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宋代文学.ppt_第1页
第五编+宋代文学.ppt_第2页
第五编+宋代文学.ppt_第3页
第五编+宋代文学.ppt_第4页
第五编+宋代文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第一章宋初文学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第四章苏轼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变化第八章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第九章辛弃疾和辛派词人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第十一章南宋的散文和四六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绪论,总论:陈寅恪先生在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一文中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金明馆从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第4部分中之唐到宋时的中国文明:“在这整个期间,中国是世界上的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光辉的。”(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三联书店。1982年,页127。),政治则如有范仲淹、赵鼎;哲学则有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朱熹、陆九渊等;文学则有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辛弃疾、李清照、陆游、柳永、周邦彦等;书法则有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自觉的将文人的“书卷气”带入书法,重视以书法表现自身的情韵异趣,使书法更具文化底蕴,倡导形成了“尚意”的风气;画则有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米友仁等为代表的文人画,大体偏向简率天真,平淡写真,主写意而超形似。山水画取代人物画成为画坛的主流。李成、范宽、郭熙、王希孟、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瓷则有定窑、汝窑、钧窑、哥窑等;建筑则趋向精巧细致、华丽繁复,如太原晋祠祠圣母殿、宁波保国寺大殿、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吴县玄妙观大殿、江油云岩寺飞天藏殿、定县开元寺殿、长清灵岩寺塔、开封佑国寺塔、苏州云岩寺塔、报恩寺塔、杭州六和塔等。,一、文学成就宋代古文成就超过唐文。宋文文体多样,主要包括四六、文赋、古文、笔记文等。在文章功能上,宋文具有议论、叙事、抒情三种功能,而议论尤为突出。宋文的风格趋于平易畅达。明代艾南英说:“文至宋而体备,至宋而法严。”(再答夏彝仲论文书,天佣子集卷五),附录:,人姚鼐的古文辞类篹(cun)将文章分为十三大类。论辩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誌类、杂记类、箴铭类、颂赞类、辞赋类、哀祭类。,宋诗与唐诗各领风骚。题材通俗,境界老、淡,追求平淡、理趣。与唐诗相比,严羽认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这种看法有一定的偏颇。钱钟书先生唐宋诗歌差异的论述则较为通达,缪钺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钱钟书则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宋词为宋代文学之胜(宋词词体完备、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流派众多、名家辈出,实是宋一代文学代表。,二、原因探究(钱、闲、敢说、能说)1、知识分子自身素质知识分子科举出身,集学者、文人、官僚为一身。出入儒佛,亦官亦文,深于学问,涉身世事,使宋代文人的生命范式趋于冷静、哲理和务实,他们的人生态度倾向于理智、平和、稳健和淡薄(放得开则能淡泊,参得透则能自由)。沉湎于理性生活的結果,培养出了崇尚自然、平淡、老境的审美情趣。其具體表現就是在文章內容上谈理的作品多,其手法上常表現為長篇大论、在詩中则表現為“理趣”。,有品节又有涵养的精神:这使他们对物对己的心态更为圆融、宽容。表现在审美活动则雅与俗、刚与柔兼收并容,甚至以丑为美。如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表现出对世间生命循环的哲性思考。又如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数明。”梅尧臣东溪“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2、宋代知识分子的待遇(1)政治待遇:宋代承五代武人跋扈之后,重文轻武,以争取“士”阶层的支持,因此对士采取了特別优容的政策,实行文官政治。士大夫与之共治天下的向往,激发起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士人普遍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淑世情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張載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往圣继絕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如王禹偁对雪、梅尧臣汝坟贫女、王安石河北民、辛弃疾永遇乐、陆游关山月、文天祥正气歌等。宋太祖还在太庙立下誓碑,不杀士大夫和上疏言事者。陈寅恪說:“六朝及天水(赵宋)一代思想最为自由。”(论再生缘)因此,宋朝在的时间里,便形成了一個人数众多的官僚阶层。”