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SME 2010 第V卷无损检测新内容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于2010年7月1日发布的最新版 ASME第V卷无损检测,增添的新内容大多是围绕焊缝超声检测(UT)展开的,可见UT方法中隐含着大量鲜活的科技新信息新技能,无一不与当今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息息相关。充分熟悉新版新内容,熟练掌握新技能新要求,为承压设备制造质量提供安全可靠和高效的检测数据,是当今无损检测人员与时俱进,接受时代挑战的重要使命。以下先介绍新版ASME有关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一般新内容,而后重点介绍有关超声检测新技术的新规定新要求。1 一般要求(第一章) 检测结果评定(T-180)指出:ASME第V卷中各种无损检测方法所提供的验收标准,应符合相关卷的要求,并优先采用相关卷的规定。2 焊缝超声检测(第四章)2.1 概述(T-420)指出:本章“焊缝超声检测方法”要求应与第V卷第一章“一般要求”并驾齐驱,这是指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粗晶焊缝UT的特殊要求,按T-451。(2)计算机成像技术(简称CITs)的特殊要求,按T-452。(3)TOFD(超声衍射时差)技术,按本章强制性附录。(4)相控阵手工光栅式扫查技术,按本章强制性附录。2.2 试块曲率(T-434.1.7)有三点要求:(1)工件直径D500mm时,可用平面状基本校验试块。(2)工件直径D500mm时,应使用曲面试块。一个曲面试块可用于检测0.9-1.5倍直径的范围。例如,D = 200mm的曲面试块,可用于校验D=180-300mm的曲面范围。D=24-500mm的曲面范围,则需6种曲面试块(见图1)。(3)管子校验试块:检测管焊缝时,基本校验试块的结构和反射体应按图2;曲率要求与上述(2)同。试块尺寸与反射体位置应适合于所用斜探头校验。图1 试块-工件曲面比限值注:(a)试块长L最小应为200mm或8T (取两者中较大值)。(b)外径Do100mm时,试块弧长最小应为270;Do100mm时,试块弧长最小应为200mm或3T(取两者中较大值)。(c)槽深最小应为8 %T,最大11%T。有堆焊层时,试块堆焊层侧的槽深,应加上堆焊层厚度(即槽深最小为8%T+ CT,最大为11%T+ CT)。(d)槽宽最大值并不很严。线槽可用电火花加工,或R3mm的端铣削。(e)槽长应足以为校验提供3:1的信噪比。图2 管子UT 基本校验试块2.3 粗晶焊缝(T-451) 概述中提到的粗晶焊缝是指高合金钢和高镍合金焊缝,碳钢和高合金钢、高镍合金之间的异种金属焊缝,其超声检测通常要比铁素体钢焊缝难度大。超声检测的难度是由粗晶结构和各向异性结构引起的;这样的结构特征会使超声波在各晶界面上的反射、折射和衰减,明显不同,也会使晶粒内的声速发生变化。对粗晶焊缝,通常用纵波斜声束进行UT。探测前,要制作焊接试板,在焊缝金属中设置参考反射体,用单晶或双晶纵波斜探头进行验证演示操作。2.4 计算机成像技术(T-452)指出:计算机成像技术(CITs)的主要贡献,在于用于缺陷表征分析评价时的有效性。但CITs也可用于进行探伤所需要的基本扫查动作。用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析和显示技术,可与自动或半自动扫查机构联用,以获得缺陷的两维和三维图像,从而强化重要工件或结构件的检测能力。