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海洋与人类文明3.29.29.ppt_第1页
第二章海洋与人类文明3.29.29.ppt_第2页
第二章海洋与人类文明3.29.29.ppt_第3页
第二章海洋与人类文明3.29.29.ppt_第4页
第二章海洋与人类文明3.29.29.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简介第一节海洋与生命起源第二节大陆飘移说与板块结构理论第三节人类文明,第二章海洋与人类文明,1海洋在太阳系的行星中,地球处于“得天独厚”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和质量、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的绕日运行轨道以及自转周期等因素相互的作用和良好配合,使得地球表面大部分区域的平均温度适中(约15),以致它的表面同时存在着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且绝大部分是以液态海水的形式形成一个全球规模的含盐水体,第一节海洋与生命起源,海洋的形成:多数的看法认为,大约在5055亿年前,云状宇宙微粒和气态物质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地球。原始的地球,既无大气,也无海洋,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在地球形成后的最初几亿年里,由于地壳较薄,加上小天体不断轰击地球表面,地幔里的熔融岩浆易于上涌喷出,因此,那时的地球到处是一片火海。随同岩浆喷出的还有大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这些气体上升到空中并将地球笼罩起来。水蒸气形成云层,产生降雨。经过很长时间的降雨,在原始地壳低洼处,不断积水,形成了最原始的海洋。,还有一种说法是,海水来自冰慧星雨。这是美国科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假说。这一理论是根据卫星提供的某些资料而得出的。1987年,科学家从卫星获得高清晰度的照片。在分析这些照片时,发现一些过去从未见到过的黑斑,或者说是“洞穴”。科学家认为,这些“洞穴”是冰慧星造成的。而且初步判断,冰慧星的直径多在20千米。大量的冰慧星进入地球大气层,可想而知,经过数亿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地球表面将得到非常多的水,于是就形成今天的海洋。但是,这种理论也有它证据不足的地方。海洋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说,地球上的水究竟来自何方?只有当太阳系起源问题得到解决了,地球起源问题、地球上的海洋起源问题才能得到真正解决。,全球海洋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1%。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11521米。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如果地球的地壳是一个平坦光滑的球面,那么就会是一个表面被2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盖的“水球”。,世界海洋每年约有50.5万立方公里的海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被蒸发,向大气供应87.5%的水汽。从海洋或陆地蒸发的水汽上升凝结后,又作为雨或雪降落在海洋和陆地上。陆地上每年约有4.7万立方公里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或沿地面注入河流,或渗入土壤形成地下水,最终注入海洋,从而构成了地球上周而复始的水文循环。,海水是种含有多种溶解盐类的水溶液。在海水中,水占96.5%左右,其余则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溶解盐类和矿物,还有来自大气中的氧、二氧化碳和氮等溶解气体。世界海洋的平均含盐量约2.5%,而世界大洋的总盐量约为4.8亿亿吨。假若将全球海水里的盐分全部提炼出来,均匀地铺在地球表面上,便会形成厚约40米的盐层。,目前在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超出80种。组成海水的化学元素,除了构成水的氢和氧以外,绝大部分呈离子状态,主要有氯、钠、镁、硫、钙、钾、溴、碳、锶、硼、氟等11种,它们占海水中全部溶解元素含量的99%;其余的元素含量甚微,称为海水微量元素。