,(2)生活待遇。宋代俸禄包括正俸(钱)、禄粟(米)、职钱、公用钱、职田、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大多均以钱支付。还有谦人(仆役)、衣料(官员使唤之仆役,每人每年粮食折钱3000文,绸绢每匹折钱一贯,布每匹350文,绵每两40文等)等等,不一一列举。此外朝廷还时常给予赏赐。宋初基本沿袭后周之制,采用俸户制。太宗初年废俸户制,本官月俸给1/3钱,2/3实物。初期俸禄较低,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首次大幅度加薪,仁宗嘉祐年间正式制定“禄令”,如规定宰相、枢密使月俸料300贯,春、冬衣服各赐绫20匹、绢30匹、冬棉100两,每月禄粟各100石,谦人衣粮各70人,每月薪(柴草)1200束,每年炭1600秤,盐7石等。元丰改制,调整了官阶与俸禄,又有增加。南宋初,财政困窘,俸给和米麦均减半支给。宋朝的俸禄制度非常复杂,如仁宗年间定41等,每等内依官职不同又多少有差,详参见以下的宋史职官志(略)。,三、文学特点题材:世俗化、政治民生、忧患意识、爱国情怀等为多。审美风格:平易畅达、平淡自然、理趣趋向:社会政治功能、哲理思考、通俗化、叙事性。文体功能:文实用、诗言志、词娱情。,四、城市经济与俗文学北宋末年,人口高达一亿以上。南宋最高达到6千万人口。宋代垦荒面积700多万,唐代仅为400多万。北宋稻谷亩产12石,这是唐代的最高水准,南宋长江流域实现稻麦两熟制,为农业史上的一次大变革,亩产34石,长江下游达到56石。宋代城市经济发达,城市突破城镇界限,沿街开店,并出现夜市。市民文化的兴起:宋代文化有两个极端,一个是士人文化的雅化,另一个是市民文化的俗化。由于宋代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市民阶层,随之出现了市民文化的兴盛,又可叫俗文化。瓦舍(固定的游艺场所)、勾栏(专供演出的圈子)、杂剧、杂技、讲史、说书、说浑话、皮影、傀儡、诸宫调、花鼓、舞刀等。,第一章宋初文学第一节宋初、复古思潮和王禹偁的散文主张和创作第二节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第三节宋初的晚唐体诗人第四节西昆体的衰落,第一节宋初、复古思潮和王禹偁的散文主张和创作,一、宋初复古思潮1、宋初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及仁宗朝的初期,从960-1037年,共70多年。2、复古思潮宋初文坛由五代十国入宋旧臣李昉、陶谷、徐铉等主导,入宋散文多用骈文,风格浮艳。但也涌动着一股提倡韩柳古文的复古思潮,其理论代表人物有柳开、穆修,姚铉,而创作成就最高者当属王禹偁。,(1)柳开(947-1000),少时名肩愈,字绍元,24岁改名开,字仲涂,大名人,著有河东先生集,存诗四首。他在应责中说:“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2)姚铉(968-1020),编选唐文粹,专录古文,其意图相当明显。(3)穆修(979-1032)在宋初文坛上的贡献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刊刻韩柳古文,二是培养了祖无择、尹洙、苏舜钦等北宋古文运动的中坚人物,后二人直接影响了欧阳修。,二、王禹偁文学理论及其创作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钜野(在今山东省)人,家世务农。太平兴国八年进士,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他从小就奋发求学,五岁能诗,九岁能文。相传济州从事毕士安有一次在筵席上出了一句诗:“鹦鹉能言难似凤”,座客皆不能对,碰巧王禹偁替他父亲给公府送面,来到阶下,竟不假思索地对了一句:“蜘蛛虽巧不如蚕。”毕士安听后大为赞赏,连声夸他是“经纶之才”,爱重地称为小友。他是一位关心人民疾苦和有所作为的官吏,吾志诗中曾自我表白地说:“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丕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表达了从儒家经典中继承得来的政治抱负。在和屯田杨郎中同年留别之什中又说“许国丹诚皎日悬”,透露了赤心报国的远大志向。,王禹偁的政治主张。王禹偁在政治上主张改革,曾向朝廷提出许多建议,在端拱箴、三谏书序、御戎十策以及知扬州时作的应诏言事疏等著作中,他提出了重农耕、节财用、任贤能、抑豪强、谨边防、减冗兵冗吏、淘汰僧尼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主张,虽大多数未被太宗、真宗采纳,却为宋仁宗时范仲淹等人的庆历变法开了先声。,他是个有胆有识、刚正不阿的人,虽屡次遭到排挤打击,并不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初衷。他以国事为重,经常批评朝政的得失,因此得罪了皇帝,触怒了权贵,“丹笔方肆直,皇情已见疑”(吾志),终于“三黜以死”。第一次被黜是在淳化二年(991)。妖尼道安诬告徐铉(事见东都事略卷三十八),王禹偁上书为铉辩护雪诬,触怒皇帝,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后召还京师,为翰林学士。第二次是太宗道元年,因“谤讪”罪被贬,出知滁州。真宗即位,修太祖实录。因秉笔直书,被宰相张齐贤加以“议论轻重其间”(宋史本传)的罪名,在咸平元年(998)遭到第三次罢黜,出知黄州,故后世称他为王黄州。卒于真宗咸平四年(1001),仅四十八岁。在三黜赋中,他曾表示:“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这种为主持正义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封建士大夫中间是难能可贵的。,一生创作的诗歌和散文甚多,可惜大部分已散侠,现存小畜集三十卷。后来他的曾孙王汾收集其逸文遗篇,又编为小畜外集十三卷。王禹偁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在古文方面,主张“远师六经”,“近师吏部(韩愈)”,写“传道而明心”的古文。他特别强调“不得已而言”,文章要“句易道”、“义易晓”,发挥了韩愈古文理论与实践中“文从字顺”的一面。