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论文关于高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高职论文关于高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高职论文关于高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高职论文关于高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高职论文关于高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论文关于高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要:采用SCL-90量表,调查了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30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分析了高职贫困生心理理由产生的理由。 关键词: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调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尤其是高校扩招以来,高校贫困生数量日益增加。据初步统计,大部分高校中贫困大学生数量占到学生总量的15%-30%,部分高校甚至高达35%。数量众多的贫困生作为一个 _现象引发了涵盖经济、心理、学习、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矛盾,由于经济的理由影响了自身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建设发展,也增大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压力和难度。它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操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社会性理由。因此,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研究,就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本文就高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了调查与分析。 被试基本情况为:大一学生208人,大二学生110人,大三学生12人。男生169人,女生161人。本研究中也包含了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其中汉族学生为297人,少数民族学生为33人,其中包括土家族、藏族、蒙古族、回族、侗族、苗族、白族、瑶族等九个少数民族学生。 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本表包含9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按照15级评分,将SCL-90得分归纳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十个因子。凡因子分2为筛查阳性。 SCL-90可以评定一个特定时间(通常一周以来)个体的身心状况。本问卷评定的五级标准采用04的评分,即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总分是90个项目所得分之和,总均分是将总分除以90;本测验的阳性症状数是指评为14分的项目数;SCL-90的因子分反映出个体在九个方面的症状痛苦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以了解症状分布的特点。九个因子的含义可以理解如下: 1.躯体化:反映身体的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和头痛、背痛和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3.人际关系敏感: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在与某些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自我意识,消极的期待亦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理由。 4.抑郁:苦闷的情感与心境为代表性症状,以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等为特征,还反映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另外,还包括有关死亡思想和自杀观念。 5.焦虑:一般指那些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等。测定游离不定的焦虑及惊恐发作是本因子的主要内容,还包括一项解体感受的项目。 6.敌对:主要从三个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思想,感情及行为。其项目包括厌烦的感觉,摔物,争论直到不可制约的脾气爆发等各方面。 7.恐怖:恐怖的对象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此外,还有反映社交恐怖的一些项目。 8.偏执:本因子是围绕偏执性思维的基本特征而制订,主要指: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观念、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 9.精神病性:反映各式各样的急性症状和行为,有代表性视为较隐讳,限定不严的精神病性过程的指征。此外,也可以反映精神病 _的继发征兆和分裂性生活的指征。 1.研究过程 随机抽取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贫困高职学生进行正式调查,问卷的测试以团体无记名的方式进行,要求被试者仔细阅读指导语,然后按照指导语的要求完成整个问卷,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最近一周经常感受到的情况,如实填写问卷中的有关项目。被测学生以不署名的方式进行测试,也不得与他人讨论或受他人影响。每份问卷在10至15分钟内完成,问卷当场收回。 2.策略 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附加表作为评价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策略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1.贫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经济特困生与一般经济条件学生比较,在SCL-90量表的九个因子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但是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因子方面特困生的平均分要高于一般经济条件学生。 表2显示,贫困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为14.61,一般条件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为13.55,此因子分贫困生显著高于一般条件学生P.01;敌对与精神病性因子方面,贫困生与一般条件学生也出现差异表示P.05。 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贫困生。这一结果基本印证了孟德洋、张建卫、廖湘蓉等研究者的观点。虽然研究对象不同,我们在高职贫困学生中同样发现,在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度、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7个因子上及总分上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学生。这表明,高职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非贫困学生差,常见的心理理由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度、抑郁、偏执、精神病性、敌对等。王德强以高职贫困生为对象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这说明本研究中贫困存活在的理由与国内其他学校贫困生的理由有一定的共性。这可能与他们相同的经济处境带来的贫困感有密切的关系。SCL-90量表检测,其中因子高于2分的为阳性项目,表明被测者在该项中呈现“有症状”,其百分率称为阳性检出率:由表3看出高职贫困生各因子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非贫困生,因子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焦虑、敌对、恐怖、躯体化和精神病性。 根据SCL-90测验的原理,当因子分2时,便认为该因子症状的严重程度已达中度以上,提示个体可能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理由。表3结果表明,被调查的106名贫困生中各因子分2的为54.7%(58人次),非贫困生因子分2的检出率为28.9%(55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比较,差异不显著,贫困生心理理由检出率高于非贫困生。值得注意的是高职贫困生在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两项因子分上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5);在抑郁、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偏执与精神病性等六项因子以及总均分的阳性症状上,两类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本研究发现高职贫困生心理理由的检出率并不突出。将心理健康测验中的分析结果结合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高职院校,出现典型心理理由的学生是少数的,但是从总体上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 从表4可以看出,贫困高职学生一、二、三年级中不存在明显差异。大一学生中,除了躯体化,其余九项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 _: 1 吴燕华.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弱势”成因和影响及解决策略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xx,(25):173. 2 兰宏勇,化存才,杨俊.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理由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xx,(81):37. 4 柳君.贫困是一把双刃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