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总说明本次设计为某高层建筑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1#住宅楼及地下室(平时)进行给水排水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建筑给水工程设计、建筑排水工程设计、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室外化粪池设计和地下室加压泵房设计。本工程建筑高度为54m,共18层。给水系统采取分区给水方式,14层市政管网供水,518层变频加压泵供水,均采用下行上给方式。消防系统包括建筑室内的消火栓系统布置、地下室的自动喷淋系统布置、发电机房及储油间的自动水喷雾系统布置。在1#屋顶设置20m2消防水箱,地下室设360消防水池。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污、废水排放,雨水排放和空调冷凝水排放。室内污水与废水单独排放,室外合流至化粪池。SPECIFICATIONThe design of affordable housing uni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the main task is to design 1 # residential floor and basement(usually) f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The main design elements: building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outdoor and underground septic tank design pressure pump design.Th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height of 54m, a total of 18 layers. Approach to regional water supply system, from 1 to 4 layers of municipal water supply pipe network, from 5 to 18 layers frequency pressure pump water, are used to the way down on. Fire hydrant system, including system architecture layout of the room, the basement sprinkler system layout, generator room and storage rooms of the automatic water spray system arrangement. 1 # 20 square meters roof set fire water tank, located 360 m underground fire pool. Sewage drainage system, including life, wastewater discharge, stormwater drainage and air conditioning condensate discharge. Discharge of sewage and wastewater separate indoor and outdoor convergence to the septic tank. 目 录1 绪论11.1 工程概况及设计资料11.1.1 建筑设计资料11.1.2 给水排水设计资料11.2 设计任务及内容11.3 设计要求21.4 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的编写21.5 毕业设计成果提交21.6 设计依据22 设计方案说明42.1 建筑内给水系统42.1.1 系统选择42.1.2 分区给水的划分42.1.3 给水方式的选择42.1.4 系统组成52.1.5 给水管道及设备安装52.2 建筑内消防系统62.2.1 系统的选择62.2.2 消防管道及设备安装要求82.3 建筑内排水工程92.3.1 系统的选择92.3.2 系统的组成102.3.3 排水管道安装要求103 设计计算书133.1 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计算133.1.1 设计方案133.1.2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133.2 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计算223.2.1 消火栓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数据223.2.2 消火栓管网水力计算223.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计算273.3.1 自动喷水灭火水力计算的基本数据273.3.2 管网水力计算273.3.3 水泵的选择303.3.4 水泵结合器的选择303.4 水喷雾系统的设计计算303.5 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313.5.1 排水方式的选择313.5.2 排水系统组成313.5.3 排水系统的管道计算323.5.4 化粪池型号的确定343.5.5 集水井及排水泵计算363.6 雨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363.6.1 设计方案363.6.2 设计计算364 泵房设计374.1 泵房平面布置374.2 水泵型号37总结39参 考 文 献41致 谢43附录43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1 绪论1.1 工程概况及设计资料1.1.1 建筑设计资料某高层建筑位于我国西宁湟水花园,建筑高度54.00米,为高层普通住宅楼。