溶解于海水中的氧、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及磷、氮、硅等营养盐元素,对海洋生物的生存极为重要。海水中的溶解物质不仅影响着海水的物理化学特征,而且也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生态环境。,海水的运动形式,波浪:风浪、海啸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潮汐由月亮和太阳的引力驱动,以及地月日系统转动和地球自转的影响,海水呈现周期性的上下波动,这种波动称作潮汐。潮汐对航海等海上活动以及近岸生态有着直接影响。一天内有两次高潮,两次低潮,潮周期约为小时分,称作半日潮。一天内出现两次不相等的高潮和两次不相等的低潮,有时出现一个高潮一个低潮,称作混合潮。一天内只出现一次高潮一次低潮,称作日潮。在一些水深逐渐变浅、海岸陡峭的喇叭形河口湾,涨潮时水宛如一堵水墙咆哮前进,这种现象称作涌潮。中国钱塘江涌潮,水高势急,潮端竖立,浪花四溅,涛声如雷,为闻名中外之奇观。,最大的地震海啸最大的一次由地震引起的海啸,或者称之为“海震”是1971年4月24日发生在日本琉球群岛中的石垣岛的那一次,估计当时巨大海浪的波峰高达84.7米,排天倒海的巨浪将重量达850吨的整珊瑚礁抛出2.092公里以上.这次海震所击起的海浪,据测它的行进速度为每小时788.557公里.,2关于生命起源的理论对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自古以来有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种理论。2.1特殊创造论、自然发生论特殊创造论是指在宇宙历史的某一特殊时刻,由上帝创造出生命。这种学说曾一度占统治地位,但不被科学家所接受。自然发生论认为生命可以从非生命物质中自然产生。例如蛙可以从泥中长出,蛆虫可从腐肉中生出。这一理论是由于实验观察错误,经不起科学推敲。,泛孢子理论上帝造人、造物的神话破灭后,在生命起源问题上有两大学派:一派认为生命是从外星球移殖到地球上来的;另一派认为生命是地球自身的产物。泛孢子理论则提出生命的胚芽来自地球外空间,然后生长发育。但是由于微生物附着于陨石活着到达地球显然不可能,它们将被紫外线杀死或因空间真空死亡。泛孢子理论最多只说明生命存在于宇宙空间的某颗特殊的行星里,但仍未能解答宇宙中生命起源的问题。,2.2化学进化学说1871年,达尔文首先设想生命怎样起源,提出在一个存在着各种状态的氨和磷酸盐的温暖小池中,在光、热、电存在的条件下,某种蛋白质化合物形成了,并进行更复杂的变化。1924年,苏联的生物化学家奥巴林(A.I.Oparin)提出,生命是长期进化的结果。1928年,英国的霍尔丹(Haldane)提出:当紫外线作用于水、二氧化碳和氨的混合物时,形成多种有机物,包括糖类。其中有些物质可以构成蛋白质,在原始海洋达到一个热的稀汤之前,它们早已聚集。1947年,贝尔纳(Bernal)提出,在有机物丰富的原始海洋里,各种不同的活动过程可以把有机物结合起来,并描述了使小分子聚集产生生命大分子的方式和方法。上述学者的思想奠定了化学进化实验的基础。探索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并同生命活动有关的最基本的物质,是在生物体内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那地球上最初的氨基酸又是从哪儿来的呢?2.3构成生命的物质科学家提出如下的假想:大约120亿年前,在银河系诞生初期的星球上,氢气和氦气占据了整个空间,随早期星球的爆发,产生了第二代星球,并先宇宙空间释放出大量的碳和氧气,从而产生了有机分子,据有了生命的基础。约在45亿年前,由尘埃和气体包裹着的地球诞生了,气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激烈运动,不断混合发生一系列变化,终于产生了现今生物体的基础物质-氨基酸。,为了验证这个假说,美国科学家模拟地球上还没有生命时的大气,把甲烷、氨气与氢气三者的混合气体注入到一个真空大玻璃器皿中,然后仿造原始雷电交加的自然条件,并用电火花辐照这些混合气体。经过8昼夜的反复作用,原来无色的混合气体逐渐变成了淡红色最终变为深红色。结果是原来完全没有生命的玻璃器皿中,发现了五种构成蛋白质的重要氨基酸。这就是说,只要有能量辐射,就能使宇宙中的一些构成有机分子的原子靠拢并合成氨基酸。这一重大发现,打开了生命之迷的大门,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1961年,西班牙生命化学家奥罗(Oro),把氰化氢和甲醛加入原始大气中,实验结果除氨基酸外,还得到腺嘌呤、核糖和脱氧核糖,得到了构成生命核酸的零件。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都是磷酸酯类,结构中的磷是从哪里来的呢?,1982年,我国生命化学家王文清,根据近代行星化学的研究,探测到三氢化磷(PH3)存在于木星和土星的大气层中,在模拟原始大气中引入了PH3,进行了甲烷、氮、三氢化磷、氨、水蒸气的火花放电,并与不含三氢化磷的上述体系气相放电作了对照。