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养老模式比较研究_以美国_丹麦_日本为例_万江_第1页
国外养老模式比较研究_以美国_丹麦_日本为例_万江_第2页
国外养老模式比较研究_以美国_丹麦_日本为例_万江_第3页
国外养老模式比较研究_以美国_丹麦_日本为例_万江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Architectural Fourm 建筑论坛 77 摘要 任何国家的养老模式都与其社会保障 制度、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相适应的居住设施 密不可分。美国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主 要由企业和个人承担,由于美国老人生活上 的独立性,使其多选择设施养老,其养老设 施分类细致,商业化发展迅速;丹麦施行原 宅养老政策,政府在软硬件上提供支持,并 在养老住宅建造方面予以充分的补助;日本 的社保制度和居住设施类型呈现多元化分布 结构,老年人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健康情 况选择合适的养老居住模式。本研究通过对 美国、丹麦以及日本的养老政策和模式的深 入探讨,对中国未来的养老模式发展提出了 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养老模式;社会保障制度;生活方 式;养老设施 ABsTRAcT The endowment mode of each n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ertain lifestyle and appropriate living facilities. In the USA,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and medical insurance are paid by the enterprise and individual. Because of the independence lifestyle, the aged prefer to stay in elderly facilities, which are classified and commercialized. Meanwhile, the edged are settled down in their own house in Denmark. The government provides great support on software and hardware, and also supplies sufficient subsi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ouse for the aged. There are varieties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living facilities in Japan. The aged can choose the suitable way of living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their economy and health. The paper discusses further on pension policies and models in America, Denmark and Japa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model in China is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 Pension model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life-style, elderly facilities pension models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编 号:A0920502051208-97。 中图分类号 TU05 文献标识码 DOI:10.3969/j.issn.1000-0232.2013.02.077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3)02-0077-05 作者简介 1讲师;2硕士研究生;3副教 授;1&2&3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成都, 610031) 1 老龄化社会趋势与养老模式的核心内容 随着世界范围内老龄化问题的出现,老 年型国家也随之增多。