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髋关节THA系列二 (1).ppt_第1页
复杂性髋关节THA系列二 (1).ppt_第2页
复杂性髋关节THA系列二 (1).ppt_第3页
复杂性髋关节THA系列二 (1).ppt_第4页
复杂性髋关节THA系列二 (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杂性髋关节疾病THA手术策略(系列二),三、髋部周围骨折,(1)股骨近端骨折,分为初次骨折和内固定术后骨折两大类。,手术适应症,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不稳定或粉碎性骨折,骨折类型为Evans、型;有明显骨质疏松,预计内固定难以有效和持久者;内固定失败者;伤前髋膝关节无明显活动受限,能扶拐独立行走者;患髋伤前有严重关节炎(髋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疼痛较重、功能较差者;全身情况较差,术后不宜长期卧床的患者;,假体选择,1.水泥板2.生物柄3.加长柄假体4.内固定:钛缆捆扎、单皮质钢板。,生物OR水泥固定?,髋臼侧多选择生物型假体,采用骨水泥型或生物型股骨柄仍存在诸多争议。,(1)水泥柄:65岁、骨质疏松症、骨缺陷、骨生长机能障碍者,晚期癌症与营养不良者。(2)生物柄:15mm。,髋臼内陷特点,股骨头向内、上嵌于髋臼内,特别是中重度患者,股骨头深陷其中难以取出。患侧髋关节的解剖中心改变,术中难以定位。髋臼内壁薄弱,对髋臼假体支撑强度不够,术后易发生假体松动及再次内陷。患侧髋关节往往内翻畸形,造成股骨偏心距增大。,股骨头取出技巧,髋臼内陷多伴有股骨骨质疏松、髋臼缘骨赘、关节内黏连等,强行脱位极易导致骨折,如无法脱出可在小转子上方1cm处截断股骨颈,将股骨头切碎后分次取出。,髋臼准备,髋臼环准备和髋臼底准备:先处理髋臼环,然后处理髋臼底。,髋臼环准备,首先采用髋臼锉对臼环进行磨锉,锉的底部不与臼底接触,仅去除臼环的软骨,逐步增加髋臼锉直径直至暴露软骨下骨。,髋臼底准备,髋臼底准备:髋臼底常有一层膜包绕需刮除,用刮匙刮除即可,注意不要过度磨锉髋臼底,以免锉穿,造成进一步的骨量丢失和骨缺损。,在打磨髋臼时注意点状出血面应达髋臼的70%。,植骨,轻度可采用自体股骨头颗粒骨打压植骨,中重度时加用异体颗粒骨打压填充。(1)常规为0.51.0cm的骨粒。(2)过小(1.0cm)则难以打压充实。,髋臼磨锉时一般不使用小号髋臼锉,以免加重髋臼底部骨质缺损,臼底及周围硬化骨组织使用细克氏针钻孔直至渗血,避免大量冲洗,保留成骨因子。,将颗粒骨植于臼底,使用打压器打压压实,反锉塑形,使植骨达到一定强度,为髋臼假体提供牢固的内侧支撑。,打压强度,打压植骨时注意有一定力度,使骨粒致密,获得良好压配,不可过度用力而导致髋臼底骨折。,髋臼选择,髋臼假体以末次髋臼锉大12mm假体为宜。如假体稳定性不佳或髋臼骨质量较差时,可选择髋臼螺钉固定,以获得初始稳定性。,髋部畸形,失败病例-认识不足,陈旧性骨盆骨折的全髋关节置换,典型病例1,术后片,髋臼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典型病例2,术后片,髋臼骨折+股骨颈骨折,典型病例3,同期手术,螺旋臼在翻修中的应用,股骨近端肿瘤,典型病例4,五、肌力失衡(儿麻、偏瘫),人工髋关节稳定性,动力稳定装置,静力稳定装置,假体的结构假体的位置韧带、关节囊内、外旋肌群前屈、后伸肌群内收、外展肌群,稳定来源于“动”与“静”的完美结合,联合前倾角(CombinedAnteversion),髋臼前倾角+股骨柄前倾角联合前倾角应为:25-50,平均37理想的联合前倾角还与髋臼外展角有关“联合前倾角技术”先做股骨,联合前倾角,联合前倾角应控制在2550的“安全区”内。