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_第1页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_第2页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_第3页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_第4页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为医学生学毕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本课程的任务是讲解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技巧;心电图、肺功能和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二、课程基本要求:在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和机制基础上,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深入理解患者的主诉和病史。能用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掌握常见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熟悉心电图机操作,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图像分析。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规范、描述准确、用词恰当、字迹清晰、书写全面、符合要求的住院病历。(一)问诊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熟悉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常见症状学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询问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除课堂讲授外,部分内容自学。(二)体格检查1、 掌握视、触、叩、听、嗅诊的基本检查方法。2、 掌握一般检查各项内容的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3、 掌握头、颈部各器官的检查方法、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检查。4、 掌握视、触、叩、听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和肺部的应用,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掌握胸部的体表标志、肺部异常体征、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了解乳腺的检查方法、顺序、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学习询问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5、 掌握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的临床意义。掌握震颤、心脏浊音界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S1、S2的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掌握心音变化、额外心音的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听诊要点、鉴别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心包摩擦音的产生机制、特点、临床意义及与胸膜摩擦音的区别。掌握血压测量、周围血管征的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熟悉脉搏、血管杂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学习询问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6、 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胆、脾触诊)。掌握压痛、反跳痛、腹部包块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学习询问消化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7、 熟悉肛门、直肠检查的方法与临床意义。8、 掌握脊柱、四肢、膝关节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9、 熟悉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颅神经、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10、 掌握全身体检的原则、检查内容和顺序。熟悉特殊情况、老年人体格检查特点。(三)病历书写了解病历书写的重要意义。掌握病历书写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能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规范、描述准确、用词恰当、字迹清晰、书写全面、符合要求的住院病历。(四)实验诊断详见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五)器械检查1、 掌握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测量方法及正常值。熟悉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意义。掌握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掌握心电图分析方法和步骤并写出心电图报告。2、 了解动态心电图及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六)诊断疾病的基本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1、 了解诊断步骤,逐步掌握诊断过程的思维方法。2、 熟悉临床诊断的种类、内容和格式。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绪论1、诊断学的内容。2、诊断学的学习要领。3、 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4、 学习诊断学的要求。(一)问诊 (部分内容自学)1、问诊的重要性。2、问诊的内容。3、问诊的方法与技巧: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重点问诊的方法、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常见症状学(部分内容课堂讲授,其余内容自学)1、发热(1)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2)发生机制(3)病因与分类(4)临床表现(5)热型及临床意义(6)伴随症状(7)问诊要点2、皮肤粘膜出血(1)病因与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3、水肿(1)发生机制(2)病因与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4、咳嗽与咳痰(1)发生机制(2)病因(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5、咯血(1)病因与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6、胸痛(1)病因与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7、发绀(1)发生机制(2)病因与分类(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8、呼吸困难(1)病因(2)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9、心悸(1)病因(2)发生机制(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10、恶心与呕吐(1)病因(2)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11、呕血(1)病因(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12、便血(1)病因(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13、腹痛(1) 