癌症,到武汉做手术,他也只陪伴了一天就委托岳母照顾,然后匆匆赶回学校给学生上课,直到妻子病情恶化离世。他半夜骑着摩托车带着六岁的儿子赶到县人民医院,在医院的太平间里才见到妻子的最后一眼,那也是儿子见亲生母亲的最后一面。一位热心的朋友曾经劝他:“值军,你在这里干了这么多年,申请调到好点的学校去吧。”他却毫不犹豫地说:“这里情况特别,条件不好,我习惯了,别人来了我不放心。”还有这样一群穿越死亡站线的守护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在这场自然灾难面前,涌现出无数最可爱的人辛勤的园丁,他们的行为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感动整个中国。在这个群体中,共产党员教师又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的厄运留给自己,用行动、用鲜血甚至生命维护师尊,铸就了师魂。“重重的墙,将老师压下,我们在他身下,都很听话。”这是在地震灾区流传的一首儿歌,孩子们用质朴、稚嫩的声音吟唱着一曲“人类灵魂工程师”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赞歌。被同事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的谭千秋老师,生前是四川德阳市东汽中学的一名教师,共产党员。地震过后,当救援人员发现他的遗体时,看到了一幅催人泪下的场景: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这四个学生都幸存下来了。救援人员在平武县南坝小学,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去世多时的四十八岁女教师,共产党员杜正香趴在瓦砾中,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各拉着一个的孩子,胸前还守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地震发生时,四川永安坝村小学即将成为共产党员的苟晓超老师,已经带领部分学生撤离至操场安全地带。随后他又冲回三楼,救出三名年龄较小的学生。他第三次冲进教学楼后,却再也没能回来!这些共产党员教师用自己的行为昭示着:师者,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导师,在灾难面前,更是学生们偎依的羽翼和希望的灯塔。他们用生命诠释了“教师”这一称呼的分量!大地震中,许许多多共产党员教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他们用身体挡住坍塌的预制板,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返回最危险的地带救助学生。他们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只是用自己的臂膀,用自己的身躯,为学生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撑起了一把生命的保护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