截至1950年,全球属 于老年型的国家已达到15个,2001年增至50 多个,其中绝大多数是西方发达国家。另据 亚太地区的人口统计显示,日本从1971年开 始步入老龄化社会(指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 例为714%的社会),1994年正式成为老龄 社会(指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为1421% 的社会),中国则从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 社会。并且预计2050年该数据将升至日本 42%、中国29.2%、印度22.3%。从这些统计 数据的趋势预测来看,亚太地区2050年的老 龄化问题将会更加严峻。 世界范围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使得养老问 题成为很多国家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在这 方面欧美国家和日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就 养老问题来说,并非某个单一环节便能解决 的,它往往综合了社会的、制度的、文化的 以及具体设施本身等各方面因素。选择什么 样的养老模式,首先要根据社会条件和使用 人群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居住设施,同时社 会保险制度和生活模式的不同,更是制约了 养老模式的发展。可以说,社会保险制度是 基础,提供了社会条件,而特定的生活方式 是养老模式的依据,适宜的居住设施则是载 体。作为养老模式的核心内容,以下将分别 从这三方面比对美国、丹麦和日本三个国家 的养老模式。 2 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生活方式 2.1 作为养老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 2.1.1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 疗保险 美国的社保制度由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共同构成,养老保险体系由联邦退休金制 度、企业退休金计划、个人退休金计划三部 分组成,其中联邦退休金制度由美国社会保 障署管理,企业退休金计划由各企业或人寿 保险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而个人退休 金计划由个人选择银行、人寿保险公司、投 资公司等来管理(表1)。 医疗保险体系则由私人医疗保险与社会 医疗保险组成。其中,社会医疗保险针对65 岁以上老人和贫困人群负担主要部分,私人 国外养老模式比较研究 以美国、丹麦、日本为例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oreign Pension Models :Taking USA, Denmark and Japan as Examples 万 江1 余 涵2 吴 茵3 Wan Jiang Yu Han Wu Yin 78 建筑论坛 Architectural Fourm / 南方建筑 / South Architecture 2013.2 医疗保险则由雇主为雇员支付保险金。 因此,总体来看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 企业和个人是主要承担者,政府则做适当补 贴或者提供免税政策。 2.1.丹麦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原宅养 老”为核心 丹麦推行养老制度较早,并经过近100 年发展,最终形成了适应本土的社会保障制 度。1890年以前老人主要依靠子女赡养,或 者被“贫民院”收容;1891年“老年人援助 法”制定后,规定60岁以上的贫困者中,生 活能自理的可以领取援助金,生活不能自理 老人可以入住养老院,但要放弃公民权;直 到1957年“国民养老金法”成立之后,相对 完善的养老设施“老人之家”才得以发展, 它强调了设施中老人自身的个性发展和私密 性的确保。 1973年的“生活援助法”与1974年制定 的“家庭医生制度”建立了老年人福利与医 疗保障的社会基础。紧接着,1979年设立了 “老年人政策委员会”并提出了建设老年人 居住场所应具备的三原则,即一要具备连续 性、二要由老人自行决定、三要充分发挥自 立能力。 1979年开始,丹麦正式推进“原宅养 老”。首先实行弹性退休政策,60-67岁的老 人由政府用养老金补贴工资收入,年满67岁 公民则可以领取政府养老金;其次住房政策 上,由政府修建、管理老人住宅,并提供24 小时医疗服务和家庭服务。