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5976-2015 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相比其前版《GB 15976-2006 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1. 术语和定义更新:新版标准对血吸虫病相关术语进行了修订和增补,更准确地反映了当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和分类,便于理解和执行。

  2. 控制目标调整:依据国内外血吸虫病防控的最新进展,调整了控制和消除的目标指标,如降低了感染率、病牛率等关键指标的阈值,旨在更严格地控制和逐步消除血吸虫病。

  3. 监测与评估体系优化:完善了血吸虫病监测体系,增加了新的监测技术和方法,提高了监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同时,对评估程序和指标进行了细化,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防治策略和措施升级:根据近年来的防控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修订了防治策略,强调了综合防控措施的重要性,包括环境卫生改善、化学药物治疗、健康教育以及生态防控等,更加注重策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 信息管理与报告系统改进:引入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了血吸虫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系统,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快速响应和科学决策。

  6. 法律责任与组织管理强化:明确了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在血吸虫病防控中的职责,强化了法律依据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防控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7. 公众参与和社会动员加强:新增或强化了关于提高公众意识、鼓励社区参与的内容,强调血吸虫病防控不仅是卫生部门的任务,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5-06-02 颁布
  • 2016-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5976-2015 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_第1页
GB 15976-2015 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_第2页
GB 15976-2015 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5976-2015 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11020 C61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159762015 代替 GB159762006 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 Controlandeliminationofschistosomiasis2015-06-02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159762015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代替 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 GB159762006 。 本标准与 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GB159762006 , : 标准名称修改为 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 “ ”;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 增加了 家畜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技术 见第 章 , “GB/T186402002 ”( 2 );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中对 血吸虫病 和 感染性钉螺 的表述 见 和 “ ” “ ” ( 3.1 3.3); 删除了各防治阶段对防治档案资料的规定 见 的 ( GB159762006 4.1.4,4.2.5,4.3.4); 修改了传播阻断阶段的钉螺指标 见 的 的 4.3 c),GB159762006 4.3.3; 增加了血吸虫病监测体系的要求 见 的 4.3 d); 正文中血吸虫病防治阶段中的 消灭 修改为 消除 见 “ ” “ ”( 4.4); 消除阶段增加了感染性钉螺的要求 见 ( 4.4); 将各防治阶段的考核方法和附录进行了合并 见附录 ( A); 删除了居民粪便检查 家畜粪便检查 钉螺调查 血吸虫病防治档案资料等附录 见 、 、 、 ( GB15976 的附录 附录 附录 附录 2006 A、 B、 C、 D)。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安徽 : 、 、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 、 、 、所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 、 、 、 。 本标准主要 起 草 人 周 晓 农 林 丹 丹 汪 天 平 黄 希 宝 姜 庆 五 陈 红 根 梁 幼 生 邱 东 川 董 兴 齐 : 、 、 、 、 、 、 、 、 、易平 许静 、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 GB159761995; GB159762006。 GB159762015 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血吸虫病疫情控制 传播控制 传播阻断和消除的要求及考核方法 、 、 。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地区不同防治阶段目标的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家畜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技术 GB/T186402002 血吸虫病诊断标准 WS261200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 由血吸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所引起的疾病 在我国特指日本血吸虫病 , (schistosomiasisjaponica)。 注 改写 定义 : WS2612006, 2.1。32 . 急性血吸虫病 acuteschistosomiasis 由于人在短期内一次感染或再次感染大量血吸虫尾蚴而出现发热 肝脏肿大及周围血液嗜酸粒细 、 胞增多等一系列的急性症状 潜伏期大多为 平均约为 。 30d60d, 41.5d。 定义 WS2612006, 2.233 . 感染性钉螺 infectedoncomelaniasnail 含有日本血吸虫胞蚴 尾蚴的钉螺 Oncomelaniahu ensis 、 ( p )。4 要求 41 疫情控制 . 应同时符合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