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煤层群的开采顺序,第一节缓斜及倾斜煤层群的开采顺序第二节急斜煤层群的开采顺序,开采煤层群时,各煤层的开采顺序有下行式和上行式两种。下行式开采顺序先采上煤层(组)后采下煤层(组)上行式开采顺序先采下煤层(组)后采上煤层(组)合理的煤层开采顺序应该是:1)考虑煤层采动影响关系的前提下,保证开采水平、采区、采煤工作面的正常接替,2)保证矿井持续稳产高产,减少煤损;3)减少巷道掘进及维护工程量,4)安全可靠。,第一节煤层群的开采顺序开采缓斜及倾斜煤层群时,通常采用下行式开采顺序。当煤层间距较近时,上层煤采后围岩和煤柱内所产生的支承压力有可能传递到下煤层而产生应力增高区。注意以下问题:1)上煤层开采时应尽量不留煤柱或少留煤柱,或使下煤层的巷道布置在上煤层煤柱之外,躲开应力增高区2)上下煤层的同采工作面错距不易过小,不要使下煤层回采后顶板岩石移动,波及上煤层的回采工作面,H煤层间距,m;岩层移动角,坚硬岩石为600700,软弱岩石为450550;L上下煤层安全距离,一般不小于2025m;b上部煤层采煤工作面的最大控顶距,m。,一、上行式开采的技术条件及判别方法,上下煤层层间距大小是影响上行开采的主要技术因素之一,确定安全合理的上行开采的层间距。1、比值判别法当下部开采一个煤层时,式中:H上下煤层之间的垂距,m;M下煤层的采高,m。当比值K7.5时,先采下部煤层一般可以不影响上煤层的准备和回采。,当下部开采多个煤层时,用综合比值K来判别,即:,式中:,下山开采,2、盘区上下山开采panelmininginriseanddip,盘区上、下山开采近水平煤层()的大巷一般布置于井田中部。上山盘区risepanel按煤层倾斜趋向,开采水平之上的盘区panelabovemininglevelaccordingtoseampitch下山盘区down-dippanel按煤层倾斜趋向,开采水平之下的盘区用开采水平大巷既采上山盘区,又采下山盘区(panelbelowmininglevelaccordingtoseampitch,。)u上山盘区risepanelu下山盘区down-dippanelu石门盘区crosscutpanel(石门作为盘区的主要运输巷道crosscutusedtomainhaulageentryofpanel),3、上、下山带区开采stripmininginriseordip,上、下山带区开采stripmininginriseordip用开采水平大巷既采上山带区,又采下山带区usingleveldrifttoextractbothrisestripanddipstrip。上山带区striprise开采水平大巷以上的带区extractingstripaboveleveldrift。下山带区stripdip开采水平大巷以下的带区extractingstripdownleveldrift。,(三)按区内巷道布置及开采部署classificationaccordingtoroadwaylayoutandminingsequence,u单翼采区或盘区unilateralextractionorpanel采区或盘区的主要巷道(上山、下山或石门)布置于采区或盘区一翼themainentry(rise,diporcrosscut)islocatedinoneorotherlimbofdistrictorpanel。u双翼采区或盘区doubleextractionorpanel采区或盘区的主要巷道(上山、下山或石门)布置于采区或盘区中部themainentry(rise,diporcrosscut)islocatedinthemiddleofdistrictorpanel。u跨多上山采区districtacrossoversomerisesorpanelacrossoversomecrosscuts,跨多上山采区districtacrossoversomerises,跨多上山采区特点characteristicofdistrictacrossoversomerises:,1)上山一般布置于煤层底板岩石中riseislocatedinrockstratumoftheseamfloor;2)上山间距:5001000m(一部胶带机长度)risespacing5001000m(thelengthofabeltconveyor);3)回采工作面连续跨多个上山连续推进,以减少工作面搬迁。用于地质构造简单的地段。4)初期工程量大,占用设备多。适用:连续推进几组上山要视地质开采条件确定,条件好,可以在井田一翼连续推进。目前应用的多是跨前上山连续推进的准备方式,如前图。