病因(2)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14、腹泻(1)病因(2)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和体征(5)问诊要点15、便秘(1)病因(2)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16、黄疸(1)胆红素的正常代谢(2)分类(3)病因、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5)伴随症状(6)问诊要点、17、腰背痛(1)病因病理及分类(2)临床表现及特点(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18、关节痛(1)病因及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19、血尿(1)病因(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20、尿频、尿急与尿痛(1)病因与临床表现(2)伴随症状(3)问诊要点21、少尿、无尿与多尿(1)病因与发生机制(2)伴随症状(3)问诊要点22、头痛(1)病因(2)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23、眩晕(1)发生机制(2)病因与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24、晕厥(1)病因(2)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4)问诊要点25、抽搐与惊厥(1)病因(2)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26、意识障碍(1)病因(2)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二)体格检查 (部分内容自学)1、基本方法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2、一般检查(1)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生命征、发育与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语调与语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步态。(2)皮肤:颜色、湿度、弹性、皮疹、脱屑、皮下出血、蜘蛛痣与肝掌、水肿、皮下结节、瘢痕、毛发。(3)淋巴结:表浅淋巴结分布、检查方法及顺序、淋巴结肿大病因及表现。3、头部头发和头皮、头颅、颜面及其器官(眼、耳、鼻、口)4、颈部颈部外形与分区、颈部姿势与运动、颈部皮肤与包块、颈部血管、甲状腺、气管。5、胸部及肺检查(1)胸部的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肺和胸膜的界限。(2)胸壁、胸廓与乳房(3)肺和胸膜:1)视诊: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2)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3)叩诊:叩诊方法、影响叩诊音的因素、叩诊音的分类、正常叩诊音、胸部异常叩诊音。4)听诊: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5)胸部和肺体格检查的步骤和主要内容。(4)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1) 大叶性肺炎 2)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 3)支气管哮喘 4)胸腔积液 5)气胸(5)心脏检查1)视诊:胸廓畸形、心尖搏动、心前区搏动。2)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3)叩诊:叩诊方法、叩诊顺序、正常心浊音界、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4)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6)血管检查;1)脉搏:脉率、脉律、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强弱、脉波。2)血压:测量方法、血压标准、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动态血压监测。3)血管杂音及周围血管征:静脉杂音、动脉杂音、周围血管征。(7)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1) 二尖瓣狭窄 2)二尖瓣关闭不全 3)主动脉瓣狭窄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 心包积液 6)心力衰竭6、腹部(1)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体表标志、腹部分区。(2)视诊: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腹壁其他情况。(3)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脏器触诊、腹部肿块、液波震颤、振水音。(4)叩诊: 腹部叩诊音、肝脏及胆囊叩诊、胃泡鼓音区及脾脏叩诊、移动性浊音、肋脊角叩痛、膀胱叩诊。(5)听诊: 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搔弹音。(6)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1)消化性溃疡 2)急性腹膜炎 3)肝硬化 4)急性阑尾炎 5)肠梗阻 6)腹部肿块7、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1)生殖器(略)(2)肛门与直肠检查:视诊、触诊。8、脊柱与四肢(1)脊柱检查:脊柱弯曲度、脊柱活动度、脊柱压痛与叩击痛、脊柱检查的几种特殊试验。(2)四肢与关节检查:腕关节及手、膝关节、踝关节及足。9、神经系统检查(1)颅神经检查: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2)运动功能检查:肌力、肌张力、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3)感觉功能检查:浅感觉检查、深感觉检查、复合感觉检查。(4)神经反射检查: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5)自主神经功能检查。10、全身体格检查(1)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2)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3)特殊情况的体格检查(4)老年人的体格检查(5)重点体格检查(三)病历书写1、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2、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四)实验诊断详见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五)器械检查(部分内容自学)心电图检查1、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心电图产生原理、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心电图导联体系。2、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1)心电图测量:心率的测量、各波段振幅的测量、各波段时间的测量、平均心电轴、心脏循长轴转位。(2)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3、心房、心室肥大。(1)心房肥大:右心房、左心房、双心房肥大。(2)心室肥大:左心室、右心室、双心室肥大。4、心肌缺血与ST-T改变(1)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2)临床意义。(3)鉴别诊断。5、心肌梗死:(1)基本图形及机制。(2)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3)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4)心肌梗死的分类和鉴别诊断。6、心律失常:(1)心律失常概述。(2)心肌电生理。(3)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4)期前收缩。(5)异位性心动过速。(6)扑动与颤动;(7)传导异常;(8)逸搏与逸搏心律。7、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8、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自学)(六)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1、诊断疾病的步骤2、临床思维方法3、临床诊断的内容和格式。四、实习内容:理论课后,集中进行见习,通过幻灯、录像、人体模型、教学课件以及同学互相练习和床旁实践等手段来掌握临床诊断学的内容。五、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