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历史四模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四模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四模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四模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四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引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D郡县制和科举制2 . 下列关于宋代的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我国宋代A农业发达B商业繁荣C交通便利D手工业兴盛3 . 某班同学开展北京夏令营活动,在北京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上写道:“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你知道这句话所涉及的历史时期吗?( )A解放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D旧民主革命时期4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论述某历史事件:“(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这场运动A大力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B反对“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C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宣扬人有生存、自由的权利5 . 电视剧鸽子哨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歌词中的“大会”是A中共八大B中共九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三大6 . 唐太宗实行的下列措施中,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是( )。A轻徭薄赋B知人善任C重视纳谏D加强中央权力7 .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A创办近代军用、民用企业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D兴办新式学堂,派遭留学生8 . 这一事件既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也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这一事件是A武昌起义B黄花岗起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9 . 苏瑾以“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符合史实的是A郑和下西洋彰显强大国力B开辟丝绸之路C经济重心已实现南移D玄奘西游天竺学习佛学10 . 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了有关“尼赫鲁”“纳赛尔”“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材料。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冷战中的对峙B动荡的中东地区C亚非拉的奋起D科学和思想的力量11 .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巴黎和约D四国公约12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形成的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核心分别是A意大利与法国B奥匈帝国与英国C德国与英国D德国与俄国13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伦敦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早期殖民掠夺开始B刺激英国工商业发展C欧洲手工工场兴起D意大利商业地位上升14 . 标志着美国“遏制”苏联的“冷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古巴导弹危机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5 . 清朝前期,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的首领是A完颜阿骨打B渥巴锡C郑成功D郑和16 . 下列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A七七事变B南京大屠杀C台儿庄战役D挺进大别山17 .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8 . 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能证明马克思此话正确的是( )焚书坑儒故宫明长城清文字狱ABCD19 . 下列有关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者以争取国家独立为目标,后者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旗帜B两次战争都因总统签发文件扭转战局C战争期间都颁布重要的历史文献D战争结束都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20 . 1792年,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当时被废黜的君主是A路易十六B查士丁尼C查理一世D约翰二世21 . 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A改变了生产方式B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C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22 . 1图是我国某早期人类使用角骨器的狩猎场景想象图,这一原始人类的遗址位于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陕西西安D浙江余姚23 . 1972年,周恩来总理对美国总统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这次握手表明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B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D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24 . 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A出现中国最早的纸B发明了火药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25 . 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 )A“最可爱的人”焦裕禄B“解放军好战士”雷锋C“党的好干部”王进喜D“铁人”邱少云26 . 口口口口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口口口口应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27 . 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改革是( )A梭伦改革B管仲改革C商鞅变法D孝文帝改革28 .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出现繁盛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 南方相对安定,经济高度发展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ABCD29 . 导致东欧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外部原因是( )A西方的“和平演变”B国内改革失败C国内物价不断上涨D领导人的决策失误30 . 在17世纪,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这位“伟大的人”及其所发现“钥匙”是指( )A莎士比亚哈姆雷特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C哥白尼日心说D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二、综合题3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是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摘编自钱乘旦、徐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开,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基本要求;让三者相互独立,则是保证创门分开的基本要求。如果行政官要讨好议会才能再次当选,依赖心就会使行政官独立不起来就会把议会弄成既是法律的制定者,又是法律的执行者。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材料三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们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节录自某部法律文件(1)材料一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英国新确立相关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一体现了这一新制度的原则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体现的思想来源于哪位思想家?如果说美国宪法的 制定是保障美国自由,那么宣告美国自由的事件应该是什么? (3)材料三提到的法律文件跟哪一事件有关?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制 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继续扩大和巩固,请分别举出一例史实。(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三者有何共同作用?3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贫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的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科举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度有哪些特点?(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不少于两点)材料二: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名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材料二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他是怎样完善了科举制度的?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材料三中,诗人肯定了隋炀帝的功绩。请从经济方面举一例说明诗人的观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材料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材料四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盛世的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答出两点即可)三、辨析题33 .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率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1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材料二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材料三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请回答:(1)材料一中对中国革命的看法,是受到了哪一国革命的影响?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这一看法在中国是否行得通并说明理由。(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理论方面怎样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除毛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