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范文参考关于郑振铎古典文学的优秀论文范文【10篇】 本论题主要以罗根泽文学批评史为研究对象,从学术理路、材料蒐罗、叙解方法、文学观念、批评史观、文心雕龙、唐古文运动、宋诗话、50年代的调整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并从“文学批评”的自觉、中国文学史的编纂、“国故”以及铃木虎雄 _诗论史对于批评史撰著之影响、早期课程与讲义等因素探讨作为一门学科和著作体例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生问题.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相关问题:首先,回到历史现场,搜寻民国时期的原始文献资料,历史化地展现文学批评史发生的丰富过程以及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的真实面貌,*陈钟凡、郭绍虞、朱东润、方孝岳、李长之等早期一代学者研治文学批评史的动机与历程,还原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在半个世纪里的存在样态,其次,反思以西方文学批评标准衡量传统诗文评这种“以西格中”的学术模式,以及以现代文学观念与史观古代文学批评,以书写系统化的文学批评史的史学研究范式,窥测现代学人在古今中西之间文化选择的曲折心路,再次,重申早期文学批评史撰著者“印证文学史”的研究目的以及批评史和文学史的因缘关系,特别是罗根泽“求历史之真”的学术追求,讨论文学批评史或者古代文论研究的目的、方法等话题.这些问题对于文学批评史的重新书写、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现代学术史的构建等都有参考意义.基于上述三点,通过认识和反思前辈学者研究文学批评史的面貌,论文认为,西方“文学批评”这面镜子和现代“文学”这一后置观念都难以真正认识清楚古代诗文评的“本来面目”.古代批评史研究应以历史主义原则为中心,把求真作为最高标准,而且其研究的目的应多元化,有助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只是其中任务之一,不应成为唯一甚至最高的追求.还原古代文论的本来面目本身就是研究目的,以助于认识研究文学史、思想史或者文化史也是其中应有之义. 李百川著绿野仙踪一百回,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虽然这部书与它的作者李百川一样,至今名声不高,但是,为此书作序的同时代学者陶家鹤曾把它与水浒传、*梅并称为“谎到家之文字”的“大山水”、“大奇书”(陶家鹤绿野仙踪,序,以下或简称“陶序”),近世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先生把它与红楼梦、儒林外史并列为清中叶三大小说,给予了较高评价. 然而,此书问世200余年以来,特别是近世文学研究兴盛,除少数文学史、小说史略有论及以外,研究论文不过40余篇,未见有专著出版.这种研究与关注度几近冷淡的情况,与它作为一部近70万字的大书本身的文学价值很不相称,应该有更大的开拓与深化.因此,本文拟在前人与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力求作全面深入的考证与论述. 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七章. 绪论对“本文选题的意义”、“本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及“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作了介绍,就绿野仙踪曾备受推崇,但一向研究较少的情况,提出本文选题的意义.对百余年来绿野仙踪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说明已经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绿野仙踪的作者与创作,包括“作者考论”与“成书与流传”两节内容.“作者考论”考证李百川籍贯,述论李百川生平,辩驳“江南人”、“山西人”等说之非,肯定李百川“山东人”说,在郑振铎先生首倡的基础上,以更多新的证据加强了李百川“山东泰安人”说的结论.从李调元诗集中发现诗题称“家丞李百川(源)”者,疑为此书作者.“成书与流传”探讨绿野仙踪成书过程及其至今流传的状况,统计其各种流行版本将近百种之多. 第二章绿野仙踪版本考论,包括“版本述考”、“关于刻本的若干问题”、“抄本与刻本优劣论”三节内容.“版本述考”综述存世绿野仙踪清代各抄本与刻本状况,介绍新发现的民国初年印行刻本系统的改良绘图绿野仙踪,“关于刻本的若干问题”对两种版本系统作比勘与评价,认为刻本不是简本,而是改写本,改定者不是李百川,当另有其人.发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藏有巾箱本绿野仙踪残本,或即胡士莹所称“乾隆巾箱本”,通过对诸刻本的比勘,发现道光十年本错讹最多,当不是最早的刻本.“抄本与刻本优劣论”通对抄本与刻本文本比勘与分析,认为刻本虽有某些优长,但总体上不如抄本,即抄本优于刻本. 第三章绿野仙踪的主旨与内涵,包括“主旨考索”、“内涵述论”两节内容.“主旨考索”认为,是书以学道修仙为主旨,以入世修行,渡人救世为成仙 _,因而能够比一般仙传小说更加自觉大量地描写和反映现实,有充实的现实生活内容,强烈的现实政治与思想文化倾向.从而虽然全书命意虽是因“绿野”而写“仙踪”,但客观上做到的却是托“仙踪”以写“绿野”,增加了它写现实生活内容的价值.李百川创作绿野仙踪有着强烈的反映并干预生活的用心.“内涵述论”认为,是书用小说的形式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与评判,以尽其人生在世的责任.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作者具有明显个性化的创作意图.主人公冷于冰驰骋于绿野上的诸类干预现实的善举,则映射出作者思想深处隐藏的东西,对现实的描写,或褒或贬,无不洋溢着作者救民于水火的儒家情怀. 第四章绿野仙踪之“仙踪”论,包括“火龙真人”、“修仙者”、“成仙之路”三部分四节内容.本章据“文学是人学”,以人物为中心,考论火龙真人是全书写“仙踪”的总教主与提线人,冷于冰是全书中心人物与中心线索,依次论述冷于冰等七位修仙者的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内涵丰富与复杂性,在为本书修仙宗旨服务的同时,也是不同层面或侧面人性的真实显现,对人生有一定启发意义. 第五章绿野仙踪之“绿野”论,包括“官场”、“儒林”、“市井”、“女性”四节内容.