,(四)按煤层群开采时的联系,u单层准备u联合准备单层准备各煤层独立布置自己的准备巷道,生产系统相互独立。联合准备几个煤层共用一套准备巷道及生产系统,准备巷道一般为几个煤层共用,集中成为一个采区。联合准备:集中上山联合准备(共用上山)和区段集中平巷联合准备(共用区段平巷),一般情况下后者包括了前者。煤层群相邻分带组成带区时,其分带准备,同样也可有分带单层准备和分带集中斜巷联合准备。,(五)准备方式分类,第二节采区式准备,煤层群开采时,由开采水平大巷每隔一定距离(采区长度)开掘采区石门,为各煤层服务,根据各煤层的间距不同,采区式准备分为:煤层群单层准备,多煤层联合准备,煤层群分组集中采区联合准备方式,第二节采区式准备(preparationindistrict),一、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方式1、特点:1)采区石门贯穿的各煤层均独立布置采区上山、装车站和车场,按煤层各自布置采区,采区石门贯穿若干个采区。3)单一薄及中厚煤层采区准备主要解决的问题:合理确定采区走向长度;沿煤层合理布置上山;合理划分区段,选择采区车场形式等。对于单一厚煤层,除上述内容外,还要合理确定采区上山的层位,煤层上山,岩层上山。,2、应用:层间距较远的单一薄、中厚和厚煤层,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1-运输大巷;2-回风大巷;3-采区运输石门;4-采区回风石门;5-运煤上山;6-轨道上山;7-采区煤仓;8-区段运输平巷;9-区段回风平巷,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二、煤层群采区联合布置准备方式,1、采区集中上山联合布置条件:M12.0mM24.5m,层间距较小。,1-运输大巷;2-回风大巷;4-运输上山;5-轨道上山;6中部车场;7-上部车场;8-采区回风石门;9-区段运输石门;10-区段轨道石门;14-溜煤眼;15-采区煤仓;17-联络小石门。,1-运输大巷;2-回风大巷;3-采区下部车场;4-运输上山;5-轨道上山;6-中部车场;7-上部车场;8-采区回风石门;9-区段运输石门;10-区段轨道石门;11-m1区段运输平巷;12-m1区段回风平巷,13-m2区段岩石集中运输平巷;14-溜煤眼;15-采区煤仓;16-联络斜巷;17-联络小石门。,上煤层区段平巷单独布置、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生产系统:,下煤层布置区段集中巷,分层同采,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生产系统,上、下煤层共用一组上山。下煤层各分层共用区段集中平巷。,采准工作:大巷1开掘采区下部车场3向上开掘采区岩石集中运输上山4采区集中轨道上山与回风大巷2相连形成通风系统在1区段上部开掘采区回风石门8在1区段下部开掘区段运输石门9与区段轨道石门10,分别与上层煤贯通在上煤层开掘区段运输平巷11和区段回风平巷至采区边界开掘开切眼,形成工作面即可进行回采.掘进过程中同时开掘中部车场6,上部车场7及采区各硐室,运煤系统:上层煤工作面采出的煤区段运输平巷11区段运输石门9溜煤眼14采区运输上山4采区煤仓15大巷1运至井底运料系统:材料设备由大巷轨道上山5采区上部车场7采区石门8轨道平巷12工作面通风系统:新鲜风流由大巷1采区轨道上山5区段轨道石门10上煤层下区段轨道平巷12由联络巷至区段运输平巷11冲洗工作面后由区段回风平巷12采区回风石门8回风大巷2排出.,11,12,12,上、下区段同采过渡期通风系统,2、煤层群分组集中采区联合准备方式,特点:1)按层间距不同,分为若干组;2)每组煤层采用集中联合准备;3)采区石门贯穿若干独立采区。适用:分组间距70m。,煤层群分组集中采区联合准备,1)按层间距不同,分为若干组;2)每组煤层集中联合准备采区;3)采区石门贯穿若干独立采区。适用:分组间距70m。,三、缓倾斜、倾斜煤层采区准备方式适用条件,主要因素:煤层间距,技术装备1、煤层间距小于2030m各煤层可采用共用(集中)上山的联合准备。2、煤层间距小于1015m共用(集中)上山、共用区段集中平巷。(60年,普采经验)3、分组集中(联合)布置采区适用条件:组间距70m,集中(联合)布置特点:,1)在采区内可适当布置较多的工作面同时生产,有利于提高采区生产能力,减少矿井同时生产采区数目,生产集中,可减少辅助生产环节、设备和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2)共用一组集中上山,减少了上山数目,维护费少;共用一条区段集中平巷,改善了巷道维护条件,3)联合准备时的集中上山和集中平巷,可布置在比较坚固稳定的岩层中,易于保证巷道规格质量,便于采用、安装、运转高效能的运输设备;4)采出率高,煤损少;5)岩巷工程量大,初期工程量大,准备时间长,管理水平高。