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全县卫生工作总结2010年,全县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突出农村卫生、公共卫生、中医药、项目建设等工作重点,按照“工作创一流、名次争上游”、“抓落实、干到位”的原则和要求,统筹兼顾、奋力拼搏、攻艰克难,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管理任务。现总结如下:一、工作成绩及主要做法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政府领导,发改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医改办,做到了机构、人员、办公场所、制度“四落实”,进一步明确职责、靠实责任、落实措施,为医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全面安排部署,在深入开展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宁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8个相关配套文件,对医改工作进行了详细全面的部署安排。三是落实医改任务,在全面清查摸底的基础上,于5月26日在全县启动实施了药品“零差价”销售,覆盖率达到100,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32%,门诊人次同比增加35%。对医疗机构因“零差价”销售而减少的收入及时给予了补助,已下拨补助资金118.02万元,保证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四是开展创建活动。按照省市规定,严格落实22项制度,深入开展了百姓放心医院创建活动。积极让利于民。为医疗机构统一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扩大了医院信息公开范围,对部分化验、检查项目实行降价,减收群众医疗费用110.5万元。积极实施济困病床制度,已为7名贫困患者补偿医药费用7140元。通过落实检查结果互认制度,有效控制了不必要的检查,减轻了患者负担。印发了关于开展便民服务方便群众就医活动的通知,从就医环境、安全保卫、诊疗流程、收费结算等12个方面不断创新便民服务内容,中村等5个单位还设置了门诊输液大厅。积极开展了等级医院评审。县医院、中医院已通过省卫生厅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县二院和3所中心卫生院已通过市局复评,4所重点卫生院通过县级初评。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推行了全省统一门诊病历,积极开展治理过度医疗行为,认真开展了“四个排队”。结合新农合监管,每月组织1次专项检查,对11个医疗机构的不合理检查和用药行为进行了处罚,有效遏制了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印发了关于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和2010年医疗质量检查工作方案,落实了三级医师查房、院长行政查房、执业药师查房、医疗质量月评议分析等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医疗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今年共实施各类卫生建设项目99个(含标准化村所建设项目80个), 共争取各级各类资金5052万元。其中投资2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4个。目前共完成投资4084万元,建筑面积3.02万平方米。县人民医院住院楼等16个项目已全部建成,县中医院整体搬迁住院楼项目、早胜中心卫生院医技楼主体已完工。80个标准化村所已全部建成。在加快基础实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环境“五化”活动,对于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中村等5个单位按照高标准规划、一次性投入、综合治理的思路进行环境“五化”,使医疗卫生单位的面貌焕然一新,极大的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3、农村卫生得到全面加强一是加强乡镇公共卫生办公室建设,进一步明确职责,积极开展业务,现已建立并实施了农村家宴食品卫生申报、登记、备案制度。二是加快标准化村所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今年计划新建标准化村所80所,现已全部建成。同时强化对村卫生所的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切实提高服务能力,使基础设施和业务能力同步达标。三是加强乡村急救能力建设。为乡镇卫生院配备了急救车辆,为村卫生所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制定印发了急救车辆管理办法,在县医院建成120急救指挥二级分中心,开展了院前急诊演练,对医务人员的急诊知识和车载设备操作进行了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了急诊服务能力。四是健全新农合运行机制。研究制定了宁县新农合工作“一票否决”八项规定和经办人员违纪违规处理规定,健全完善了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督查力度。参合率稳步提高,今年共有参合农民人,参合率为97.25%,居全市第一。积极采取“大病统筹门诊统筹”的补偿方式,扩大了受益面。至11月底,住院补偿19078人次,补偿费用2707万元,门诊补偿25.8万人次,补偿金额625万元。同时不断创新支付方式,作为省市确定的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县,积极推行单病种定额付费,现已完成了基线调查、数据分析、方案制定和培训工作,即将推行实施。五是积极开展卫生支农工作。在总结往年支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强化督查,严格管理,定指标、定任务。截止目前,经4次县级督查统计,全体支农队员出勤均在170天以上,接诊病人8700多人次,开展业务培训62场次、3100多人次,带教29人,开展义诊68期次、3700人次。4、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高按照“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的要求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工作。一是进一步充实了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人员,其中县级医院配备5名,中心卫生院配备4名,一般卫生院配备3名,县人民医院设立了职业病科,积极开展了疾病谱排序和健康教育工作,对重点传染病按天排序、其他常见门诊疾病按周排序、住院疾病按月排序。制定印发了健康教育进家庭工作方案,编发了公民健康教育读本、中医药防病知识等宣传资料,建立健康档案14.62万人,建档率为29%。对7440名高血压患者、599名糖尿病患者、251名重症精神病患者落实了规范化管理,管理率分别达到61%、60%、58%。二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加强了村卫生所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和医疗机构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实施了麻疹强化免疫抗体检测;认真实施重大传染病防控项目,圆满完成了全省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召开了娱乐场所业主联谊会,对已确诊的3例艾滋病感染者落实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对80名群众进行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加强疾控检验业务,通过加强配备设备和业务达标,通过了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复评。至目前,全县出生儿童4280名,建卡率100%。四苗报告接种率平均为97.7%,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8.5%。全县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3种1621例,报告发病率295.32/十万。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1167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451例。