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区域发展监测与评价系列报告环渤海地区2006年发展评价报告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二00八年六月目 录一、评价体系1二、评价结果21、综合发展指数22、经济发展指数33、社会发展指数44、创新能力指数4三、经济发展指数构成因素及影响分析51、经济发展指数结构分析52、经济发展指数与排序53、影响因素分析6四、社会发展指数构成因素及影像分析91、社会发展指数结构分析92、社会发展指数与排序93、影响因素分析9五、创新能力指数构成因素及影响分析121、创新能力指数结构分析122、创新能力指数与排序123、影响因素分析13六、结论与建议151、结论152、建议16环渤海地区2006年发展评价报告环渤海地区包括二市四省一区,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本文采用中经网建立的中国区域发展监测评价体系,通过对2006年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区)的发展情况进行指数化的定量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来探讨环渤海各省(市、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一、评价体系为客观衡量和反映我国各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探索加强区域发展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在中财办的指导下,在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的支持下,联合国内外众多知名区域问题研究专家,从2007年开展了中国区域发展综合评价方法以及指标体系研究,创建了中国区域发展监测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创新能力和综合发展评价四个部分,其中,经济发展涉及发展基础、发展结构、发展速度、发展效率领域;社会发展涉及人口发展与素质、社会公平与就业、公共服务与保障、社会资源与环境;创新能力涉及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转化、创新产出等领域;综合发展评价是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创新能力发展指数为依据,综合计算获得。该体系采用指标近40个,涉及指标80个。采用指数法进行多级综合评价。1、综合发展指数:用来评价各地区综合发展水平。2、二级指数:分别评价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情况。3、三级指数:用来解释二级指数的结构性指数。4、基本指标:能找到直接数据或通过计算得到数据的基础指标,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刚和标准化处理,是测算各级指数的基础。中国区域发展监测评价体系结构图如下。 地区综合发展指数 经济发展指数 社会发展指数 创新能力指数 发展基础 发展结构 发展速度 发展效率 人口发展与素质 社会公平与就业 公共服务与保障 社会资源与环境 创新资源 创新投入 创新转化 创新产出 人均gdp 城市化率 gdp增长率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乡居民收入比 社保覆盖率 人均水资源量 万人科技人员数 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 万人专利授权量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二、评价结果1、综合发展指数从综合发展指数的得分情况看,2006年环渤海几个省区市在全国都排在中间以上位置。其中,北京综合发展指数在全国排第1位,天津排第3位,山东排在第7位,辽宁排在第8位,山西排在第12位,内蒙排在14位,河北排在第16位,在环渤海地区中处于最后位置(如下图)。 2、经济发展指数从经济发展指数得分来看,2006年环渤海几个地区在全国都排在中间以上位置。其中,北京和天津发展最快,分别排在第2位和第3位,山东排在第7位,辽宁排在第10位,内蒙古排在第12位,山西排在第15位,河北排在第16位(如下图)。与综合发展指数得分比,位次滞后的有北京、辽宁和山西,位次分别下降一位、两位和三位。天津、山东、河北无变化。内蒙位次前移两位,经济发展相对位置对各地综合发展指数得分具有一定影响。3、社会发展指数从社会发展指数得分情况来看,2006年环渤海各地区都排在中部以上位置。其中,北京和天津排名比较领先,分别排全国第1位和第3位;接下来是辽宁和山东,分别排在全国第6位和第7位;山西排在全国第12位,内蒙古排在全国第15位,河北排在全国第16位。与综合发展指数得分比,位次没有变化的有北京、天津、山西、山东和河北。辽宁下降两位,内蒙前移一位,社会发展相对位置对各地综合发展指数得分同样具有一定影响。4、创新能力指数从创新能力得分情况来看,2006年环渤海各地区创新能力在全国排位比较分散。其中,北京和天津在全国领先,分别排在第1位和第3位;辽宁排在第9位,山东排在第12位,山西排在第18位;内蒙古和河北比较靠后,分别排在第26位和第27位(见下图)。