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总则(国发200528号)明确要求:“新建和已投产矿山企业应制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为了指导矿山企业编制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计划,我部制定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技术要求。方案是指“对矿山建设和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定保护措施,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恢复环境,达到新的环境平衡的技术方案的总称”。一般原则要求在申请采矿权之前,应制定新建矿山的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计划。规划的内容应综合考虑矿山开发规划、开发设计、矿山基础设施、采矿和选矿技术、废弃土地复垦等全过程。为满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环发2005)109号)的要求,突出矿山环境保护的内容,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的生态影响和破坏。总则要求已投产矿山的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的内容和精度应与采矿阶段的要求相适应。“计划”应包括对已经发生的矿山环境问题的控制,以及对新的开发活动可能造成的矿山环境问题的预防和控制。“方案”应达到防治工程设计阶段的精度。预防和控制项目可以分阶段处理。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区域范围包括矿区和受采矿活动影响的区域。实施5-10年后,应根据需要重新编制或修订“计划”。工作程序,接受编制计划的委托,全面收集数据,进行矿山环境现场调查,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矿山环境问题分析、保护和治理的原则、目标和任务,编制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计划,并提交专家评审。1.在编制“计划”前,应进行矿山企业及周边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数据的综合收集。与矿山环境相关的农林环境数据;区域生产力分布、城镇分布、重要工程和特殊保护区分布;位置条件和环境功能规划要求。2、查明矿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3、查明矿体的赋存特征、开采方法、开采深度、厚度和开采影响范围。4、查明矿区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势;预测其对采矿活动的影响;预测采矿活动引起、加剧和遭受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5、矿山环境调查,查明以下矿山环境问题5.1矿区土地、植被资源的占用和破坏、土地利用变化、景观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土壤污染等。a .采场(露天采矿)、工业广场、采矿废料、尾矿池和生活设施占用和破坏土地和植被资源;b .矿山地质灾害对土地、植被资源和景观造成的破坏;c .废液的排放、垃圾渗滤液对土壤的污染和土壤侵蚀。5.2矿区水平衡失衡及水污染甲、矿井突水、矿井排水形成的地下滴水槽及采后覆岩破碎、破碎、下沉,导致含水层渗透,导致地下水平衡发生变化;废液和废渣的排放以及滤液从积聚物中的浸出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并破坏水环境。矿山环境调查,5.3矿山地质灾害:a .塌陷1.2根据矿山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矿山开发对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的影响特点,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分为三个等级。1.3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方法为主的方法。矿山环境影响评价2.1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应在分析区域环境条件和采矿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采矿活动的特点,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或采矿设计,对矿山建设和生产活动可能影响范围内的矿山环境问题进行现状评价、预测评价和综合评价。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如下:分析矿山环境背景特征、矿山环境质量状况和社会人文条件对采矿活动的影响;根据矿山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危害及影响和破坏程度进行评估;在评价中,应深入分析影响和破坏矿山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并对其性质、危害和损失进行分析和评价。2.3、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评价是指对矿山活动中可能引发、加剧和遭受的矿山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的预测。根据矿山类型、规模、采矿方法、矿山环境特征和重大矿山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现状,预测矿山环境变化趋势、矿山环境问题的影响程度和地质灾害风险。2.4综合评价以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为基础,对影响程度分类进行综合评价。一、环境影响综合分类评价,按地质灾害危险性大、中、小进行;水土资源、环境和地质景观影响着破坏的程度、危害对象的重要性、损失的大小和处理的难易程度等。它分为三个层次:严重、中等和一般。一、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适宜性分类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充分收集和利用现有遥感影像、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气象水文、采矿规划、矿区经济、人文、历史遗迹、生态环境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开展综合地面调查、钻探、材料(化学)勘探、坑(槽)勘探和取样试验等工作,并在进行室内综合分析研究后编制报告。在定性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一般采用单因素评价法、多因素评价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工程类比法等方法。环境影响因素和评估指标。1.评价区矿山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地形、水资源、耕地、地表植被、土壤侵蚀、人类工程活动、污染源分布和地质灾害发育。2.在综合分析矿山环境基本特征、开采方法、开采强度、现有和潜在矿山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的基础上,识别矿山开采的影响(识别影响因素、识别影响对象、识别影响后果和程度),通过对比筛选确定评价指标。现状评估完成后,进一步确定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的指标。3.评价区内自然地质灾害和采矿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的评价指标及地质灾害风险等级见国土资源部200469号文件。环境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4、评价区水资源、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一、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1、根据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结合矿山服务年限和矿山开采计划,坚持“预防为主、避免与管理相结合、综合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制定矿山企业从基础设施到闭坑过程的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2、根据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人居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向。3、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和要求,提出不同时期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4、矿山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规划,根据采矿活动对治理对象的危害程度和难度,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制定分区规划,选择重点防治区域和重点项目。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和矿山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5.在编制地区管理计划时,根据短期、中期和长期划分不同的时期。原则上,每个周期每5年分为一个周期。对于使用寿命较短的矿山企业,可适当缩短每个周期的周期。矿山环境综合防治分区表综合防治规划的内容如下:1 .