他的散文作品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语言晓畅。待漏院记是一篇政论,提出“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的论题,规劝执政者要勤政爱民,而不能“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义正辞严,笔触锋利。其代表作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写于贬官黄州时期。文中极力渲染谪居之乐,把省工廉价的竹楼描绘得幽趣盎然,含蓄地表现出一种忿懑不平的心情。文章多用排比,音调优美,富于诗味。唐河店妪传记述边地一位老妇人机智杀敌的故事,又借题发挥,谴责了当权者在军政措施上的不当,既有生动的人物描写,又有恳切的议论。此外录海人书、答张扶书等都是他散文的代表作品。作为宋初最重要的散文家,他的古文理论和创作,对宋代散文风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苏轼称他“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王元之画像赞并序),当非溢美之辞。,待漏院记赏析解题见作品选第一自然段议论风发,关键词有二:勤、宰相。但文章上天入地、由远及近,娓娓道来。句式则由两骈句、十散句构成。且散句之中又有偶句,如此文章开头既整齐又气韵流贯,既整密有舒宕。第二自然段为描述之词,纯想象之文。全段以四句为主,杂以长句,参差错落。第三自然段以问句开头,引人注意。接着8偶句指出相君职责所在,最后散句“皇风”等句点出国家昌盛、人民安康非苟且可得,实是宰君勤力、奉公所致。第四自然段则从反面论证宰相职责所在,以及失责所带来的灾难,语言生动、形象。此一段与上一段在结构形式上为对偶。第五自然段进一步指出庸相亦不可取。第六自然段点名著者及其写作用意。,黄州新建小竹楼记,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于城西北隅,雉(zh)堞(di)圮(p)毁,蓁(zhn)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y)江濑。幽阒(q)辽夐(xing),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zhng)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披鹤氅(chng),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清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斡(w)、丽谯(qio),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rn)。”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y);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q)之,庶斯楼之不朽也。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公元999年的中秋佳节,身在湖北黄州的王禹偁,眼望着溶溶月色,禁不住千思万虑涌上心头,奋笔写下了此文,表达了他遭贬之后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和庄重自持的思想情操。又:颓废、不平、恐慌以及重新回到权力中心的期望。,第二节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一、宋初诗坛方回在桐江续集卷三十二送罗寿可诗序中则说: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昉)、徐常侍昆仲(徐铉、徐锴)、王元之(禹偁)、王汉谋(奇);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庠、祁)、张乖崖(咏)、钱僖公(钱惟演初谥思,改谥文僖)、丁崖州(谓)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准)、鲁三交(交)、林和靖(逋)、魏仲先父子(野及子闲)、潘逍遥(阆)、赵清献之祖(湘)。凡数十家,深涵茂育,气极势盛。,二、白体诗“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徐锴、王禹偁等人。宋朝事实类苑称李昉“为诗慕自居易之浅切”、瀛奎律髓云:“鼎臣(徐铉)诗有白乐天之风。”宋朝廷优待文臣,且提倡诗赋酬唱,所以当时的馆阁之臣唱酬成风,且编成了许多唱酬诗集,例如李昉与李至的二李唱和集、李昉等人的禁林宴会集、徐铉等人的翰林酬唱集等。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自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如徐铉寒食成判官重访:“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涯,远巷踏歌深夜月,隔墙吹管数枝花。鸳鸯得路音尘阔,鸿雁分飞道里赊。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这派诗人作诗不事雕琢,造语自然,常常率尔成章,追求抒情的率真,因而诗意较为显豁,缺点是意尽语浅,气弱格俗。四库提要评徐铉云:“常曰:文速则意思敏壮,缓则体势疏慢。故其诗流易有馀,而深警不足。”,三、王禹偁对“白体诗”的创新创新之处表现在:一是在诗歌主张上,后期由白体向杜甫学习。他在示子诗中说:“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可见他还推尊杜甫,曾称颂“子美集开诗世界”。二是他在创作中努力实践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语言平易流畅,风格简雅古淡。叙写自己生平事迹与怀抱,能挥洒自如,畅所欲言,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风气。,畲田词五首大家齐力斫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杀尽鸡豚唤劚畲,由来递互作生涯。