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土地资源利用概论,第一节土地利用的内涵及目标第二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第三节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2,第一节土地利用的内涵及目标,一、土地利用的内涵土地利用是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活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土地利用是个技术问题。土地利用同时又是个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内涵是动态的。,.,3,土地利用的基本内容,(一)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土地利用程度分析2土地利用结构分析3土地利用效益分析,.,4,土地利用的基本内容,(三)土地利用规划(四)土地开发(五)土地保护,.,5,土地利用程度,农业领域:垦殖系数、森林覆盖率、水面利用率城市建设用地:建筑密度、容积率、土地利用系数土地承载力:草原载蓄量、森林砍伐率,.,6,森林覆盖率,中国2006年森林覆盖率为1821,包括灌木林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6%;森林木材储备量已经达到了35亿至40亿立方米。但是,日本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进口国之一,进口木材占到需求量的80%以上。像一次性筷子这种木材消耗量极大的商品,更是96%从中国进口。,.,7,土地利用效益,2002年,上海市静安区一幢名叫嘉里中心的商务楼创造税收超过1亿元。静安、卢湾、黄浦区内前30幢重点楼宇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分别达到56%、50.9%和38.5%,.,8,2004年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单位土地面积的GDP产值,2006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总产值1113.4亿元,行政管辖面积104.7平方公里单位土地面积的GDP产值11000元,.,9,楼越高越好吗?,据公安部消防局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共有高层建筑近9.8万幢,其中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1154幢,并且还在快速增长。北京有超过24米的高层建筑8000多幢,超过百米的超高层建筑40余幢。上海拥有高层建筑4000多幢,超过百米的超高层建筑200多幢。高楼问题多多:高层逃生可能几乎为零;地面沉降;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10,不堪重负的陆家嘴,上海以每年1.5厘米的速度下沉,最严重的是浦东区,尤其是高楼林立的陆家嘴金融区。陆家嘴金融区启动十几年来,平均每12天就崛起一幢约30层高的大楼。,.,11,中国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1土地粗放经营与过度利用并存2土地供不应求与土地浪费兼有3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益还有待提高,.,12,1.土地粗放经营与过度利用并存,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大约为15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以上,全年流失土壤达到亿吨,带走的氮、磷、钾肥相当于目前全国每年的化肥总施用量,长江流域因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1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情况,1955年153万平方公里(水力侵蚀部分)1989年,492万平方公里(水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受风力侵蚀的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受冻融侵蚀的面积125万平方公里)367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除不能治理的受冻融侵蚀的125万平方公里外),.,14,每年损失4000万吨化肥,每年损失土壤约50亿吨,被冲走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约1亿吨,相当于我国一年中生产的4000万吨化肥所含的营养物质量。仅肥力损失每年就多达70多亿元。由于水土流失,缺钾耕地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15,中国土地供不应求集中表现在耕地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中国的广大地区,耕地荒芜现象到处可见,非农用地在日益蚕食耕地的同时,又存在很大浪费,大片沃土良田占而不用、多占少用。,2.土地供不应求与土地浪费兼有,.,16,耕地抛荒,据调查,如今的耕地抛荒现象已经从非农产业高度发达、“农民”早已普遍“离土”的沿海富裕地区,蔓延到非农产业并不发达的粮食主产区,从产出率低的边际农田蔓延到旱涝保收的高产农田,从季节性抛荒发展到常年抛荒。安徽省肥东县1999年的抛荒地中高产田只占20%,2000年即急升至40%,而2001年上半年已高达50%。湖北省全省耕地抛荒率1999年为3.39%,2000年升至5.18%,而粮食主产区荆州市更达15.6%;同一时期,湖南省耕地抛荒总面积从161.2万亩上升至195万亩,即上升21%,而其中常年抛荒则从38.6万亩急升至51万亩,上升32.1%;江西省抛荒总面积“仅”增加10%,但其中季节性抛荒只增加5.7%,常年抛荒却上升了21%。,.,17,中国的工业企业占地规模高于发达国家;铁路线用地宽度高于德国、美国;中国尚有将近1.27亿公顷的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宜林荒地可供造林;中国北方约有8000万公顷缺水草原有待开发建设;中国南方约有3300万公顷左右的草山草坡需要进一步开发利用;中国可资利用的滩涂资源达133万公顷,中国可供养殖的内陆水面在466万公顷以上,尚有一半左右未开发利用。,3.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益还有待提高,非农业用地的潜力很大。,.,18,节约用地做“减法”长三角平原以桥(隧)代路,我国铁路路基平均1公里占用土地约70亩左右,而1公里桥梁占用土地仅为27亩,铁路隧道的用地更少。京沪高铁大量采用了以桥(隧)代路方案。仅徐州至上海段桥隧长达528公里,占线路总长的82.2%,丹阳至上海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更高达97%,虽然工程投资增加,但节约用地效果非常明显。”