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_第1页
高二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_第2页
高二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_第3页
高二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_第4页
高二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高中地理学水平测试中复习知识点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资料第一个宇宙的地球一、宇宙知识1 .宇宙的特征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天体系统如下所示2 .地球是一个普通的行星2 .地球特殊性存在生命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辐射补充:我国年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大气可视性好,对太阳辐射弱化少的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成因:地形闭塞,气体不易扩散,云雾多,太阳辐射减弱。2 .太阳活动外部太阳大气构造:按照光球、色球、电晕的顺序从内侧分为外侧。太阳活动类型:黑子、耀斑、太阳风3种。 黑点爆炸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火炬爆炸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标志。对地球的影响:黑子的爆炸影响了地球气候的降水,与纬度有一定相关关系的火炬爆炸妨碍了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了无线电短波通信和地球的磁场,小磁针无法指向正确方向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冲入两极地区的上空大气,产生极光。三、地球运动1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以旋转中心为中心太阳地轴方向从西向东(从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从西向东(北极上空逆时针旋转,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点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天近日点(一月初)早远日点(七月初)早各地一样,每小时十五,两极是零。线速度平均每小时30公里赤道向两极减少,赤道为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 现在23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2)场所(3)沿地表水平移动的物体偏移,北半球向右偏移,南半球向左偏移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度和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度的变化北半球:夏天的半年,白天的夜晚很短,越往北走白天就越长太阳直接照在半球上北极圈北侧出现极昼现象的半球昼长,赤道的全年冬半年,白天夜晚长,越往北走白天夜晚越短,春天的秋天日分为世界北极圈北侧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从赤道向南北方向下降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下降随着纬度的变化夏至日:从2326n向南北下降的方向下降冬至日:从2326s向南北下降23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接近直射点的高度随着季节的变化,2326s以南越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阳光4 .照明图的辨认(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平面图,判断依据是从地球的北极点逆时针旋转地球的自转,从南极点顺时针旋转(2)判断节气、日期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早晚的过极点(或与经线重合),太阳的直射点为赤道、春秋分日,早晨或线与极圈相接,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的直射点为北纬2326,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的直射点为南纬2326。(3)在确定场所时,具有太阳直射点的经纱是中午12点,由早晨暗线包围的白天部分的中间经纱是12点,早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经纱是6点,暗线与赤道的交点经纱是18点,每15分钟时间不同1小时,每1分钟不同4分钟,因此首先计算两地点的经度差(同侧减法、异侧加法),在时间上(5)在判断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时,首先求出求出的地区和太阳直达点的纬度差,如果求出的地区和太阳直达点是相同半球,则取两地的纬度差,如果求出的地区和太阳直达点不是相同半球,则取两地的纬度之和,再将求出的地区的正午的太阳高度用90-两地的纬度差5、早晨的暗线、经线和纬线(1)根据早晨暗线与纬线的交叉判断问题晨雾线穿过南北极,可以判断这一天是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晨雾线与南北极相接,北极圈内为白天,这一天是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南半球为冬早晨的暗线与南北极相接,北极圈内为夜晚,可以判断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南半球为夏六、区域和区域计算四、地球结构1 .围绕地球内部的层区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区分:莫霍法面(地壳和地幔界面平均深度17公里,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谷堡面(地幔和地核界面,平均深度2900公里,纵波速度急剧下降,横波消失)。岩石圈:由硬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物质组成;岩石有成因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岩浆岩:岩浆凝结形成,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沉积岩:风化物通过外力(流水和风力)堆积,最终形成固结岩。 特点是层理结构和始终含有化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变质岩:生成的岩石通过变质作用形成新的岩石。 例如石灰岩为大理岩,页岩为板岩,砂岩为石英岩,花岗岩为片麻岩。2 .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内力作用和地表形态;1 .内力作用能源:地球内部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地震、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不均匀2 .板块运动和宏观地形区分:地球表层岩石圈不完整,按破坏构造带分为6块板块,名称:亚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国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板块,特别是亚洲西亚和南亚属于印度洋板块。板块不断运动,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界多为火山、地震等。消亡边界: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常形成巨大褶皱山脉生长边界:始终形成海岭,张裂带始终形成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和红海等。3 .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1 .皱纹:分为背斜线和斜线两种基本形态。背斜:没有因外力侵蚀地形,岩层一般向上拱,形成山地。 判断方法:中心部岩层古老,两翼岩层新。 倾斜:外力不侵蚀地形,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形成谷或盆地。 判断方法:中心岩层年龄较新,双翼岩层较老。 如右图所示外力侵蚀地形:背坡顶部的岩石受到张力,常被山谷侵蚀。外力侵蚀地形:斜沟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多形成山。 如右图所示2 .断层:分为地垒和裂谷两种基本形态。地垒:岩层破坏后,向两侧突起的部分。 始终形成块状山地,如华山、泰山、庐山。