与综合发展指数得分比,位次没有变化的有北京和天津两市,位次滞后的地区有辽宁、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分别后移1位、5位、6位、11位和12位。创新能力指数位置对各地综合发展指数排位影响较大。三、经济发展指数构成因素及影响分析1、经济发展指数结构分析经济发展指数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主要从发展基础、发展结构、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率四个方面来衡量。其中,发展基础主要考虑人均GDP、劳动力因素、土地因素、资本因素、基础设施等因素;发展结构则考虑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进出口结构等因素;发展速度是以GDP、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发展进行解释;发展效率则采用土地利用、资产、劳动效率和万元GDP能耗等因素。2、经济发展指数与排序2006年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指数得分最高的是北京(74.5),随后依次是天津(63.2)、山东(46.9)、辽宁(41.4)、内蒙古(36.4)、山西(34.2)和河北(34.1)。其中,北京和天津领先较多,尤其北京优势较大,山东和辽宁属于第二梯队,内蒙古、山西和河北属于第三梯队。从差距来看,得分最高的北京是得分最低河北的2.18倍。3、影响因素分析从发展基础看,得分最高的是北京(86.3),后面依次是天津(60.4)、山东(45.1)、辽宁(41.3)、河北(33.5)、山西(31)和内蒙古(29.4)。从各地区比较来看:北京和天津在发展基础方面优势较大,且北京在人均GDP方面比天津还有较大优势。山东和辽宁的发展基础基本属于一个档次,山东的人均GDP比辽宁要高,但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都比辽宁低很多。河北、山西和内蒙古属于相对落后的一个档次。其中,河北省土地资源落后其他两个地区较多;山西在人均GDP、劳动力资源、基础设施方面落后其他两个地区;内蒙古在土地资源方面有很大优势,但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其他地区较多,导致位次落后。从发展结构方面看,得分最高的是北京(95.6),后面依次是天津(84.1)、辽宁(54.5)、山西(50.5)、山东(48.7)、内蒙古(41)和河北(36)。从各地区比较来看:北京和天津领先优势很大。特别是空间结构(城市化率)和进出口结构(外贸依存度)两个方面领先其他地区很多。辽宁、山西和山东得分相差不大。辽宁相对领先是因为城市化率比其他两个地区高不少,外贸进出口依存度指标也比其他两个地区高;山西得分相对靠前则是因为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有一定优势,但外贸进出口依存度非常低;山东落后则是因为没有明显优势指标。内蒙古和河北相对落后。其中,内蒙古城市化率相对还行,二、三产业增加值和外贸依存度太低;河北所有指标都比较低。从发展速度方面看,得分最高的是内蒙古(68.6),后面依次是山东(49.3分、山西(44.5)、天津(42)、北京(35)、辽宁(32.6)和河北(28.6)。从地区比较看:内蒙古发展速度领先较多,主要是因为它的GDP增长率全国最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也有一定优势。山东、山西和天津基本发展速度相当。其中,山东的GDP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和财政收入增长率三个指标都排在7个地区的第二名;陕西省排名相对靠前,主要因为财政收入增长全国第一,但GDP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都比较落后;天津三个指标基本正常。北京、辽宁和河北发展速度排位落后。其中,北京由于基础比较大,没有明显的优势指标;河北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方面都比较落后。从发展效率方面看,得分最高的是北京(58.2),后面依次是天津(56.4)、山东(46.4)、河北(35)、辽宁(32.6)、内蒙古(30.1)和山西(21.5)。从各地对比情况来看:北京和天津相对领先。其中,北京在非农产业土地产出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万元GDP能耗三个指标有较大优势,而总资产贡献率却全国最低;天津各方面都还可以。山东发展效率相对较高,是因为它在总资产贡献率和万元GDP能耗两个指标上有一定优势。河北、辽宁和内蒙古发展效率相差不大,三个地区都没有明显优势的指标。其中,辽宁的总资产贡献率较低,内蒙古的非农产业土地产出率较低。山西省发展效率最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万元GDP能耗两个指标落后其他地区较多,没有优势因素。四、社会发展指数构成因素及影像分析1、社会发展指数结构分析社会发展指数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水平,从人口发展与素质、社会公平与就业、公共服务与保障、社会资源与环境四个方面来衡量。