实验结果用气相色谱鉴定出含PH3体系放电后产生19种氨基酸。而无PH3体系在相同放电条件下,只产生6种氨基酸。王文清的实验发现了PH3在气相放电反应中的催化作用,被美、日杂志引用作为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火花放电产生氨基酸的一个重要进展。,2.4小结总的来说,最初的有机物是由无机物进行了大量的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这个过程是在早期地球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通过早期地球大气(当时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等气体,而没有氧气,氧气是后来有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后才慢慢积累起来的),这些大气成分在地球表面高温的条件下剧烈反应,产生了一些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又出现了复杂的有机物,从而为蛋白质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所以简单地说,无机物在特定环境下合成了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小分子有机物有进一步合成复杂结构的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这四大生命物质。这些生命物质又进一步有机地组合形成了早期的不具备细胞形态的病毒生物,另一部分则形成具有简单细胞形态的原核细胞(即不具备明显的细胞核),原核细胞中的一部分进一步进化为真核细胞(细胞核的形态清晰,功能也非常明确)。于是有了单细胞生物,一部分单细胞生物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多个细胞但不分开,于是有了早期的细胞分化,这样就构成了多细胞生命。,如此往后继续发展进化不断有更高级的生命形式出现了。具体地说,其中的动物界的进化顺序是:原生动物(早期单细胞或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如水母,海蜇也属于水母)、棘皮动物(如海星)、软体动物(所有贝类动物如河蚌以及螺类动物、蜗牛、还有乌贼章鱼都属于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虾、蟹、所有昆虫和蜘蛛等等)、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最近美国加州大学海洋生物学家巴达(Bada)提出论点:亿万年前地球上的第一线生机孕育在厚冰层之下。巴达说,数十亿年前混沌初开,地球表面覆盖冰层,但地球核心是炽热的,辐射出的热量是今天的5倍,因此远古海洋底部仍是液态水,冰下海水是原始生命的温床。冰层起屏蔽保护作用,使海水中有机分子积累,变得愈来愈浓。当小天体撞在地球上时,产生的热量使厚冰层融化成一个大洞,使水中有机分子与大气接触,形成更复杂分子,不久冰层又冻结,这些新分子又被封存。冰层每次解冻都使浓汤里的氨基酸、碱基更丰富,直至生命诞生。,海洋对于生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和组成,与许多低等动物的体液几乎一致,而一些陆地高等动物,甚至人的血清所含的元素成分也与海水类似。研究证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而且绝大多数的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在陆地上,生物集中栖息在地表上下数十米的范围内,可是在海洋中,生物栖息范围可深达一万米。因此,研究生命起源的学者把海洋称作“生命的摇篮”。,3海洋与生命,海洋作为地球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大气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为控制地球表面的环境和生命特征的一个基本环节。海洋中的动物约1620万种,植物一万多种。海洋中的生物,如同整个生物圈中的生物一样,绝大多数直接地或间接地依赖于光合作用而生存。海洋生物由海洋光合植物、食植性动物和食肉性动物逐级依赖和制约,组成了海洋食物链。