本章承上章以人物为中心展开论述,认为绿野仙踪为主人公冷于冰学道修仙设置了广阔的“绿野”,塑造了官场、儒林、市井、女性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典型,通过对各类人物形象的论析,认为此书较为全面深入地反映并针砭了明清社会的现实,如其写官场部分胜似后来的官场现形记,写市井可追比*梅等,蕴含有丰富的社会价值及意义. 第六章绿野仙踪的叙事策略,包括“叙事框架”、“情节模式”、“略论后幅”三节内容.“叙事框架”认为,绿野仙踪的叙事框架乃至更多人物组的设置暗用“一”与“六”之数理,题材内容大致神魔、世情、历史“三大题材”,纵横交织.“情节模式”认为,是书多以“三极建构”、“三复情节”构造故事,前后呼应,有序推进,构成堪称严密的叙事体系.“略论后幅”认为,是书结末一扫传统章回小说“后幅”不振之弊,而“愈出愈奇”,最为成功,在古代长篇小说中为罕见. 第七章绿野仙踪的文学承衍,包括“绿野仙踪与四大奇书”、“绿野仙踪与前代其它文学”、“绿野仙踪与美国童话The Wizard of Oz”三节内容.“绿野仙踪与四大奇书”讨论了是书在题材、主旨与叙事方式等方面对“四大奇书”的模仿与借鉴,“绿野仙踪与前代其它文学”考论是书某些故事本事,对前代其它文学承袭而又有所超越与发展,具有创新的性质与意义,“绿野仙踪与美国童话The Wizard of Oz”认为,美国弗兰克“The Wizard of Oz”汉泽为绿野仙踪并广为中国读者所接受,说明二者有某些共通之处. 结语:绿野仙踪是一部有独特内容与风格的不可忽视的长篇小说,它在清代乾隆年间与儒林外史、红楼梦、歧路灯几乎同时成书,某些方面成就也可以比肩,因此可与其它三部书并称为“乾隆四大小说”.但它在思想与艺术方面的缺陷也是明显的. 本论文之论题主要是考察和研究晚清至抗战前的中国文学史书写历史,重点探讨文学史书写历史中文学史观(包括文学观)、文学史编撰体例的特色及其发展演变.论文共分四章,外加“前言”和“结语”,其中“前言”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对象、范围、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思路、以往的研究综述和体例安排等进行必要的说明和介绍.论文主体为第一至第四章,主要将抗战前中国文学史书写历史分为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期等四个时期(根据体例安排,所谓定型期只在“结语”中简单提及,并 _论文论述的范围)进行梳理论述.重点选取并研究论述了林传甲、黄人、(夏曾佑)、刘师培、梁启超、王国维、鲁迅、胡适、郑振铎、周作人诸人在文学史书写方面的面貌特色,并试图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文学史书写的历史予以重新反思和评价.“结语”部分则试对全文作一简要总结,并提出进一步开拓研究的方向思路等. 本文以现代性与民族性为线索全面梳理了20世纪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坎坷历程与卓越成就.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扬弃,前者肯定了后者的具有普世性的现代价值,并将人的解放的现代性主题安置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使现代性价值的真正实现成为可能.民族国家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人为建构的结果,因此民族性是一种现代性建构,发明和创造出一种新的传统.早期的左翼 _和马克思主义者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明的积极因素,创造具有民族性新文化的道路.古代文学研究是新文化创造的主要组成部分.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了前现代性观念和资产阶级现代性观念,初步建设了具有民族性的现代性文化,确立了文学研究的价值尺度和理论方法.他们以*与平*义为其文学研究的政治立场;以个性自由与人性解放为文学研究的价值尺度;以科学精神与唯物史观为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他们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发掘古代文学资源,重新阐释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关注广大平民的情感意愿,提出平民文学的主张;强调人格的独立和文学的自由,批判了传统的“文以载道”观;突出现实主义精神,重视写实主义文学,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古代文学,分析文学所表现的社会心理. 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政治形式风云突变, _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密切关联,马克思主义在 _中广泛传播,促进了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文学的融合.随着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深化,历史唯物主义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更趋成熟.鲁迅等人成功地将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结合起来,为历史唯物主义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问题”是 _关注的中心,他们探讨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社会意识大大增强,社会分析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发展.文学研究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文学研究的革命化特点越来越突出.