三是妇幼保健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一法两纲”,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加大“降消” 项目实施力度,健全了县乡村孕产妇急救网络,对13个医疗机构产科进行了改扩建,积极开展了婚前医学检查。至目前,全县共有孕产妇6128人,建卡率99.85,系统管理率98.99。住院分娩5890人,住院分娩率97.74。孕产妇、婴儿死亡率较往年明显下降,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救助贫困孕产妇4159人,补助资金166.36万元。开展婚检2510对,婚检率87.8%。四是卫生监督工作。积极转变职能,认真履行卫生执法和行政督查职责,开展了医疗机构综合督查、累计出动监督车辆100辆次,监督人员500人次,监督检查医疗机构650户次,初审15户次,行政处罚27户,罚款1.72万元。大力开展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全县公共场所进行现场卫生学评价,有1户达到A级、38户达到B级,46户达到C级标准。五是地方病防治工作。积极拓展地方病监测业务,开展了9个乡镇36个行政村的288户居民食用碘盐的采样监测工作,对84名学生进行甲状腺检查,查出甲状腺肿2例,对1300人进行了临床体检,查出克山病8例,对200名儿童进行筛查,查出大骨节病3人,对44名麻风密切接触者和100份畜牧人员血样进行了监测。对确诊患者,设立家庭病床,定期免费送药上门,进行规范化治疗。六是爱卫工作。扎实开展了全民健康教育,举办健康教育巡讲6场次,受教5000多人次。制作大型固定宣传版面50多个,设立更新宣传栏1971个,制作各类宣传资料21万份。开展了5.31烟草健康警示教育宣传活动,在卫生系统开展全面禁烟活动,已创建无烟医疗机构2个。集中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和卫生单位创建工作。已申报省级卫生单位1个,市级卫生单位4个、卫生乡镇2个、卫生村3个。同时,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灾民建房、移民搬迁等项目,整体规划,积极实施农村改厕项目。目前2009年2000座项目建设任务已经完成,2010年4000座卫生厕所建设现已全面开工。七是加强了卫生应急和食品卫生工作,根据需要召开了全县艾滋病防控、免疫规划、手足口病防控、食品安全等专题工作会议,制订了医疗事故、食品药品、重大传染病、院内感染事件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工作责任,开展了肉及肉制品、面包糕点等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完善了卫生应急预案、工作制度和规范,组建了2个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和专家组,落实了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医疗设备、器械、药品和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并进行了应急演练。通过努力,全年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5、中医药发展特色突出一是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服务和管理体系。成立了疾控中心中医防病科、卫生监督所中医监督科、妇幼站中医科,加强了县医院中医科建设,基本形成了中医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预防保健体系、监督管理体系。二是着力提高乡村中医药服务能力。在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地产中药材和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创建活动,通过疾病谱排序,组织专业人员对10种常见门诊疾病编印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包(内容包括疾病诊断、辨证论治、中医处方、适宜技术、健康教育等),现已推广使用。全县中医门诊参与治疗98990人次,占门诊人次的33%、住院中医参与诊疗5621人次,占住院人次的25.2%。中医医疗收入335.07万元,占医疗收入的25%,中药收入706.41万元,占药品收入的32%。中医药服务达到三个1/3的乡镇卫生院有14个。确定的中村等5个乡镇卫生院、和盛村等22个村卫生所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所、创建工作进展顺利。三是加强中医人才培养,全县通过中医民族医医师资格认定89人,通过人数居全市第一,组织乡村医生中医中专学历教育71人,派出13人参加了全省“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培训班,为各医疗机构免费配发了中医名家四大经典讲座光盘,组织开展院内培训626人次,启动了中医师承教育工作,聘请了23位名老中医带教69中初级人员。6、人才科教成效显著制订了宁县卫生人才培训工作方案和2010年卫生人才培训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了人才培训管理。在职医务人员参加学历教育32人,乡村医生参加中专学历教育累计361人。共派出进修(培训)66人次,举办了乡镇卫生院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培训班,培训人员32名。2010年获得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审批9个,目前已实施8个,培训医务人员722人次。印发了关于开展以“三基”、“三严”为重点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方案和宁县卫生系统跟师带教活动实施方案,练兵活动45场次,开展了病历展评、护理竞赛、中药炮制竞赛等技术比武活动3次,确定78名高年资大夫带教116名年青医务人员。申报了复方乌贝散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研究等3个科研项目,开展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无张力疝修补术、髌骨爪应用治疗髌骨骨折、小针刀治疗、药物熏蒸等25项新业务、新技术。7、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切实加强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争优创先和机关作风整顿为活动契机,狠抓了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为卫生局纪委新配备副书记1名,业务主办1名,纪检监察员2名,切实充实了纪检工作力量。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2名,审批中共预备党员13名,转正16名。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实行 “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靠实任务。三是加强廉政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加大廉政文化宣传力度,建立了定期观看警示教育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业绩记录、卫生系统有奖举报等制度。组织开展了学习王瑛、吴大观、王万青先进事迹活动,配发了医德医风警示录、警钟长鸣、预防职务犯罪等警示教育光盘,组织全系统警示教育活动4次,受教2400多人次;委托卫生监督所建立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业绩记录档案。四是开展专项治理。组织专业人员对各医疗机构财务运行、收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进行了专项审计检查,研究制定了宁县基层医疗机构财务收支管理办法,规范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五是加强信访维稳工作。依照市县相关规定,积极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和局长大接访活动,切实加强了重大活动和节庆日安全维稳工作,及时有效的化解矛盾纠风。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8起,已全部立案查处,查处率100%。同时,切实加强综治维稳和安全生产。年初,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心卫生院以上单位都安装了电子监控录像设备,县医院、县二院建立了治安室,配备了保安人员,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均配备了门卫人员,开展了消防安全大检查,凡新建项目都按要求配置了消防设施,防患于未然。全年未发生违法案件和安全事故。