分1#、2#、3#三栋,每栋均为十八层,每层设2户共计36户,每户1厨2卫(卫生间布置详见平面图),南面阳台设家用洗衣机和盥洗槽,层高3.0米。地下一层(1#、2#、3#楼连通共用)为停车场及相关设备用房(其功能分配以及建筑室内外高差详见地下室平面图)。1.1.2 给水排水设计资料(1)给水水源该建筑以城市给水管网为水源,城市给水网允许从建筑北面接出一条不大于DN150的管道。常年最低水压为0.24MPa。(2)排水条件室内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方可排入城市下水道,城市排水网允许从建筑西北面接入一条不大于DN300的管道,接口检查井管底相对标高-1.80米。(3)室外消防本设计不涉及室外消火栓的设置。(4)卫生设施住宅部分每户卫生间,内设淋浴器或淋浴房,洗脸盆及坐式大便器等。(5)其它未预见水量:按日用水量的10%计算。1.2 设计任务及内容根据建筑的性质、用途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对该住宅楼进行给水排水设计。根据现在的防火消防的实际情况,再基于高层建筑消防应立足于自救的规范要求,该楼的消防要求较高,地下室设置有独立的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而每个消火栓均设有消防按钮,消防时可直接启动消防泵。生活给水泵要求自动启动。此外,从美观方面考虑,管道均尽量暗敷设。本设计说明仅限于屋顶设有高位水箱的1#楼及平时地下室(2#、3#楼及战时地下室的人防设计略)。1.3 设计要求(1)根据建筑资料判定建筑的性质、用途,确定所需的系统;(2)拟定生活给水设计、消防给水设计、排水设计等方案;(3)确定管道走向及敷设方式,绘制管道平面图和系统图;(4)对各系统进行设计计算,确定管径、需增设的设备及构筑物;(5)编制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1.4 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的编写(1)设计说明书要求内容充实,依据充分,设计正确,并富有实用和创新性;(2)计算书要求设计参数选择合理,公式选用正确,计算步骤完整清晰,结果准确符合实际生活、生产情况。1.5 毕业设计成果提交(1)开题报告(2)设计说明书(3)设计计算书(4)设计图纸地下室给水排水管道及设备平面布置图一层给水排水管道平面布置图二层给水排水管道平面布置图标准层给水排水管道平面布置图设备层给水排水管道平面布置图各型卫生间、管道竖井大样图给水(冷水)管道系统图消防管道系统图排水管道系统图水箱间、贮水、加压、加热器等平面大样图以及管道系统图除以上规定的图纸必须完成外,其余图纸自定。1.6 设计依据(1)提供的有关市政给水、污水、雨水管网资料;(2)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 501006-2001(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2005版)(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84-2001(6)自动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219-95(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2009版)(8)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9)山东双轮集团生活、消防产品总汇(10)钢筋混泥土化粪池图集03S702土木工程学院32 设计方案说明2.1 建筑内给水系统2.1.1 系统选择根据室外市政管网所提供的水压和工作状况,建筑性质,建筑高度,室内各用水点的分布情况及卫生器具所需的压力等综合考虑加以选择。本建筑为高层普通住宅楼,根据市政管网常年可资用水头为0.24MPa能满足四层及以下的水压要求。故决定采用分区给水方式。2.1.2 分区给水的划分本建筑建筑高度为54.00m,采用竖向分区给水。如果分区过小将增加给水设备、管道及相应的土建投资和维修管理费用,造成经济浪费;如果分区过大将带来以下不良影响:(1)当配水龙头开启时,水压过大,下部用水点造成喷溅。(2)当配水龙头及阀门关闭时容易产生水锤,不但会引起噪音还会损坏管道及附件,造成漏水。(3)由于压力过大,龙头、阀门等给水配件容易损坏,缩短使用年限,同时增加维修费用及工作量。(4)流速过大,会产生噪音,影响室内安静。为了防止和避免上述情况,使其运行正常和稳定,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给水是完全必要的。在外部管网不能满足整个建筑用水需求时,建筑下部应尽量利用外部管网水压直接供水,上部通过设增压和流量调节装置供水。结合我国目前水暖产品的具体使用情况,给水配件的静水压力值应控制在以下范围内:住宅、宾馆、医院等居住性建筑一般为0.300.35Mpa;其他建筑一般为0.350.40Mpa。