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2).pptx_第1页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2).pptx_第2页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2).pptx_第3页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2).pptx_第4页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2).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意中国风,文艺清新复古,专题二商鞅变法,公元前594年,古代雅典进行了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同时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而之后一两百年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也进行改革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对当时及以后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课标要求:商鞅变法,(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了解商鞅变法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第一节“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变法的背景,春秋战国,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时代特征,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融合,大发展:经济、文化、科技,探究:商鞅生活的战国是个怎样的时代?,“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普遍,铁器、牛耕使用,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百家争鸣,大发展,大变革,大动荡,一、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一)大动荡大变革是变法的有利外部条件1、经济上:(1)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2)井田制下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逐渐瓦解,土地私有权逐步得到认可。2、政治上:(1)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崩溃,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2)随着土地私有化,新兴地主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特权,进行社会变革。(3)各国先后进行变法,首先魏国李悝变法,之后楚国吴起变法。,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根本),诸侯兼并,战争频繁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军事:诸侯争霸、战乱不断,各国纷纷变法、发展生产、增加人口、扩充实力;思想: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法家思想成为变法的指导思想。其他国家的变法提供借鉴,李悝,吴起,魏国李悝变法:,率先强盛,楚国吴起变法:,成为强国,公元前445年,)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加强法制,1)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收回爵禄2)强令旧贵族迁居3)裁减冗员,节余养兵和奖励军功.4)要求官员秉公执法,各国改革共同的影响是什么?,不同程度地打击了旧制度、旧贵族势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的转型。,自春秋以来,秦国一直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远远落后于东方各国。比如,赋税制度改革,齐国在公元前年管仲就实行了“相地而衰征”,承认了土地的私有,而在秦国,直到公元前年才实行类似的“初租禾”。又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然而诸子之中没有一个秦国人。总之,商鞅变法之前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上,秦国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六国,要想在战乱中求生存必须变法,以求发展。,落后的秦国受传统约束较少,(二)秦国统治者急需改变长期落后于东方各国的状况,锐意变革是变法内部动因1、秦献公:废除用人殉葬的恶习;由雍迁都栎阳;允许商业活动。2、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吸引了各方有识之士。,秦孝公下令求贤,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史记,商鞅入秦,商鞅(约前390前338),出生于卫国,原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因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尊为商君,史称商鞅。商鞅尊崇李悝学说,少年时就立志革新政治。前361年,看到秦孝公的求贤令后,便带着李悝的法经,只身入秦。,商鞅初到秦国时第一二次见到秦孝公,对他讲述学尧、舜等的帝王之道,孝公直打瞌睡;第三次他就与孝公讲述了富国图强之术,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一连几天都不厌烦。,商鞅,(三)商鞅来秦并得到赏识是变法的重要条件(1)游说:商鞅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劝说他“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变法要坚决果断。,商鞅舌战图秦孝公在朝堂上召开宫廷会议,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讨论。以甘龙、杜挚为首的旧贵族认为“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商鞅为实行新法,与他们展开了论战。经过对保守派的批判,商鞅宣传了变法的必要性和意义。可以反映出哪些问题?,反映的问题:秦孝公对商鞅的支持商鞅变法的坚定信心商鞅重视为变法扫清思想障碍。,(三)商鞅来秦并得到赏识是变法的重要条件(1)游说:商鞅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劝说他“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变法要坚决果断。(2)辩论:与反对派辩论,宣传变法思想,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得到秦孝公赏识。,徙木立信,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公布法令前,又立木于栎阳城南门,发告示称徙木之北门者,赏十金,见没有人响应,又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以此来取信于民。,“南门立木”,不仅达到了彰显秦国朝廷诚信的目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商鞅变法的舆论和民意基础,为变法措施的推行奠定了良好的诚信基础。,(三)商鞅来秦并得到赏识是变法的重要条件(1)游说:商鞅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劝说他“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变法要坚决果断。(2)辩论:与反对派辩论,宣传变法思想,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得到秦孝公赏识。(3)立信:南门徙木,取信于民;并打击破坏新法的人。,1、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属于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2、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A,C,3、商鞅变法后,秦国“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其主要原因是A、“为天开阡陌封疆”B、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C、令民为拾伍D、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4、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春秋时期历史发展本质趋势的是:A、铁器和牛耕使用B、公田转化为私田C、周天子势力衰微D、诸侯争霸不断,D,B,5、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表述,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