虽然今年全县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项目建设总体进展不够平衡;二是卫生技术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专业人才缺科断档问题较为突出;三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急需加强等等。二、2011年工作打算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县卫生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有效保障人民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决心解决影响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抓重点、攻难点、创特色、求突破,促使卫生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进一步健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成立药品采购管理办公室,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落实“四统一”要求,并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及时落实补偿资金,确保医疗机构正常运转。2、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意见,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等级评审、“十制”改革和收支两条线管理。 3、稳步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合理规划村卫生所设置,完成80所标准化村所建设任务,进一步理顺村卫生所管理体制,落实行政、业务、药械、财务、绩效考核“五统一”,充分发挥乡村卫生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4、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确定县人民医院为改革试点单位,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新的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和补偿机制。5、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建立县、乡、村信息管理系统,推进门诊统筹,积极探索以单病种定额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报销程序,开展新农合看病、报销一卡通试点;加强基金及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严厉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严格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力争年度参合率达到97%以上,基金使用率达到85%以上。(二)切实加大项目建设力度1、加快项目进度,抓好中医院住院楼、早胜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楼、新庄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3个在建项目,重点实施好县中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项目、盘克镇中心卫生院业务楼、8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项目等3个新开工项目,力争年内建成交付使用。2、做好项目争取,提前谋划,重点做好县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卫生监督所业务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楼等项目的前期准备、论证申报工作,力争尽早审批立项。3、加强项目管理,认真落实建设项目“四制”管理,建立健全工程档案,强化项目实施进度及资金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三)努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1、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50%以上,并实行信息化管理,按需服务、运转及时;继续做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绩效考核。2、健全完善乡镇卫生办公室及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机构、人员、制度,明确职能、细化职责,扎实有效地开展业务,全面落实工作任务。3、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增加物资储备,加强 “120”急救管理,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使120急救服务覆盖全部农村人口,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强化卫生综合执法监督,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治、医疗卫生和职业卫生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广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加强临床用血和采供血监管,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5、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强化日常监管,注重抓好专项整治和重大节会期间食品卫生检查,严肃查处食品违法案件,确保人民群众食用安全。6、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卫生单位、乡镇、村创建活动,完成4000座改厕工作任务,积极倡导公共场所禁烟工作,组织实施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全面禁烟。(四)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1、继续深入开展 “医院管理年”活动,严格落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黑龙江大庆市肇源县公益性岗位招聘预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招聘12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中共嘉峪关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中华街道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沧州市中医院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考核
- 2025黑龙江鹤岗市工农区酒行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衡水市中医院甲状腺再次手术技术准入考核
- 2025广东揭阳市惠来县校园现场招聘教师70人(编制)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1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邯郸市人民医院消化科造口治疗师资格认证考试题库
- 2025年北森潜力测评试题及答案
- 2025银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成人高考高升专试题(含答案)
- 2025贵州册亨县招聘教师2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河南成人2024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淮南市大通区和寿县经开区公开招聘社区“两委”后备干部30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长期照护师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保病历审核课件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解读
- 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诗歌朗诵稿: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 军人识图用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