鲁迅开创了历史唯物主义文学研究的新范式,并且主张文学研究应积极接入社会;郭沫若运用“革命文学”理论,研究了历史上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学,强调人民本位,开辟了诗经研究的新境界;郑振铎从经济视角研究元代文学,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文学的成功范例;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得到初步尝试,其主要目的是认清历史真相;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文学研究扎实前进,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研究模式. *的文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典范.*的文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具体成果.*提出文艺民族化问题,主张继承具有*性和革命性的文化遗产,强调文化领导权的作用.*的文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和古代文学研究的格局.建国之后,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中国*实施文化领导权,将这种典范通过 _、文化机制以及 _等各方面的作用,转变为文学研究的规范,指导着古代文学的研究.这一时期 _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性,爱国主义是他们转变的情感基础.在新社会他们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经过思想改造,确立了人民立场.这一时期社会历史批评一枝独秀,注重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强调阶级性和倾向性.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爱国主义和人民性是文学研究的关 键 词 . 新时期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下,古代文学研究从政治的附庸状态下解放出来,确立了古代文学学科的独立性,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主导多元的研究格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人性论角度研究文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精神阐释古代文学的现代价值.第二,运用心理分析批判和心态研究方法,叩问人类精神世界,分析作家的文化性格.第三,文化意识增强,强调从文化的视角考察文化对文学本体特征、美感形式的影响;也注重文学与文化的互动,文化在文学中的表现和文学对文化的作用.主要考察了政治文化视角、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道教等文化现象与文学的关系.第四,文学研究回归文学本体,探索文学演进内在规律,文学的内部研究得到加强.综合运用语言学、符号学方法分析文学文本,借鉴叙事学理论研究中国叙事学.传统文体研究在世纪末成为学术亮点. 最后,总结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古代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经济全球化没有造成文化一体化,反而刺激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发展.当代新文化建设走综合创新之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积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古代文学研究应具有当代意识,把握全球化脉搏,发掘民族文化特色,弘扬民族精神,抽绎出足以与主流话语对话的文学理论. 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是前英国驻华外交官、著名汉学家、剑桥大学第二任汉学教授.终其一生,翟理斯都在为广泛传播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而努力.他撰写了第一部英文中国文学史、第一部中国绘画史、第一部英文中国人物传记词典.他所编撰的华英字典影响了几代外国学生,经他修改和确立后的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方案风行80余年而不衰.此外,他还有大量译著与语言教材行世.由于资料匮乏, _学术界尚未见对翟理斯深入、系统的研究;而海外学者的既有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2月山东领取济宁市份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儿童医院急诊超声技能考核
- 秦皇岛市中医院特殊单元质量管理考核
- 2025年上海市宝山区罗店中心校实习生招募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春季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人才招聘20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大学课件醛酮
- 2025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
- 保定市人民医院透析患者液体管理专项考核
- 北京市中医院重症患者放射检查考核
- 2025金华市金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行政管理专业
- 山西蒲县宏源集团郭家山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大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更换方案
- 基于PLC控制的自动配料系统设计
- 《通信原理》第六版课件(全)
- (完整版)黄帝内经繁体版
- 儿科学-见习课液体疗法
- 高考语文 最是风流袁隆平 课件(59张PPT)
- 河道告示牌设计样图、点、线、面编码及属性统计表、界桩(牌)身份证表、移位桩点之记表样式、数据库结构表
- 房建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手册(图文并茂)
- DB4101-T 25.2-2021物业服务规范 第2部分:住宅-(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