因此丹麦的养老 制度总结来看即以原宅养老为核心,且由政 府进行扶持并提供保障。 2.1.3 日本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养老金、 医疗保险和照护保险 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整全面,除 了养老金保险、医疗保险,还专设了照护保 险这一项。 养老金制度保障渠道较多,包括个人、 企业以及公立养老金、公立年金等,具备多 方保障。医疗保险则执行强制公立保险制 度,针对一般国民和特殊人员均有相应的保 险,并专门针对75岁及以上老年人制订了后 期高龄者医疗保险,也就是长寿医疗保险,由 地方后期高龄者医疗广域联合来管辖(表2)。 照护保险则从2000年4月起以德国为范本 开始设立,目的是通过鼓励原宅养老,以减 轻医疗机构入院负担。老年人需要照护的程 序被分为7级,在经过医疗机构认定后,申请 人通过与照护援助顾问商谈,讨论援助、照 护服务项目的设计,最后向政府申请并领取 相应等级的“照护保险证”。 2.2 作为养老模式依据的生活方式与居住模式 美国传统生活观念强调个人独立和自 立,一般只有上一辈对下一辈的抚养,子女 成年后,父母均独立生活。因此老年人退休 后会搬到公寓生活,减少日常劳动,随着自 理能力的减弱,会逐步入住老年住宅或护理 院,直至自理能力完全丧失后住进老人院。 丹麦的子女在成年后会离开父母家庭, 结婚后购买商品房成为核心家庭单元,年老 后则通过改造自宅,实现原宅养老。 日本的子女在成年后一般租房独立生 活,结婚后则购买商品房,年老后则会更换 为小住宅家庭养老,随着自理能力减弱则进 入养老院完成设施养老。 3 各国的养老居住设施 3.1 美国养老居住设施类型 由于美国老年人养老模式主要为设施养 老,所以设施划分较为细致,根据不同健康 状况的目标人群,分别设置自护型、助护 型、特护型等多类型设施(表3)。各类养老 设施都有公立和私立两种,私立条件较好, 但入住价格较高。 老年养生社区也成为美国成功的一种养 老模式,具有典型美国养老模式的特色。这 些社区均为综合性养老社区,以老年人为居 民主体,各种设施齐全,并根据老人需求设 置不同功能类型,以强调老人自立、提高生 活质量为社区理念,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 成功的社区养老模式。 以亚利桑那州太阳城为代表,其占地 14.5km2,距离凤凰城23.4km,距离图森 市(Tuson)209km。以打造“自立 / 成熟 的 社区”、呼吁 “精彩地走过人生”为开发理 念,入住主体为55岁以上的老年人(图1)。 社区内的物业类型从老年人自身需求出 发,根据老人自理能力的不同分别针对性设 置了活动自理型社区,为独栋别墅区,给55 岁以上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的人群居住;高级 表 1 美国养老保险特点 表 2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 表 3 美国养老设施类型 保险类型征收性质对象筹资方式 联 邦 退 休 金制度: 强制性年满65岁以 上、纳税满 40个季度公 民 政府征收社会保障税 企 业 年 金 计划 自愿性年满65岁以 上公民 企业从年营业额中抽取部分资 金建立,政府对该部分提供免 税优惠 个 人 退 休 金计划 自愿性年满65岁以 上公民 个人出资3/4,企业出1/4,交由 银行或保险公司管理,政府对 该部分提供免税优惠 保险征收性质 对象管辖机构 国民健康保险 强制性 一般国民1年 以上外国常驻 者(非强制) 全国健康保险 协会 企业(组合) 保险 企业及企业联 盟人员 地方(城市) 健康保险协会 共济保险公务员厚生省 船员保险船舶工作人员全国健康保险 协会 自卫官保险自卫官及相关 学员 防卫省 后期高龄者医 疗保险(长寿 医疗保险) 75岁及以上老 年人 地方后期高龄 者医疗广域联 合 名称特点主要目标人群 自护型公寓 Independent housing units 住宅成组团布置,设置简单公用设施;健康状况良好,完全自理者 老年公寓(集合住宅) Congregate housing 公用设施较完善的独立式公寓,单间式套房;健康状况良好,完全自理者 养老院 Congregate housing 多单床间,有较完整的公用设施和生活专护设施;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者 助护型护理院 Assisted living facility 集居住单元,家政服务,简单医疗护理为一体,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者、轻微 病患 特护型护理院 Skilled nursing housing 比养老院有更完善的医疗护理设施;部分或完全丧失自我护理能 力者 老年养生社区 Life care communities 各设施综合布局的老年集中居住区,规模较大 (eg:sun city) 具综合性、持续性特点,适 合各类人群 2013.2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Architectural Fourm 建筑论坛 79 人士出租型公寓,是以出租的形式为高收入 人群提供短期居住的公寓;持续照料型退休 社区,可根据顾客的需要,在社区内部提供 不同层次的照料服务;退休社区,以出售或 出租的形式,提供给生活完全自理的退休人 群居住。