,海洋作为一个物理系统,其中发生着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尺度的海水运动和过程,对于海洋中的生物、化学和地质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海水运动按其成因,大致分为:海水密度变化产生的“热盐”运动,如海面蒸发、冷却和结冰,以及海水混合等;海面风力驱动形成的风生运动,如风海流和风生环流等;天体引力作用产生的潮汐运动;海水运动速度切变产生的湍流运动;各种扰动产生的波动,如风浪、惯性波和行星波等。海洋是生物的生存环境,海水运动等物理过程会导致生物环境的改变。因此,不同的流系、水团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人类起源于海洋假说,大约公元前2000年的一块中东泥板上记载着世界产生的过程:“最初没有芦苇,没有树,没有房屋,没有城市,到处都是海洋。”这说明,当人类有记忆的时候他们所知道的就是“海洋”。后来陆地才慢慢显示出来,给人们以存身之地。实际上这可能是文明开蒙之后人类具有语言之后的最早记忆,其主要特征是:到处都是汪洋海水。,我们发现,不仅人类喜欢沿河流而生存,而且考古显示最早的人类也非常喜欢沿海而居,甚至离开海就不行。人类在追着“海岸线”发展,只要有足够立脚的丘陵与岛屿,他们就会迅速移居过去。所以我们确实很容易猜想:古人类是不是属于海洋动物?甚至猜测他们是两栖动物,当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两栖动物”,意思是,很可能在远古时期人类对于水的亲近以及对水的把握能力远远在我们想象之外,反而是后来他们与水亲近的能力退化了。起码从解剖学上看人类曾经与水亲近并不让人意外。,也有人把人类的起源解释为海上。20世纪中期英国人类学教授爱利斯特哈代爵士认为:距今400万年至800万年前这一时期的人类祖先并不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中,这里存在一个化石的空白期。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中,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大约在400万年至800万年前,非洲东部和北部曾经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海水分隔了生活在那儿的古猿群,迫使其中一部分下海生活,进化成为“海猿”。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却,已经适应水中生活的海猿重返陆地,他们就是人类的祖先。这个“海猿”假说同时也是“人类起源于非洲”的最早学说。,“海猿说”也有丰富的论据:第一,人的身体表面裸露无毛,却有皮下脂肪,这与灵长类动物大大不同,光洁无毛的身体与丰富的皮下脂肪更适宜在较冷的海水中生活并保持体温。第二,人体无法调节对盐的需求,而且要“出汗”来调节体温,这是“浪费”盐分的,而灵长类动物却不需要靠出汗调节体温,反而具有对盐摄入量的控制与渴求的机制。这说明人类是从盐分丰富的海洋中来。第三,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都不是游泳能手。,2002年一位叫米高尔奥登的法国医学家提出了更加新的新观点:人类和海豚的亲缘关系超过猿猴,人类的祖先是海豚。其论据是:第一,人类本性亲水、猿猴厌恶水,这是最明显的分水岭。人的婴儿一出生就有游泳的本能,而且人的脊柱可以弯曲,适宜水中运动,而猿猴的脊柱是不能后伸的。第二,人的躯体和海洋哺乳动物一样光滑。第四,人类能以含有盐分的泪液表达感情,有趣的是,海豚也会流泪。第五,人类喜欢吃鱼、虾与海藻,猿猴却不喜欢。,假如说这些牵涉到人类起源的理论还比较空洞和难以把握的话,那么考古遗址的分布已经很清晰地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远古人类并不象我们曾经推测的那样因为没有高科技大船的出现而畏难于海,相反,他们与海异乎寻常地亲近!这个道理可能就象远古并没有天文科学但是人人却了解星空一样。很可能古人使用简单的航海工具做出了许多我们今天无法现象的航海事业。,第二节大陆飘移说与板块结构理论,1大陆飘移说“全世界大陆在古生代石炭纪之前是完整的单一大陆,叫联合大陆或联合古陆,由于潮汐力和地球自转运动的作用,原始大陆在中生代分裂成几块,从而逐渐成为诸大洲。其后这块大陆分阶段地进行分裂和漂移,最后一直漂移到现在的这个位置上,分成若干个大陆和若干岛屿。”这就是魏格纳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提出大陆飘移说。,也称“魏格纳假说”、或简称“漂移说”。魏格纳,德国天文学家、地质学家,他的专业是高空气象学研究。其实大陆漂移的设想很早以前就有了,只是到了1912年以后经魏格纳提倡才正式成为一个科学假说。他设想较轻的硅铝质大陆块(大陆地壳)漂浮在下层较重的的硅镁质大洋地壳上,就象船在水中一样能自由地移动而造成位移。,这个假说主要是根据大西洋相对两边大陆的种种相似性和连续性,包括海岸线的轮廓、地层、古生物、岩相、构造,还有其他一些如古气候、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等方面的证据提出的。