计算机处理可用于定量评价用超声波或其它无损检测方法检出的缺陷类型、尺寸、形状、位置和方向。有关可使用的一些计算机成像技术(包括合成孔聚焦法即SAFT法、线合成孔聚焦法即L-SAFT法、宽带全息照相法、相控阵法、TOFD法、自动取样成像法),可参阅相关非强制性附录E。2.5 焊缝距离波幅法(T-472)有关卷规定用距离波幅法检测和评价焊缝时,应使用1个斜探头在焊缝轴线的平行方向和横切方向对焊接接头进行扫查(至少4向扫查)。斜探头探伤前,先用直探头在焊缝两侧对斜声束要通过的母材区域,进行检测,以发现有可能妨碍斜探头声束检测焊缝缺陷。非强制性附录I 提供了用多种角度的斜探头探伤法。2.6 文档资料(T-490)拒收缺陷(T-491.1)对拒收缺陷应做出记录。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缺陷性质(即指明是裂纹、未熔合、夹渣等)、位置和范围(指长度)。非强制性附录D和K给出了斜探头和直探头探伤的一般记录的示例。指明也可采用其它方法。3 TOFD技术(强制性附录)3.1 TOFD对比试块TOFD检测灵敏度调整用的对比试块见图3和图4。图3是厚度不分区检测用的对比试块,至少设置2个横孔,横孔深度位置分别为T/4和3T/4。图4是厚度一分为二、作二分区检测用的对比试块,每一分区,在分区厚度1/4和3/4处,均分别设置横孔。对对比试块,只规定试块厚度范围和横孔深度位置,未规定试块长宽和孔位两维具体尺寸,但指出:试块长宽尺寸和横孔位置,要适合于所用探头声束角度的灵敏度调整。壁厚/mm孔径/mm25 2.5255035010051006图3 厚度不分区TOFD对比试块图4 厚度二分区TOFD对比试块3.2 缺陷定量和评定有缺陷测高要求时,仪器和系统按有关规定(-463)校验后,将TOFD探头对放在校验试块上,根据试块底面反射信号图像位置判读的深度偏差,应不大于实际厚度1mm。用深度分区的TOFD检测,若试块底面反射信号图像不显示,或难以分辨时,也可使用试块中的横孔或其它已知深度的参考反射体,根据其信号图像位置,判读深度偏差。有关缺陷定量和评定的附加信息,详见非强制性附录L和N。注意,只有当所有显示参数调整(即对比度、亮度、直通波和底波移除、SAFT处理等)完成后,才能进行最终评定。3.3 TOFD检测一般要求(非强制性附录O)2010版增补了一份很重要的非强制性附录O 有关TOFD法的一般检测要求,详述了TOFD法的探头参数(频率、晶片尺寸、角度)的选定,给出了薄板、中厚板、厚板TOFD检测中探头对的探测布置和声束示踪图(4张图),交代了厚度分区扫查的通道设定数和声束交叉位置等要素要领要点。这些内容与非强制性附录N所提供的32张有关TOFD显示图的评定,一起构成承压设备TOFD焊缝检测的最大亮点最关键的技术。所有TOFD检测人员,必须习之而谙熟于心,驭之而得心应手。(1)探头参数 用TOFD法检测铁素体焊缝时,不同厚度范围适用的TOFD探头参数见表1和表2。(2)探测布置 当厚度达到75mm以上时,单一探头的声束扩散不大可能产生足够的声强来很好检测整个被检区域。因此,被检厚度应分成若干层区,进行分层检测。厚度分区数与声束交叉位置的一般设定导则见表3;厚度分区的TOFD探测布置和声束示踪图例见图5图8。表1 厚度不分区检测时TOFD探头参数的选定(t75mm)厚 度t/mm 标称频率/MHz 晶片尺寸/mm 声束角度13101536607013385103650703875256134565表2 厚度分区检测时TOFD探头参数的选定(t75mm300mm)厚 度t/mm 标称频率/MHz 晶片尺寸/mm 声束角度38515365070 3830015612.54560表3 对接焊缝TOFD检测厚度分区设定导则(t300mm)厚 度t/mm厚度分区数深度范围 声束交叉位置 (近似值)5010t (2/3) t5010020t/2t/2t(2/3) t(5/6) t10020030t/3t/32t/32t/3t(2/9) t(5/9) t(8/9) t20030040t/4t/4t/2t/23t/43t/4t(1/12) t(5/12) t(8/12) t(11/12) t 厚度分区不一定等高。