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_第1页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_第2页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_第3页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_第4页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 . 通行证(xng) 蓬勃(pn) 提倡(chng) 幻想(hun)B . 遨游(o) 猕猴(m) 翅膀(bng) 网络(lu)C . 拓宽(tu) 羡慕(xin) 受益匪浅(fi) 闭幕(m)D . 编撰(zhun) 克隆(lng) 如火如荼(ch) 绵羊(min)2. (2分) (2019江干模拟)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成语“刮目相看”“淡泊明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孙权劝学诫子书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三篇课文。B . 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给地方命名。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阳”,据此,河阳可能位于黄河的南面。C . 铭是古代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D . 史书体例多样,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如左传;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如史记等。二、 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31分)3. (9分) (2019白银) 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真正疯狂了的艺术家是徐渭。徐渭善诗、书、画、戏剧、军事。他胸怀奇才不得伸展,于是以诗书画来表现胸中“勃然不可磨灭之气”,晚年渐成疯狂。他的内心愤郁和苦痛已经只有在强度的自虐中得到发泄。袁宏道说他:“晚年诗文益奇。”他的书法,字忽大忽小,忽草忽楷,笔触忽轻忽重,忽干忽湿,时时出人意料,故意的反秩序,反统一,反和谐。在“醉雨巫风”的笔致中显出fn sh j s的情绪来。草书字之间、行之间,密密麻麻,幅面的空间遮碍得全无盘桓呼吸的余地,行笔时线条扭曲盘结,ling qing跌顿,是困兽张皇奔突觅不得出路的乱迹。笔画扭成泥坨、败絮,累成泪滴、血丝,内心的hung hu与绝望都呈现在这里。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节选自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1) 请给文段中划线字注音。 _自虐盘桓(2) 请根据拼音将汉字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fn sh j sling qinghung hu_(3) 根据文意,下列书法作品是徐渭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4) 给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加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B . 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C . 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D . 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4. (17分) (2019八上柯桥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材料二: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材料三: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项目上网时间、年龄调查项目每天都上网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10岁以前“触网”所占比例82970461(1) 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B . 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C . 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D . 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2) 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3) “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 以上材料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5)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 5. (5分) (2019七下武城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 寻物启示今天本人在操场丢失了一件外套,请捡到者速速归还。2019年1月8日王明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6. (6分) (2019滨江模拟) 古诗文默写。 (1) 古往今来,“离别”是创作中永远激荡人心的主题,诗人们用美好的文字诉说着离情别意。“海内存知己,_”,王勃安慰即将远任的朋友,即使天各一方,也能相知相随;“_,风掣红旗冻不翻”是岑参送别朋友时的所见之景,更是他内心不忍离别的浩荡风雪;“仍怜故乡水,_”,李白远渡荆门,恋恋不舍,思念流淌在滔滔乡水中,感人至深。 (2) 知行中学准备开展一期以“宁静致远”为主题的板报活动,向同学们征集相关古诗词。请你从诸葛亮的诫子书、刘禹锡的陋室铭和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选择契合主题的两句或一联,并写出推荐理由。 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7. (13分) (2017九上西宁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他回到我母亲身边,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叫咱们女婿起疑心。”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1) 本文段属于故事情节的_部分,给它加一个小标题:_。 (2) 分析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3)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 小说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3分)8. (23分) (2015仙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 , 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选自世说新语夙惠,略改)【注释】韩康伯名伯,东晋大官,玄学思想家。襦(r)短袄。复裈(k n)夹裤。裈,裤子。下下身。国器治国之才,国家的栋梁之材。(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止得襦(同“只”)两股战战(大腿)B . 母殷夫人自成之(缝制)胡不见我于王(看见)C . 寻作复裈(不久)便扶向路(原先,从前的)D . 母甚异之(对感到惊异)每至晴初霜旦(下霜,降霜)(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母殷夫人自成之当余之从师也B . 母问其故其如土石何C . 乃答曰乃重修岳阳楼D . 火在熨斗中而柄热潭西南而望(3) 下列各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 . 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关爱孩子,并且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母亲。B . “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侧面表现出韩康伯从小就身体强健,超过常人。C . 这个故事若作为事实论据则可论证这样的论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D . 从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夙惠可以看出,“夙惠”有“早年聪慧”的意思。(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9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折腾”在字典里解释为:翻过来倒过去;反复做(某事)。生活中,有人说,别折腾自己了;也有人说,人生就要折腾。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讲述你的故事和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员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