2.1.3 给水方式的选择根据设计资料及建筑特性可供选择的供水方式如下:(1)方案一: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两个区,高区为518层,其中918由高位生活水箱直接供水,58由高位生活水箱结合减压阀供水。优点:供水可靠,设备布置集中,便于维护管理,不占用建筑上层使用面积。水池、水箱储备一定的水量,停水停电时上层可延时供水。缺点:运行费用高,安装维护麻烦,增加建筑荷载,减压阀有能量损耗,只能用于允许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且高位生活需定期清洗,水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2)方案二:分区无水箱供水方式,低区为14层,采用外网直接供水;高区为518层,采用变频加压水泵供水。优点:供水可靠,设备布置集中,便于维护管理,不占用建筑上层使用面积,能耗少。屋顶不设生活水箱,可减少建筑荷载。缺点:水泵频繁启闭,对水泵的质量及调节控制要求高,维护费用较高。综上所述,结合本建筑特性,选用方案二供水方式。即14层为低区,外网直接供水,采用下行上给式;518层为高区,由地下室水泵房变频加压供水,给水立管接至水泵房,采用下行上给式。2.1.4 系统组成整个系统包括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网和附件,此外尚包括地下室下生活水箱、加压水泵等。2.1.5 给水管道及设备安装(1)管道布置和敷设的一般原则 给水管道的布置应保证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方便和安全。不得妨碍交通和操作,不得构成对建筑物和设备可能造成损坏的危险。室内给水管道上的各种阀门,宜装设在便于检修和便于操作的位置。室内给水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房、电梯机房、通信机房、大中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音像库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引发事故的房间,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配电柜上方通过;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生产运输和建筑使用。当管道结露会影响环境,引起装饰物品受损时,给水管道应做防结露保冷层。 满足系统的最佳水力条件,保证给水质量。减少阻力损失,节省能源。缩短管道长度,节省材料。敷设在有可能结冻的房间、地下室及管井、管沟等处的给水管道应有防冻措施。 保证管道安全不受损坏。熟料给水管道不应布置在灶台上边缘,明设的熟料给水立管距灶台边缘不得小于0.4m,距燃气热水器边缘不得小于0.2m。达不到此要求时应设保护措施;给水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如必须穿越时,应设置补偿管道伸缩和剪切变形的装置,给水管道的伸缩补偿装置,应按直线长度、管材的线膨胀系数、环境温度和管内水温的变化、管道节点的允许位移量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应利用管道的折角补偿温度变形;熟料给水管道在室内应安设,明设时立管应布置在不易受撞击处,如不能避免是,应在管道外加保护措施;埋地敷设的给水管道应避免布置在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穿越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避免管道受到腐蚀和污染。埋地敷设的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不应小于0.5m,交叉埋设时不应小于0.15m,且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道的上面。给水管道不得穿越大小便槽,且立管离大小便槽端部不得小于0.5m。 管道敷设应力求美观和维护检修的方便。充分利用地下室的空间,吊顶空间,管道竖井等位置。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管网,单向供水。 给水管道安设是,应符合下列要求:不得敷设在建筑结构层内;干管和立管敷设在吊顶、管井、管窿内,支管应敷设在露面的垫层内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给水管管材宜采用熟料、金属与熟料复合管材或耐腐蚀的金属管材;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管材不得有卡套式或卡环式接口,柔性管材宜采用分水器向各卫生器具配水,中途不得有连接配件,;两端接口应明露。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内、排水沟内。给水管道不宜穿越厨房、壁橱、壁柜。(2)管道敷设 本建筑采用水表分户供水,给水管道均采用钢塑复合管,压力等级为1.0MPa。 管道外壁距墙面(或沟壁)的最小净距,应不小于0.1m,距柱、梁可减少至0.05m。 给水横管宜有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给水管穿过建筑物的墙或楼板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穿过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物的外壁时,应加设防水套管,在给水管穿过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洞口,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且不小于0.1m。 