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理—新课标苏科版.ppt_第1页
第三单元物理—新课标苏科版.ppt_第2页
第三单元物理—新课标苏科版.ppt_第3页
第三单元物理—新课标苏科版.ppt_第4页
第三单元物理—新课标苏科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SK),第7课时物体的运动第8课时物体的质量物质的密度第9课时物质的物理属性从粒子到宇宙,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物质的物理属性从粒子到宇宙,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物质的物理属性从粒子到宇宙,第7课时物体的运动,第7课时物体的运动,第7课时考点聚焦,考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量就称为_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单位,第7课时考点聚焦,2.长度的测量,米(m),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垂直,分度值,数字,单位,易错点“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指光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第7课时考点聚焦,3.时间的测量,第7课时考点聚焦,4.误差,误差是_和_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消灭,但应尽量减小误差,5.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2)化曲为直法;(3)化整为零法等注意测量工具的选择并不是越精确越好,应根据实际测量的需要合理地选择,测量值,真实值,第7课时考点聚焦,第7课时考点聚焦,考点2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_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时间相同比_;路程相同比_;比较_内通过的路程,位置,路程,时间,单位时间,(3)速度,单位时间,快慢,3.6,第7课时考点聚焦,注意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速度保持不变,速度的大小与路程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无关,此时速度是常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否则没有物理意义,第7课时考点聚焦,2.参照物,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点拨(1)任何物体都可作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2)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3)对于同一物体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往往不同,第7课时考点聚焦,3.运动和静止是_的说明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相对,参照物,知识纵横,测量误差和测量错误,第7课时考点聚焦,第7课时归类示例,类型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命题角度:(1)熟悉生活中的长度、时间,会估测长度、时间(2)能够正确选择、使用测量长度、时间的工具(3)能准确读出长度、时间的测量数据(4)有关测量误差和错误的产生及解决方法,第7课时归类示例,(1)小明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m.(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s.(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_,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m/s.,0.6000,20,0.9,第7课时归类示例,解析本题以实际情境展示出测量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产实际进行长度测量时,除了要把直尺放正、对齐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本题计数要到0.1mm;机械停表长针转一整圈为60s,短针转动一整圈为30min,实际记录的时间为两针指示的数值之和,第7课时归类示例,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学生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中考主要考查刻度尺和秒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读数、记录数据的能力,以及根据日常经验估测一些长度和时间的能力,第7课时归类示例,类型二机械运动,命题角度:(1)通过生活实例考查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2)研究物体运动时,适当参照物的选择(3)准确描述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形(4)根据示例提供的信息判断被研究物体的运动,第7课时归类示例,B,第7课时归类示例,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直是中考的热点,在这类试题上一定要注意参照物的选择,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对所有情况的全面考虑,解析甲、乙两辆汽车都在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在向南运动,说明乙车正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在向南运动,则甲车可能有两种情况:(1)向南运动;(2)向北运动,但速度小于乙车综上所述,答案应为B.,第7课时归类示例,类型三速度的测量、计算和图像问题,命题角度:(1)测量简单的平均速度问题(2)分析描绘st、vt的图像(3)简单的平均速度的测量和计算,第7课时归类示例,A,第7课时归类示例,第7课时归类示例,本题通过运动图像考查速度的计算和对图像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这是中考题中考查速度的常用方法运动图像有st图像和vt图像两种,解题时要注意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再根据图像特点解题,第7课时归类示例,第7课时归类示例,(1)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不是,第7课时归类示例,方法1,第7课时归类示例,(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写出一点即可)_.(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乙实验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写出一点即可)_.,增大纸板倾斜度(或增大铅笔放置高度或在更光滑的桌面上进行实验),增加玻璃管的长度(或改变小重物的密度或改变液体的密度),第7课时归类示例,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因而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应该用第一种方法;(3)增大纸板倾斜度、增大铅笔放置高度、使桌面更光滑等都能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得更快;(4)由于实验进行的时间很短,可通过增加玻璃管的长度或是减小重物下落的速度来进行改进,第7课时归类示例,第8课时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密度,第8课时物体的质量物质的密度,第8课时考点聚焦,考点1质量及其测量,1.物体的质量,物质,kg,托盘天平,形状,状态,位置,点拨(1)要对质量有感性的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2)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_计算出物体的质量,第8课时考点聚焦,2.质量的测量,(1)托盘天平的使用“看”:观察天平的_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_“放”:把天平放在_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处“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这时横梁平衡“称”:把被测物体放在_里,用镊子向_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_,称量,分度值,水平台,零刻度线,中线处,左盘,右盘,横梁恢复平衡,第8课时考点聚焦,“记”:_的质量_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被测物体,右盘中砝码,点拨天平使用口诀:先水平,游拨零,横梁平,左物右码两边盛,增减砝码游拨动,横梁再平,防超保洁要记清在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总是指向横梁下沉端,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天平翘起端调节(即:指针偏左,螺母右调;指针偏右,螺母左调),第8课时考点聚焦,(2)测量分类: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第8课时考点聚焦,考点2密度及其测量,1.密度,质量,kg/m3,第8课时考点聚焦,点拨(1)1g/cm3103kg/m3.(2)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的物理意义是:_.,1m3水的质量为1103kg,第8课时考点聚焦,2.测量液体体积工具,第8课时考点聚焦,3.