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县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ppt_第1页
雷山县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ppt_第2页
雷山县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ppt_第3页
雷山县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ppt_第4页
雷山县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雷山苗族文化旅游,雷山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因苗岭主峰雷公山在境内而得名,距省会贵阳180公里,距州府凯里38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218平方公里,辖4镇5乡,154个行政村。2010年全县常住人口11.7万人,世居有苗、汉、水、侗、瑶、彝等十多个民族,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2%,为苗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并以苗族为主的民族风情浓郁、古朴典雅,富有极其深远的文化内涵,被誉之为苗族的民族文化中心。,基本概况,国家非遗项目最多县之一截至2009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1项,即:苗族芦笙制作、苗族吊脚楼、苗族银饰制作、苗族刺绣、苗族鼓藏节、苗族飞歌、苗族织锦、苗族医药、苗年、铜鼓舞和芦笙舞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6项,即:苗族牯藏节、苗族服饰文化、苗族银饰工艺、苗族芦笙文化、千户苗寨建筑工艺、苗族飞歌、铜鼓舞、芦笙舞、嘎别福歌、苗族织锦、苗族医药、苗族招龙节、苗族三月坡、苗族扫寨、苗年和苗族吃新节,民居建筑,吊脚楼,新桥水上粮仓,水上粮仓,风雨桥,南花苗寨,代表性苗族聚落:同属中国景观村落的三个苗寨,郎德苗寨,乌东苗寨,西江千户苗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苗族银饰,苗族歌舞,饮食,浅说旅游发展现状(以西江苗寨为例)西江苗寨早于1982年,就被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又在此挂牌。2008年贵州省第三届旅游发展产业大会在西江举办。2011年,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荣升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年游客接待量达到240.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9.52亿元,连续三年实现游客接待量和景区收入翻番增长。,贵阳(东客站)西江(直达专线大巴,全程3个小时,票价80元)贵阳(东客站)凯里(凯运司)西江(超3个小时,80元左右)贵阳(东客站)雷山西江(车程超过4个小时,费用70元左右)贵阳(火车站)凯里(乘坐市区公交1路车至凯运司)西江(车程超过3个小时,全程费用50元左右),交通路线:,来看贵州省2013年国庆长假景区门票前5位景区(点)排序,如下表所示:,西江景区作为单个景点名列省内门票收入第五位,可见,西江景区的旅游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但门票收入的高低与旅游综合收入的增长并不代表西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没有问题,相反,西江景区所面临的问题是最多的,也是最复杂的。,(表格数据来源:,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1.景区环境变差,河道污染严重,影响游客心情和对景区的印象。2.景区内部公共设施建设不够合理或不健全,给游客带来不便。3.酒吧等城市夜生活文化营业不受限制,严重影响游客休息。4.景区内部人行道、车道、游览通道共同使用造成交通堵塞。5.旅游业的发展造成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呈现两极分化。,商业化的侵扰:如今的西江,变成了一个由吊脚木楼构筑的城市,离山里人家的原始状态越来越远。这种做法在给苗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侵犯了他们固有的人文生态,或许还会让到这里的人们失望。许多人本是要逃离城市喧嚣,亲近原味山野,却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