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水龙吟》课件2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ppt_第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水龙吟》课件2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ppt_第2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水龙吟》课件2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ppt_第3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水龙吟》课件2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ppt_第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水龙吟》课件2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建康赏心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3、学习本词借景抒情、用典抒情的表现手法。,二、过程与方法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感受形象,咀嚼涵咏,体会作品的丰富意蕴。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感受词人的报国热情。,【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教学难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号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的词题材广泛,善于熔铸典故,以文为词;词风以豪放为主;心中常怀不平,词中爱用典故是他的特点。作品集为稼轩长短句。,作为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的辛弃疾,色彩更为绚丽。1161年,21岁的辛弃疾率众2000多人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抗金义军。他曾亲率50骑,直入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义军的叛徒张安国,渡过淮水,南归建康。南归后,历任湖北、湖南、江西安抚使(掌管一路军政的长官),多有利国便民举措。从43岁起,闲居江西信州达20余年。到了晚年,朝廷又起用他,任浙东安抚使和镇江知府。任内因力主抗金而不能被掌权者支持,抑郁而殁。,某校拟制作古代名人宣传橱窗,已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你据此写一段辛弃疾的简介(不超过70个字),再就人物言行、品质或贡献的某一点进行评价(不超过30个字)。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汉族。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有稼轩长短句。22岁的辛弃疾率众两千人树起抗金旗帜。未几,率部归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他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他强调文学应反映重大的社会内容,提倡严肃的写作态度。辛词的内容比苏词更为广阔,真正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词曲概)的境界。,人物简介(名、时、地、评、作):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曾参加义军反抗金人的统治。其词豪放,抒写爱国热情。著有稼轩长短句。人物评价:他文武双全、文才盖世,被后世称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题目解说,“水龙吟”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排挤陷害,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少有宏愿一生求索壮志难酬,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读音;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充满感情的朗读;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的意思。,倾情诵读,整体感知,翻译,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移情及物,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之句。,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瞭望。,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见三国志陈登传),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译文】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无际。远望遥远的山岭,引起忧愁怨恨,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瞭望。看着腰间利剑,把栏杆拍遍,但没有人领会。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女子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报国欲死无战场栏杆拍遍悲断肠,思考: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上片:,景色:江天、山景、落日、断鸿,动作:看、拍、会、登,寓情于景比喻,上片小结,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断鸿,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雄浑,显得空寂苍凉。,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江天,山景,思考,落日,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浩渺壮阔气势雄浑苍茫悲凉,思考,看、拍、会、登“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仔细端详抽出鞘来的宝剑;用手使劲拍打亭上的栏杆。,下片小结,下片:,张翰乐于归隐许汜谋取私利刘备雄才大略桓温叹时光流逝,用典为国为民,正面,反面,张翰:乐于归隐,有家难回的乡思,以及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许汜:谋取私利,不学、不愿,,刘备:雄才大略,赞赏,志在为国为民,桓温:叹时光流逝,忧惧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反例,正例,用典,词人借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感情?,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去追求享受,他决定要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用典,“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写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与痛苦。,思考,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以文为词”的特色。,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归纳总结,小结,1.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深沉而含蓄。2、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思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