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ppt_第1页
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ppt_第2页
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ppt_第3页
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ppt_第4页
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世纪“文艺复兴世纪”,16世纪“宗教改革世纪”,18世纪“启蒙世纪”,19世纪“科学的世纪”,阅读课文78,思考:为什么19世纪会被称为“科学的世纪”?,一、“科学的世纪”,1814年,一生叱咤风云的拿破仑被英俄普奥等国组成的反法联军围在了巴黎城中。在军情万分紧急、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有人要求巴黎理工学院的学生参战。此时的拿破仑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我不会为了打赢一场战争,而杀掉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巴黎最终被攻破,拿破仑也被流放到荒岛,而学生们却得以保全。,西欧各国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大力鼓励科学研究。,为什么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19世纪,(1)西欧各国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大力鼓励科学研究。,(2)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重镇。,以大学为中心,形成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科学学会。,?,一、“科学的世纪”,他们有稳定的科研经费来源和工资收入。还发行期刊、组织学会、进性学术交流。,表现:19世纪中期,完善了热能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3)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19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发明屡出不穷,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发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工业革命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的70年代-20纪初,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标志性事件: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标志性事件:电力的开发和广泛使用,19世纪后半期,科技突飞猛进的三个方面表现:,1、电力的开发与应用,最突出,二、第二次工业革命,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这些是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这些发明以什么作为动力?,蒸汽,损耗大、应用范围小污染大、使用不方便,此动力有何不足之处?,1831年法拉第(英)发现电磁感应原理,1、电力的开发与应用,1866年西门子(德)发明可实用的发电机,1870年格拉姆(比)发明电动机,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1831年,法拉第经历了近10年的艰辛探索后,终于完成了磁铁产生电的实验。当时,很多人对他的研究不理解,一位妇女讥笑他:“您的发明有什么用呢?”法拉第回答:“夫人,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根据法拉第的研究成果,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终于发明出了可实际使用的发电机。,电动机是一种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械。,比利时人格拉姆于1870年设计出更高效率的电动机,电力开始被用来带动机器,逐渐成为替代蒸汽机的新动力。,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电力功效高、污染小、应用范围大、使用便利。,电力在工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开来,并广泛应用与生活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发明大王”爱迪生,“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发明数量多:正式注册的就有l300种之多,因此,他被誉为“发明大王”。著名发明有:电灯、蓄电池、留声机、电影放映机、摄影机、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他在纽约创建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厂。,资料爱迪生于1931年去世。举行葬礼的那天,美国人民为了纪念他,将电灯关闭一分钟。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当时,全美国似乎又回到煤油灯和煤气灯时代。人们因此更加感受到爱迪生发明的重要。,想一想,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假如没有电,将是一幅什么景象。,科技改变生活!,电灯,19世纪巴黎的电力铁路,最早的电影放映机,电气时代,电力在工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开采,并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电力在工厂和家庭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出现和应用,(1)时间、人物:l9世纪8O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内燃机。(2)工作原理使用液体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3)应用和影响:,应用:在工业和交通运输方面,内燃机日益重要,带来了汽车和飞机的试制成功影响:促进了石油开采和提炼,石油、电力、煤炭成为三大能源。,卡尔本茨,1885年卡尔本茨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汽车,1897年本茨汽车,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德)设计出轻内燃发动机,发明世界上最早的三轮汽车。,卡尔本茨先生(18441929)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之一,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汽车鼻祖”。,1896年亨利福特发明的第一辆四轮汽车,坐在汽车上的福特,1908年福特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车,汽车的演变,19世纪中期,美国人莫尔斯首次试拍有线电报成功,为近代电讯事业发展打下基础。19世纪晚期,定居美国的苏格兰人贝尔研制有线电话成功;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科技促进社会进步!,3、19世纪电讯事业发展,贝尔试通电话,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奠定基础,工业革命新阶段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范围遍及欧洲、北美多个国家,l9世纪后期,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技术和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其规模更广泛,发展较迅速;3.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欧洲、北美国家借助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强劲东风,把工业文明引向了更高的发展阶段。(2)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魅力。,福特汽车装配线,20世纪初,美国人亨利福特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大批量生产汽车,最终成为著名的汽车大王。在福特的工厂内,专业化分工非常细,仅一个生产单元的工序就多达7882种。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福特反复试验,确定了一条装配线上所需要的工人数目,以及每道工序之间的所需距离。这样一来,每个汽车底盘的装配时间从12小时28分缩短到1小时33分,汽车产量逐年增加。,三、流水线生产,目的:为了提高牛产效率,工厂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方式,流水线生产成为一种趋势。,在电影摩登时代中,著名喜剧电影大师卓别林扮演一位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由于他双手长时间反复做同一个动作,结果在吃饭的时候竟然习惯性地把刀叉当成了扳手,拿着它扳个不停。电影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流水线生产对人的精神造成的影响。观点1流水线生产是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生产方式,才能生产出大批物美价廉的产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观点2流水线生产要不得,因为这种单一的生产方式对工人的身心健康有害。,谈一谈,流水线生产有什么利弊。,水线生产方式通过连续不停地运转,强制工人快速操作。利: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迅速增加产品的数量,简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弊:但劳动强度增加,对工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害。因此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流水线。,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第二次工业革命,(2)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2电力的广泛应用,(1)内燃机的诞生(卡尔本茨),(2)汽车的出现1885年卡尔本茨(德),(5)贝尔发明电话1876年(德),(1)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电力成为主要动力,(4)爱迪生发明电灯1879年(美),(3)飞机的出现1903年莱特兄弟(美),(3)比利时格拉姆设计出电动机,课堂小结,比较两次工业革命,早期阶段(蒸汽时代),新阶段(电气时代),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广泛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