,4、技术发展趋势,趋势单层化准备方式,少开岩巷,多开煤巷。特点:1)综采单产高,不需多面同时生产;2)综采推进速度快,要求准备快,少开岩巷;3)巷道维护技术发展较快,一些煤巷维护困难问题已逐步解决;4)综采运输能力大,平巷采用可伸缩胶带运输机,输送能力大,铺设距离长。,六、急斜煤层采区式准备的特点,根据开采急倾斜煤层群矿井的经验:对于煤层数目较多,层间距不大(5060m),工作面单产低;采区生产能力较大(大于2530万t/a),采用岩石轨道上山与煤层上山相结合的联合准备方式是比较适宜的。,第三节盘区准备方式(panel),concept:盘区近水平煤层的采区。近水平煤层的煤层。近水平煤层开采,井田常划为盘区,用:倾斜长壁采煤法走向长壁采煤法,盘区分类:,按开采煤层数目分:单层准备盘区联合准备盘区按盘区主要巷道位置分:上山盘区下山盘区石门盘区,一、上下山盘区单层准备,l盘区上下山多沿煤层布置,上下山之间相距1520m,两侧各留2030m的煤柱l运输上下山可采用刮板或胶带输送机,也可采用无极绳矿车运输l轨道上下山可用无极绳绞车运输适用于近水平薄及中厚单一煤层,开采厚煤层时,盘区上下山一般布置在底板岩层中,用溜煤眼和斜巷与区段巷道连接二、上山盘区集中上山联合准备(risepanel)1、条件:盘区内开采2个煤层,自上而下为m1和m2煤层;厚度均为1.02.0m,层间距为15m左右;煤层平均倾角;低沼矿,地质构造简单。2、由于m1和m2两煤层间距不大,故进行盘区联合准备,盘区走向1200m,倾斜长1000m,划分6个区段。3、采煤方法走向长壁采煤法,对拉工作面布置,1-岩石运输大巷,2-总回风巷,3-盘区材料斜巷,4-盘区轨道上山,5-盘区运输上山,6-下部车场,7-进风斜巷,8-回风斜巷,9-煤仓,10-m1区段进风巷,11-m1区段运输巷,12-m2区段进风巷,13-m2区段运输巷,14-区段材料眼或斜巷,3、巷道布置,巷道布置特点:(1)盘区上山开在煤层中,运输上山5布置于m2层中,轨道上山4布置于m1层中(2)区段煤层平巷为单巷布置,对拉采面,两层有关巷道以溜煤眼和斜巷14相联系,如m1区段进风巷10和m2区段进风巷12重迭布置,中间以区段材料眼或斜巷14相联系。m1区段运输巷11和m2区段运输巷13通过区段溜煤烟15相联系,(3)水平运输大巷1布置于m2底板岩层中,总回风巷2布置于m2中,位于运输大巷1一侧,并列布置。,掘进顺序自岩石运输大巷1盘区材料斜巷3和甩车道16进入m1后掘进盘区轨道上山4从下部车场6进风斜巷7和盘区煤仓9到达m2沿m2掘进盘区运输上山5同时开掘回风斜巷8至m1。,自轨道上山4开掘m1一二区段的进风巷10和运输巷11自运输上山5开掘m2区段的进风巷12从12向上掘区段材料斜巷14与m1区段进风巷10连通开掘区段溜煤眼15与m1区段运输巷11连通,三、石门盘区集中平巷联合准备(crosscutpanel),石门盘区自水平运输大巷开掘石门作为盘区主要运煤巷道的盘区称石门盘区。石门盘区的区段平巷布置、层间联系与上下山盘区基本相同下面为开采近距离煤层群的石门盘区集中平巷联合准备的巷道布置情况条件:煤层厚度(m)层间距(m)m10.9m24.43.3m34.52.6=,低沼矿,盘区走向2200m,倾斜长8001000m,走向长壁采煤法。,1-岩石运输大巷;2-盘区回风大巷,3-盘区石门,4-盘区轨道上山,5-采煤工作面,6-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7-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8-区段煤仓,9-进风巷,10-进风行人斜巷,11-回风运料斜巷,12-溜煤眼,13-m1运输平巷,14-m1回风平巷,15-m2上分层运输平巷,16-m2上分层回风平巷。,巷道布置特点,1)岩石运输大巷1置于距m3煤层约20m的底板岩石中;回风大巷2置于距m3约10m的底板岩石中2)盘区石门3置于距m3的底板岩石中,与岩石运输大巷1同水平。相当于“运输上山”,机车可进入盘区石门3直接装煤3)盘区轨道上山4置于距m3约10m的底板岩石中。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6和轨道集中平巷7置于距m3约810m的底板岩层中。