地堑:岩层破坏后,中间相对下沉的部分。 常形成盆地和谷,吐鲁番盆地、汾河谷、渭河平原等。 下图。3 .地质结构的应用如下图所示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外力作用能源:地外太阳能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岩外力作用下的地形建模风力侵蚀:形成风蚀低地、风蚀蘑菇、戈壁等。风力沉积:黄土高原的形成、沙丘、沙垄等。流水侵蚀:流水侵蚀:瀑布、峡谷(多为v型谷)、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等。 主要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流水溶解: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形等。 主要分布于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的分布地区,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流水沉积:山前冲积扇(绿洲地区)、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河流进入海口的地方)。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形成“u”型谷、冰食平原、冰食低地(北美五大湖、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千湖国芬兰)。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二、大气环境平流层大气的热过程;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选择性散射和反射。2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太阳辐射:地球上所有能源的来源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源是长波辐射大气辐射:一部分辐射到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称为大气辐射,另一部分辐射到地面,大气被反射,大气被加热,是长波辐射。 三种关系如下图所示: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1)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大棚育苗等。 (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工烟幕的方法加强大气逆流,保护田间农作物免受冻害。热环流1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纬度分布不均匀,引起高低纬度之间的温差。2 .热环流的形成近床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降)同一水平面上有气压差空气水平运动形成热环流。 如下图所示(1)温压关系:(上图中以甲、乙、丙三地表示)(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风始终从高压向低压3 .判决和应用大气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于高度不同的大气承担的空气柱的高度不同,所以随着高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增加,气压降低。 我是PAPC,PBPD。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进而等压面弯曲,在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者气压高,凹者气压低,PCPD、PBPA。在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域类型相反,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大气水平运动风;1 .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即使大气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该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向低压。、气压带、风带和气候;1成因:在高低纬度之间通过得到太阳辐射,产生热量差异。2 .分布3 .季节迁移规则: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东亚与南亚季风的比较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气候类型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季节冬天夏天冬天夏天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成因海陆热性质的差异海陆热性质的差异海陆热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特征寒气干燥热得多雨天气干燥暑气湿润冬季风比夏季风强夏季风比冬季风强范围亚洲东部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亚洲南部和东南部,云南南部和海南岛常见气象系统;透过镜子后穿过镜子的时候从镜子前走过冷却器控制冷前馈控制暖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晴朗多雨、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 雨区在前线后面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1 .冷锋和天气2 .暖锋和天气透过镜子后穿过镜子的时候从镜子前走过暖气团控制暖锋控制冷却器控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就会转晴多连续降水或雾。 雨区在前线前面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低压(旋风分离器)、高气压(旋风分离器)和天气;1概念:气旋和气旋是指大气的运动状况,低气压和高气压是指气压的分布状况。 低压对应旋风分离器,高压对应旋风分离器。2 .低压与高压、旋风分离器与反旋风分离器的比较低压(旋风分离器)高压(旋风分离器)气压分布气压中心值低,周围高气压中心值高,周围低水平气流和风向气流形成(北半球)气流状况和风向北半球逆时针方向中心辐射东部:北风西部:北风顺时针方向四面八方东部:刮北风西部:偏南风南半球顺时针方向中心辐射东部:北风西部:偏南风顺时针方向四面八方东部:偏南的风西部:刮北风垂直气流和天气形成气流天气多云多雨的天气晴朗干燥的天气很多通过镜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的典型例子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天气夏季:长江流域旱秋:中国北方秋天爽朗的天气三、水循环和海流水循环;2 .类型和环节(1)类型:根据发生水循环的区域,可分为乙海陆间循环(包括a、c、b、d和e环节)、甲陆内循环和丙海内循环三类。(2)环节: a蒸发b降水c水蒸气运输d地表流出e地下流出f下渗透g蒸发。洋流海流类型1 .海流分布规律特殊海域:北印度洋海流受季风影响,冬季逆时针(受东北季风影响),夏季顺时针(受西南季风影响)。说明:图中实线箭头表示暖流,虚线箭头表示寒流。图中的字母表示海流名称太平洋海域: d日本暖流e北太平洋暖流f加利福尼亚寒流g东澳大利亚暖流h秘鲁寒流I千岛寒流大西洋海域: j墨西哥湾暖流k北大西洋暖流l拉布拉多寒流m金丝雀寒流n巴西暖流p本格勒寒流印度洋海域: q埃尔加兹暖流r西澳大利亚寒流3 .性质不同:暖流、寒流下图(北半球例)暖流: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水温逐渐下降的海流,图中a寒波:从高纬向低纬流动,水温逐渐上升的海流。 图中b。 等温线的凸方向是海流的流动。 南北半球的寒冷、暖流的流向相反。海流对地球环境的影响;1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加湿作用的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减湿作用。2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形成着名的四个渔场,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合流形成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秘鲁渔场:秘鲁寒流上升形成的。3 .对海洋航行的影响:沿海流航行可节约燃料,速度快的寒流汇合形成海雾,不利于海上航行的海流携带冰山对海上航行有很大威胁。4 .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加快污染物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