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4归去来兮辞学习目标1.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2.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3.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自主认知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陶潜(365427),东晋大诗人。也叫陶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征士”,故后人称“靖节先生”。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他生于东晋后期和晋宋交替之际,家势已渐渐衰落。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三十来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享年六十二岁。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许多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的。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而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2.写作背景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那里一个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3.文体特点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比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句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使语气和谐,表情达意。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二、整体认知1.读准字音,读准句读。2.查阅关于陶渊明的诗文资料。三、自练自测(一)给下列字注音芜()奚()惆怅()()谏()瞻()稚()觞()酌()矫()桓()涓()曷()靡()稔()飏()熹()眄()岫()畴()棹()耔()皋()窈窕()()(二)填空陶渊明,又名,字,私谥,又称“”。是我国第一位诗人。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在传统道德理想消失殆尽之际,厌弃仕途,隐遁山林,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慰藉。(三)文言知识积累1.指出通假字。乃瞻衡宇()2.指出下列词类活用。(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2)眄庭柯以怡颜()(3)倚南窗以寄傲()(4)审容膝之易安()(5)园日涉以成趣()(6)乐琴书以消忧()(7)或棹孤舟()3.解释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既自以心为形役()奔:载欣载奔()情在骏奔()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求之靡途()四方之事()奚:奚惆怅而独悲()乐夫天命复奚疑()而:门虽设而常关()觉今是而昨非()时矫首而遐观()鸟倦飞而知还()策:策扶老以流憩()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蒙故业,因遗策()就:三径就荒()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三人行,必有我师()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是:觉今是而昨非()是可忍,孰不可忍()吾祖死于是()问今是何世()以:既自以心为形役()舟遥遥以轻飏()问征夫以前路()引壶觞以自酌()云无心以出岫()农人告余以春及()请息交以绝游()乐琴书以消忧()木欣欣以向荣()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2)尝从人事(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4)悦亲戚之情话(5)幼稚盈室(6)于是怅然慷慨(7)恨晨光之熹微5.指出下列句子分别是哪种文言句式。(1)复驾言兮焉求()(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4)将有事于西畴()(5)农人告余以春及()(6)乐夫天命复奚疑()(7)寓形宇内复几时()(8)稚子候门()(9)遂见用于小邑()(10)以心为形役()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3)僮仆欢迎,稚子候门。(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5)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7.名篇名句默写。(1),知来者之可追。(2)引壶觞以自酌,。(3)木欣欣以向荣,。(4)登东皋以舒啸,。(5)聊乘化以归尽,。四、质疑问难通过预习本文,你有什么问题?请写在下面。合作探究1.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2.诗人归家途的迫切心情表现在哪里?抵家时的欣喜又表现在哪些语句当中?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从何看出?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诗人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3.诗人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4.如何结合文章第四段正确理解结尾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1.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景翳翳以将入翳翳:暗淡的样子。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遑遑:心神不定的样子。C.泉涓涓而始流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D.舟遥遥以轻飏遥遥:招遥的样子。2.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悦亲戚之情话B.乐琴书以消忧C.或命巾车D.或棹孤舟3.下面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倚南窗以寄傲B.农民告余以春及C.既窈窕以寻壑D.登东皋以舒啸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悦亲戚之情话B.将有事于西畴C.既窈窕以寻壑D.善万物之得时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寓形宇内复几时觉今是而昨非富贵非吾愿A.与相同,与相同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二、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回答问题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6.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生生所资(维持生活)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D.非矫厉所得(造作勉强)7.判断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正确的一项是()耕植不足以自给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足以为酒A.相同,不同B.不同,不同C.相同,相同D.不同,相同8.对下列句子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9.下列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陶渊明做官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因,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C.陶渊明辞官最根本的原因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D.陶渊明的妹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原因之一。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偃虹堤记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盖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注: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1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有所记愿:希望B.覆溺之虞虞:料想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使:假如D.常显用之常:曾经1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予发书按图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憾。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D.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14.