莫言火种无多利,林树明年似乱麻。谷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乱入云。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畲田鼓笛乐熙熙,空有歌声未有词。从此商於为故事,满山皆唱舍人诗。对雪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薪刍未阙供,酒肴亦能备。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因思河朔民,输税供边鄙。车重数十斛,路遥几百里。羸蹄冻不行,死辙冰难曳。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又思边塞兵,荷戈御胡骑。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今日何处行,牢落穷沙际。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不耕一亩田,不持一只矢。多惭富人术,且乏安边议。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数峰无语无语”与“数峰毕静”评:情感深沉含蓄,笔调清丽,饶有韵致。诗风平易浑成、简雅古淡。,四、王禹偁在宋初诗坛上的地位王禹偁的诗受到同时和后世诗人的推许。林逋读王黄州诗集说:“纵横吾宋是黄州。”胡仔也说:“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吴之振等宋诗钞中小畜集钞说:“元之独开有宋风气,于是欧阳文忠得以承流接响。文忠(欧阳修)之诗,雄深过于元之,然元之固其滥觞矣。穆修、尹洙为古文于人所不为之时,元之则为杜诗于人所不为之时者也。”他的确是宋初最杰出的诗人,是联结唐代的杜甫、白居易和宋代欧阳修、苏轼的重要人物。,第三节宋初的晚唐体诗人,一、晚唐体在太宗,真宗朝,有一批所谓晚唐派诗人,主要人物有:潘阆、魏野、林逋、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风、惠崇、字昭、怀古和寇准。追踪贾岛、姚合的诗风,多写清幽枯的隐居生涯。可惜的是诗境颇为狭窄,总离不开隐士生活的小天地。六一诗话记载了“九僧”的一则故事:“有进士许洞者,善为词章,俊逸之士也:因会诸诗僧分题,出一纸,约日: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山、永、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于是诸僧皆阁笔。可见其才力、境界的窘仄。他们很少在诗意的博大精深上下功夫,前人批评他们炼句不炼意,有句而无篇。,他们主要写律诗,偏爱五律,八句中只重中间二联,首尾一笔带过,中联又刻意锤炼颈联,力求精警动人。瀛奎律髓云;“晚唐诗多先锻颈联颔联,乃成首尾以足之。“每首必有一联工,又多在颈联,晚唐之定例也。”其评“九僧”诗云:“清苦工密,所谓景联人人着意。”因而他们总有一些精采的句联播于人口,除上引数例,魏野还有“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题普济院寇辈有“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舂日登楼怀归,),惠崇有“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访杨云卿淮上别业,)等。诗人们也颇以此自负,多取佳句为图,如惠崇就摘出自己的一百联诗,撰为句图,刊石于长安(见临汉隐居诗话),林逋也曾自摘句联(见后村诗话)。,为了力求精警,他们多耽于苦吟,潘阆描绘道:“发任茎茎白,诗须字字清。搜疑沧海竭,得恐鬼神惊,此外非关念,人间万事轻。”(叙吟诗)(唐.卢延让,贾岛)结果是工巧有馀,浑成不足,甚者流为琐碎纤细。他们还反对堆垛典故,“谓之点鬼簿,惟搜眼前景而深刻思之”(升庵诗话)。这一点与前一派相通,所以司马光也称魏野“诗效白乐天体”(温公续诗话)。在这些人中,林逋可谓隐逸诗人的代表。,二、林逋的诗1、生平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史隐逸传说他“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游江淮问,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真宗闻其名,赐粟帛”。卒谥和靖先生。现存和靖诗集四卷。隐居杭州西湖孤山,种梅养鹤,不娶不仕,终以梅、鹤为伴,人称“梅妻鹤子”。名士高僧都欢喜跟他交往唱酬,其诗风格清淡,意趣高远。,2、诗作山园小梅二首之一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楦板共金尊。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入诗。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技。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点评:言尽意和言不尽意疏影”“暗香”一联,抓住了梅花的艺术特征,又注入了诗人的美感意识,写得很入神,历来是传诵的名句。“疏影横斜”是她的形,她的神;“水清浅”则是她清平清洁的生活环境;而“暗香浮动”则是她的节,她的质;“月黄昏”则是她引人神往,让人留连的高洁之境。这是梅花的特写。这时,我们仿佛看见一个神清骨秀、气洁格高的人正行走在“疏影横斜”的小园,行吟在“暗香浮动”的黄昏。在这样的环境,在这样的意境,自然不需要流俗的歌声来凑趣,不需要金樽美酒来称觞。需要的是一份与梅相谐相契的兴致,与梅相通相知的雅韵,有你的嘉赏就足了,有你的沉吟就够了。欧阳修说:“前世咏梅者,未有此句。”后来词人姜夔创自度曲咏梅,即以暗香)、疏影命名。黄庭坚则以为“雪后园林终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更为传神。傅庚生、傅光选编百家唐宋诗新话(P482)“池水清浅,月光的颜色朦胧,数株梅树,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宛如画境,又胜似画境。其境界之静谧清幽,令人神往。”