其中,人口发展与素质主要考虑人口发展、受教育程度、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社会公平与就业则考虑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情况;公共服务与保障从财政支出、医疗、教育、安全、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解释;社会资源与环境则考虑水资源、森林覆盖率、工业污染治理率和城市生活污染处理等指标。2、社会发展指数与排序根据社会发展指数模型计算,2006年环渤海地区社会发展指数得分最高的是北京(85.55),后面依次是天津(67.25)、辽宁(46.36)、山东(45.55)、山西(41.83)、内蒙古(39.01)和河北(38.27)。其中北京领先较多,天津也有一定优势,其余几个地区差距不大。 3、影响因素分析从人口发展与素质方面看,得分最高的是北京(94.77),后面依次是天津(74.6)、辽宁(56.04)、山东(42.34)、山西(38.97)、内蒙古(38.44)和河北(33.31)。从各地区差距来看:北京和天津具有较大领先优势,三个指标都比较高,特别是人口受教育程度优势很大。辽宁人口受教育程度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也不差,排在其他地区之前。山东、山西、内蒙古在人口发展与素质方面得分差距不大。其中,山东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较高,山西没有明显优势。相对而言,河北省人口发展与素质比较差,主要是人口受教育程度落后较多。从社会公平与就业方面看,得分最高的是北京(96.08),后面依次是天津(78.54)、山东(69.6)、河北(65.23)、山西(61.6)、辽宁(52.96)和内蒙古(51.35)。从各地区的比较来看:北京优势较大,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全国最低,比其他地区好很多;天津在城乡居民收入比这个指标上领先其他地区较多;辽宁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全国最高,影响了排位。从公共服务与保障方面看,得分最高的是北京(79.63),后面依次是天津(56.19)、辽宁(36.31)、山西(34.58)、内蒙古(31.19)、山东(22.91)和河北(17.27)。从各地区对比情况来看:北京和天津仍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北京优势较大。其中,北京在公共财政支出、拥有医师数、律师数和社保覆盖率四个方面优势都很大。辽宁、山西和内蒙古公共服务与保障方面相差不大。其中,辽宁在人均公共财政支出、拥有医师数、律师数和社保覆盖率上有相对优势;山西在万人专任教师数和万人文化单位数上有较大优势,领先其他地区;内蒙古在万人文化单位数上领先其他几个地区,但万人律师数差距较大。山东和河北在公共服务与保障方面比较落后。两个地区都没有明显的优势指标,反而在人均公共财政支出、万人拥有医师数、万人律师数、万人文化单位数这几个指标上都落后较多。从社会资源与环境方面看,得分最高的是北京(66.17),后面依次是天津(61.2)、山东(58.19)、河北(44.22)、辽宁(43.26)、内蒙古(35.05)和山西(26.02)。从各地区对比情况来看:北京、天津和山东相对领先。其中,北京在森林覆盖率、工业污染治理率和城市生活污染处理率上有一定优势,但人均水资源比较低;天津工业污染治理率和城市生活污染处理率有优势,但人均水资源量和森林覆盖率太低;山东工业污染治理率和城市生活污染处理率有优势,但人均水资源量较低。河北和辽宁处于第二梯队。其中,河北省人均水资源量较低,其他指标一般;辽宁森林覆盖率优势较大,人均水资源量较低。内蒙古和山西得分都比较低。其中,内蒙古的几个解释指标水平一般;山西人均水资源、森林覆盖率、工业污染治理率和城市生活污染处理率都比较低。五、创新能力指数构成因素及影响分析1、创新能力指数结构分析创新能力指数反映了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大小,从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转化和创新产出四个方面来衡量。其中,创新资源考虑科了技人员数和在校研究生数;创新投入则采用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例和人均大中型企业获取技术支出两个指标;创新转化采用万人专利授权量和人均技术市场成交均额两个指标;创新产出采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两个指标。2、创新能力指数与排序根据创新能力指数计算模型,2006年环渤海地区创新能力指数得分最高的是北京(75.9),后面依次是天津(57.5)、辽宁(19.9)、山东(14.7)、山西(10.1)、内蒙古(6.4)和河北(6.3)。3、影响因素分析从创新资源方面看,得分最高的是北京(100),后面依次是天津(30.3)、辽宁(12.8)、山西(7.2)、山东(6)、河北(2.6)和内蒙古(2.3)。从各地对比情况来看:北京创新资源优势巨大,领先其他地区较多,万人科技人员数和万人研究生数两项指标都是全国第1位。天津创新资源处于第二个档次,两个指标比北京有较大差距,比其他地区又有一定优势。除了北京、天津以外,辽宁的万人科技人员数和万人研究生数比其他地区都要高,所以辽宁创新资源得分相对靠前。山西和山东的万人科技人员数相对还不错,所以得分相对靠前。