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交叉时,其距离分别大于0.5m和0.15m,交叉处给水管在上。 管道穿越墙壁时,需预留孔洞,孔洞尺寸采用d+50mmd+100mm,管道穿过楼板时应预埋金属套管。 在立管和横管上应设闸阀,当直径小于等于50mm时,采用截止阀工作压力1.0MPa;当直径大于50mm时,采用优质闸阀,工作压力1.0MPa。2.2 建筑内消防系统2.2.1 系统的选择(1)消火栓系统该建筑为高层普通住宅楼,按照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流量为20L/s,室外消火栓系统的流量为15L/s,每根竖管最小流量10L/s,消火栓每支水枪最小流量为5L/s。根据规范消火栓系统的最低点的静水压力不宜超过1.00MPa,当超过1.00MPa应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应采用减压措施。所以由于该建筑的高度为54.00m,可不分区。按照规范消火栓宜布置在明显、经常有人出入且使用方便的地方,其间距不大于30m,因而在该建筑的电梯的前室以及地下室中均布有消火栓;整个建筑均同时有2股水柱到达任一点。本建筑的消火栓系统布置方案如下:系统采用DN6516的水枪,25m长DN65的衬胶水带,水枪充实水柱为13m,单个水枪的流量为5L/s;在建筑的顶层设有试验消火栓;室内消火栓均设有远距离启动消防泵的按钮,以便在使用消火栓的同时启动消防泵。在顶层的水箱中均贮存有10min的消火栓用水量。(2)自动喷淋系统本建筑地下室属于中危险级建筑,三个基本数据为:设计喷水强度为8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喷头工作压力0.10MPa、本系统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本建筑的情况,地下室除配电间、消防水池、生活水泵房、人防滤毒室、扩散室、集气室、排风口部等外布置自动喷淋系统,另外,柴油发电机房及储油间布置水喷雾系统。其他地区无需布置自动喷淋系统。由湿式报警装置,水力警铃,水流指示器,闭式喷头和管道等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火灾发生时,火灾处周围温度升高致使喷头玻璃珠破裂,喷头喷水灭火,管道中水流动,水流指示器将信号传至消防值班室,同时报警阀组发出水力警铃报警。值班室值班人员通过监控室的监控录像判断是哪个区发生火灾,并向当地消防控制中心报警(若并未发生火灾,只是喷头损坏等其他因素导致发出报警信号,值班人员关闭水力警铃,停止报警)。中危险级建筑物, 配水管每侧的支管上设置的喷头数不多于8个。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小于0.10MPa, 最不利点处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小于0.10MPa。管道内的流速不超过5m/s, 配水管流速在个别情况下不大于10m/s。当管内流速超过规定值时应进行调整。适用温度范围:室温不大于70度。地下室喷头向上安装。根据建筑防火分区划分,系统分为三区,该系统设一个湿式报警装置和水力警铃,设三个水流指示器分别反馈各防火分区火灾情况。本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设消防水池,立式泵,高位水箱,报警阀,水流指示器.出户管在出户附近设置水泵接合器。系统管道的管材在报警阀后应采用无缝镀锌钢管。报警阀安装在明显而易操作的地点,水力警铃宜安装在报警阀附近,该地面有排水措施。管道变径连接时,在直管段上和弯头处采用异径管件连接。系统末端设置检验装置。末端检验装置包括截止阀、压力表、放水阀、放水管等。(3)水喷雾灭火系统本建筑地下室设有柴油发电机房及储油间,需设自动水喷雾系统。由水源、供水设备、管道、雨淋阀组、过滤器和水喷雾等组成,向保护对象喷射水雾灭火或防护冷却的灭火系统。设计喷雾强度20L/minm2,持续喷雾时间0.5h。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当用于灭火时不应小于0.35MPa;用于防护冷却时不应小于0.2MPa。根据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95 (3.1.6 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罐装间、装卸台、泵房、压缩机房等的保护面积应按使用面积确定。)可知,本建筑水喷雾灭火系统的保护面积为发电机房和储油间的平面面积之和。2.2.2 消防管道及设备安装要求(1)消火栓的安装 本工程消火栓给水管接自消防加压泵房的消火栓加压泵,管道的安装与生活给水管基本相同。 采用内外热浸镀锌钢管,管径小于DN100采用丝扣连接,管径大于DN100采用沟槽管接头及配件连接。 消火栓立管采用DN100mm,单栓消火栓栓前消防支管管径为65mm,栓口距地面为1.1m。水枪喷嘴口径为19mm,水龙带为麻质衬胶水带长度25m。 地下室消火栓均为减压稳压消火栓。 所有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毕后,均应做管道试压试验,室内消火栓系统试压水压值不低于0.90MPa。 管道安装完毕后,均应做好防腐处理。即刷红丹漆两遍,埋地镀锌钢管刷沥清两遍防腐。 