,古代咏梅诗词选读:南朝宋陆凯赠苑哗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宋卢梅坡雪梅二首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宋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陆游梅花绝句六首其三闻道梅花坼晓凤,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宋曾几寻梅至杨家见数枝盛开芒鞋竹枝寻梅去,只有香来未见花。村北村南行欲遍,数株如雪小民家。元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元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3、评价宋史本传说:“澄淡峭特多奇句”。四库全书“其诗澄淡高逸,如其为人”。,第四节西昆体的衰落,一、西昆体真宗朝以杨亿编辑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因神话传说西方昆仑山上有藏书的“册府”,故以“西昆”代指秘阁。这部诗集是一批馆阁文臣之作。是宋初唱和诗风发展到顶点的必然产物,集中共收十七位作者的五、七言近体诗二百五十首。代表人物是杨亿、刘筠和钱惟演,这三个人的作品占了全集五分之四以上,共二百零二首。其余十四人是李宗谔、陈越、李维、刘骘、丁谓、刁衙、任随、张咏、钱惟济、舒雅、晁迥、崔遵度、薛映、刘秉。他们的诗共计只有四十八首。提倡学习李商隐,力图以此矫正诗界平弱浅露之习。“西昆体”特点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寓意深邃,含蕴丰富,而又能错综变化,用平畅的方式来表现;二是辞章艳丽,不作枯瘠语;三是用事精巧,对偶亲切,都属于艺术形式方面他的主张,显然是希望以提倡李诗的深厚富丽来改变浅薄枯寂诗风。但他的看法有一定片面性。,二、杨亿泪锦字梭停掩夜机,白头吟苦怨新知。谁闻垅水回肠后,更听巴猿拭袂时。汉殿微凉金屋闭,魏宫清晓玉壶欹。多情不待悲秋气,只是伤春鬓已丝。全诗几乎每一句都用典,而典故之间全无联系,有的为相思而悲,有的为失恋而悲,有的为景物凄清而悲,还有为离别父母而下泪的,表达不同感情的典故堆砌在一起,显得不伦不类。即使词藻华丽、对仗工稳,也难以掩饰其感情的虚假和内容的空虚。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少有文才,年十一,太宗召试诗赋,下笔立成,深受嘉赏,授秘书省正字。十九岁赐进士及第。直集贤院,迁著作佐郎。真宗即位,拜左正言。后历任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曾预修太宗实录、册府元龟。前书八十卷,虽由钱若水主修,而杨亿独草五十六卷;后书与王钦若同总其事,其序次体例、群僚分撰篇序,皆经杨亿删定。杨亿为人耿介,天性颖悟,文格雄健,才思敏捷,喜诲掖后进,终生不离翰墨。著述甚多。今存武夷新集二十卷,有四库全书本、浦城遗书本等。,三、西昆体的功过从宋诗发展的角度看,西昆体的出现,曾导致真末后期到仁宗初年的二十多年间诗歌片面追求形式的风气,西昆作者对此是有责任的。首先,集中诗题材贫乏,缺少社会内容,多数写内庭侍臣的优游生活和日常琐事,咏物、咏史也有相当比例。这是由酬唱诸人狭隘的生活环境决定的。其次,一人首唱、他人继和的唱酬方式下,不少诗作纯为唱和而作,没有真实的生活感受,不得不摭拾前人诗意,重加编组,靠堆积华丽的辞章和晦僻的典故来取胜。“翠幄”、“蕙风”、“绮楹”、“华灯”一类词语,触目皆是。甚至为了显示博学,多用僻典,成为诗谜。如杨、刘等人以泪为题的一组诗,列举了历史上众多悲愁的事件、人物,拼凑成篇,缺乏内在联系。,但与此同时,宋诗开始出现有意义的转变。田况儒林公议认为西昆诗“虽颇伤于雕摘,然五代以来芜鄙之气由兹尽矣!”大致符合史实。西昆体盛行后,白派诗即逐渐消退,继承姚、贾风格的作者,诗风也有所改变,真宗末年甚至出现了与西昆诗合流的倾向。西昆作者后期诗作,晦涩、雕摘的弊病也略有改变。这些转机,在一定意义上说,为梅尧臣、欧阳修开创宋诗风格作了准备。有必要提到的是,北宋诗文革新的主要作者,与西昆作者关系十分密切,其前期领袖谢绛,是杨亿赏识后成名的,对欧阳修早年影响很大的胥偃、晏殊、黄鉴,都是颇著时名的西昆后劲,梅尧臣叔父梅询为杨亿、刘筠的诗友,所以他们早年所作诗,均深受西昆体影响。他们开始从事诗文改革就是在西昆巨子钱惟演幕府中开始的。这些与他们后来摆脱西昆体的影响,走出自己的文学道路,并不矛盾。,欧阳修就肯定“其雄文博学,笔力有馀,故无施而不可,非如前世号诗人者,区区予风云草木之类,为许漏所困者也”(六一诗话)。后来黄庭坚及江西诗派对西昆诗也颇有恕词,也是着眼于其组织典故的学问才力有矫正晚唐体滥熟之习的作用。朱弁在风月堂诗话中指出山谷“独用昆体工夫而造老杜浑成之地”。方回也认为为山谷诗有李义山的成分(跋许万松诗),都是别具只眼之论。欧阳修六一诗话说:“白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西昆体。由是唐贤诸诗集几废而不行。”,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第一节对五代词风的因革第二节开拓词境的尝试第三节柳永词的新变,第一节对五代词风的因革一、绪论词的兴起:词是配合燕乐而歌唱的曲子词,最初创始于民间,如敦煌曲子词集所录者。以张惠言之说最为简当。张惠言词选序曰:“词者,盖出于唐之诗人,采乐府之音,以制新律,因系其词,故名曰词。”词的特质:词在内质情味意境上与诗不同。诗之所言,因人生情思中隐约难言之情,诗体不能表达,不能曲尽其妙,于是创新体制,词体遂行。其特征有四:一是其文小。取天地万物小化、纤巧化、轻灵化。二是质轻。极诚挚之情,表达于情,一出于轻灵,盖其体然也。三是取径狭。惟言情写景,而说理叙事非所长。四是其境微。词境如雾中之山,月下之花,其妙处正在迷离隐约,必求明显,反伤浅露,非词体之所长。,漠漠轻寒上小楼,小阴无赖是穷秋,淡烟疏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簾闲挂小银钩。,词的功能。词体初兴时,是“绮筵公子,绣幌佳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庶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休唱莲州之引”。