河北和内蒙古没有优势指标,落后其他地区较多。从创新投入方面看,得分最高的是北京(69.8),后面依次是天津(67.5)、辽宁(32.4)、山西(18.3)、山东(16.9)、河北(10.7)和内蒙古(10.1)。从各地比较情况来看:北京和天津具有较大优势。其中,北京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在全国最高,而天津人均大中型企业获取技术支出在全国最高;辽宁处于中间水平,没有明显优势指标也没有明显太差的指标。内蒙古在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方面比其他地区落后较多。从创新转化方面看,得分最高的是北京(88.9),后面依次是天津(26.5)、辽宁(10.7)、山东(8.7)、河北(2.5)、内蒙古(1.8)和山西(1.5)。从各地区对比情况来看:北京的创新转化能力优势巨大,两项指标均领先其他地区较多。河北、山西和内蒙的万人专利授权量落后其他地区较多,而河北、山西、内蒙古和山东的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落后其他地区都比较多。从创新产出方面看,得分最高的是天津(97.8分),后面依次是北京(50.8分)、山东(25.1分)、辽宁(22.7分)、山西(12.7分)、内蒙古(10.5分)和河北(8.8分)。从各地区比较情况来看:天津在创新产出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和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两个指标都领先很多;而北京相对其它地区也有一定优势。山西、内蒙古和河北在两项指标上落后都较多。六、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整体上,环渤海各地区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国排在中部以前的位置,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情况基本与综合发展情况保持一致。而创新能力方面各地区差异较大,内蒙古和河北在全国比较落后。从各个地区比较看: (1)北京和天津在环渤海地区处于领先发展位置,北京优势更明显。北京无论在经济、社会还是创新能力方面都有较大优势,但在发展速度和创新产出方面相对落后,特别是创新产出相对于创新能力的其他方面来说是薄弱环节。而天津大部分指标都比北京要低,但又超出其他地区较多,在创新产出方面天津具有较大优势。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北京还是天津在人均水资源量上都非常低。 (2)山东和辽宁处于第二发展集团,相互之间各有优势。其中,山东在经济发展方面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在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率上领先;而辽宁则在社会发展和创新能力方面都要强于山东,特别是在创新能力方面领先山东较多。 (3)山西、内蒙古和河北处于发展相对落后的位置,只有个别指标具有优势。其中,山西在财政收入增长率、万人专任教师数两个指标上具有较大优势;而内蒙古在人均耕地面积、GDP增长率两个指标上优势较大;河北则没有特别优势的指标。 2、建议(1)北京:在创新产出方面应引起重视,提高工业资产效益。因为无论在创新资源、创新投入还是创新转化方面,北京较其他地区都有很大优势,反而在创新产出方面落后天津较多,这是值得反思和注意的。创新产出的两个指标分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低可能是因为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而高技术产业多是制造业,所以造成该指标较低;而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较低,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支付行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4年瑜伽教练技能及理论知识试题(附含答案)
- 2025年全民(养生保健科学)知识应知应会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2024年云南省三校生护理解剖考试题型(附答案)
- 摄影基础知识课件
- 蔬菜种植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房管局房屋租赁合同样本
- 2025船舶租赁合同参考范文
- 2025年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网络培训考试答案
- 推拿学基础题库及答案
- 儿童肺炎说课稿
- 水利工程档案验收项目法人自检工作报告
- 工资管理课件
- 电商客服培训 课件
- 船厂安全课件
- 2025村后备干部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社区治理一表通应用规范
- 中国古诗词歌曲课件
- GB/T 26148-2025高压水射流清洗作业安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