图5 厚度不分区TOFD探测布置图6 厚度二分区TOFD探测布置(厚度分区等高)图7 厚度三分区TOFD探测布置(厚度分区不等高,强调2次偏置扫查)图8 厚度四分区TOFD探测布置(厚度分区等高)4 相控阵线扫查检测技术(强制性附录)4.1 适用范围叙述用线阵列探头进行相控阵E(电子)扫描(固定角度)和S(扇形)扫描编码线扫查检测的要求。三个术语的意义:(1)E扫法(见图9)又称电子光栅扫描法。将单一聚焦法则通过多路传输,递加于一组组主动阵元,让压电转换产生的角度恒定的超声波束,沿着相控阵探头长度方向,以给定的增量进行快速扫查。(2)S扫法(见图10)又称扇形扫查法或方位角扫查法。S扫法,可指声束移动,也可指数据显示:a. 声束移动是指将一组聚焦法则,施加于同一组阵元,通过压电转换,使其在被检材料中产生一系列给定角度范围的扇形声束。b. 数据显示是指由特定阵元组产生的所有A扫描的两维视图,这些A扫描的时间延迟和声束折射角均经校准。扫查体积已校准的S扫图像一般显示扇形图像,图像中缺陷形位可测。(3)线扫法所谓线扫查(也称为行扫查),是指探头以固定的焊缝-探头距离、平行于焊缝轴线的单道扫查。图9 相控阵E扫法(激励晶片的电子束直线移动,试件和探头均不移动)图10 相控阵S扫法 (上为扇形声束扫查横孔,下为扇形扫描图像显示)4.2 通用要求和特定要求(1)相控阵E扫和S扫检测的通用要求按第四章“焊缝超声检测方法”正文,特定要求按本附录V。(2)相控阵UT工艺规程分通用要求和特定要求,两者须同时满足。通用要求(20项)见表4,特定要求(12项)见表5。表4 ASME规定的UT工艺必须量化的通用性要求变素分类序号必须量化的UT通用工艺参数重要变素1受检焊缝几何形状,包括厚度尺寸,母材产品形式(管、板等)2进行检测的表面3检测方法(直射波、斜射波、接触法或液浸法)4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角度和波型5探头型式、频率和晶片尺寸、形状6特殊探头、楔块、衬垫或鞍座789101112131415超声仪校验(校验试块和方法)扫查方向和范围扫查方式(手工或自动)几何信号与缺陷信号的识别方法测定信号大小的方法计算机数据采集(使用时扫查覆盖性(仅指减少时)人员操作要求(有要求时)非重要变素1人员资格鉴定要求2表面状态(探测面,校验试块)3耦合剂牌号或类型4自动报警或记录设备(用到时)5记录、包括要记录的必要校验数据(如仪器设定)表5 ASME规定的PA检测工艺必须量化的特定性要求变素分类序号必须量化的UT特定工艺参数重要变素1探头(阵元或晶片尺寸,阵元数,阵元芯距,阵元间距)2焦点范围(识别平面,焦点深度,或声程距离)3虚拟窗尺寸(阵元数,阵元宽度、有效高度)45678楔块角度扫查布置图(施探图)E扫描附加要求光栅角度虚拟窗起始和终止晶片号数(如1-126,10-50等)虚拟窗增量变化(晶片步进数,如1,2等)91011S扫描附加要求扫查角度范围(如40-50,50-70等)扫查角度增量变化(如0.5, 1等)虚拟窗晶片序号(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非重要变素12焊缝轴线参考点标记有效高度是指由聚焦法则中使用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晶片的外端两者之间测出的距离。