陈世修阳春集序“公以金陵盛世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燕集,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倚丝竹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叶梦得避暑录话云:“晏元献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而盘馔皆不预办,客至旋营之,顷有苏丞相子容硕尝在公幕府,见每有嘉客必留,但人设一空案一杯。既命酒,果实蔬茄渐至。亦必以歌乐相佐,谈笑杂出。数行之后,案上已灿然矣,稍阑即罢。遣歌妓曰:汝曹呈艺已遍,吾当呈艺乃具笔札相与赋诗,率以为常。”欧阳修采桑子.西湖念语“因翻旧阙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技,聊佐清欢。”宴会包括举杯、歌舞侑酒、汤饼词有音乐性而篇幅短小,艺术手法多浑融蕴藉言简意丰。,词体风格。词体初兴时,是“绮筵公子,绣幌佳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之作,形成了婉约的风格,所以后人认此风格为正宗。王国维“词之为体,要妙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词“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而造成“天光云影,摇荡绿波”的境界。如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倚,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关于花间集。花间集是十卷是五代后蜀赵崇祚所辑,有欧阳炯序文。集中收录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十八家五百首。其中温庭筠、皇甫松为晚唐人,和凝仕于梁唐晋汉周五代,孙光宪仕于南平高氏,其余十四人都是仕于西蜀者。宋代前期词坛代表人物及其词的发展趋势。范仲淹、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柳永。此时词坛既有因袭晚唐五代词风的一面,又有新变的一面,而以柳永为代表。,二、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等人对五代词风的因革1、晏殊词对五代词的因革(1)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庭中,神气不摄,援笔而就。帝嘉赏,赐同进士及第。擢秘书省正字,累官至枢密使,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晏殊平居好贤,奖掖后学,当世著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卒,谥元宪。晏殊性格刚简,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晏殊的词承接南唐系统,为北宋初期一大家。有珠玉词传世。,(2)因与革他的词在体式上以小令为主;在题材的选择上多半描写男女情爱的生活及抒发个人闲适的情绪;而以柔软、娴雅、幽美为审美取向。同时已过滤了花间词的色情描写,着意刻画的是抒情主人公的苦恋,情感基调雍容而忧愁,富有自我解脱的圆融,显得纯净雅致,温润秀洁。,(3)晏殊词作浣溪沙蝶恋花浣溪沙浣溪沙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减字浣溪沙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二句多用对偶。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全同。,仄平仄平(韵),一曲新词酒一杯,平仄仄平平(韵),去年天气旧亭台,平仄仄平平(韵)。夕阳西下几时回。仄平平仄仄,无可奈何花落去,平仄仄平平(韵),似曾相识燕归来,平仄仄平平(韵)。小园香径独徘徊。,关于主题: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谐不邻俗,婉不嫌弱。明为怀人,而通体不着一怀人之语,但以景衬情。上片三句,因今思昔。现时景象,记得与昔时无殊。天气也,亭台也,夕阳也,皆依稀去年光景。但去年人在,今年人杳,故骤触此景,即引起离索之感。“无可”两句,属对工整,最为昔人所称。盖既伤花落,又喜燕归,燕归而人不归,终令人抑郁不欢。小园香径,惟有独自徘徊而已。余味殊隽永。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写悼惜春残,感伤年华流逝。“无可奈何花落去”句伤春,留露出惋惜之情,“似曾相识燕归来”句在淡淡的忧伤中渗透着一种旷达,无奈之中又有一种通古今而观之的圆融和一种清澄澄清的达观。全词含蕴浑融、闲雅平静。,名句:此词对自然万象作了一个理性圆融的关照,“往而能返”,对情有节制。且两句属对工巧、自然浑成。,有关评价【复斋漫录】晏云:“每得句,书墙壁间,或弥年未尝强对。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对也。”王应声曰:“似曾相识燕归来。”自置馆职,遂跻侍从矣。【花草蒙拾】或问诗词、词曲分解?予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定非香签诗。【词林纪事卷三】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绵,音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商调曲。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其用为词牌始于宋。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仄平平仄仄(韵)槛菊愁烟兰泣露,仄平平(豆)罗幕轻寒,仄平平仄(韵)燕子双飞去。仄平平仄仄(韵)明月不谙离恨苦,平仄平平仄(韵)斜光到晓穿朱户。,仄平平仄仄(韵)昨夜西风凋碧树,仄平平(豆)独上高楼,仄平平仄(韵)望尽天涯路。仄平平仄仄(韵)欲寄彩笺兼尺素,平仄平平仄(韵)山长水阔知何处。,【集评】王灼碧鸡漫志中说:晏殊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此。”