漂移学说出现后曾引起广泛的重视和评论。但是由于地球物理学家和许多地质学家认为它所包含的论据不足,有些证据说服力不强,有些甚至是错误的,特别是对漂移的机制感到不象是可能成立的,因此这一学说曾消沉了几十年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然而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发现了颇多的新论据,如来自古地磁方面的研究资料与海底扩张等理论的提出,使大陆漂移说重新兴起,而逐渐为更多的科学工作者所接受。,2板块结构理论直到本世纪中叶,大陆飘移说逐步得到论证,并发展成为板块构造学说。原来,由魏格纳根据不多的地质证据推测的大陆飘移假说,以及后来由陆上古地磁研究推论的大西洋两岸的大陆不断分离的结论,得到了来自海洋证据的肯首。因为海洋学,特别是古海洋学的兴起,学者们不再由陆下海去认识全球,而是由海登陆去综观全球了。他们把地球上部看成由几个巨大的称为岩石圈板块的块体所组成的。它们之间或相互离散,产生海洋;或相互会聚,当陆一陆碰撞时产生山脉和高原,当海陆相接时产生海沟和火山一岩浆带;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互平移,则产生更为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大地震。这就是被誉为地球科学革命的板块构造学说。,1人类最早的文明-苏美尔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上游山峦重迭。在那里,人们学会了驯化动植物,从而完成了农业革命。在那里,人们现在又开始第二次伟大的冒险,他们从山区迁移到大河流域,逐步发展起新的、生产率更高的灌溉农业和新的社会制度。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新的社会制度相互作用,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公元前4000年文明的出现。,第三节人类文明,苏美尔人掌握了农业灌溉的技术,这是最早的农业生产方式;学会了冶炼青铜,这是最早的冶金业;发明牛拉犁,牛说明人类首次能利用自身体力以外的力量作动力,犁说明了最早的机械行业的诞生。前3000年时,风也得到了利用,当时已有了制作粗陋的横帆,最先使用的地点是波斯湾和尼罗河上。风的利用表明人类第一次成功地利用人造的力量作动力;横帆的出现说明交通运输业的进步。最早的轮子只是一些圆形的板,和轴牢牢地钉在一起。前3000年时,已将轴装到手推车上,轮子不直接和车身相连。,由于生产实践的需要,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最初的楔形文字由图形符号组成。书吏用简单的图形把牛、羊、谷物、鱼等画下来。不久,图形符号固定下来,不再取决于每个书吏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保证了书写和阅读的一致。但是,图形符号不能用来表达抽象概念。苏美尔的书吏们于是在图形符号旁加上别的符号以表示新的意义,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选择了表示声音、而不是表示物体或抽象观念的音符。到公元前2900年时,他们把图形符号从早期的2000个左右减少到600个。不过,楔形文字比起后来由腓尼基人和希腊人发展起来的字母文字,仍要累赘得多。书吏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书吏掌握了困难的书写艺术。,文字使人们能记录和积累各种真实的情况,世代相传,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同样,文字又使人们能以书面形式记载社会风俗、口头上流传的神话传说,使它们成为圣书、法典和古典著作而永久地保存下来,从而使各种独特的文化更其鲜明、更为巩固。文字成为使人类诸文明的文化结合成一体的主要手段。苏美尔人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的各种具体需要,不仅发展了文字,而且还发展了数学和天文学。发展了最早的计时、计量、测量距离和面积的各种方法。而且,早在公元前3000年时,占星家们就在仔细地观察和记录天体的运动。,2世界诸文明过去我们讲世界文明的起源,讲“五大文明”,除了讲地中海爱琴文明是海洋文明外(突出成就主要在哲学、雕刻、数学等方面),其他如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都被说成是内陆文明,是江河流域文明,比如说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是尼罗河文明、印度文明是印度河文明、中国文明是黄河(或加长江)文明等,这话实际上只讲对了一半。