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论文关于语言艺术让课堂更精彩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要】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最重要的一种手段。语文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水平,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交际中使用最广泛、最灵便、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如今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但教学语言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因为课堂始终是一个弥漫语言的环境。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表达的方式与质量不仅关系着学生智慧的启迪及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如著名教育家于涟曾说过:“语文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加强教育效果的有力手段,而且能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语言,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1”教师以舌为耕,传道授业,教书育人。教师的功夫全在这张嘴上,要想把课上得有感染力,说服力,全凭借着自己娴熟的口语表达能力。那么,我们就必须下苦功夫锤炼教学语言,讲究语言艺术。 1.教师语言艺术及其特点 1.1教学语言艺术的含义。 什么是教师语言教师的语言不同于一般口语,它是在一般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职业专门用语。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的需要,适合教育对象心理特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也就是教学语言。 1.2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 教学语言除了具备教育性、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等几个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2.1文化的承载。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是文化的负载性。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语文教师十分注意语言与社会文化的联系。教师在运用这种语言时,总是自觉地导入或融入该语言的承载的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因素,使自己的语言的行为的过程与结果,从整体上渗透出一种文雅之气,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更好的浸润感化学生,培养他们的良好文化气质。 1.2.2表达的规范性。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运用规范并标准普通话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从而学习普通话。在课堂教学中,一口准确流畅,娓娓动听的普通话,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教学语言示范,它能创造一种良好的语境,使学生受到规范的语言教育和熏陶,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语言传授知识,开启心智,培养人格的作用。然而目前在不少中学,尤其是在农村中学的课堂中,一些语文老师仍在使用方言土语。存在“我是在本乡本地上课,讲不讲普通话学生一样能听得懂。”这是一种目光短浅偏执之说。严格一点来说,是对学生的前途极不负责任的语言行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学生,他不会甘愿一辈子困于大山之中,他总会寻找一切机会去认识外面的世界,当他带着具有浓厚本土气息的普通话与别人交流产生困难时,他的心中不免有些自卑。孩子是非常在乎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的,这时他也不免责怪于这些语文老师。现在的不少农村中学生已深感升学、就业时不会普通话的切肤之痛,难道这些语文老师能辞其咎吗更何况,满口佶屈聱牙的方言,也不能准确的传递语言的知识信息,更别说传承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负载语言丰富的文化信息了。这是在降低课堂教育的质量。因此,语文教师要力求做到语言规范,准确明了,干净利落,决不出现口语、口头禅等,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合乎普通话的要求。追求语言的生动、通俗,但不要出现粗俚的语言,而应该是文明、规范、高雅的语言。同时,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悦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 1.2.3语境的制约性。 课堂教学语言必定受到语境的制约,主要于课堂的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速度的快慢行止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关键环节。众多课例表明:讲课过快,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进而思维受到阻碍。讲课速度过慢,容易使学生的思维松弛,注意力分散,昏昏欲睡。久而久之,学生会有厌恶老师所教的学科.所以,教学速度的快慢行止,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定:以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为前提;应按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定;一堂课只有45分钟,在有限时间内教师毫无限制的即兴发挥,无益于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开发,只能使学生如坠入烟雾之中,不知所从。此外,还要保持音音与音速的错落有致,保证在座的人都能清晰入耳。要巧妙的使用“变换型”语调,使讲课语调千变万化,有起有伏,有波澜,使课堂语言声调亲切、柔和,富有的律感。不要使语调过于高亢、抑制、平缓,造成语言单调乏味。如果教学语言随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富有节奏感, 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跟,那么,就能保持学生的兴奋情绪,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相反,果教学语言平板单调,在一个平面上滑动,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疲乏之感, 其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课堂教学的空间就是教室,教学语言声如雷鸣,对学生刺激过量,必定使学生的注意力难以维持,声音过于低沉,会影响到后排学生的听力效果。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除了要设计出精彩的教学设计同时,还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语境制约因素。 2.教学语言艺术的原则 为了保证教师语言艺术恰当有效地推动教学信息的交流,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教师语言艺术的实际运用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协调一致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善意尊重原则;。2.1协调一致原则。 教学相长,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想使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则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协调一致。教师运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来传递信息,与学生交流,从而使教学双方做到认识一致,思想同步,行为一致。因此,协调一致原则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又一个重要原则。 2.2可接受原则。 可接受原则是指教学语言必须使学生能够接受、不抗拒。教学语言是教学双方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教学语言只有被学生所接受,教育信息的交流的目的才能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目中有人”,这个人就是自己的教学对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换位深思,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为教学语言能否被学生接受,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手段。因此,教师语言艺术要贯彻可接受原则,必须把握住以下几点:教学语言必须切合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语言必须通俗易懂;教师要善于调控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教学语言要规范。 2.3善意尊重原则。 在教师语言艺术运用过程中,善意尊重原则是对教师提出的最基本原则,其中包括两个层次,即善意原则和尊重原则。善意原则是教师语言艺术的目的原则。要求教师对学生必须抱着善良美好的目的,为了关心、爱护、帮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5699-2025采光测量方法
- 2025年安全意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草坪园艺技术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 2025年物流行业高级经理的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初中学科竞赛颁奖词模板
- 2025年机械安全员安全培训教材题库
- 2025年品质管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文字的加强
- 2025年计算机信息系统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课件
- 《复变函数》课程说课
- 国家职业资格-中级维修电工试题2(含答案)
- 旅客运输心理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医院免疫检验报告(性激素6项)
- 消失模白区岗位操作规程
-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课-短语句子
-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和治疗我国专家共识
- 表单-公司董监高、股东、核心技术人员调查表(上市或尽调使用)
- GB/T 7588.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 GB/T 3406-2010石油甲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