,掘进顺序自运输大巷1开掘盘区石门3,盘区轨道上山4与回风大巷2连通在区段上下边界位置,开掘盘区区段煤仓8、进风巷9和材料绕道17,在距m38m左右于底板岩层中掘进区段运输集中巷6和区段轨道集中巷7自区段集中巷每隔一定距离分别掘进回风运料斜巷11,进风行人斜巷10和溜煤眼12,穿透三个煤层,运煤系统:工作面采出的煤炭煤层运输平巷13溜煤眼12运输集中巷6区段煤仓8盘区石门3内装车运料系统:由运输大巷1车场绕道19轨道上山4轨道集中巷7回风运料斜巷11各煤层回风平巷14或16运到工作面通风系统:运输大巷1盘区石门3进风巷9运输集中巷6进风行人斜巷10各煤层超前运输平巷13或15冲洗工作面污风回风平巷14或16回风运料斜巷11轨道集中巷7轨道上山4盘区回风大巷风井,(三)改进型的石门盘区,1、采用对拉工作面布置的石门盘区。,改进型的石门盘区,2、当煤层倾角很小,煤层稳定,可将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3布置在与石门同一水平的标号上,使电机车经盘区石门2直接进入区段集中平巷内3在各溜煤眼12下装车。当小时,煤层稳定时用。,1-岩石运输大巷,2-盘区石门,4-进风行人斜巷,5-进风联络巷,6-煤层运输平巷,7-采煤工作面,8-煤层回风平巷,9-回风联络巷,10-回风运料斜巷,11-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巷,12-溜煤眼,改进型的石门盘区,3、当煤层变化大时,采用石门盘区致使部分溜煤眼高度过大,可采用石门盘区与上山混合联合布置方式。,1-运输大巷,2-盘区石门,3-盘区上山,4-区段集中巷,5-煤仓,6-回风大巷,四、上山盘区与石门盘区的比较与选择,石门盘区主要优点:L将盘区上山的倾斜运输变为盘区石门的水平运输,机车可进入,生产系统简化,运费低;l采用盘区石门后,各工作面的煤运至溜煤眼,后又入区段煤仓可起到缓冲和调节运输的作用,石门中电机车运输不易发生故障,利于连续生产;l岩巷维护费低,利于降低煤损。石门盘区主要缺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地产行业物业管理升级水平考试-物业行业监管(信用体系)政策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专项能力测试-普惠性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考核试卷
- 2025年化妆品个护行业绿色环保产品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债务化解情况督导评估考核试卷
- 2025年化妆品行业品牌营销与绿色化妆品发展报告
- 2026西藏银行校园招聘12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南京智慧交通公司职业经理人招聘1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玉溪市元江县民政局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福建三明永安市贡川镇人民政府招聘编外聘用驾驶员2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第一批)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药药理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70岁以上老年换证三力测试模拟题
- 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课件
- 船机桨的匹配问题
-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综合(Ⅰ)》第9课+课件
- TCAMDI 083-2022 无托槽正畸矫治器
- GB/T 29024.4-2017粒度分析单颗粒的光学测量方法第4部分:洁净间光散射尘埃粒子计数器
-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课件
- 英语经典电影课件
- 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骨骼肌收缩
- 光盘m3352工控核心板-n128li用户手册-v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