事实上,这些文明都是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复合产物,追溯其始源,又多半都是海洋文明的产物: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与爱琴文明一样,都是地中海文明的产物;印度文明是阿拉伯海及孟加拉湾文明的产物;中国文明是中国海包括今日所称之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文明的产物。,3失落的文明3.1沉没在大西洋底的亚特兰提斯文明,电影“亚特兰提斯:失落的帝国”在全美公映,影片源自传说中失落的远古大陆“大西洲”。可是,现在世界7大洲中并没有叫大西洲的大陆。那么,亚特兰提斯指的是什么呢?传说中,创建亚特兰提斯王国的是海神波赛冬(Poseidon)。在一个小岛上,有位父母双亡的少女,波赛冬娶了这位少女并生了五对双胞胎,于是波赛冬将整座岛划分为十个区,分别让给十个儿子来统治,并以长子为最高统治者。因为这个长子叫做“亚特兰斯”(Atlas),因此称该国为“亚特兰提斯”王国。,有关“亚特兰提斯”的传说,始于古希腊的哲学之祖柏拉图(公元前四二七三四七年)柏拉图在公元前350年撰写的哲学名著对话录中,曾记载了公元前421年他的老师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与三个学生之间的一次对话。其中一个学生是柏拉图的表弟柯里西亚斯,柯里西亚斯在谈话中说,他们家族的远祖、古希腊七贤之一的索伦有一次到埃及去旅行,在萨以斯城向一个老祭司请教古代的历史典故。那老祭司告诉他,据埃及历史记载,大约9600年前,一支来自大西洋远处岛国亚特兰提斯的军队曾侵略欧洲。,老祭司说,亚特兰提斯位于“海克力斯之柱”(即今直布罗陀海峡)之外,是个强大帝国的权力中心。面对强大的侵略者,当时的希腊人“是众多部族的领袖,邻近部族投降后,只好单独抵抗。”经过艰苦奋战,“粉碎了敌人的入侵计划,使那些尚未屈从的人免于为奴,还解放了海峡内其他已被征服的城邦。”老祭司又说,“后来亚特兰提斯发生了猛烈的地震和大洪水,一昼夜之间,所有这些好战的人都遭到活埋,亚特兰提斯也就此沉入海中了。”,在未完成的对话柯里西亚斯中,柏拉图再次记录了柯里西亚斯所说的亚特兰提斯的情况,说得较为详细和具体:亚特兰提斯面积比北非和小亚细亚合起来还更宽广。其强大的权力则不仅限于周边的大西洋诸岛,还远达欧洲、非洲和美洲(现今的大陆)。,亚特兰提斯岛的海岸险峻,中央部位却有宽阔肥沃的平原,在距外海9公里处是首都波塞多尼亚。这座都市十分富裕繁华,所有宫殿都由黄金墙根及白银墙壁的围墙所围绕。宫内墙壁也镶满黄金,金碧辉煌。其市中心有王宫和守护神波塞东的壮丽神殿。神殿是以黄金、白银、象牙或如火焰般闪闪发光名为“欧立哈坎”的金属装饰。在那里,文明的发展程度令人难以想像。有设备完善的港及船,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它的势力不只局限于欧洲,还远及非洲大陆,岛上的所有建筑物都以当地开凿的白、黑、红色的石头建造,美丽而壮观。环状都市外有宽广的平原,四周为深30米、宽180米、全长达1800公里的沟渠所环绕,内侧的运河,则以每18公里纵横交错的方式围绕著,就好象是棋盘的格子一样的整齐方正。人们就用此水种植谷物和蔬菜,并用运河将产品搬运到消费地区。在水路和海相接之处有3座港口。港口的附近密集地住著许多居民,从世界各地前来的船只和商人络绎不绝地往返于3座巨大港口之间,港口一带因此而昼夜喧嚣不已。,平原被分割成90000各地区,每个地区设有一位指挥官。这位指挥官担负著调度一辆战车费用的六分之一、马2匹、骑兵2名、轻战车1台、步兵和驾驶者各一名的义务。除此之外,还能调度12名战斗员和4名水兵。若将这些兵力加在一起,那么亚特兰提斯就能随时拥有120万兵员的强大战斗力了。,柯里西亚斯详细讲述了亚特兰提斯的行政结构、典章礼节、巨大的商船队和许多壮丽的建筑,又说亚特兰提斯历经十个皇帝,国势一直富强。但他们圣洁的一面逐渐消失,变得腐败无能,日趋堕落,“他们利欲熏心,只知争权夺利”。在这种情况下,大神宙斯决定惩罚亚特兰提斯人。因此,他“召集诸神来到自己的神殿内,诸神齐集于神殿后,他说”柏拉图所记的对话到这里就中断了。,亚特兰提斯王国沉没的时间,根据柏拉图的说法推算,大约是一万二千多年前。柏拉图曾多次说,亚特兰提斯王国的情况是历代口头流传下来的,绝非是他自己的虚构。据说柏拉图为此还亲自去埃及请教当时有声望的僧侣。柏拉图的教师苏格拉底在谈到亚特兰提斯王国时也曾说过:“好就好在它是事实,这要比虚构的故事强得多。”如果柏拉图所说的确有其事,那么早在一万二千多年前,人类就已经创造了文明。,正是由于柏拉图的著述,自古以来,人们一直都在寻找这座“失落的城市”。但这个亚特兰提斯王国它在哪里呢?千百年来人们对此一直怀有极大的兴趣。尽管对柏拉图的记述一直存在争论,但自廿世纪六年代以来,人们已在大西洋的海底发现了愈来愈多的史前文明遗迹。在大西洋西部的百慕达海域,以及在巴哈马群岛、佛罗里达半岛等附近海底,都接连发现过轰动全世界的奇迹。