ASME规定:对工艺规程中的每一量化要求,应规定一个数值或数值范围。当产品设计或制造规范提出要对UT或PA工艺进行评定时,若上述表4和表5列出的重要变素的量化要求偏离规定的数值或数值范围,就要求对UT或PA工艺重新进行评定。对非重要变素的变化,则不要求工艺重评。但不管是重要变素,还是非重要变素,有了变化,都要求对原书面工艺进行修改或增补。4.3 相控阵扫查布置图(Scan Plan)用线阵探头,作相控阵E扫描(固定角度)和S扫描编码线扫查检测前,ASME要求必须给出扫查布置图(施探图),示出探头的放置和移动方式,以为焊缝检测提供标准化和有重复性的方法。扫查布置图(施探图)中除含有表5所示数据(重要变素11项,非重要变素1项)外,还应指明声束角度和相对于焊缝轴线参考点的方向、焊接接头的几何形状尺寸、以及检测区域数。图11图14给出了薄板、中厚板和厚板对接接头对接焊缝及T型接头组合焊缝的典型相控阵扫查布置和声线示踪图例(要领和细节另文详述)。薄壁对接焊缝应从焊缝两侧进行探测,最好从开有坡口的焊缝一侧探测(探头可接近时)。对薄壁焊缝,只要探头参数适当,声束足以全覆盖检测范围,以单一探头-焊缝距离作线扫查即可。图11 薄壁和中薄壁对接焊缝的S扫和E扫厚壁对接焊缝应从焊缝两侧进行探测,最好从开有坡口的焊缝一侧探测(探头可接近时)。对厚壁焊缝,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探头-焊缝距离,或多种聚焦法则的探头-焊缝距离,进行线扫查,以确保全部覆盖检测体积。图12 厚壁对接焊缝的S扫和E扫对T型接头,可将斜探头置于腹板上,用类似于对接接头对接焊缝的检测方法进行探伤。腹板厚度较薄时,可只用一种探头-焊缝距离作E扫描或S扫描。只要可接近,斜探头应从腹板两面进行检测。图13 T型接头的S扫描 (腹板侧斜探伤)只要可接近,T型接头焊缝最好从翼板外侧进行探测。为使焊缝熔合面(K型坡口有三个熔合面)的缺陷获得最佳检出,可三法并举:(0 E扫描) + (小角度纵波E扫描 )+ (横波E扫描)。图14 T型接头的E扫描(翼板外侧探伤)4.4 仪器设备校验(1)仪器线性 对超声仪器的波幅控制线性,要求按强制性附录,对每一脉冲发生器-接收器电路进行校验。校验方法与常规方法同(略)。(2)聚焦法则 这是相控阵操作文件,用于确定激活的探头阵元及其时间延迟法则,由此确定声束聚焦位置。聚焦法则既适用于声波的发射,也适用于声波的接收。检测过程中使用的聚焦法则,也应使用于校验过程。图15表示聚焦法则用于纵波直探伤和横波斜探伤的原理图。(3)声束校验 检测中用到的所有声束均应一一校验,以提供检测声程中相应距离和波幅校准的量值。此声束校验应包括对楔块声程变化和楔块衰减效应所作出的补偿修正。(4)编码器校验 用线阵探头加编码器作E扫描或S扫描检测前,应对所用编码器进行校验。校验间隔不超过一个月,或在首次使用后不超过一个月;校验时,编码器至少移动500 mm。显示值偏差应不大于实际移动距离的1 %。(a)垂直入射 (b)倾斜入射 图15 相控阵声束聚焦原理简图4.5 扫查声束覆盖范围 要检测的焊缝和热影响区体积,应使用带编码器的线阵探头进行线扫查。每次线扫查应平行于焊缝轴线,探头-焊缝距离保持不变,声束垂直于焊缝轴线。要领如下:(1)探头离焊缝轴线的距离应借助于固定的导轨或机械装置,保持一定。(2)E扫描的检测角度和S扫查的角度范围,应针对被检焊接接头,适当选定。(3)扫查速度应使每25mm线扫查长度的数据漏失,少于2数据线,且无相邻数据线跳过现象。(4)对E扫描法来说,相邻主动窗(即窗口增量变化)之间的重叠应至少为有效窗高度的50%。(5)对S扫描法来说,角度扫查增量变化最大应为1或足以确保50%的声束重叠。(6)当需用多道线扫查来覆盖被检焊缝和热影响区母材时,相邻线扫查之间的重叠范围,对E扫描,应确保至少有10%的有效窗高度;对S扫描,至少为10%的声束宽度。