偃虹堤记写到“(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请在方格里填写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文句。15.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谈谈你从两篇记所抒发的为官情怀中获得的感悟。(200字左右)四、语言运用16.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续写三个句子。陶渊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尘世之外;你是一只前世的鸟,翱翔在异域天空;,;,;,。参考答案自主认知三、自练自测(一)注音见课本或查字典。(二)陶潜元亮靖节征士五柳先生田园(三)1.衡,通“横”2.(1)生生:前一个“生”,维持;后一个“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2)怡:愉快,使愉快(3)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4)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5)日:名词作状语,每日(6)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7)棹:桨,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3.心:心愿内心奔:奔跑奔丧之:到,动词代词,代“为长吏”助词“的”奚:为什么什么而:表转折表并列表修饰表承接策:拄着鞭打马鞭策略就:接近完成行:将要行走行动是:正确这捕蛇这件事判断词以:介词,让连词,表修饰介词,拿介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介词,把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目的连词,表修饰4.(1)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2)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3)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追寻”等。(4)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及它的成员。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5)幼稚古义:小孩。今义:指年纪小;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6)慷慨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7)恨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5.(1)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3)介宾结构后置(4)介宾结构后置(5)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6)宾语前置,“疑奚”(7)省略句,“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8)省略句,省略“于”,应为:稚子于门候(9)被动句(10)被动句6.(1)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2)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太远,(我已经)觉悟到今天是正确的而昨天是错误的。(3)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在家门迎候。(4)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5)日光渐暗,(太阳)就要落下山了,(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7.见课本合作探究1.一是田园将芜,二是不愿心为形役。2.“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表现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美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异曲同工,都表达了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3.(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2)琴书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4)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中国士大夫说体力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农业劳动实践者。4.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的感想。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伸张心志?何必不自由自在?何必考虑那么多的生死问题、为生死惴惴不安呢?高官厚禄不是我所追求的,寻访仙境也不是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在良辰美景时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业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清流旁纵情赋诗。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束全文,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疑虑呢?这是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结论与处世哲学。文章最后上升到哲理高度,卒章显志。课堂练习1.D2.C3.B4.D5.B6.C7.B解析:用来,把,因为,用来。8.D解析:只想着等到庄稼成就,便收拾衣装,星夜离去。9.A10.答案: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解析:首先,整体感知粗读语段,注意“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的说法,这是作者写记的三条理由。然后,进一步从语意上理解,并通过一些动词和虚词来进行断句。11.B解析:B项,虞:忧虑,忧患。12.C解析:C项,易:改变。13.C解析:C项,“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错,应为滕子京担心继承者将偃虹堤废弃。14.参考答案: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俱)兴。解析:回忆岳阳楼记对应的文句,注意“谪”等字正确书写。15.参考答案:略。解析:偃虹堤记的重点是最后的“三宜书”,岳阳楼记的重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中的为官情怀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心中装着百姓,不管自己的处境如何,百姓的利益是为官的出发点。感悟角度:(1)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时刻把百姓放在心上,“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3)即使自己身处逆境,也要为百姓谋利,有所作为。参考译文:有一个从岳阳来的客人,拿着滕子京太守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图来告诉我说:“请您写篇记叙的文字吧。”我打开信查看地图,(看到)从岳阳门往西到金鸡的右边,那外面有一个又高又长的建筑,叫作偃虹堤。问客人谋划建造此堤的人和为此堤起名字的人,客人说:“(这都是)我们滕太守做的。”又问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客人)回答说:“洞庭湖,是天下最险要的湖泊;岳阳又是荆州、潭州、贵州和蜀州四个地方的要冲。过去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也)没停泊的地方,只能在南岸的渡口停泊,如果需要到州中办事就又远又累,而且常常恐惧风浪、担心船翻被淹死。现在船到了全部停泊在堤下,有到州中办事的,路又近又不用担心。”我问这个堤的规模、需要用多少人力,(客人回答)说:“全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度越往下就加上二尺,需要用一万五千五百个工,而且不超过时间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训师课件评审表
- 化学气象沉积安全培训课件
- 创造性写作课件王
- 【含听力7英RJ月考】宿州市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
- 先学做人再学做事课件
- 化学专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17 爬天都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备课素材)
- 空间方案设计汇报
- 内控安全培训课件
- 财政政策复苏效应-洞察及研究
- 来华留学生管理办法
- 宁波银行2025-2026年招聘考试笔试题内容历年考试真题
- 心力衰竭健康教育
- 学堂在线 新闻摄影 期末考试答案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核心素养展示
- 校本研修教学课件
- 物业客服部日常工作
- 一例外周静脉炎的护理个案讲课件
- 慢性便秘病人护理
- 商铺意向金协议书
- (高清版)DB13∕T 5817-2023 河流(湖泊)健康评价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