,.,19,二、土地利用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一)土地利用的目标人类利用土地的目标,从土地所提供的“产品”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类:1取得物质产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2取得服务(效用),.,20,(一)土地利用的目标,人类利用土地的目标按其最终发挥的作用又可分为:经济目标、生态目标、社会目标。1土地利用的经济目标,即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对土地的需求2土地利用的生态目标是保护土地的良好生态系统,这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3土地利用的社会目标,也是现代人生活所要求的一个重要目标,.,21,(二)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手段,1制定土地法、土地规划法等法律法规2制定土地利用规划3改革和完善土地使用制度4由政府直接控制农地向非农用地的转移5税收对于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也是一项重要手段,.,22,小产权房,法律风险政策风险,.,23,杭州小产权房,杭州推行撤村建居有这样的规定:在撤村建居时,从该村可转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中,将拿出10%的土地作为该村的留用地,主要是为了鼓励农民进行一些自主经营,帮助村经济的长期发展。在这一部分土地上造的房子,不可以分割出售,但是鼓励出租。,.,24,下沙开发区农居公寓,.,25,江干区农居公寓,.,26,三、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一)自然因素土地的地形、地貌、地质、坡度、海拔、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土壤团粒结构、微量元素种类及含量、水分含量、降水量、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都会影响土地利用。,.,27,土地利用与具体用途,农业:自然条件工业:区位条件服务业:交通住宅业:环境、配套设施,.,28,住宅与风水,“气乘风而散,界水则止。”“山环水抱必有气”场态信息、心理作用、生理变化风水学与景观学、地理学、气候学、心理学关系密切,.,29,(二)经济因素,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土地的利用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条件而定。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的利用会更多地考虑经济因素。所谓经济因素,就是影响土地利用后的经济效益、经济价值的因素。其核心就是土地产出物的价值及获得这些产出物的投入。可用单位土地面积的利润量和单位投入的利润率来考察。,.,30,(三)社会因素,除自然、经济因素以外的因素都可归入社会因素,包括政策、法规、传统风俗习惯等。例如,在环境优美而又适宜居住的地方,政府为了保护这里的自然文化遗产,禁止在这样的地方从事任何生产和消费活动(旅游除外)。,.,31,第二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一、农业优先,统筹安排用地结构二、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三、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相统一五、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32,第三节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一、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是指对土地的投入与取得有效产品(或服务)之间的比较。在分析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时,要把产品与投入相比较,投入产出率高,则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就好;如果投入产出率低,则经济效益就差。这就需要单独计算产出和投入指标。,.,33,一、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产出类的指标有:(1)产品的实物量;(2)总收入;(3)净收入;(4)利润。投入类的指标有:(1)土地面积;(2)劳动力;(3)资金(开发或基建性投入);(4)成本。用产出类的任意一项指标与投入类的任意一项指标相比,就可得出有关的经济效益指标。如用产品的实物量与土地面积相比,就得到“每公顷产量”。每公顷产量是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34,一、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如果是开发性或基建性投入,则分别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分析方法。(一)静态分析法(1)投资产品增长率。即平均每年增加产量与投资总额之比。,100%,=,投,资,产,品,增,长,率,平,均,每,年,增,加,产,量,投,资,总,额,(%),.,35,一、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2)投资收入增长率。即平均每年增长的总收入与投资总额之比。,100%,=,投,资,收,入,增,长,率,平,均,每,年,增,加,总,收,入,投,资,总,额,(%),.,36,一、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3)投资收益增长率。平均每年增加的纯收入或利润与投资总额之比。,100%,=,投,资,收,益,增,长,率,平,均,每,年,增,加,纯,收,投资总额,入,(或利润),(%),.,37,一、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4)投资回收期。表示需要多少年,平均每年的纯收入(或利润)总和等于投资总额,或者用多少年收回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年)投资总额平均每年的纯收入(或利润),=,.,38,(二)动态分析法,因为开发性或基建性投资不是一次性收回,这些资金要经过若干年的土地利用后逐年收回。这样,为了使投资与收入具有可比性,就需要引进“贴现系数”和“复利系数”这两个指标。,.,39,(二)动态分析法,贴现系数表示的是从现在起,第n年的一单位货币量相当于现在的多少;也可以是现在的一单位货币量相当于过去n年的多少。用公式表示为:,.,40,(二)动态分析法,当已知未来的价值,求现在的价值时,就用未来的价值乘贴现系数。复利系数表示的含义正好相反,即现在的一单位货币量在n年后变成现在的多少倍;或者n年前的一单位货币量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倍。其公式为:,.,41,(二)动态分析法,当已知现在的价值,求未来的价值时,就用现在的价值乘复利系数。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投入和收入,就可通过贴现系数和复利系数,把它们“拉回”到同一时点进行比较。例如,两年前投了一笔数量为A的资本,两年后才开始有收入,当年获得的纯收入为B。