在服务形式上则有:专门为老年痴 呆症患者提供的特别护理服务;为住在单元 中的生活不能自理的顾客提供的辅助生活全 方位照料服务。另外,在专业护理设施中, 既可以以单独的形式进行专业护理,又可以 在“辅助生活”的服务之中提供专业护理。 分类详尽,可谓面面俱到。 除此以外,社区内满足老人生活和娱乐 休闲的设施也非常完备。社区内设置了七个 健康娱乐中心(图2),拥有一家355床的地 方医院和三家区域医院,设置了15家银行, 并有行政办公、消防、警察、法院等政府行 政机构,公共事业公司齐全,同时还有高尔 夫球场11个和130多家有经营权的俱乐部,充 分满足了老人生活休闲的各类需要。 3.2 丹麦养老设施 丹麦是唯一一个废除设施养老的国家, 养老模式主要为原宅养老,因此其养老辅助 设施的设置以此为原则,分别从提供软硬件 服务和住宅建造,形成了完备的养老社区居 住体系,为实现原宅养老提供了良好的软硬 条件。 3.2.1 软硬件服务 丹麦的软件服务包括了为术后病人或半 自理及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的上门照护服 务;为75岁以上老人提供的预防式老年人家 访服务;为需定期往返医院及福利设施的老 人或残疾人提供的交通接送服务;为不能自 己做饭的老人提供的送餐服务等。这些服务 提供与否事先需经过政府判别认定,一般由 家政服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和专业医疗机构 职员共同构成服务团队。为了避免过度服务 和资源浪费,政府还会定期进行持续观察, 判别是否有必要继续提供。在硬件服务上, 丹麦政府除了为健康的老人提供娱乐交流之 用的“老人活动中心”,还设有专门的照护 机构,分别为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日间或者 夜间的托管照护服务,同时也可上门提供日 间或夜间的在宅照护服务。 此外,政府还提供专门的辅助器具,以 满足老年人需求。市、区、地方政府一般提 供小型器具,如专用餐具、助听器、轮椅、 手杖、升降机等,省级政府则设有大规模 器具中心为老人服务。这些专用辅助器具均 由各级政府负责管理,包括器具的购置、保 管、调配等,并无偿租借给老人使用。 3.2.2 住宅建造 住宅建造方面重点在原宅改造,新建住 宅中也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和法规,保证老人 的可住性。 原宅改造方面首先有法律依据的支撑, 社会服务法中就有规定要对身体机能低 下的居住者提供住宅改造,并由市、区、地 方政府决定是否免费,针对自有住宅和租赁 住宅均可提供改造服务。 新建住宅中,一般自立老人入住的住宅 由地方自治体、NPO或者非盈利住宅协会修 建,要求建筑面积每户67m2以下,各户均有 厨房、厕所、浴室,具备无障碍设计,并具 备24小时紧急报警装置,住宅公共空间则应 具备会议室、休闲室、洗衣室、共用起居室 等功能。 对于需要照护的老人和老年痴呆患者, 则由国家补助修建或者与设施复合式修建为 专门的照护型住宅,设计要求建筑面积每户 40m2左右,规模通常控制在10户以下,并要 求有更多的公共空间。 1 Sun city in Arizona (亚利桑那州太阳城) 2 太阳城的七个健康娱乐中心 3 Sophielund(索菲伦)老年社区总平面图 4 老人活动室及居室 1a 1b 2 3 4a 4b 4c 80 建筑论坛 Architectural Fourm / 南方建筑 / South Architecture 2013.2 新建老人住宅中目前还盛行一种互助型 养老住宅,即共同化住宅,在自立老人的原 有住宅与新建一般住宅之间建立共同室,通 过社区的组织模式形成共同生活加相互照顾 的生活方式,以此达到互助型养老的目的。 Sophielund(索菲伦)老年社区是典型的公 寓型老人住宅社区(图3),老人的住宅单元 根据不同需求分为老年夫妇使用的三室型、 单身老人使用的两室型和痴呆老人的特别护 理栋,为单间型,均配备完备独立的生活空 间和设施,而社区内则专门设有公共的活动 中心,具备各类适合老人的娱乐设施,还有 专门针对痴呆老人的康复指导、足底按摩等 服务,同时活动中心有各种春游踏青、旅行 等企划型活动。另外,活动中心还有政府提 供的饮食服务,准备食物、清洗碗碟、食堂 经营、生涯指导等很多工作都是由志愿者担 任(图4)。 