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论文关于做有文化自觉的高中语文教师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关于做有文化自觉的高中语文教师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关于做有文化自觉的高中语文教师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关于做有文化自觉的高中语文教师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教师论文关于做有文化自觉的高中语文教师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观山湖区教培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0) 【摘 要】一次寡人之于国也观课,引起了笔者深入思考。作为专业解读者的高中语文教师,应立足学科特点,深入解读文本文字,带着文化意识研读文本,建构有效课堂,做一个有文化自觉的教师。 【关键词】解读文字;文化自觉;有效课堂 一次寡人之于国也观课,引起了我的思考。 这是第二课时,教师欲引导学生理解孟子在文本中阐述的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 应该说,文章的意思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文中注释弄懂,个别字词句理解上有难度的地方,教师略加讲解即可。因此这堂课的教学在授课教师的掌控下进行得很顺利。 随着教师有的放矢的简洁提问,学生几乎整齐的回答,教学流程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附教师板书如下: 王道之始:不违农时(农)不可胜食 保护鱼类(渔)保民 按时砍伐(林)不可胜用 王道之成:鼓励种桑树(纺) 繁兴家畜(畜牧) 生产粮食(农) 兴办教育(教)教民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末段“仁政”:法律 授课教师的思路很清晰,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也顺利答出来,一堂课结束,师生皆大欢喜。 可是,教学过程是不是太顺利了提问即答,似乎透着不对劲:学生能答,老师何必问一堂课下来,老师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学生也没有主动质疑。 学生为什么无疑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很不一样,汉字谁都认识,学生自以为自知的不在少数。教师的于无疑处引导学生生疑,打开教与学的缺口,才是教师真正的职责。 仔细观察教学流程,会发现教师的板书中有两个加了括号的“农”,这两个“农”说的是一回事吗估计教师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自然也没有引导学生质疑。 让我们分析一下文本内容和孟子的话语意图吧。 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孟子的治国态度。他“以战喻”,毫不客气地指出梁惠王的好战有损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在孟子看来,和平和发展是主题,是天下归顺的前提条件。从“王道之始”到“天下之民至焉”,关于发展农业,他在这两个段分别提出了两次:第五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数也”;第六段“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也”。同样指向“农”,为什么要提两次呢只是简单重复或简单强调吗 “不违农时”,“违”,违反、违背、违抗之意;“勿夺其食”,“夺”,夺取、强取、剥夺、强行使之丧失或改变的意思。“不违农时”,既是耕作者的自觉行为,也有政府的督促之意。不人为影响农事,让百姓按时耕种,依规捕鱼砍伐,满足百姓基本生活需求,是所有想称霸的国君的自觉愿望和行为,孟子用的是冷静的叙述口吻:“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勿夺其食”,说明梁惠王等君王虽有发展农业强大国力的主观愿望,但实际施政行为是与孟子的主张相左的。“勿夺”,孟子已没有先前叙述“不违农时”的冷静,多了几分愤怒、制止和谴责。 儒家从孔子发端,经孟子,到荀子,有传承有拓新,孟子是中间人物,这篇文章所体现的孟子思想,就很值得玩味和推敲。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是儒家思想大厦的奠基人,他的“有教无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显示了性格的敦厚儒雅,其“仁”多讲的是社会道德和君子修养。孟子生活在“杀伐之气”日盛的战国初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愤世嫉俗的性格,使其“入世”思想更为明确。他发展“仁”为“仁政”,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社会的诉求。孟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虽深知教化对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但仍然意识到只靠教化是乏力的。寡人之于国也末段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中的“检”(制止)就值得深思。制止,什么样的手段,惩罚的手段吗,力度多大。孟子问责于梁惠王,有问责后要求有人“担责”的意图。对没有履职或违反规定的人,“罚”是必要的手段。可以说,寡人之于国也已经有了“法”的影子。 从来没有一种哲学思想单纯得与其他思想无关。儒家思想的传承者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其思想体系显得更为复杂,除了“儒”,还有“墨”和“道”,他清楚地看到现实的残酷,从而更注重体制的作用,其“性恶论”也更为理性地思考了人性本质和人际关系,“礼法”成为他治世的重要主张。从孔子重“礼”,孟子宣“教”,到荀子“礼法”,这个依时而变的脉络,再清楚不过。作为孔子和荀子之间的孟子,他的“仁政”思想,既继承了孔子温和的“礼”,又对荀子“礼法”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教师板书中的两个“农”字深入解读下去,读出了文化。 文化判断力是高中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能力,文化自觉意识是高中语文教师重要的专业素养。高中语文教师作为文本的专业解读者,要保持对文字的高度敏感,重视细微差别,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