密度的测量,(1)测固体的密度,第8课时考点聚焦,点拨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是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2)测液体密度,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第8课时考点聚焦,考点3密度的应用,鉴别,V,第8课时考点聚焦,第8课时归类示例,类型一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命题角度:(1)理解物体质量的含义(2)熟悉、会估测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质量(3)设计情景考查物体质量的基本性质(4)天平的基本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5)天平的非正常使用(6)设计实验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7)有关质量的简单计算,左,33.2,偏大,第8课时归类示例,解析根据天平调节规律“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可知,应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天平的读数规则是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所以橡皮的质量为33.2g;若忘记将游码调到零刻度,则读数时多读了游码原来所指示的质量数,因此测量结果偏大了,第8课时归类示例,正确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是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考查重点一般考查天平使用过程中调平、测量过程、读数等细节问题,还会涉及测量精确程度的评估以及非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天平测量质量,第8课时归类示例,类型二物质的密度,命题角度:(1)物质密度含义的理解(2)密度与体积、质量的关系(3)常见物质密度的大小关系,记住水的密度(4)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5)有关密度的简单计算,第8课时归类示例,B,第8课时归类示例,解析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是为了防止使用炒锅时烫手,利用了塑料导热性差的特性,不合题意;B.塑料泡沫密度较小,同体积时与其他材料相比,质量较小,因此,在表演场景中将其制作成倒塌的“墙壁”,可保护演员的安全,符合题意;C.用水给发动机冷却,主要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不合题意;D.用铜丝做导线,主要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电阻小,不合题意,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分别涉及到导热性、导电性、密度、比热容四个物理特性,明确每一个选项的应用方式,不难做出判断,第8课时归类示例,类型三密度的测量,命题角度:(1)设计实验测量固体或液体的密度(2)熟悉并估测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的密度,第8课时归类示例,第8课时归类示例,(1)测量原理是_(2)如图82甲所示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_(填字母)(3)由图甲(b)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_g.(4)将小石块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kg/m3.,(a)(c)(b),71.4,3.57103,第8课时归类示例,第8课时归类示例,第8课时归类示例,类型四密度的应用,命题角度:(1)设计实验鉴别物质或空心问题(2)利用密度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第8课时归类示例,例42012无锡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L,该地沟油的密度是_kg/m3.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请说明理由_.(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0.93103kg/m3),0.92103,不能,地沟油的密度在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范围之内,第8课时归类示例,第8课时归类示例,第9课时物质的物理属性从粒子到宇宙,第9课时物质的物理属性从粒子到宇宙,第9课时考点聚焦,考点1物质的物理属性,软硬,说明(1)硬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利用比较硬度的方法可以将一组物质的硬度由大到小排列出来(2)物质的物理属性还有密度、状态、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比热容等(3)对物质进行分类时可以按照不同的物理属性对一组物质分类,即方法不是唯一的,第9课时考点聚焦,考点2分子,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_的最小微粒2.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一直处在_地运动中;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和_3.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由_引起的,_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化学性质,永不停息,引力,斥力,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温度,第9课时考点聚焦,点拨微观世界的分子及分子运动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它,可通过观察扩散实验来分析宏观现象,通过推理认识微观世界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拓展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距离很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第9课时考点聚焦,比较物质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第9课时考点聚焦,提示(1)通过比较可知,固体、液体、气体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性质,是由分子间距离、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的(2)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它们的分子不散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和液体又很难被压缩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第9课时考点聚焦,考点3静电现象,1.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_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_电荷2.电荷的基本性质(1)带电体能够_轻小物体(2)同种电荷互相_,异种电荷互相_3.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将电子从一个物体_到另一个物体,正,负,吸引,排斥,吸引,转移,第9课时考点聚焦,考点4比分子更小的微粒,原子内部结构(1)原子由_和绕核高速运动的核外_组成(2)原子核由_和_组成(3)质子和中子由_组成比较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的质量较大,电子的质量较小,电子在原子核的引力作用下在核外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这一模型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太阳系中太阳位于中心,八大行星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转,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夸克,第9课时考点聚焦,提示原子结构的探索历史大家要记忆:(1)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2)1919年,卢瑟福用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3)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4)1961年,盖尔曼提出夸克的设想,第9课时考点聚焦,考点5浩瀚的宇宙,1.探索宇宙的历程中国古人很早就对星空进行观察,并根据星象制定历法在欧洲,由于宗教势力的影响,人们长期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2.日心说1543年哥白尼通过30多年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_宇宙观:我们居住的地球只是浩瀚星空中太阳系这个大家庭里的一颗相对较小的行星提醒光年是我们用来衡量宇宙天体之间距离的长度单位.1ly.9.4611015m.,“日心说”,第9课时考点聚焦,3.“宇宙大爆炸”学说散布在宇宙中的星系多达1000亿个,人们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_的天体结构系统,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_我们.1948年,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宇宙起源于距今约150亿年的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火球发生爆炸,导致宇宙空间不断膨胀,而温度逐渐冷却下来,形成今天的还在膨胀着的宇宙说明宇宙膨胀是指天体之间的距离在增大,而不是天体在增大,层次,远离,第9课时考点聚焦,第9课时归类示例,类型一物质的物理属性,命题角度:(1)将物质的物理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2)从各种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3)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B,第9课时归类示例,解析轮船用钢铁制造是利用钢铁的硬度大;纳米铜比普通铜具有更好的延展性;热水壶的手柄用胶木制作,因为胶木有较好的隔热性;电线的内芯用铝或铜制作,主要利用铝或铜的电阻小,导电性强,本题考查了区分物质不同特性的能力,难度较小易错点是:不同物质的各种特性容易混淆,第9课时归类示例,类型二分子动理论,命题角度:(1)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及探究(2)分子热运动现象及特点(3)利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解释生活现象,第9课时归类示例,例22012菏泽在封闭的场所里,只要有人吸烟,场所内的其他人就会闻到烟味,从而损害他人健康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场所里烟雾弥漫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