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复习_第1页
文言虚词复习_第2页
文言虚词复习_第3页
文言虚词复习_第4页
文言虚词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虚词复习,2014年考试大纲,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或用法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常见的文言虚词顺口溜】,之乎者也因为所以则其而且焉然若何故乃与于虽或既即,考点梳理,紫色字是2014年乌鲁木齐中考语文考题里出现的虚词。,学习文言虚词要注意以下二点:一、掌握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牢记其特殊用法。二、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判断虚词在句中的意思和作用。,一、掌握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牢记其特殊用法。,1.基本用法,用作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用作助词:相当于“的”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知道到掌握的过程是一个找规律的过程!,用作一般代词(动词+之),1.掌握基本用法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它,定语+之+中心语(名词),1.掌握基本用法助词,相当于“的”,主语(名词、代词)+之+谓语(动词、形容词),1.掌握基本用法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牢记特殊用法,指示代词。这。,2.牢记特殊用法:语气助词,不译和宾语前置标志,2.动词:牢记特殊用法,用作动词:往,到去。,1.掌握基本用法,用作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用作助词:相当于“的”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牢记特殊用法,指示代词。这。魁父之丘云梯之械语气助词,不译。久之鸣之鼓之宾语前置标志。何罪之有?何陋之有?用作动词:往,到去。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三里之城()2.公将鼓之()3.辍耕之垄上()4.公将驰之()5.何陋之有()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取消独立性,助词“的”,语气助词,不译,去,往,他们,代“齐军”,宾语前置标志,动词后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去之意同是主谓;用作动词“去、往、到”,【“之”字记忆顺口溜】动词后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去之意同是主谓;用作动词“去、往、到”,请用刚才学习“之”的方法学习“焉”,1.掌握基本用法。,万钟于我何加焉!,始一反焉。,常用在句末,一般不译。用于反诘语气,译为“呢”。,句末,2.牢记特殊用法。,2014年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面山而居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B杂然相许/高可二黍许C且焉置土石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帝感其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C,一、掌握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牢记其特殊用法。,二、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判断虚词在句中的意思和作用。,基本用法连词,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承接关系,译作“就”“接着”,或不译。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4修饰关系,可译为“着”“地”,或不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经常有,伯乐不会经常有。,可是,二、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判断虚词在句中的意思和作用。,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1.泉香而酒洌()泉水香醇美酒清澈2.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间的雾气散了3.溯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向上4.人不知而不愠()人家不了解(我)不生气,表并列,“又”,表承接,“就”,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l表并列,(可以交换位置),2表承接vs表修饰,(先动词+而+后动词)vs(修饰语状语+而+动词),先,后,修饰,3递进,【记忆顺口溜】承接动词有先后并列前后可颠倒句子当中辨转折状语后头表修饰。,请用刚才学习“而”的方法学习“”,或,一、掌握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牢记其特殊用法。,二、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判断虚词在句中的意思和作用。,牢记特殊用法。,2008年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会宾客大宴B或置酒而招之一食,或尽粟一石C期在必醉失期,法皆斩D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用刚才学习的方法积累“以”,一、掌握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牢记其特殊用法。“以”的基本用法介词:把因用靠凭按动词:认为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来”“以”的特殊用法助词:表方位时间通已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有时相当于连词“而”。,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可译为“来”,一、1.掌握“以”的基本用法连词,一、2.牢记“以”的特殊用法,二、1.理解句子的意思判断虚词的意思,【记忆顺口溜】“把、因、用;靠、按、凭”表示目的可译“来”,以为以致和“已”而以东以来表方位,1.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A.何以战B.不以物喜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D.以塞忠谏之路,(凭借),(因),(把),(以致),B,学习文言虚词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掌握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牢记其特殊用法。二、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判断虚词在句中的意思和作用。,同样也可以借助这两个步骤做题!1.用掌握的规律判断虚词的基本用法2.排除或确定虚词特殊用法的一项3.将虚词放到句子里面去理解判断。,1.用掌握的规律判断虚词的基本用法1、下列句中黑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山水之乐如镜之新开满B属予作文以记之以为妙绝曹C以彰其咎出苦其心志生2、下列句中黑色的“而”字,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B云归而岩穴暝醉C学而不思则罔论D面山而居愚,D,B,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当余之从师也”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B何陋之有陋室铭C辍耕之垄上陈D客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4、下列句中黑色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是:例句: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A何以战曹刿论战B不以物喜岳阳楼记C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D以塞忠谏之路出师表,2.排除或确定虚词特殊用法的一项,D,D,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咨臣以当世之事醒能述以文者B国险而民附夺而杀尉C水陆草木之花秋冬之时6、加黑色字的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以物喜以心中有足乐者B.俟其欣悦其真无马也C.计日以还以书假余D.当余之从师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3.将虚词放到句子里面去理解判断。,D,A,2009年中考题,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答案: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句中第一个“以”表示原因,译作“因为”,“以是”译作“因此”;第二个“以”译作介词“把”)。,2013年中考题,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其:它诸:各个之:代词,代“西南诸峰”而:表并列者也:判断句标志它(滁州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4分),2011年中考题: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1请将第l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佁然不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