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与道德关系论文提纲范文法与道德关系论文提纲格式模板 摘要 引言 第1章 中西历史上有关法与道德之主要观点 1-1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法与道德 1-1-1 中国古代法家对法与道德关系的论述 1-1-2 中国古代儒家对法与道德关系的论述 1-2 _社会法与道德关系的热议 1-3 西方社会有关法与道德关系的主要理论 1-3-1 古典自然法学时期 1-3-2 分析实证法学时期 1-3-3 社会法学派、现代社会新自然法学派 第2章 法与道德关系的法理分析 2-1 法与道德的异同 2-1-1 法与道德的区别 2-1-2 法与道德的共同点 2-2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西方冲突理论的启示 第3章 _法与道德的冲突及解决渠道 3-1 _法律与道德的冲突的主要原因 3-1-1 集体主义与个人本位的冲突 3-1-2 人情与法律的冲突 3-1-3 权力本位与权利本位的冲突 3-2 对 _法律与道德冲突的限制 3-2-1 立法之*:良法的制定 3-2-2 法律适用中严格规则的例外:基本的正义与人权 第4章 _的法治与德治 4-1 法治与德治 4-1-1 社会需要法治和德治的统一 4-1-2 德治应与法治协调 4-2 _法治与德治的整合 4-2-1 中国法治的现状及其原因 4-2-2 法治与德治结合的依据 4-2-3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实现途径道德的法律化与法律的道德化 结语 _ 中文摘要 绪论 1-选题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4-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成果 5-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一、“公交车让座打人”行为的道德审视 1-“公交车让座打人”行为回顾 2-让座美德的性质及道德的类型 2-1 道德的含义 2-2 道德的分类及其与法律的关系 2-3 让座规则的归属 3-二维体系的建立 3-1 假设的提出 3-2 顶点的确定 二、“公交车让座打人”行为中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联系 1-道德法律关系的两个极端 1-1 无“德”法律的重而无基 1-2 无“法”道德的软弱性 2-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过程中约束关系的冲突 2-1 熟人社会中的约束关系 2-2 陌生人社会中的约束关系 2-3 模式转型中的关系冲突 3-法律与道德的必然联系 三、法律道德二维体系分析基于行为隐患的探讨 1-倍数影响之正义观 1-1 正义观的对比 1-2 体系中的正义观 2-倍数影响之权利观 2-1 权利意识的偏颇 2-2 体系中的权利观 3-小结:法律道德二维体系的构建 四、“公交车让座打人”行为隐患的解决 1-“伪正义”假象的打破 2-权利观念的正确疏导 3-法律监督巩固道德监督 结语 _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本文写作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哈特法与道德关系思想的渊源 2-1 哈特对功利主义的接受和捍卫 2-1-1 功利主义莫定了法律实证主义的基础 2-1-2 边沁在功利主义上的基本主张 2-1-3 功利主义所面对的批判以及哈特的捍卫 2-2 哈特对“休谟问题”和“休谟法则”的继承 2-3 哈特对奥斯丁“法律命令说”的分析和发展 2-3-1 “法律命令说”的内容 2-3-2 哈特的分析 2-3-3 作为前法律社会模型的法律命令说 2-4 语言分析哲学方法 2-5 凯尔森思想对哈特的影响 2-5-1 基础规范之于承认规则 2-5-2 两个“最低限度” 2-5-3 小结 第三章 哈特法与道德关系思想的内容 3-1 原初规则和衍生规则结合的法律思想 3-1-1 “内在观点”的提出 3-1-2 法即原初规则与衍生规则的结合 3-1-3 承认规则是法律效力的 3-1-4 法律制度存在的条件 3-2 坚持分析态度的道德思想 3-2-1 道德与法律及其他社会规则的区别 3-2-2 实在的道德与批判的道德 3-2-3 道德的私人面向 3-3 法与道德的关系 3-3-1 自然法的最低限度内容 3-3-2 法与道德之间所谓的“必然”关系 3-3-3 法与道德的分离 第四章 同时代学者对哈特法与道德关系思想的论争 4-1 分离命题在刑事领域的运用 4-1-1 论争的缘起 4-1-2 德夫林的观点与哈特的回应 4-1-3 “家长主义”的关怀 4-2 深化认识分离命题中的规则 4-2-1 谁应当为纳粹暴行负责 4-2-2 法律的内在道德 4-2-3 哈特理论对富勒理论的补充或者相反 4-3 分离命题的修正 4-3-1 法律权利与义务存在的基础是否需要初步的道德根据 4-3-2 法律的鉴别是否必须诉诸道德 4-4 论争中的斗士与“非此即彼” 第五章 哈特法与道德关系思想的评析 5-1 哈特的重要贡献和影响 5-1-1 语言分析哲学导入法理学 5-1-2 “内在观点”的提出 5-1-3 一系列崭新的问题和法学范畴 5-2 哈特法与道德关系思想的缺陷 5-3 哈特思想的借鉴意义 5-3-1 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法学研究 5-3-2 分离命题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5-3-3 分离命题的挑战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结论 _ 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案件的回顾 (二) 案件的分析 (三) 问题的产生 二、研究的意义和思路 (一) 研究的意义 (二) 研究的思路 第一章 互助行为概述 一、互助行为概念的提出 (一) 研究对象概念化的意义 (二) 互助行为概念的建构 二、互助行为的涵义和性质 (一) 互助行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二) 互助行为的性质 三、互助行为的道德性 (一) 互助是中华传统美德 (二) 互助是市民社会和谐性的诉求 第二章 互助行为法律评价的法哲学分析 一、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一) 法律与道德的异同 (二) 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互相转化 二、法律与道德关系的重新选择 (一) 重新选抒的原因及标准 (二) 重新选择的结论:法律对互助行为的支持 三、小结 第三章 互助行为法律评价的法解释论分析 一、法解释论分析概述 二、无因管理行为与互助行为 (一)分析 (二) 结论 三、见义勇为行为与互助行为 (一) 分析 (二) 结论 四、好意施惠行为与互助行为 (一) 分析 (二) 结论 五、帮工行为与互助行为 (一) 分析 (二) 结论 六、赠与行为与互助行为 七、法律漏洞的补充 (一) 法律漏洞的产生 (二) 法律漏洞的补充 八、总结 (一) 法律适用的 (二)结论 第四章 互助行为法律评价体系的建构 一、法律评价体系建构的概述 (一) 法律评价的原则 (二) 法律评价的思路:道德性的介入 (三) 法律评价体系的建构思路 二、互助行为专门立法的可行性 三、互助行为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体系的建构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铁安检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高血脂科普课件
- 110kV变电站(升压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可研及设计评审服务合同
- 电网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
- 电缆质量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电站抢修知识培训课件
- 五四制 统编版 语文 一年级 上册 我是小学生【新课标版】课件
- 电石炉净化设备培训知识课件
- 电焊行业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学前教育学完整-2017课件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
- 英语中考常用一词多义词
- 上海港港口拖轮经营人和港口拖轮名录
- T-CAMET 04017.1-2019 城市轨道交通 全自动运行系统规范 第1部分:需求
- 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诊治共识课件
- 企业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PPT课件
- 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分析
- 金沙县网约车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试卷
- T∕ACSC 01-2022 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建设标准(高清最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