消火栓系统管均应刷成红色,系统阀门均为常开阀门,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2)自动喷淋系统布置 喷头的布置 喷头的平面布置形式采用正方形、矩形和菱形,喷头之间的水平距离是根据每个标准喷头的保护面积和平均喷水强度确定的。按火灾危险等级的喷头布置,按照规范选定,闭式喷头在吊顶下布置时,喷头向上。喷头溅水盘与吊顶、椽板、屋面板的距离, 不应小于75mm,也不应大于150mm。喷头布置在梁侧附近时喷头与梁边的距离应按不影响喷洒面积要求确定。当在梁或其他障碍物底面下方的平面上布置喷头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25mm,不应大于100mm。在门窗洞口设置喷头时, 喷头距洞口上缘不应大于150mm,距墙面不宜小于75mm并不大于160mm。在仓库中设置的喷头与其下方被保护物的垂直距离, 应符合距难燃物品的堆垛,不应小于450mm;距可燃物品的堆垛,不应小于900mm;在难燃物品和可燃物品的堆垛之间应设一排喷头,且堆垛边与喷头垂直线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mm。 供水干管宜构成环状,系统的进水管不宜少于两条,每条进水管的管径应系统按设计负荷计算。当一条进水管发生故障时,另一条进水管仍能保证全部用水量和水压。系统管网上应设置水泵接合器。环状供水干管应设分隔阀门,阀门应经常处于开启状态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一般应采用明杆阀门。报警阀后的配水管道上不宜安装阀门。系统的每个竖向分区都宜单独设置报警控制阀,湿式和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报警控制阀控制的喷头数不应超过800个。 配水管网宜按竖向分区和水平分区并考虑建筑的功能分区,在分区内划分为若干计算单元,每个计算单元的喷头数不宜超过100个喷头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要求, 主要是为了计算时使各计算分区易于平衡。例如对于中危险级建筑设计作用面积为200m 2,计算喷头数为1620个,每根支管有5个喷头时,计算支管只有4根,在最不利作用面积以外的支管的实际喷水强度比设计喷水强度大,每个计算单元内的喷头数越多,这种差别也就越大。 轻危险级和中危险级建筑物,配水管每侧的支管上设置的喷头数不应多于8个, 同一配水支管在吊顶上下都布置有喷头时,其上或下侧的喷头各不多于8个;对于严重危险级建筑物,支管上设置的喷头不应多于6个。配水支管宜在配水管的两侧均匀分布, 每根支管的管径不应小于25mm。也不宜大于50mm。配水支管和配水管的管径分配:按照喷头数估算管径时,支管管径呈25、32、40、50等沿途逐渐增大, 能有效的减小水损,但异径管件较多,安装也不方便。设计及施工实践中可考虑采用支管同一直径的作法(需选好适当的管径),计算和安装都比较方便。 设置吊架和支架位置以不妨碍喷头喷水为原则,吊架距离喷头的距离应大于0.3m,距末端喷头的距离应小于0.7m。设喷头的场所,应注意防止腐蚀气体的侵蚀, 不得受外力碰击,定期消除尘土。(3)水喷雾系统布置 保护对象的水雾喷头数量应根据设计喷雾强度、保护面积和水雾喷头特性确定,其布置应使水雾直接喷射和覆盖保护对象,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加水雾喷头数量。 水雾喷头、管道与电气设备带电(裸露)部分的安全净距应复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水雾喷头与保护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水雾喷头的有效射程。 水雾喷头的平面布置方式可为矩形或菱形。本设计按矩形布置,水雾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4倍水雾喷头的水雾锥底园半径。 水雾喷头与储罐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与0.7m。 水雾喷头均向下布置。该系统的管道布置与喷淋系统基本相似,但在雨淋阀组前必须设置过滤器。2.3 建筑内排水工程2.3.1 系统的选择本建筑采用室内分流制室外合流排水系统,即粪便污水、洗涤废水室内采用分别排放的方式;室外污、废水合流至化粪池,处理后排放到市政管网。雨水采用独立的排水系统,设专门的雨水立管排入市政雨水管道。(1)污、废水排水系统该建筑上部住宅部分主要为生活污、废水排放。根据排水立管和横干管内压力变化原理,在底层易形成跳水区,为防止对底层用户造成回流污染及减少上层排水对下层造成的冲击,采取底层单独排放。由于该建筑的地下室为人防地下室排水管不穿地下室顶板,一律从预留的覆土层引出。地下室在消防电梯、发电机房及其他适当位置设集水井(坑),由潜污泵将水排至室外雨水井。(2)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迅速、及时地将屋面雨水排至室外雨水管渠或地面。屋面雨水排水管道的排水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建筑的重要程度、汇水区域性质、地形特点、气象特征等因素确定。雨水汇水面积应按地面、屋面水平投影面积计算。高出屋面的侧墙,应附加其最大受雨面正投影的一半作为有效汇水面积计算。窗井、贴近高层建筑外面的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坡道和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的雨水汇水面积,应附加其高出部分侧墙面积的二分之一。