4.6 扫描数据记录 ASME规定:对关注的检测区,应记录未作处理、未设门限值的A扫描数据,最小数字化频率为检测频率的5倍,记录增量最大值Rmax相关于材料厚度t:(1)t 75mm时,Rmax1mm;(2)t 75mm时,Rmax2mm。4.7 焊缝横向缺陷的检测对横切焊缝轴线的缺陷(如横向裂纹),可不采用探头平行于焊缝轴线的线扫查,而用斜探头沿焊缝宽度方向进行手工扫查。4.8 相控阵UT检测记录报告每次检测,除需记录一般手工UT要求的19项内容外,还需记录4项与相控阵直接相关的特定内容,即:(1)UT一般记录内容:a. 检测规程号和修订号;b. 超声探伤仪标识(包括出厂编号);c. 探头标识(包括出厂编号,频率,尺寸);d. 所用声束角度;e. 所用耦合剂、牌号或类型;f. 所用探头电缆、类型和长度;g. 所用特殊设备(探头、斜楔、导块、自动扫描设备,记录设备等);h. 计算机程序标识及修改情况(如用到);i. 校验试块标识;j. 模拟试块,电子模拟体标识(如用到);k. 仪器参考水平增益,以及衰减、抑制调节(如用到);l. 校验数据(包括参考反射体,指示幅度,距离读数);m. 初始校验时,与数据相关的模拟试块和电子模拟体(若使用);n. 扫查焊缝或体积的位置和标识;o. 进行检测的表面,以及表面状态;p. 检出判废缺陷或返修区的示图或记录;q. 无法接近的区域或焊缝;r. 检测人员代号和资格等级;s. 检测日期。上述 bm,可作单独校验记录,校验记录号应列入检测报告中。(2)PA特定记录内容: a. 探头阵元(晶片)尺寸、阵元数、阵元芯距、阵元间距;b. 聚焦法则参数,包括角度、变角范围、焦深、焦平面、使用阵元数、变角或变阵元增量、起始和终止阵元号或起始阵元号;c. 楔块角度;d. 扫查布置图(施探图)。所记录的A扫描数据仅需保存到最终缺陷评定已完成为止。换言之,缺陷的最终评定结果应参照原始的、不作处理的A扫描数据进行。5 基于制造验收标准的UT要求(强制性附录)5.1 适用范围本附录提供按基于车间制造验收标准进行自动或半自动超声检测的有关要求。所谓制造验收标准,即根据缺陷表征(包括定性如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等,以及定量如测长等),来对焊缝进行验收的标准。5.2 工艺规程和规程评定基于制造验收标准的UT工艺规程,除满足表4规定的通用性量化要求(20项)外,还必须满足表6规定的特定性量化要求(6项)。表6 ASME规定的基于制造验收标准的UT工艺要求变素类别序号必须量化的UT工艺要求重要变素1扫查布置图(施探图)2计算机软件3扫查方式(自动或半自动)4缺陷表征方法5缺陷定量(测长)方法非重要变素6扫查器、连接器及导轨5.3 人员资格只有有资格的UT人员,才能进行产品扫查检测。所谓有资格,是指在设备的使用上经过培训,并经操作演示,证明其具有获取适当检测数据的能力。分析和评定采集数据的人员,应为对设备使用和所用软件有培训记录和证明文件的级或级人员。 人员培训和证明文件的要求,应在业主的NDE人员培训、考试和资格评定实施细则中予以说明。5.4 仪器要求超声检测应使用自动或半自动扫查设备进行,设备应能用计算机获取数据和分析数据。对横向反射体(即横向裂纹)的检测,应使用手工进行,除非设计、制造规范规定也要作自动或半自动扫查检测。用手工检测焊缝横裂时,声束指向应基本上平行于焊缝轴线;探头的操作应使超声能量通过需检查的焊缝体积和附近的热影响区母材区域。在一个方向检测完毕,探头应转过180,在另一方向重复上述检测。焊缝余高未磨平时,探头应置于焊缝两侧沿焊缝轴线方向作斜平行扫查。5.5 扫查器专用试块(Scanner Block)扫查灵敏度调整用的试块材料和形状尺寸,应满足的要求与常规UT相同。