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论文关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神经外科论文关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神经外科论文关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神经外科论文关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外科论文关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 要】人工气道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障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运转,确保各项治疗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介绍了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的人工气道加温与湿化的管理,包括湿化的策略、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效果和病人的治疗效果等。 【关键词】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护理 神经外科的危重患者一般包括由重大交通事故、跌落伤、急性脑梗死等引起的脑疝等危重症状的患者,其病情危急、病情变化快,手术创伤大,随时都有发生脑疝导致死亡的危险。随着汽车数量的猛增和电动车的超速,频繁发生的各类交通事故,都导致这类患者大幅度增加。人工气道是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经常被采用的。人工气道是采用机械式通气,维持人体内气体的正常交换,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障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确保手术后各项治疗顺利实施的首要环节。正常时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而人工气道在喉部位建立后,吸入气体绕开了具有温暖和湿润功能的鼻腔和上呼吸道,必须全部由喉部以下气管及其以下的呼吸道来加温和湿化,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的丢失增加1,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造成粘液纤毛系统损伤,使其清除异物的能力大大减低;引起呼吸道炎症,使呼吸道粘膜糜烂、溃疡,导致细菌感染。有文献研究证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2。因此,人工气道的湿化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个重要措施。气道充分有效湿化,可维持支气管粘膜细胞纤毛的正常功能,使支气管内分泌物向上移动,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因此,人工气道加温及湿化的护理就成为人工气道治疗中很重要的环节,对患者的康复治疗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神经外科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湿化的策略 湿化的前提是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液体入量随病情不同而不同,机械通气时,液体入量保持每天25003000ml。按照不同的湿化策略将人工气道的湿化分为如下几类: (1)电热恒温湿化器:可以加温湿化吸入管道的气体,预防气道水分丢失过多,避开分泌物黏稠和排出障碍。 (2)气道内间断推注法:临床常用注射器取湿化液(0.45%盐水)35ml,取下针头后将湿化液直接滴入人工气道,常在吸痰前推注。 (3)气道内持续滴注法:传统持续法是以输液管持续滴注,目前临床应用微量注射泵或输液泵持续注入较多见,因为二者具有定时定量持续湿化的作用,成本低、操作简单,能有效防止痰痂的形成。 (4)雾化吸入:通过文丘里效应3将药物水溶液雾化送入气道后在局部发挥药物作用。 2 湿化液种类与量的选择 (1)湿化量:一般认为长期湿化的病人每天的湿化量在300500ml,小于300ml起不到湿化作用,大于500ml则成为湿化过度。确切的湿化量必须视室温、空气湿度、通气量大小、体温、病人的出入量、痰液的量和性质作适当调整。 (2)湿化液种类:传统的气道湿化液主要为生理盐水(0.9%氯化钠水溶液)。临床上应用生理盐水滴入气管的目的是增加呼吸道腔内水分,稀释痰液,利于咳痰或吸痰,避开痰液淤积造成的肺部感染,实验表明生理盐水进入呼吸道后随着呼吸水分蒸发,盐分沉积在肺泡及支气管成高渗状态,氯化钠的浓度逐渐增高,在气道内形成高渗环境,导致痰液脱水变稠,不易咳出,甚至形成痰痂、痰栓,使呼吸道防御功能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弱,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减低而升高。而0.45%盐水和蒸馏水气道湿化效果相对较好。蒸馏水不含盐分,对气道无刺激,稀释粘液的作用强,湿化效果虽好,但蒸馏水有渗透细胞膜和进入细胞内的特点,可使气道和支气管肺组织细胞出现肿大现象,滴液时间越长,细胞肿大数量增加,用量多时也可增加气道黏膜的水肿,使气道阻力增加,临床上应慎重使用。我们采用的0.45%盐水属低渗溶液,水分蒸发以后,留在呼吸道内的水分渗透压符合生理需要,痰液变稀,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不易形成痰痂、痰栓,痰液稀薄,不需重复吸痰,减少气道黏膜损伤,经临床验证采用0.45%盐水进行气道湿化较为理想的。 3 湿化效果的监测 (1)人工鼻:在人工鼻和气管导管间存在有冷凝水为较好;没有冷凝水而分泌物性状及量没有变化为一般;没有冷凝水而分泌物明显变稠为差。 (2)热加湿器:如有吸入气温度监测应使吸入气温度处于31-35;分泌物稀薄或由粘稠变稀薄为较好;分泌物性状及量没有变化为一般;分泌物明显变稠为差 经临床实验表明,人工气道的建立是一个治疗过程而非简单的操作。在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中,采取有效措施,针对性地为病人进行气道湿化,保证分泌物引流通畅,制约感染,减少并发症,以达到最佳的湿化疗效,维护呼吸道正常的功能,从而使病人早日康复。我科自xx年8月至xx年7月共采用人工气道病人85例,其中5例昏迷患者咳嗽反射消失,未实施堵管,2例切开局部出血,5例气管塌陷,未实施堵管,5例他科带入耐药菌者现痰培养显示耐药菌培养转阴,其他患者经过加强护理后均顺利拔管,康复出院,无并发症。 【 _】 1施毅,陈正堂.现代呼吸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xx,1. 2李有莲,郭搂英.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