,通过一次次的探索发现,海底确实存在著一些现代科学还无法解释的史前古迹。例如,在秘鲁沿岸的水下2000米深处,潜水探险者们发现了雕刻石柱和巨大的建筑。每当人们在大西洋或附近什么地方发现史前文明的遗迹时,各种媒体便会不约而同地声称这儿可能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神秘消失的亚特兰提斯大陆。令人称奇的是,柏拉图对亚特兰提斯的描述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往往不谋而合。无独有偶,中美洲有一个名叫“霍皮斯”的印地安部落。在他们的口头编年史里,记载著地球的三次特大灾难:第一次是火山爆发;第二次是地震以及地球脱离轴心后疯狂地旋转;第三次是12000年前的特大洪水。,虽然这是一个行将消亡的古老部落,但是他们对太阳系的了解,尤其是他们所说的地球脱离轴心这一说法,与天文学家休奥今克洛斯布朗提出的假设完全吻合。他认为假如地球两极中有一极的冰覆盖层重量突然变大,地球的旋转就会发生颤动,最后便离开轴心狂乱地转动。落后的霍皮斯部落关于太阳系的这种非凡的知识,使人们非常吃惊。,“第三次灾难”也是与事实吻合的。远在12000年以前,由于原因不明的天气突变,第三冰河期的冰川突然融化(据考察,第三冰河期融化初期的海水水位要比现在的水位低200米),使得全球的水位骤然上升,淹没了大西洋、地中海、加勒比海与其他地区的陆地与岛屿,形成了海峡。后来,加上海底火山爆发,使部分陆地下沉,因而形成了世界性的特大洪水。这次洪水导致了各种各样与之有关的传说的产生,其中有许多传奇人物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圣经中乘坐方舟的诺亚:印度史诗玛哈帕腊达中逃脱洪水灭顶之灾的佩斯巴斯巴达:哥伦比亚神话中在地球上挖洞才免遭被淹死的波希加:中国传说中治水的大禹,今天的研究者们发现,柏拉图有关亚特兰提斯古大陆沉没的记载与上述传说也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柏拉图说,亚特兰提斯是在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和洪水之后,在“悲惨的一昼夜”间消失的。如果这些传说不足以证明这场洪水确实存在过,那么,许多岩石却给我们提供了各种颇有说服力的证据。,一九六七年的某一天,巴哈马群岛的比米尼岛附近的大西洋洋面上一片平静,海水像透亮的玻璃,一望到底。几名潜水员坐小船返回比米尼岛途中,有人突然惊叫了起来:“海底有条大路!”几个潜水员不约而同地向下看去,果然是一条用巨石铺设的大路躺在海底。这是一条用长方形和多边形的平面石头砌成的大道,石头的大小和厚度不一,但排列整齐,轮廓鲜明。这是不是亚特兰提斯王国的驿道呢?,勒皮科夫是法国潜海探险家,他很快与耶鲁大学的瓦朗丁教授联系,提出组织一个在比米尼岛与周围岛屿进行水下研究的考察组。第二年8月,考察组来到比米尼岛水域展开水下考古工作,陆续获得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宝贵发现。随后,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了对百慕大海底文明遗迹的考察之中。,在比米尼岛水下,巨大的石头建筑群静卧洋底,它们结构严密,规模宏大,形状变化多端。长达1600米的大石墙,由长4.5米、宽6米、高3米的大石块砌底,每块大石至少重25吨。石砌的街道,还用长方形或多边形的石头排列出各种图案花样。一座高42米、每边长54米的平顶金字塔,沉睡在近400米的水下,另外还发现有码头、港口设备遗迹和大理石的雕像。根据巴哈马群岛附近海底石灰岩的分析,证明它在1.2万年前曾存在于空气之中,也就是说这里曾经是陆地。,此外,在墨西哥、洪都拉斯沿岸,都发现有石头堤围延伸入海,消失于洋底。在希斯班尼俄拉海底,发现大石屋多幢,其中最大的一幢宽70米、高25米。在安得罗斯岛附近的海面下,还有一座相当古老的寺庙残址,其宽度为25米,长度为30米。,1974年,苏联“勇士号”科学考察船,在直布罗陀海峡外侧的大西洋底,成功地拍摄了8张海底照片。从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除了腐烂的海草外,在海底山脉上还有古代城堡的墙壁和石头阶梯这些照片足以证明,这里曾经是陆地,并且有人类居住过。,在百慕大海域最激动人心的发现,莫过于1978年对海下巨型金字塔的发现了。当时,国际潜水中心主任罗歇韦率领一部分队员来到百慕大“魔三角”附近考察,突然大晴天起了风暴,海面瞬时间迷雾茫茫,白光直射天空,小船已无法控制,他们好舍身潜入海里。当潜入100米深处时,他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金字塔,它有两个大洞,海水以极快的速度从洞中穿过,激起海面怒涛狂卷,水雾飞腾,工夫不大,当这一现象消失,海面又恢复了平静。