正在开采的矿山不仅要对现有的矿山环境问题提出控制方案,还要根据预测的环境问题提出预防措施。2.新建矿山应明确矿山环境保护规划,重点放在剥离土层的储存、非矿物岩土的利用和转移、矿渣的堆放和尾矿的排放上。3.对于松散覆盖层的矿山,应统筹安排剥离表土的堆放、储存、回收和再利用(应独立储存)。4、矿山废渣、煤矸石、岩屑等固体废弃物,应制定贮存、处理和再利用计划。5、尾矿、煤泥等选矿综合治理方案的内容,应合理排放、储存。6、井田开拓及步稳边坡防护和边坡修复。7.矿山地质灾害及矿区潜在地质灾害的防治。8、地下水平衡恢复,水污染防治。9.废水的储存、处理和再利用。10.矿区土地复垦与植被重建。11、矿山地质公园建设。12、其他矿山环境问题管理计划。一、闭坑矿井综合治理方案要求,1、矿区人畜饮水已基本解决,耕地肥力和面积已恢复;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符合开发利用规划要求;3.地下井巷采空区内的矿柱按设计保存完好,或进行必要的充填,有效控制或圈定了地裂缝、地面塌陷和采矿引起的滑坡、崩塌;4.露天开采各种岩土体的坡度小于允许坡度值,处于稳定状态。危岩体和不稳定边坡得到有效防治,不存在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闭坑矿井综合治理方案要求。合理选择尾矿、废石、废渣、剥离表土等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安全可靠的矿山坝,无过度占用耕地、破坏土壤、污染环境等现象。清除造成泥石流的隐患;6.矿井水、选矿污水、固体废物浸出液废液、生活污水等。经过有效处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7、水井妥善封闭,废水井及时回填;8、采场边坡、剥离表土、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应通过植树种草进行美化。(一)新建露天煤矿的开采方案-(4)固体废物,如采矿废渣和围岩中的杂岩,应在采矿前以最佳方式储存,并合理使用有效的有益成分。(5)露天采矿和选矿产生的尾矿和泥浆应妥善排放和储存。露天矿山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应突出以下内容:一、矿区稳定边坡的防护和边坡重建及台阶开发;b .预防和控制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消除矿区潜在的地质灾害;c .消除露天采矿中普遍存在的灰尘和噪音污染;d .采矿区地表采矿和植被重建的土地开垦。井工开采矿井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要点:潜在和已有矿井地质灾害的防治和采空区综合治理。(2)新建矿山废渣堆放及处理方案;矿山废渣的堆放、处理和再利用方案;待闭矿和待闭矿炉渣综合治理方案。(3)选矿产生的尾矿和泥沙排放及处理方案。(四)地下矿山开采区浅层地下水枯竭和水环境恶化的保护和治理方案。(5)其他矿山环境问题管理计划。为了实现矿山企业对矿山环境的综合管理目标,企业必须从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监控体系、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矿山环境综合管理的正常实施。无论新建矿井还是已投产矿井,都要遵循总体统一要求,具体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具体“计划”应由两部分组成: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计划(文本)及附图。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要点,一、保护原则1、矿山开发应贯彻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综合治理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2.采矿权人应当依靠科技进步,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尽量减少或避免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矿山环境问题。3.矿产资源开发应贯彻循环经济“减量化、资源化、资源化”的技术原则。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要点,二。总体要求1。科学合理利用,保持环境承载力,严格干扰破坏和排放准入,加强矿井设计、建设、生产和闭坑的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2.以矿山环境影响评价为基础,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和部署矿山环境保护的空间和时间,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3.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具有重要价值的地质和文化遗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要点。采取合理措施,尽量减少或避免矿山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a .采矿活动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堆放在专门的地方,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环境污染和诱发地质灾害。b .根据矿山固体废物的性质和储存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采取完善的防渗和集水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淋溶和水污染;c .宜采用水覆盖法、湿地法和碱性物质回填法来防止和减少废石场酸性废水污染;d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水平,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尾矿池中的扬沙和扬尘;e .采取地下帷幕灌浆、表面防渗或污水处理等措施,避免或减少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破坏;拿工程学和生物学来说2、根据矿山环境对采矿活动的适宜性和环境承载力,采用科学合理的采矿方法、方法和生产工艺,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制定开发利用规划或设计,制定预防性环境保护措施,实施保护性开发。3、针对矿山废物(排放)和储存造成的环境问题,制定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措施。4、严格执行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5、制定矿山环境问题监测计划,对矿山环境问题实施动态监测。(1)生产矿山应由粗放型和传统的“单一线性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的“循环经济保护和发展模式”,以协调矿山环境保护的资源开发和资源的恢复与利用。根据矿山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挖掘和管理的方式,及时开展矿山环境的恢复和管理。2.对于露天矿,宜采用内排水与剥离-排土-土地复垦-复垦一体化技术。3、对储存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废液的浸出槽、储罐、沉淀池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集中招聘9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淮南高格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福建莆田市秀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公开招聘企业员工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提前批校园招聘行程发布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信阳鼎信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二级公司招聘工作人员24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芳蕾田园综合体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达州市某国有企业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北京中国电信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交通物流行业事业部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地铁安全民警培训总结课件
- GB/T 45958-2025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安全框架
- 阿尔茨海默病营养管理
- 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课件
- 护理专业全面解析
- 除颤护理课件
- 【化学 云南卷】2025年云南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真题化学试卷(含答案)
- 创伤性硬膜下出血查房
- 2025年廉政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
- 拔罐适应症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法律法规课件
- Q-SY 02045-2024 柔性压裂管汇使用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