但试块厚度T应在6 mm 或被检试件厚度的25%以内(取两者中较小值),且试块中设置的横孔数和横孔位置,应确认符合按扫查布置图布位的扫查器中每个探头或探头对(采用TOFD布置时)的灵敏度调整要求。扫查器专用试块是第四章焊缝UT用一般基本校验试块的附加试块,除非它也有基本校验试块所要求的指定参考反射体。5.6 扫查数据记录方式 应使用电子方法(如磁盘、光盘、优盘等)存储原始的、未经处理的扫查数据。5.7 校验验证即系统验证扫查。每当检测人员换人(自动检测除外)时,或扫查布置图要求修正(如考虑焊缝两侧母材区的检测)时,每次检测或一系列类似检测开始前、或检测完成后,应在扫查专用试块上进行验证扫查,确认距离范围点和灵敏度调整值符合要求。5.8 检测范围应按扫查布置图要求,扫查被检体积(焊缝加两侧一定宽度的母材热影响区)。5.9 结果评定三项注意点:(1)分层缺陷的评定:在母材区存在的分层缺陷,因妨碍焊缝缺陷的探测和评定,应要求对扫查布置图(施探图)进行修正,以表明实际可检的最大体积范围,并将情况注明在检测报告中。(2)缺陷评定时机:最终缺陷评定只能在所有显示参数调整(如对比度、亮度及直通波和底波去除、及SAFT处理等)已完成后进行。(3)补充的手工检测法:在全自动或半自动扫查过程中发现的缺陷,也可用手工检测进行补充检测。5.10 检测记录报告(1)显示记录a. 合格显示:在承压设备制造规范中,无论是第卷压力容器,还是第卷动力锅炉,ASME都规定焊缝超声检测时,只要性质不是判定为裂纹类面状缺陷的显示信号,其幅度达到记录线(即50%DAC线)或记录线以上、DAC线以下而长度未超标,可判为合格缺陷,无需返修,但要有记录,记录中应注明不返修区域的位置、信号幅度、缺陷尺寸、深度位置及缺陷类别。b. 判废显示:显示信号幅度超过20% DAC线的缺陷,操作者应对其定形、定性和定位并按下列验收标准进行合格与否的评定: 凡判定为裂纹、未熔合或未焊透类面状缺陷的显示,无论长短,均评定为不合格。 信号幅度超过DAC线(即定量线)的其它缺陷,其长度超过表7所示数值,则评定为不合格。表7 ASME对长形体积状缺陷规定的允许限值 壁 厚 t 体状缺陷长度允许限值 L max 19 619 - 57 ( 1/3) t 57 19 注:t是指不包括余高的焊缝厚度。对接焊缝由不同壁厚对接时,t取两者中较小厚度。 判废显示应有记录,至少应注明其性质(如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气孔等),位置,范围(长度)。(2)检测报告由两部分内容组成:a. 一般内容(共19项,与4.8(1)同); b. 特定内容(共5项): 扫查布置图(施探图); 扫查器及贴附装置、导向机构; 缺陷显示数据(在焊缝中的位置,长度,性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气孔); 最终显示处理等级; 补充手动法缺陷显示数据(如用则加,同样要有定位、定长、定性数据)。6 基于断裂力学验收标准的UT要求(强制性附录)6.1 适用范围这份附录提供按基于断裂力学验收标准进行自动或半自动超声检测的有关要求。所谓基于断裂力学验收标准,即根据缺陷定型(即表面或亚表面)和定量(即长度和自身高度)来对缺陷进行分类和验收的标准。6.2 工艺规程评定 基于断裂力学验收标准的UT工艺规程评定,应按强制性附录进行,并符合一般UT的通用性要求(表1)和本附录的特定性要求(表8)。表8 ASME规定的基于断裂力学验收标准的UT工艺要求变素类别序号必须量化的UT工艺要求重要变素1扫查布置图(施探图)2计算机软件3扫查方式(自动或半自动)4缺陷定量方法非重要变素5扫查器、贴附器及导轨6.3 结果评定(1)非距离波幅法的显示评定凡图像显示长度L达到下列数值者,应根据ASME相关卷验收标准进行评定。 