,为了搞清楚这座水下金字塔的情况,美国一批科学家动用先进设备,再次前往百慕大三角调查,经细心测定,他们发现,坐落在洋底的金字塔高200米,塔尖距海面100米,塔的每边长300米,建筑年代约比埃及金塔早7000年。由于海水太深,环境复杂,水下勘察的科学家无法断定该金字塔与大西洋底的其他古建筑群是否系同时代的产物。,对大西洋中百慕大海底文明遗址的最新发现是在1989年,两名挪威潜水员在“魔三角”的一个水底平原上见到一座古城。他俩用水底摄影机拍下了有关镜头,从中可以看到许多纵横交错的道路,一座座圆房顶的建筑物排列道路两旁,此外还有竞技场及长方形的建筑物。它们都保存完好。这两位挪威人自信发现了柏拉图所提到的“亚特兰提斯大陆”。,仅管人们发现了大量证据证明大西洋海底存在这古大陆,但是目前唯一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只是,在大西洋底确实有一块沉下的陆地。所以,如果大西洋上确实存在过亚特兰提斯王国,而亚特兰提斯王国确实像传说那样,沉没在大西洋底,那么,在大西洋底就一定能找到亚特兰提斯王国的遗迹。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考古学家宣布说,他已经在大西洋底发现了亚特兰提斯王国的遗迹。所以直到今天,亚特兰提斯王国依然是一个千古之谜。,3.2迈诺斯文明西方文明在美学、知识、民主等传统方面,无不源于古希腊。然而在公元前1500年,希腊本土居民还处于铜器时代时,当时的迈诺斯文明就已十分先进。100年前,人们对这个文明还一无所知,仅仅是根据古希腊神话和传说中克诺索斯(Knossos)王迈诺斯的名字来命名。迈诺斯文明以克里特岛的十来个城市为中心,而圣多尼里位于其边缘。迈诺斯人使用复杂的文字、有许多体育运动、他们使用抽水厕所、知道把凉风引入室内调节空气、还制作了许多精美的工艺品和壁画、他们的使节和商船遍布古代世界各地。,公元前15世纪末,光芒四射的迈诺斯文明在鼎盛时期突然消失了。考古发掘的结果显示,迈诺斯的城市全都在同一时期遭到摧毁,所有的宏伟宫殿都被破坏无遗。迈诺斯文明的突然消失,作为一个千古之谜,引起无数猜疑,有人说是由于闹革命,有人说是外族入侵,最新的研究表明是地质巨变导致了该文明的消失。一个石矿的地层显示,火山灰堆积层下面埋着圣多里尼昌盛文明。,现今科学家探讨:亚特兰提斯可能就是克里特岛上延续到公元前一千四百年的迈诺斯文明.当时克里特帝国势力强大,控制古代地中海一带.公元前一四七零年左右发生了一次火山大爆发,专家想象过程是火山先喷出大量致命的灰尘,然后发生惊天动地的爆发,而发生海啸和地震.近年考古学家在圣多里火山遗址发现大量迈诺斯人的文物,一种说法就受到更多的支持了.,迈诺斯文化与亚特兰提斯的高度文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圣多里尼的形状与柏拉图所描述的亚特兰提斯都是环状的,而且都有高度文明,最后圣多里尼的火山猛烈爆发亦解释了它的灭亡原因.虽然迈诺斯文化与亚特兰提斯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如果这一种说法要成立,最起码柏拉图的说法要有几个错误.包括这一个地方的位置,它的规模以及毁灭的年份.其实柏拉图所得到的数据先由埃及传出,辗转间来到柏拉图时已经自然地改变了不少,再加上翻译的错误,亚特兰提斯的数据已经有大量错误.但这种说法始终有些牵强,更有人怀疑迈诺斯文明的存在.,4.3雷姆利亚文明探奇(1).什么是雷姆利亚古罗马时代一个驱逐恶灵的宗教节日“Lemuralia”。19世纪由英国地质学家菲力浦斯科雷特(geologistPhilipSclater)命名的假想中位于古代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比亚特兰提斯(Atlantis)更早存在的拥有高度文明的大陆,为连接古代印度与马达加斯加之间的“地桥”。传说这块大陆上的居民具有非凡智慧,后由于地壳变动约在地球张三纪初期(3400万年前)开始沉没,300万年前完全沉没约在印度洋。但从此以后“雷姆利亚”成为人类从伊甸园中的更高级生命体堕落而来之假想理论之基石。,有关雷姆利亚相关传说及争议颇多,如其所在地、雷姆利亚人的形象等等,亦有部分人相信雷姆利亚和亚特兰提斯为同一时期并存的两大文明,但前者的科学技术水平更胜一筹。依照神秘学者所述,雷姆利亚文明是继米特拉姆大陆(位于今南极大陆)毁灭后地球上出现的第三个文明社会,是米特拉姆大陆幸存者们的后裔。该时代的人类是以感性为中心。那时人类是以磨练“感性”为主要修行,累积最高度修行的人可以区别三千种的颜色,和二干五百种的香味。,距今八万六千年前,一块陆地突然浮起,转眼之中在印度洋上形成大陆。约一年之后,巨大的大陆雷姆利亚完全显现。一块以往从未见过的巨大陆块自海中浮现。它是一块东西三干五百公里、南北四千七百公里的菱形大陆。这块大陆终于长出茂盛的草木,成为肥沃的土地。雷姆利亚的大陆名称,是从过去米特拉姆的首都拉米特演变而成,雷姆利亚人注重“爱与和谐”的生活方式,并对艺术领域投入大量精力,在昔乐、绘画、文学、诗、建筑、雕刻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