【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冯煦曰:晏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右宫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他在词史上的贡献北宋初小词从忧患意识的结合转变为性情、修养、胸襟、怀抱的结合了。冯延巳的词热烈执着,晏殊的词理性圆融,而欧词所表现的是一种遣玩的意兴。,2、晏几道词对五代词的因革,(1)脾气秉性晏几道,字叔原,晏殊第七子。黄庭坚序其小山词云:晏叔原,临淄公暮子也。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模,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诸公虽称爱之,而又以小谨望之。遂陆沉于下位。平生潜心六艺,玩思百家,持论甚高,未尝以沽世。余尝怪而问焉。曰:“我槃跚勃窣(su),犹获罪于诸公,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乃独戏弄乐府之于,而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士大夫传之,以为有临淄之风耳,罕能味其言也。于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目。曰:仕宦连蹇,而不能一榜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之,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乃公以为然。虽若此,至其乐府,可谓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神女之流,其下者岂减桃叶、团扇哉。”,【历代词人考略卷十二】监颖昌府许田镇,手写自作长短句,上府帅韩少师,少师报书:“得新词盈卷,盖才有余而德不足者。愿郎君捐有余之才,补不足之德,不胜门下老吏之望”云(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九)。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城赐第,不践诸贵之门。蔡京重九、冬至日,遣客求长短句,欣然两为作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初雁过,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艳艳金。”“晓日迎长岁岁同,太平歌舞间歌钟。云高未有前村雪,眉小初开昨夜风。罗幕翠,锦筵红,钗头罗胜写宜冬。从今屈指春期近,莫使金罇对月空。”竟无一语及蔡者。(碧鸡漫志卷二)据砚北杂志云:“元佑中,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鲁直(即黄庭坚)欲见之,则谢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按:当时苏轼在京,正受帝、后赏识,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其高傲竟至此等程度。他好藏书,能诗,尤以词著称。,(2)词集著有小山词。250首,多小令,慢词不到十首。词的内容只是盛衰、今昔、悲欢、离合,多半只是个人的哀愁,缺少深远的意境。有毛汲古阁宋六十家词本,晏端书刻二晏词钞本,朱氏疆村丛书本。,(3)词的特征特征之一:重要内容是写男女悲欢离合的恋情。这与其苦恋生世有关。他曾与友人沈廉叔、陈君龙家的莲、鸿、苹、云四歌女之间的悲欢离合。他甚至在词中直接写出这些歌女的名字。这就使得他的词具有一个特点:他的词具有明确的思恋对象,感情真挚。这与五代宋初词人作品中的泛爱、泛恋不同。如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仄中平平仄,梦后楼台高锁,中平中仄平平(韵)。酒醒帘幕低垂。中平中仄仄平平(韵),去年春恨却来时,中平平仄仄,落花人独立,中仄仄平平(韵)。微雨燕双飞。,临江仙,中仄中平平仄,记得小苹初见,中平中仄平平(韵)。两重心字罗衣.中平中仄仄平平(韵)。琵琶弦上说相思,中平平仄仄,当时明月在,中仄仄平平(韵)。曾照彩云归。,自序小山词云:“叔原往者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词,不足以析酲解愠,试续南部诸贤绪余,作五、七字语,期以自娱。不独叙其所怀,兼写一时杯酒间所同游者意中事。尝思感物之情,古今不易。窃以为篇中之意,昔人所不遗,第于今无传耳。固今所制,通以补亡名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萍、云,品清呕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而已。而君龙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于人间。”,“去年春恨”之“春”是对繁华往事的追忆,“春恨”指下阙所指之事。“彩云”:李白“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诚斋诗话】晏叔原云:“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可谓好色而不淫。【谭评词辨卷一】名句千古不能有二。结笔,所谓柔厚在此。【艺蘅馆词选一卷】康南海云:起二句,纯是华严境界。,第二个特点是梦境的描写。晏几道的词始终是构建在对过去的温馨回忆和现在的苦闷,这样两个感情世界上的。他把对爱情的生死不渝的追求,作为人生的精神寄托。他写词是“叙其所怀,期以自娱。”他的词的他因为与恋人不能见面,便常在词中虚构梦境以重温往时爱情的甜蜜。通过梦境抒情,从创作心里分析,梦最易引人创作欲望。从欣赏心里分析,梦总是希望与失望的交织,容易构成一种特殊效果。他的作品中有52首59句写到梦。如鹧鸪天彩袖殷勤一词,鹧鸪天(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中仄平平中仄平,彩袖殷勤捧玉钟,中平中仄仄平平。当年拚却醉颜红.中平中仄平平仄,舞低杨柳楼心月,中仄平平中仄平。歌尽桃花扇底风.,平仄仄,从别后,仄平平。忆相逢,中平中仄仄平平。几回魂梦与君同.中平中仄平平仄,今宵剩把银釭照,中仄平平中仄平。