高层建筑屋面雨水宜按重力流设计,裙房屋面的雨水单独排放。阳台排水系统应单独设置,且立管底部应间接排水。(3)空调冷凝水排水空调冷凝水排水应根据建筑专业设计空调类型设计预留空调孔。当为挂式空调时,KD为80空调孔,中心距地2.20m,空调排水横支管距地1.90m;当为立式空调时空调横支管距地100mm。阳台附近空调冷凝水排入阳台或花槽地漏。2.3.2 系统的组成污水、废水排水系统由卫生器具,排水管道,检查口,清扫口,室外排水管道,检查井,集水井,潜污泵,化粪池,雨水斗,雨水立管等组成。雨水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雨水立管,悬吊管,室外雨水管道,检查井等组成。空调冷凝水排水系统由空调冷凝铜管,检查口,排水立管等组成。2.3.3 排水管道安装要求(1)排水管道布置的基本原则 排水路径简捷,水流顺畅; 避免或减小系统管道中气压的剧烈变化; 应尽量避免排水管道对其他用房功能的影响或干扰; 施工安装方便。(2)排水系统 所有高出地面的卫生器具和排水设备的排水,应重力排入室外下水道。 所有低于地面的卫生器具和排水设备的排水,应重力排入集水坑,然后提升排到重力流排水管中。 本建筑的雨水系统和生活污水系统分流排出。 地下车库适当位置设集水坑,以便排除冲洗地面水、洗车水、喷淋装置和其他消防排水。并设置泵房或泵坑,排水泵的排水能力宜10L/s。 汽车库的排水在接入排水干管之前,应先接至油水分离器或隔油池和沉砂池(井)的单独系统中。 在汽车库进出口的坡道底部和坡道二分之一处应设截流排水沟。(3)排水管道布置和连接 布置排水管道时应尽量避免排水横支管过长,并避免支管上连接卫生器具或排水设备过多。当排水器具分散使得横支管过长时,宜采用多立管布置,然后在立管的底部用横管连接。当排水支管上连接的器具较多时,应作好器具通气管和环形通气管。 排水管道应避免通过食堂、餐厅或厨房烹调处的上方。如不可避免时,应对管道采取保温隔热等措施,并设在吊顶内,且管道应采用镀锌管材。 排水管道应尽量避免穿过卧室、病房、会议室、音乐厅等对卫生和安静要求较高的房间。并避免靠近与这些房间相邻的内墙。 排水支管不应接在排出管上。排水支管连接在排水横干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m,且支管应与主通气管连接。 排水横支管与立管、横管与横管的连接,采用450三通、450 四通、900斜三通、900斜四通、直角顺水三通或顺水四通。 排出管应采取防沉降措施:排出管在穿墙处设置钢筋混凝土套管或简易管沟,其管顶至沟(或套管)内顶的空间不应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并不小于0.2m。沟(或套管)内填轻软质材料。(4)排水管道的敷设和安装 排水管道的坡度,按规范确定。 排水立管上应设检查口,检查口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5m,且在建筑物的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坡屋顶,建筑物的最高层应设检查口。当立管上有乙字管偏位时,在乙字管和偏位处的上部应设检查口。立管上检查口的安装高度,一般为距地面1.0m,并应高出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连接2个及2个以上的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的卫生器具的污水横支管上, 宜设置清扫口。在水流转角小于135的排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在排水横管的直线管段上,检查口或清扫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规范中的规定。排水横管的直线管段上检查口或清扫口之间的最大距离按规范确定。排水横管上的清扫口应设置在楼板或地坪上与地面相平。排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垂直于横管的墙面的距离,不得小于0.15m。管径小100mm的排水管上设置的清扫口,口径应与管道同径;管径大于100mm的排水管上的清扫口,其口径可采用100mm。从排水立管或排出管上的清扫口,至室外检查井中心的最大长度,应按规范确定。 排水立管宜采取以下防护措施:每隔 24 层设置承重支座,使管道重量分散至各承重支座;立管最底部弯头处应设支墩或承重支吊架。 生活污水管道不宜在建筑物内部设检查井。当必须设置时,应采取密闭措施。 室内生活排水采用UPVC实壁螺旋降噪排水管,室内雨水管采用承压塑料排水管, 承插粘接。 水立管在垂直方向转弯处,采用两个45度弯头连接。 水立管穿越楼板应预留孔洞,安装时应设金属防水套管。 管沿墙敷设时,其轴线与墙面距离(L)不得小于下述规定:DN=110mm, L=150mm DN=160mm, L=200mm。 水检查井中心线与建筑物外墙距不小于3m,水检查井井径为0.7m。 排水立管上设检查口,隔层设一个,离地面1m,此外,各横支管起始端设清扫口,以便清通。土木工程学院373 设计计算书3.1 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计算3.1.1 设计方案该建筑高度为54.00m,外网最小水压为0.24MPa,14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518层需要二次加压供水,由地下室生活水泵房水泵加压供水,水泵自动启闭。供水方式均为下行上给方式,并且水表出户。