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可敬的亲人--感谢成长的摇篮》_第1页
《感恩可敬的亲人--感谢成长的摇篮》_第2页
《感恩可敬的亲人--感谢成长的摇篮》_第3页
《感恩可敬的亲人--感谢成长的摇篮》_第4页
《感恩可敬的亲人--感谢成长的摇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恩我们可敬的亲人 感谢我们成长的摇篮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对小学全体学生;2、课时安排:1课时;3、以汶川大地震事实感人事迹为材料;4、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贯穿着爱的主旋律。二、教学课题感恩我们可敬的亲人 感谢我们成长的摇篮三、教材分析1、教学意义这是一堂我们学校富有教育意义的校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深情寄语孩子们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中快乐学习,用所学知识感谢恩人,回报家乡,回报祖国。2、教学目标1、使孩子们进一步热爱自已的亲人,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生我养我的环境。2、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用实际行动回报亲人,回报家乡,回报祖国。3、使孩子明白应尊敬长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感恩亲人,爱护自己生存的环境之情。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感恩亲人,并将实际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之中。难点:怎样将感恩实际落到实处,从实践生活中去体验幸福快乐。四、教学方法1、情境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熏陶法:利用多媒体插播因为有你,感恩的心,多谢了为背景音乐,手语感恩的心,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到亲人的爱。同时也能深化教学主题。 2、体验法: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来渲染课堂气氛,人为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3.探究法: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亲身体验、动手操作。通过体验和交流,使学生对感恩亲人的认识逐步实现情感上的转变。五、教学资源1、制作感恩卡。 2、多媒体:(1)、搜集歌曲:因为有你,感恩的心,多谢了;(2)、搜集材料:5.12汶川地震事实片段;(3)、搜集舞蹈:千手观音。3、手语感恩的心。 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师:播放因为有你歌曲,展示地震事实片段,什邡龙居小学英语老师向倩为挽救地震时坐在教室里束手无策的学生,而自己却不幸身亡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回忆起四年前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惨烈生活,再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对比,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2.师过渡语:同学们,是呀,像汶川地震天灾人祸,我们无法避免,可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容不得我们选择,也许某一天我们的亲人就会因病永远的离开了我们。那么,难道我们就这样算了?不,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同样,在四年前,我们的学校由于受5.12汶川大地震的影响,校舍几近危房,岌岌可危。教室的墙面被震出多条裂缝、房顶颤巍巍地架在有裂缝的墙体上导致整个校舍无法使用,只能借助民房作为我们临时教学点,然而重建后的学校占地867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集标准教室、多功能室、多媒体室、操场等综合设施融于一体,校舍使用框架式结构,师生的安全有了保障。面积扩大了2倍,使你们有了活动场地。从而为我们营造良好的基础教育环境,让我们老师安心工作,让你们安心学习、快乐成长。那么今天我们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之中,那么是谁造就这么美好的生活的?3.生:是修建我们学校的叔叔,阿姨们,是捐助我们学校的有心人士们。4.师:是呀,为帮助我们小学这种现状,在天津红十字会及小金教育局的积极推动下,筹划重建工作,进行了异地重建,重建后的校园如此美丽,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回报他们。(二)活动体验,深化主题。1.师:先让学生趴在自己的桌子上做静息活动。2.师:做小孩啼哭的活动,哇哇声音时断时续,后来不断的加强。3.自主思考:孩子们,听着这个熟悉的啼哭声时,大家肯定是思绪万千,一下子勾起了我们对小时候生活的回忆是吗?是啊,我们从哇哇落地到上小学已经八九年了,我们离开自己的父母,离开家乡到学校上学的感受是什么?4.师生交流:想念父母,留念家里的一切。5.分组讨论:再过三四年你们又将离开母校。离开自己的启蒙老师到别的学校上学去了,那时又要告别亲爱的学校,敬爱的老师。这些年来,这里留下了你们多少的欢歌笑语,留下了你们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想象此时的感受又是什么?6.交流感受:(提示假如现在已经毕业离开学校,又回到学校时),当看到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老师工作、学生学习生活的情景时的感受。7师:是啊,你们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各方面也在变化,智力,知识,修养等等,周围的人们也好,家庭也好,学校也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望着变化巨大的一切,你们有什么话想说的呢?8.生:略。(围绕感恩亲人,感谢亲人们为我们创造的优越环境谈各自的看法,想法,感受)9师:的确,家庭,学校是我们生活的园地,成长的摇篮,以后还将面对的各种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都会给我们留下许多值得感受的地方。板书:感恩亲人 感谢环境(三)动手操作,提升感受。1.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成长的摇篮里,记载着哪些成长留下的足迹,那些生活的点点滴滴,请大家做一张感恩卡,寄托给你最值得感谢的人或者是值得留念的环境,可以以画图,文字等多种形式来表达。 2.师:边巡视边指导。3.小结:展示卡片,难忘昨天,许多事真能勾起我们很多的回忆,在家里,和孩童们一起玩耍嬉戏,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欢笑、生活。好好的回忆一下,难忘的事情可真多啊。4、交流,假如现在有你的家长陪在你身边跟你一同上完这堂课,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5.欣赏感悟:(1)多媒体播放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2)播放感恩歌曲:多谢了;(3)齐唱感恩歌曲:感恩的心,边唱边做手语,感受聋哑人生活的艰辛,但具有那种坚强的心理,顽强的拼搏精神。(四)总结延伸,展望未来。1、生:家庭,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养育我们的亲人,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给了我们爱的教育。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有了你们的关心教育,我们这些小树苗一定会茁壮成长的。 2、师:同学们,终有一天,你们会长大,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如:我们的亲人会离我们而去,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不管我们有多么不舍,都会变成明天的现实。所以,孩子们,不要等到一切成空,就在现在,就在今天,把握住身边的幸福,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体会生活中朴素的爱。希望大家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感恩我们的亲人,感谢生我养我的摇篮,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好好学习,给亲人最好的回报。(五)小小练笔,布置作业。1. 在自己的实际生活里,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环境,培养自己的亲人的留恋之情。2.以:最难忘的事,最难忘的人,最难忘的为题,进行习作练习。(提示:在习作中体现将怎样去实现自己的行动)七、板书设计感恩亲人(父母 老师 他人)生命的主旋律我学会感恩感谢环境(家庭 学校 他乡)成长的主摇篮八、教学反思1.反思这节课的得与失,值得欣慰的是:(1)在课堂上,我极力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探究交流,在这样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感受;(2)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感恩、还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