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doc_第1页
音乐巨人贝多芬.doc_第2页
音乐巨人贝多芬.doc_第3页
音乐巨人贝多芬.doc_第4页
音乐巨人贝多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生激情朗读课文,整体感悟:(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2)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期间写了哪几件事?1. 女佣答应引客人见贝多芬。1-3 (女佣介绍情况)2. “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4-53. 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6-244. 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255. 贝多芬回忆往事。26读课文过程中你看出了什么主要的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明确有没有心理描写);正面;侧面凡人贝多芬:丰子恺在书中对凡人贝多芬外貌有这样的描写:个矮(1.5米左右),肩宽,头大。他的脸上多痘疮疤,脸皮作赤茶色而粗糙,头发多而黑,永不梳栉,常蓬头散步,起风的日子,他的头发吹得像火焰一般,人们于荒郊中遇见他,几疑为地狱中的魔鬼。我们看看什么叫做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写人的一种方法。也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衣饰、姿态、神情等特征的描写。从外貌描写中,可以表现出人物的生活际遇、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2、读课文(6-9)自然段,勾画出描写贝多芬外貌特征的语句并朗读,说说他的个性特征。典型的外貌描写身高五英尺左右,两肩极宽,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坚强拿起一枝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刚毅衣服: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甚至是不整洁的。由前到后: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一副早已失效的助听器) 不拘小节脸:他的脸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长而笨重的鼻子;紧闭的嘴;略带方形的下颏。刚毅、坚强、沉郁、执着、有个性 理解:作者写贝多芬的肖像,都不是简单的描画,而是突出了他一种精神。(课文中有提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说说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中的贝多芬的形象。是一位生活窘迫,不拘小节,刚毅顽强、沉郁执着、孤僻友善,渴望理解,透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献身音乐。(学生的答案不求全面)一个“力”的形象(神、魂)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音乐巨人的魂魄。看来,好的外貌描写不仅要画其形,还要描其神,更要铸其魂。观察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由前到后,由外到里,由上到下。3、规律小结:学了本文对贝多芬的形象描写后,你能说说描写人物外貌的主要方法吗?学生讨论后得出互相补充。老师给出部分参考意见:(1)千人千面,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2)细致观察,采用合理顺序 ;(3)用词准确、传神,想象丰富;(4)恰当运用修辞手法;(5)通过外貌反映人物生活境况、精神世界,做到以形传神;(6)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屏幕显示: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15段)2、 “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20段)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22段)4、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24段)5、“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6.“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参考:1 “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15段)这是一个比喻。贝多芬的意思是说,一般人都以为他很可怕,很难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他的允许就让客人进门,他对他们的做法感到吃惊。老狮子:耳聋的贝多芬自称 抓老狮子的毛:来拜访贝多芬 你们:客人和女佣 含义:既表现了人们长期不理解贝多芬,都以为他很可怕,很难接近,也表现了他面对人们的误解而内心苦闷、不满。渴望理解。你从哪句话还可以看出他渴望理解?(18段、25段)2.课文20小段中“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苦: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耳聋却听不到。贝多芬被失聪苦苦地折磨着。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的死亡,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亡。如果贝多芬从此就让他的音乐生命死亡,那他就不会成为“音乐巨人”,正是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才使他不朽的魂。3课文22段,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却遭到耳聋的打击,但是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与“巴望”则表现出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4.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24段)“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永恒”指的是音乐,贝多芬已经超越了自己,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贝多芬虽然因为耳聋,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发生困难,但是这种局限使他超越形体和言辞,直接感知人的心灵世界,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音乐成为他忠实的朋友,抚慰他的心灵,并传达他的心声,朋友会离去,会误解他,但是音乐不会,音乐会永远陪伴他。5.“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约翰克利斯朵夫以集中表现克利斯朵夫的生活遭际和人生追求为基本内容,贯穿在小说中的是克利斯朵夫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克利斯朵夫的经历和性格与贝多芬相似,罗曼罗兰完成于此前的贝多芬传是最著名的贝多芬传记,约翰克利斯朵夫最初就是受贝多芬精神的感召而创作的。茨威格的传记作品罗曼罗兰详细地说明了这一点。6.“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指的是贝多芬用“心”和生命写的音乐,传达出的是贝多芬对人生和生命的理解。)贝多芬以他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五、体验反思 教师:所以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1)跨越时空的对话:再次欣赏命运交响曲老师读旁白:罗曼罗兰: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傅雷: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整个世界死亡了,而贝多芬不曾死。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在于他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而在于他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向它屈服的伟大精神。设计目的:加深对音乐巨人贝多芬的理解,走进其伟大的灵魂,从中受到启迪。自由论坛:贝多芬天赋的才华,不幸的命运,复杂的性格,不屈的抗争,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你从贝多芬的生命力量中,获得了哪些人生的启迪?设计意图:由文本到生活,使教育真正触动学生思想,受益终身。教师寄语:音乐是永恒的,贝多芬也是永恒的。贝多芬的永恒,不仅在于其音乐的成就,更在于其面对磨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不希望遇到“不幸”,但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当“不幸”真的不幸地降临到我们头上时候,我们一定要抬起头,勇敢地面对“不幸”,尽管我们的肩膀没有贝多芬那么宽阔,但我们也要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用苦难来铸成欢乐。拓展延伸:贝多芬意志坚强,敢于与命运挑战, 不屈的信念深深震撼了我们,像这样“超越苦难,铸就辉煌” 以顽强的意志搏击风浪险滩,“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又何止贝多芬一人?请你说出直面人生苦难的杰出人物还有哪些?都是信念的巨人设计意图:为学生树立现实偶像,渗透德育教育。作业推荐:1积累人生的逆境与不幸方面的名言共勉 。2、推荐阅读贝多芬传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3、推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