3.1.2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1)用水定额及用水量计算 建筑物最高日用水量 Qd=mqd1000m3d (3-1)式中 m设计单位数 qd单位用水定额(L/人d),住宅用水标准200L(人d),该值是根据当地实际用水情况确定。低区用水量计算:14层为低区住宅,共4层,每层2户。总人数=住宅用户数3.5=243.5=28(人)最高日用水量:Qd=mqd1000=282001000=5.6m3/d高区用水量计算:518层为高区住宅,共14层,每层2户。总人数=住宅用户数3.5=2143.5=98(人)最高日用水量:Qd=mqd1000=982001000=19.9m3/d最大小时生活用水量计算: Qh=KhQdTm3h (3-2)式中 Qd最高日生活用水量(m3/d);T每日使用时间(h/d);Kh小时变化系数。低区最大小时用水量:Qh=KhQdT=2.55.624=0.583(m3/h)其中小时变化系数Kh取2.5高区最大小时用水量:Qh=KhQdT=2.519.624=2.042(m3/h)其中小时变化系数Kh取2.5由于地下室生活水箱提供1#、2#、3#高区生活用水,所以设计生活水箱容积时按1#、2#、3#高区总人数计算;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按3Qh计算,即5.205m3 /h(2)管网水力计算 根据住宅配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使用人数、用水定额、使用时数及小时变化系数,计算出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U0=q0mKh0.2NgT3600% (3-3)式中 U0生活给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q0最高用水日的用水定额(取170L/人d) m每户用水人数(取3.5) Kh小时变化系数(取2.5) Ng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T用水时数(取24h);0.2一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L/s)。再由此式的出的U0查GB 50015-2003中U 0ac值对应表,求出ac 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计算得出该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同时出流概率: U=1+acNg-10.49Ng% (3-4)式中 U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ac对应于不同U0的系数;Ng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 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得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设计秒流量公式为: qg=0.2UNg (3-5)式中 qg 计算管段的生活设计秒流量(L/s)Ng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当量总数注:a 为了计算快速、方便,在计算出U0后,即可根据计算管段的Ng值从附录D的计算表中直接查得给水设计秒流量。该表中可用内插法。b 当量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超过表D中的最大时,其流量应取最大用水时平均秒流量,即qg=0.2UNg(L/s) 1#楼卫生器具及其当量见表3-0:表3-0 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当量数、流出水头和支管管径序号给水配件名称额定流量(L/s)当量连接管公称管(mm)最低工作压(MPa)1厨房洗涤盆0.150.75150.0502洗脸盆0.150.75150.0503淋浴器0.150.75150.0504大便器冲洗水箱浮球阀0.100.50150.0205家用洗衣机0.201.00150.0506盥洗槽0.150.75150.050 户内横支管水力计算图3-0 户内横支管水力计算简图其中A、G接坐便器,B、F接淋浴器,C、E接洗脸盆,1接洗衣机,D接厨房洗菜盆表3-1 户内横支管水力计算表前编后编当量流量管径流速管长水损前压后压号号(N)(l/s)(DN)(m/s)(m)(MPa)(MPa)(MPa)1210.2200.64 7.20.00280.050.05282330.35250.71 6.90.00260.05280.0554343.750.39250.79 5.20.00240.05540.0578455.750.49251.00 0.50.00040.06120.0613AB0.50.1150.57 0.80.00040.050.0504BC1.250.22200.70 2.10.00090.05040.0513C220.28200.89 1.30.00090.05130.0522EF0.750.15150.85 1.70.00160.050.0516FG1.50.24200.76 2.10.00120.05160.0528G420.28200.89 5.90.00430.05280.0571对于最不利点所在的入户横支管段水力计算则按控制水表节点前0.10Mpa(该值包括表后的管道沿程水损、局部水损、卫生器具所对应的工作压力等),入户横支管管径不大于DN25。 