要比较两笔货币量的大小,最好加上贴现或复利因素,即A(1+r)2与B比较,或与A比较。,.,42,二、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评价,所谓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简言之,就是人类对土地的利用过程与结果符合生态平衡规律。人类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的历史还不太长,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现在已总结出一些方法可资利用。,.,43,(一)农田的生态效益评价,把气候作物土壤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一是气候类的光、温、水、二氧化碳;二是作物类的作物种类及其生态要求和生长特征;三是土壤类的土层厚薄、土壤结构、肥力状况及防水能力等。农田资源潜力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作物的生产能力。目前,一般可按资源开发阶乘模型来确定其开发利用的潜力与限制。,.,44,(一)农田的生态效益评价,其数学表达式为:其函数关系为Y=F(C,A,S)式中:Y作物估计产量;K能量转换系数;E光能利用率;,.,45,(一)农田的生态效益评价,i作物生长时段序号(旬);Qi作物生理辐射量;Kcti作物各时段生态及温度影响修正系数;Kwi作物生长时段供水系数;Ks土壤总体供肥系数。C作物状态集;A气候环境变量集;S土壤环境变量集;,.,46,(一)农田的生态效益评价,则为光合潜力;为光温生产潜力;为光温水潜力,即气候潜力;为气候土壤潜力,即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产量的生产潜力。,.,47,(二)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农业的能量投入产出,是指农业生产中输入物质能量转化为输出物质能量之间的关系。从广义来讲,农业投入能量包括自然投入能量和人工投入能量。产出物能量是指成熟后的农作物所含有的生物产品能量。,.,48,(二)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49,从狭义来讲,农业的投入能量仅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投入能量(经济能量);农业产出能量仅指农作物经济产品中的能量。在计算时,一般用狭义的农业能量产投比进行分析。,(二)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50,(二)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也可采用投入产出方法进行分析,就是用数学方法分析能量投入产出的综合平衡关系(包括能量投入产出表和数学模型)。1.能量投入产出表(见表21),.,51,(二)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52,(二)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2能量消耗系数i,j=1,2,3,n,Xi为Xi的转置矩阵则Xij=aijXiXij为生产j部门的产品而消耗的i部门的能量;aij为能量直接消耗系数。,.,53,(二)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3投入产出数学模型(1)总产出能量平衡方程(i=1,2,3,n)投入产出数学模型,Xi,.,54,(二)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即AX+Y=XY=(I-A)X(已知X求Y)X=(I-A)-1Y(已知Y求X)上式中,,.,55,(二)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2)总投入能量平衡方程j=1,2,3,n,Zj是Zi的转置矩阵投入产出数学模型,Xi,.,56,(二)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农业能量投入产出平衡表表明:要想获得高产出,就必须高投入;掠夺性经营,即少投入或不投入,是很难获得高产出的。,.,57,(三)生态经济效益评价,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是到了近代才提出的,目的在于把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或者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目前还没有独立的系统定量分析方法,一般都是采用定性方法、综合方法或利用代用指标来评价。,.,58,三、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评价,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就是指土地利用后,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其相应产生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按土地利用的性质,可将土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营性用地;另一类是非经营性用地。,.,59,三、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评价,经营性用地的内部效益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土地利用效益分析进行独立的经济效益评价,而土地利用的外部效益(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重庆一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西省上饶县物理八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陕西宝鸡渭滨区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淮安洪泽区四校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甘肃省定西市名校物理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船舶公司分级管理办法
- 节能船舶运营管理办法
- 花店资材库存管理办法
- 苏州流量密码管理办法
- 苗圃苗木入库管理办法
- DB65-T 4488-2022 地理标志产品 奇台面粉
- 海南公司防止电力事故二十五项反事故措施题库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中医药膳学课件
- (高清版)TDT 1056-2019 县级国土资源调查生产成本定额
- 创伤的救治流程
- 一荤一素三声部 合唱钢琴伴奏谱
- 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课件
- 哈工大c语言课件1
- 物质的分类教学PPT课件模板
- 推拉棚施工方案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