犹恐相逢是梦中.,评:此词非常绚烂,似实却虚,如电影蒙太奇。别后相思,似梦而真,声韵配合,如乐曲,进入梦境。缪钺评:杜甫羌村“妻孥怪我在,惊定还试泪,乱世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唏嘘。”意沉重而量极重。而如小山“从别后”句,其情与羌同,而表达于词,轻灵多了。惟其轻灵,固回环宕折,如蜻蜓点水,空际回翔,如平湖受风,微波荡漾,妍美之极,摇曳生姿。又:意境的深远,用笔的沉著,超出花间之外。,【侯鲭录卷七】晁无咎言:叔原不蹈袭人语,而风调闲雅,自是一家。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自可知此人不生在三家村中也。【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雪浪斋日记】晏叔原工小词。“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不愧六朝宫掖体。【汲古阁小山词跋】毛晋曰:诸名胜词集,删选相半,独小山词直逼花间,字字娉娉嫋嫋,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能起莲、鸿、萍、云,按红牙板唱和一过。晏氏父子,具足追配李氏父子云。,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程颐听了,都得笑着说:这样的词,只有“鬼”才写得出!(邵氏闻见后录),第三语淡情深是其风格。即用平淡的语言,常见的景物来表达不寻常的深情。第四他的词最善于融化诗句。如他的浣溪沙“户外绿杨春系马,床头红烛夜呼卢”用唐韩竑诗句,仅换了一个字“床头”“床前”。但天衣无缝。【鹧鸪天】“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用老杜“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戴叔伦“还作江南客,翻疑梦里逢”。,(4)因革他的词多小令,题材多是酒边、风月。【介存斋论词杂著】况周颐云:“小山词从珠玉出,而成就不同,体貌各句。珠玉比花中之牡丹,小山其文杏乎!”【蕙风词话未刊稿】夏敬观云:“晏氏父子,嗣响南唐二主,才力相敌,概不特词胜,尤有过人之情。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丘,身亲经历,哀丝豪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山谷谓为“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未足以尽之也。”【夏评小山词跋尾】在描写上,比大晏深细,而无大晏的含蓄;在修辞上,有大晏的婉丽,而无大晏的清润;在感情上,比大晏浓挚;在思想上,则不及大晏的深广。,他的词脱略了女性声色描述,而着力表达别后相思、苦恋,风格真率、浓挚深婉。故冯煦云: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子晋欲以晏氏父子追配李氏父子,诚为知言。【宋六一家词选例言】,(5)地位与成就他的词风,工于言情,与乃父齐名,世称“二晏”。但当时及后世作者都对他评价很高,认为造诣在殊之上。“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白雨斋词话)周济曰:“晏氏父子仍步温、韦,小晏精力尤胜。【碧鸡漫志卷二】王灼曰:叔原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默记卷下】王铚曰:贺方回遍读唐人遗集,取其意以为诗词。然所得在善取唐人遗意也。不如晏叔原,尽见升平气象,所得者人情物态。叔原妙在得于妇人,方回妙在得词人遗意。【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叔原词在诸名胜中,独可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3、因循中求变的欧阳修词,(1)欧阳修生平(10071072年),字永叔,官至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谥文忠。有醉翁琴趣外编六卷和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存世,存词242首多首。,(2)对五代词的因醉翁琴趣外编六卷和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存世,存词242首多首。其中有艳词70多首,歌舞女子、闺中少妇的意态风情,词未脱“艳科”。系裙腰“玉人共处霜鸳枕,和娇困、睡朦胧。起来意懒含羞态,汗香融,系裙腰,映酥胸。”如南歌子题考张衡【南都赋】云:“坐南车歌兮起郑舞。”隋唐以来,曲多称“子”,本调调名殆滥觞于此。又万氏【词律】本调下注云:“歌又作柯”。毛先舒【词学全书】亦云:“南歌子题,采于淳于棼事,一名南柯子。”是本调先后有二名也。淳于棼事见唐李公佐【南柯记】,系叙一蚁穴中之梦境。此调凡有四体,独本词又名望秦川、风蝶令。至唐刘采春另有南歌子词,系五言绝句,与此无涉也。,凤髻金泥带,(句)龙纹玉掌梳。(平韵)去来窗下笑相扶,(协平韵)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协平韵)弄笔偎人久,(句)描花试手初。(协平韵)等闲妨了绣功夫,(协平韵)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协平韵),又如临江仙题考本调之创,本咏水仙,厥后依调填词,多属泛咏;字数增减,体乃增多。据万氏【词律】所收,有五十四字者、五十六字者,五十八字者有七体之多;更有六十二、七十四、九十三字者。至六十字者,除本调外,又有秦观一首,尾三字作仄平仄;顾敻一首,尾作三字两句,俱非正格。欧公此调,据【野客丛谈】云:“欧阳永叔任河南推官,亲一妓。时钱文僖公为西京留守。一日,宴于后园,客集而欧与妓皆不至,移时方来。钱责妓云:末至何也?妓云:中暑,往凉堂睡觉,失金钗,犹未见。钱曰:若得欧推官一词,当为偿汝。欧即席赋此。坐皆击节,命妓满斟送欧。而令公库偿钗。”因即注题“妓席”,而后人即奉为临江仙调为正宗。,池外轻雷池上雨,(句)雨声滴碎荷声。(平韵)小楼西角断虹明。(协平韵)阑干私倚处,(句)遥见月华生。(协平韵)燕子飞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