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节 新生儿黄疸.ppt_第1页
第七、八节 新生儿黄疸.ppt_第2页
第七、八节 新生儿黄疸.ppt_第3页
第七、八节 新生儿黄疸.ppt_第4页
第七、八节 新生儿黄疸.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节新生儿黄疸,定义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升高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被黄染的症状。,衰老的红细胞网内皮系统,胆红素、铁、珠蛋白与白蛋白结合非结合胆红素尿胆素肝(与蛋白分离)门静脉肾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粪胆素结合胆红素肠道重吸收随大便毛细胆管随胆汁肠腔细菌还原尿胆原,肝肠循环,胆红素的代谢,1、胆红素产生相对过多,2、胆红素与血浆白蛋白的结合力差(1)酸中毒:影响白蛋白与胆红素联结(2)白蛋白含量较低(早产儿),红细胞数相对较多且破坏亦多红细胞寿命较成人短3050天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一)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一、概述,3、肝细胞摄取、催化、排泄胆红素能力差,摄取-肝细胞内Y、Z受体蛋白含量低催化-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排泄-肝内毛细胆管细易排泄不畅,4、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特点,肠道中-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未建立,(二)新生儿黄疸分类1.生理性黄疸,原因:红细胞破坏过多;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发生率:80%,(二)新生儿黄疸分类1.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开始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可延迟到3-4周;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mol/L(5mg/dl)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未成熟儿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34mol/L(2mg/dl),(二)新生儿黄疸分类2.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感染性,非感染性,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弓形体病,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遗传性疾病药物,(二)新生儿黄疸分类病理性黄疸原因,1、非感染性黄疸,(1)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ABO系统Rh系统:Rh抗原性DECced其它血型系统,(1)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A)黄疸:UB为主,迅速上升(B)贫血:程度不一(C)肝脾肿大(D)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后遗症期,(2)胆道闭锁(畸形),()先天性宫内感染()胆管炎、胆管纤维化、胆管闭锁()生后2周出现黄疸,DB显著升高()白陶土样便()肝大,肝硬化(3个月),(3)其他:母乳性黄疸,多于生后47天出现24周达高峰,4-12周后下降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全身状况良好,胃纳好,体重增长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可下降(确诊,2、感染性黄疸,(1)新生儿肝炎(hepatitis)()宫内或产时感染:()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肝炎症状:厌食、呕吐、肝大,2、感染性黄疸,(2)新生儿败血症(sepsis)()定义:病原菌侵入血循环,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全身病变()感染途径:产前、产时、产后()病原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GBS,(2)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症状,()黄疸:常见,有时为唯一症状;生理性黄疸加重或退而复现;可伴肝大;()及其他败血症症状:多器官系统损伤,如皮肤、休克、呼吸及消化系统,(2)新生儿败血症:诊断,()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培养()脑脊液、尿培养;分泌物培养,(三)诊断1、黄疸出现时间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四)处理原则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注意保暖并供给足够的热量,二、新生儿溶血症,定义指母婴血型不合(ABO或Rh),母血中对胎儿RBC的免疫抗体(IgG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早期新生儿红细胞破坏引起的溶血。,1、病因及临床分型,ABO血型系统(最常见)Rh血型系统,母:血型O或Rh(-),子:血型A、B或Rh(+)母血液中有特异性血型免疫抗体,ABO溶血病Rh溶血病母亲血型ORh(-)婴儿血型A或BRh(+)临床特点较轻重发病与胎次无关90第二胎发病我国多见国外多见血型抗体以抗A或抗B常见以抗D常见,3、临床表现,黄疸,生后2448小时内出现24小时内Rh溶血病2-3天ABO溶血病进行性加重,未结合型,核黄疸(Kernicterus),早期(警告期)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吮吸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持续约12-24小时。痉挛期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轻者仅有双眼凝视,重者出现肌张力增高、呼吸暂停、双手紧握、双臂伸直内旋,甚至角弓反张。此期约持续12-48小时。,指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核黄疸(Kernicterus),早期(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吃奶及反应好转,抽搐次数减少,角弓反张逐渐消失,肌张力逐渐恢复,此期约持续2周。后遗症期核黄疸四联症: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此外,也可留有脑瘫、智能落后、抽搐、抬头无力和流涎等后遗症。,贫血:程度不一肝脾肿大胎儿水肿,ABO溶血-轻Rh溶血-重,3、实验室检查,溶血证据:RBC及Hb,网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间接胆红素母婴血型测定溶血病特异性检查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诊抗体释放试验试验,诊断,一、产前诊断:1死胎、流产、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妇及其丈夫均应进行ABO、Rh血型检查2检查孕妇血清中免疫抗体(16孕周,28-30孕周,隔2-4周),抗体效价上升者提示可能大。3分光光度计测定羊水450nm波长光密度,二、产后诊断:1黄疸出现早、进展快、程度重2其它溶血证据3母婴血型不合4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4、治疗原则,胎内治疗:血浆置换、宫内输血、酶诱导剂、提前分娩。出生后治疗,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光照疗法(最常用的方法),40cm,20cm,光照疗法,原理光照间胆胆红素和光红素异构体从胆汁及尿液中排出体外,异构化,光照疗法,光疗适应症1、产前确诊溶血病,一旦出现黄疸(此时胆红素多85mol/L)给予光疗2、换血前后均需光疗3、根据总胆红素水平: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205umolL,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56umolL,光源:蓝光(波长425475nm)或日光方法:单面光疗或双面光疗,光毯光疗时间:一般2472小时注意事项:患儿戴眼罩,兜尿布光疗箱温度、湿度不显性失水增加光疗副作用:皮疹,腹泻,发热.光疗效果:24小时可降低胆红素3-5mg/dl,换血疗法(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原理:用双倍于新生儿个体的血量(1)换出约60%的胆红素及抗体(2)换出约85%的致敏红细胞,抑制溶血(3)纠正贫血,换血适应症1、产前确诊溶血病,脐血胆红素68mol/L(4mg/dl),Hb120g/L,伴水肿,肝脾肿大,心衰者2、生后12h内胆红素上升每小时12mol/L(0.75mg/dl)者3、总胆红素达到342mo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