低区给水立管水力计算图3-1 低区直接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简图示例 1-2管段水力计算步骤如下:已知q0=170 L/人d,m=3.5,Kh=2.5,T=24h,又1-2管段总当量Ng=5.75,根据公式(3-3)计算得出U0 =1.5%,查GB 50015-2003中U 0ac表得ac=0.69710-2,代入公式(3-4)得U=0.423再代入公式(3-5)得出qg=0.486 L/s表3-0 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当量数、流出水头和支管管径管段卫生器具当量Ng流 量管径DN流 速每米管长水损管 长管段沿程水损iL(L/s)mm(m/s)i(m)(Kpa)1-25.750.486250.99 0.985 32.955 2-311.50.692251.41 1.894 35.682 3-417.250.852321.06 0.836 32.509 4-5230.989321.23 1.102 88.817 =19.96Kpa=1.99 mH2O建筑内低区给水系统所需压力值: H=H1+H2+H3 (3-6)式中 H1 建筑内部给水管网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之和(局部损失按沿程损失 30%计算);H2 最不利配水点所需流出水头(本设计取0.050MPa);H3最不利配水点距引入管的垂直高差。即,H=(1+30%)1.99 mH2O+0.05mH2O+12.50 mH2O=20.09 mH2O 低区直接供水水压的校核20.09mH2O=0.2009MPa0.24MPa(市政给水压力)满足最不利点水压要求,所以本建筑14层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高区给水管道水力计算表3-3 高区给水管道水力计算表管段卫生器具当量流量管径DN流速水头损失i(KPa/m)管长管段沿程水损iLNg(L/s)mm(m/s)(m)Kpa1-25.750.487250.99 0.53131.5922-311.50.693251.41 1.01933.0573-417.250.853321.06 0.4531.3494-5230.99321.23 0.59331.7785-628.751.11321.38 0.73232.1976-734.51.22400.97 0.29430.8827-840.251.322401.05 0.34131.0248-9461.418401.13 0.38931.1669-1051.751.507401.20 0.43531.30510-1157.51.593401.27 0.48231.44611-1263.251.675401.33 0.52931.58612-13691.753401.40 0.57531.72613 - 1474.751.828401.46 0.62231.86514 - 1580.51.901500.97 0.225122.70515 - 1686.251.927500.98 0.2318.51.96516 - 17172.52.855501.45 0.4783215.307h=li=40.95Kpa=4.095mH2O附:0-1管段用于1#屋顶消防水箱补水,管径为DN25,流速为0.78m/s,每米管长水头损失i为0.287Kpa,管长4.5m,管段沿程水损1.292Kpa。(3)高区所需的水泵扬程: H=H1+H2+H4 (3-7)=(4.095+0.129)1.3+5.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卷纸机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医药级干燥剂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全球与中国香蕉牛奶行业营销渠道及未来销售格局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数据仓库即服务(DWaaS)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替诺福韦和和阿拉芬酰胺复合药物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二次元经济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运输包装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触控感应器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城市社会包容性与公平发展-洞察及研究
- 水沟电缆槽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三励志课件
- 河南省人民医院2025年护士规范化培训招生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绿色交通系统无人驾驶车辆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输电线路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矿山安全三级教育培训课件
- 抵押协议书样板3篇
- 拱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示范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办法
- 矿山机械公司生产制造质量管理方案(参考)
- 建设银行员工劳动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