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_古典文学.ppt_第1页
第七讲_古典文学.ppt_第2页
第七讲_古典文学.ppt_第3页
第七讲_古典文学.ppt_第4页
第七讲_古典文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讲古典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其主要表现有三:中国文学至始至终体现了关注现实和人生的伟大精神。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怒触不周山的共工、炼石补天的女娲、取箭射日的后羿以及与洪水搏斗的大禹等。第二,中国文学自古强调教化功能,主张“文以载道”。第三,中国文学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都喜欢利用简洁、含蓄、回环的语言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一、诗词作品及诗人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了突出的地位。隋唐以后,它还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而这种诗歌考试又促进了诗歌的创作与繁荣。诗歌产生于劳动,它是人们在劳动中表达感情,后来协调力量的一种语言形式,因此最早的诗歌一般是民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我国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共有305篇。后来经过删编整理和评价,被推为儒家经典,列为“五经”之一。诗经中的作品本来都是和乐的歌词,因此按乐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地方乐调,即各地的民乐;“雅”指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调;“颂”则是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一般分为比、兴、赋三种。“比”是以客观事物来比喻诗人的感情;,“兴”,是用声音、意义等类比关系引发诗歌内容;“赋”则是直接铺陈和描写客观事物。“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公元前4世纪在楚国的文化氛围里孕育出来,深受南方自然山水和巫术文化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屈原(公元前约340前278年)运用这种民歌体裁,驰骋其丰富的想像,抒发其爱国情怀,写出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传世名篇,。它在形式上突破了诗经的四言体,以其自由舒展的语句,丰富了中国诗歌的表现力。离骚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热爱和对理想的不倦追求,两者融会成,一种震撼千古的精神力量,瑰丽奇特的浪漫主义色彩也大大影响了中国诗歌的创作手法。“骚人墨客”成了文人学士的代称,历代学者对楚辞的研究,构成中国文化的“楚辞学”。汉魏六朝乐府诗我国诗歌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汉代独尊儒术,注重诗教,专门设立“乐府”,负责采集民歌,编制乐章,整理外来乐曲,以至后来把乐府搜集来的歌词统称为“乐府诗”,以后又把魏晋六朝及至隋唐时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也成为“乐府诗”。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比诗经有更强的叙事性诗体自,由多样,句式以五言为主,三、四、六、七言不等,奠定了无言诗和七言诗的基础,其内容深刻反映了汉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著名篇章如十五从军征、战城南、东门行、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在汉乐府民歌的直接影响下,至东汉末年出现了文人创作的五言诗,其中如班固的咏史诗、张衡的同声歌和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建安时期,以曹操、曹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人把五言诗推上一个高峰。他们在诗中抒发丧乱之情,感叹身世之遇,吐露了忧国治世的思想和愿望,形成一代诗风,即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其中尤以曹植的成就最高。魏晋之际,五言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杰出诗人有阮籍、嵇康、左思、陶渊明等。阮籍的咏怀诗、嵇康的忧愤诗、左思的咏史诗,或以古喻今,或遣幽排愤,都表现了诗人们困于艰难的气概和情怀。陶渊明却以率真自然的笔调描绘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感受,语言自然平淡,不事雕饰,诗旨宏阔深远,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田园诗派”的奠基者,其代表作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咏荆轲、桃花源诗等,都创造性的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重大转变时期。其标志就是“音律”的出现,代表人物是沈约、谢眺等。诗歌发展到唐代,进入了高度繁荣的阶段。以诗体而论,以由“永明体”发展而来的“近体诗”(即格律诗)为主,其中又分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其他五言、七言古体诗以及杂言歌行诗也占不小比例。从开元到大历的五十年间,唐诗到达一个辉煌的境界,有两大流派、两大巨星照耀诗坛。一派是以高适、岑参外代表的“边塞诗派”,描写边塞奇丽、雄阔的自然景象,抒发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情怀。另一派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描写秀丽恬淡的,山川美景,营构一种清疏淡远的意境,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两大巨星,一是李白,二是杜甫。李白狂放不羁,藐视权贵,所作诗歌词句如行云流水,风格飘逸绝尘,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奉为“诗仙”。杜甫忧国忧民,心系治乱,所作诗歌词句凝练精湛,风格沉稳跌宕,更多显示了现实主义精神,被誉为“诗圣”。唐代诗坛还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这就是“词”。词至宋代,发展到极盛时期。柳永一反往昔雕琢习气,吸收口语入词,以白描手法抒发情感,一,时广为流传。以雨霖铃和八声甘州等独步北宋词坛。其后,宋词分为两大流派,一派因苏轼而形成,其词内容突破艳科传统樊篱,被称为“豪放派”,代表作有水调歌头等。一派则是秦观起了突出作用,他作词风格清婉,被称为“婉约派”,代表作踏莎行等。