,术后,臀中肌的损伤会导致软组织不平衡关节无力,臀中肌肌力不足的常见原因,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小儿麻痹症臀中肌无力,跛行步态Trendelenburgtest(+)(多见于脑梗塞、脑出血病人),臀中肌无力N损伤,松弛无力臀上神经损伤,失神经功能障碍止点及肌体部直接损伤毁损,臀中肌损伤类型,肌力失衡(儿麻),肌力失衡(儿麻),肌力失衡(偏瘫),1.偏心距的掌握2.股骨头大小3.固定方式4.关节囊软组织保护5.固定体位,偏瘫大头防脱位!,仿生双动髋关节,设计理念,金属外杯钛+HA双涂层超镜面光滑内表面,可移动内衬超高分子聚乙烯,股骨球头陶瓷头或金属头,大头优势,(1)高稳定性(2)头颈比,-大于2.37,髋臼杯相对安全范围增大-球头直径从16cm增加到28cm,撞击前屈曲增加5.6度,脱位前屈曲增加7.6度。,大直径股骨头的优点,低脱位率,-脱位距离-跳跃距离,第一移动面运动范围,球头22mm,=51,a,球头28mm,=76,a,a,第二移动面运动范围,外杯43,=126,外杯65,=140,b,b,b,Cup53.Inclination45.anteversion20Stem7adduction.Antetorsion15Neckdiameter11mm.,126,186,220,旋转角度,外展内收,屈伸,活动范围,粗隆及近部骨囊肿并骨折,臀中肌毁损阔筋膜张肌重建,内固定并植骨失败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感染,2月后旷置后再次脱位臀中肌毁损,4个月后全部去除骨水泥感染得到控制,术后1周作用力的方向,定制假体阔筋膜张肌重建,手术注意事项,增加偏心距,静止外展肌力增强,力臂增加阔筋膜张肌力的方向、力臂及力的作用更接近臀中肌,形态和功能重建臀中肌。,臀中肌功能重建和解剖重建,我们的目标和期待!,术后三年,有待研究?,股骨粗隆部骨折合并小儿麻痹症,典型病例1,初次置换术后,反复脱位,仿生双动髋关节加悬吊固定术后,老龄股骨颈骨折合并偏瘫,典型病例2,采用双动髋关节固定术后,六、髋关节结核,髋关节各结核分期治疗方式,Babhulkar和Pande根据临床及放射学表现,将髋关节结核分为四期:早期(期、期)抗结核药物治疗晚期(期、期)手术治疗。,分期与手术方式,静止期: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活动期:一期病灶清除术+骨水泥旷置术+二期置换(抗结核治疗36个月),一期THA时间,Harkess:10年吕厚山:10年以上的中老年近年来,国内学者1年,静止期时间达到:,术中是否发现干酪样或豆腐渣样结核病灶是决定一期THA的提前,不能单纯依靠静止时间确定手术方案。,一期THA条件,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明显术前规律抗结核4W病变稳定,体温在37.5以下CRP、ESR正常或接近正常无手术禁忌证,有明确手术指征患者手术意愿强烈,活动期THA风险,结核活动期因手术导致抵抗力下降,局部炎症的扩散及彻底清除病灶的难度大,从而使结核复发的风险显著增加。,术前规律给予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6周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吡嗪酰胺,术前抗结核治疗,手术要点,病灶彻底清除,刮下一层正常薄骨质,创造一个基本无菌的创面。,彻底清除瘢痕,松解软组织,注意保护重要血管神经,避免过度牵拉。,股骨髓腔尽量不要打开,避免结核病菌扩展。,抗生素(万古霉素)骨水泥中制成股骨头形成状置入关节腔内,链霉素粉剂和异烟肼针剂混合制成黄豆大小颗粒,置于骨水泥假体周围。,骨水泥填充均匀充足,不要有分层现象。,庆大霉素混合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放置负压引流管。,典型病例1,女,26岁,一期旷置,旷置+翻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