T 38mm时,L 4mm。 38 T 100mm时,L 5mm。 T 100mm时,L 0.05T 或19 mm(取两者中较小值)。 T:焊缝附近母材标称厚度。焊缝由不同壁厚的材料对接而成时,材料厚度取较薄者。(2)缺陷分类和缺陷定量 缺陷分类(两分法)根据缺陷离工件表面(放置探头的一面)的距离,缺陷应分成表面缺陷(Surface Indications)和亚表面缺陷(Subsurface Indications)。a. 表面缺陷:缺陷离表面距离等于或小于缺陷半高者。定为表面缺陷者,有缺陷在工件表面开口的,也有缺陷在工件表面不开口的两种见图16(a)(b)。b. 亚表面缺陷:缺陷离表面距离大于缺陷半高者见图16(c)。 缺陷定量(矩形法)缺陷尺寸应借助于包含缺陷整个面积的矩形来确定(见图17)。a. 缺陷长度应取平行于工件内承压面的矩形长度。b. 缺陷高度应取垂直于工件内承压面的矩形高度。图16 单个缺陷的分类:(a) (b)表面缺陷;(c)亚表面缺陷注: 1. d、d1、d2、d3、2d1、2d2、2d3 均为单个缺陷深度。 2图中S值有2个时,取两者中较大值。图17 承压面垂直平面上多个平面状缺陷的归一处理和矩形定量7 缺陷定量和分类工艺评定要求(强制性附录)7.1 适用范围当规定要按基于断裂力学的验收标准对缺陷进行定量和分类时,应按本附录要求评定超声检测工艺。所谓定量,是指对缺陷测长和测高(壁厚方向的高度);所谓分类,是指确定缺陷是表面缺陷还是亚表面缺陷。 本附录所定方法适用于ASME有关卷提出对新结构进行控制时的要求。当用户要为其他用途(如竣工检测)指定按本附录规定时,应考虑在焊接评定试板中至少设置3个缺陷,这些缺陷要求是特制的在用缺陷(如疲劳裂纹、应力腐蚀裂纹等),或者也可指定按ASME第十四章提出的所谓高精度型评定。 执行本附录时,也要遵循第四章焊缝超声检测方法的通用要求。7.2 测评试块(Determination Blocks)(1)一般要求:制作测评试块用的材料(包括同种金属和异种金属)、质量、堆焊层、热处理、表面光洁度、试块曲率(包括D500mm和D500mm)等要求,与通常UT基本校验试块相同。(2)制作方法:测评试块应使用焊接方法制作,也可用热静压加工(HIP),只要声特性相似。(3)试块厚度:测评试块的厚度应为被检厚度的25%以内。焊缝由不同厚度的材料对接而成时,试块厚度应按较薄厚度取值25%以内。(4)焊接结构:测评试块的焊接接头结构(如坡口型式、坡口角度、钝边高度、根部间隙等)应能代表产品焊接接头细节。(5)缺陷位置:除非ASME有关卷另有规定,测评试块应至少设置三个实际平面状缺陷,也可设置三个电火花加工的线槽,线槽方向模拟平行于产品焊缝轴线和主要坡口面的缺陷。试块缺陷应位于或靠近试块坡口面,缺陷布位要求: 一个表面缺陷位于代表工件外表面的试块表面; 一个表面缺陷位于代表工件内表面的试块表面; 一个亚表面缺陷。当要用的扫查布置图将焊缝厚度分若干层区进行检测时,要求每一层区至少设置一个缺陷。(6)缺陷尺寸:测评试块的缺陷尺寸应根据测评试块厚度确定,并不得大于ASME有关卷的规定值。 被检材料壁厚t25mm时,试块缺陷尺寸应为允许的最大缺陷高度。 被检材料壁厚t25mm时,试块缺陷尺寸应取高长比(Aspect Radio)a/l =0.25作为允许的缺陷尺寸(l:缺陷长度;a:表面缺陷的高,亚表面缺陷的半高;参阅图14)。(7)用设置单面缺陷替代双面设置缺陷:若评定扫查过程中,对测评试块从两个主要探测面均可进行扫查(例如,D500mm的工件,内外表面细节相似,无堆焊层或焊缝包覆层等),则可仅设置单面缺陷(即实际双面探测)。(8)单侧探伤要设置两组缺陷:若因有障碍物妨碍,焊缝只能从焊缝轴线的一侧进行探测,则测评试块应含有两组缺陷,焊缝轴线两侧各设置一组缺陷(即单侧探伤时,要验证探头-焊缝近侧和远侧缺陷的可探性)。