南宋诗坛有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号称“尤、杨、范、陆”四大家。二、散文及其作者中国散文以先秦散文为起点,其渊源可以上溯到殷商和西周。先秦的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历史散文主要集中于尚书、国语、左传、战国策。,哲理散文则集中于诸子著作,老子语言凝练,哲理深邃。论语言词简约而意旨丰厚,说理论事富于哲理和抒情意味。墨子文风质朴,论证有力,孟子是从语录体过渡到长篇论文的桥梁。庄子已开始摆脱语录体,特点是以寓言说理,将思辨与形象融为一体。汉魏六朝散文在先秦散文基础上继续发展,其主要成果体现在政论和史传两方面。政论如贾谊的过秦论、晁错的论贵粟(su)疏;史传如史记、汉书。魏晋时期的代表名篇则有诸葛亮的出师表,论述与抒情水乳交融;阮籍的大人先生传散韵相间、挥洒自如;嵇康的与巨源绝交书嬉笑怒骂、痛快淋漓;李密,的陈情表感情浓郁,凄恻动人;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则淡泊自然,情感真挚。唐代散文以古文运动著称的韩愈、柳宗元为最有名。他们为文反对空洞无物、反对因袭模仿。韩愈的代表作有师说、与孟东野书、祭十二郎文,情文并茂,光彩动人。柳宗元的代表作有捕蛇者说,尤其他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意境幽峭,寓意深沉。宋代主要是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他们与韩愈、柳宗元共称为“唐宋八大家”。其中尤以苏轼为高,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其他名篇主,要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周敦颐的爱莲说。明朝较为有名的有归有光,他的项脊轩志,物中写景,凄楚动人。明朝后期又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主张散文“独抒性灵”,人称“公安派”。明朝末年的张岱,以小品文著称,其散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中的许多文章风格清丽,手法细腻。清朝主要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占据主流,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姚鼐的登泰山记。近代主要有龚自珍,如病梅馆记,表达了作者改变病态局面的决心;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康有为强学会序,纵论,天下大事,张扬改良派思想。三、辞赋及其作者辞赋是兼具诗歌和散文特点的一种文体,讲究辞藻华美,大体整体压韵,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以抒写情志,散韵相间,抑扬顿挫,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赋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先秦时代已经出现,至两汉而繁荣,魏晋隋唐而丰富与变化,直至延续至宋元明清。最早以“赋”名篇的是荀子的赋篇,宋玉的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也是历代传颂的名篇。至两汉,赋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并且达到鼎盛,阶段。如贾谊的吊屈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枚乘的七发,是早期汉赋的代表作。之后,司马相如、班固、扬雄、张衡被称为“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大肆夸赞上林苑的壮丽和汉天子打猎的盛举。此外,扬雄羽猎赋、长杨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都是汉大幅的名篇。魏晋南北朝的辞赋走向咏物抒情,语言由散体走向骈体。代表作品有曹植的洛神赋、王粲的登楼赋,状物抒情,文笔清丽;蔡邕述行,赋、祢衡鹦鹉赋则抒情言志,寓意深刻。左思三都赋,风格豪迈,文辞富丽,洛阳为之纸贵。此外,陶渊明的闲情赋、潘岳的怀旧赋、鲍照的芜城赋,江淹的恨赋、别赋和庾信的哀江南赋,都是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唐代比较有名的是杜牧的阿房宫赋,多用白描手法,语言清新,议论鲜明,体现了新的变化。宋代辞赋,用韵比较自由、章法比较严谨,代表作有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这些作品,韵散相间,想像丰富,说理精辟,写景惟妙惟肖,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都是一派画境。四、戏剧及戏剧家中国的戏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到元代形成了“元杂剧”。关汉卿(约公元1230年约1300年),大都人。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等。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创作着重劳动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和斗争,歌颂她们的机智和勇敢。王实甫西厢记被誉为“天下夺魁”。明代的戏剧家主要是汤显祖(公元15501616,),他反对拟古和死守格律,主张写情,作品有紫萧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清初杰出的戏剧家当数洪昇和孔尚任,世称“南洪北孔”。洪昇的长生殿,通过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唐代广泛的政治生活,歌颂了一批忠臣义士的爱国精神。孔尚任的桃花扇,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南明王朝覆灭的历史,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五、小说及小说家中国的古典小说是从先秦的神话传说发端的,后,来又吸收了史传文学和寓言散文的一些东西,至汉代出现了将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如西汉刘向的说苑、新序和无名氏的燕丹子等。魏晋时期出现了所谓的“六朝小说”,一类是“志人”,代表作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类是“志怪”,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唐人传奇作品极多,其艺术性也极高,较为著名的有牛僧孺的玄怪录、薛用弱的集异记等。许多名篇,如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柳毅传、南柯太守传等。宋元主要是话本小说。代表作是大宋宣和遗事,、三国志平话。明清两代是中国古典小说兴盛繁荣时代,特别是白话小说广泛流行,并且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这时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