若评定扫查过程中,对测评试块从焊缝轴线两侧均可进行扫查(即焊接接头细节相似,无障碍物妨碍),则仅需设置一组缺陷即可。注:ASME规范第四章中出现的试块 ( Block) 类型有: 1 校验试块 (Calibration Block,一般手工UT用) 基本校验试块Basic Calibration Block 包括非管型校验试块(Non-Piping Calibration Block),管型校验试块 (Piping Calibration Block);代用校验试块(Alternate Calibration Block)2 对比试块 ( Reference Block,TOFD用) 双层探对比试块 (Two Zone Reference Block),多层探对比试块 (Multiple Zone Reference Block) 3 扫查器试块 ( Scanner Block,自动和半自动UT用 )4 测定试块 ( Determination Block),演示验证试块 ( Demonstration Block)( 两者均为缺陷定量分类用 ) 。 这里,为简化起见,将两者合二为一,统称为“测评试块”。7.3 评定数据的储存与提交对演示验证的测评试块应进行扫查,并按要评定的程序,储存评定数据。这些数据连同观测数据需用软件拷贝,应一起提交检验员和用户。7.4 合格与否的评价(1)缺陷定量和分类:缺陷应根据要评定的书面规程进行定量和分类。(2)自动和半自动扫查缺陷定量分类演示合格标准:所谓合格的演示,除非用户或ASME有关卷另有规定,是指能将测评试块中的所有缺陷检出,并且符合下列三个条件: 所记录的信号显示或成像长度超过规程规定的评定标准; 缺陷尺寸测量值等于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设备故障智能预警与应急响应2025年分析报告
- 2025年高校干部选拔考试题库(附答案)
- (河南专用)中考历史真题汇编:综合材料题- 5年(2020-2024)中考真题+1年模拟真题汇编
- 200MW400MWh电网侧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拿地申报
- 邮政技能鉴定试题及答案
- 2025四川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考核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5人考试模拟试卷【附答案】
- 2025山东临沂市工业学校引进优 秀人才10人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中国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项目投资合同范本
- 公共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 2024年福建省高职院校单招《语文》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 2024年第九届“学宪法 讲宪法”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火车指导司机面试竞聘答辩问题
- 2.4水库泥沙防治-1泥沙淤积的成因危害与类型讲解
- 产科常用药物观察及不良反应
- 仓库发错货的解决方案
- 金属冶炼安全事故案例与分析
- 动物诊疗机构报告登记表
- 南京市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