3.3 日本养老设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日本老年人对居 住的需求出现了一系列变化,住宅规模上从 大面积的需求转为小规模,对医疗设施的依 赖逐渐转为对在宅护理的重视,对住区的提 供附属服务要求转为对既有设施的地域开放 型服务要求,而对住宅的居住权和使用权的 重视也已经逐步消弱,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 选择租赁住房来养老。 在日本,老人无论是在宅养老还是设施 养老都可以有多种选择。从收入层面来讲, 从适合高收入老人的老人高级公寓、收费老 人之家,到适合中等收入老人的专用租赁住 宅,低收入老人则可根据身体条件选择入住 轻费老人之家、养护老人之家、特养之家及 医疗、疗养病床(图5)。由此,多元化的居 住形式让老人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 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居住模式,可 谓做到了老而无忧、老有所归。 总结来看,日本的老年人专用住宅则主 要分为生活独立型住宅和生活共同型住宅。 3.3.1 生活独立型住宅 是以若干独立的生活单元为主体,每个 生活单元包括独立的浴厕、起居、餐厅等生 活设施,老人拥有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图 6)。在若干生活单元中,同时设置有协同 室,主要为老人提供娱乐休闲活动和社会交 往,部分也提供必要的餐饮服务(图79 )。 生活独立型住宅保证了老人的私密性和 个性化,适合相对自立的老人。 3.3.2 生活共同型住宅 生活共同型住宅(图10)则是将老人的 生活单元集中设置,并且只保留住宿和浴厕 功能,同时设置公共空间,包括了起居、餐 厅、厨房和浴厕功能,并保证24小时LSA1)常 驻、为老年人提供送餐、日间(夜间)照护 和上门访问照护等服务。其中并设型住宅是 生活共同型住宅的典型类型(图11、12)。 生活共同型住宅更多考虑了老人们的共 同协作以及对老人的集中照护服务,因此更 适合自理能力相对较弱的老人。 4 国外养老模式的启示 三个国家的养老模式可以说各具其本国 特色,尤其针对各自社会条件不断优化、完 善,最终形成适应本土的成熟的养老模式。 其养老模式的各自特点可总结如表4所示。 从国外的养老模式的成功经验来看,其 本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完善而系统的养老制 5 10 6 7 8b 9b 5 日本老人多元化的居住形式 6 生活独立型住宅(模式示意) 7 生活独立型住宅住区示例 8 老人住宅单元 9 共同空间协同室 10 生活共同型住宅(模式示意) 8a 9a 2013.2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Architectural Fourm 建筑论坛 81 度和完备且相适应的养老设施是支撑养老模 式的关键条件,因此我们也可从这三个层面 探求适应我国的理想的养老模式。 首先从养老制度来看,我国的养老保险 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完善化,包括 保险的支付主体,可以从多方位入手,减轻 个人负担、监管企业的承担义务、扩大政府 扶持的有效范围。同时在保险种类设置上, 充分考虑我国老年人养老过程中的各种可能 性,比如日本养老保险中专设的照护保险, 就为老人在家的休养和康复提供了保证,更 适应在宅养老的模式。 生活方式上来看,我国大多数都是独生 子女家庭,目前已有60岁以上老人无法单纯 依靠子女实现养老,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不可避免选择了离开儿 女独立生活。因此,老人生活的独立性已成 趋势,这便需要社会保障提供足够的支持, 这样老人的生活才能够独立而不孤立。 养老设施的建设上,由于原宅养老不失 为适应我国养老模式的一种有效方式,一方 面我国人口众多,养老机构压力大,同时传 统观念下,我国老人更愿意选择熟悉的生活 环境安度晚年,因此就近在社区完成养老成 为更多老年人愿意选择的方式。所以我国的 养老设施建设,可以在养老机构建设的基础 上,逐步强化社区的力量,在社区中设置养 老服务机构,提供老年人尤其需要的服务如 医疗、康复、照护、家政等,同时完善各设 施设备,让老人的在宅养老成为可能。 当然,养老问题绝非单一的因素决定 的,因此要解决好我国目前的养老问题也非 一时之举、一念之意,通过对国外养老模式 的比对,希望为我国养老模式的研究提供一 些参考和启发。 图片来源 图1: 360daohang&hl=zh-CN&q=Sun%20city%20in%20 Arizona%20E2%85%A0&biw=1245&bih=612&ie=UTF- 8&sa=N&tab=il; 图2: 图3、57、10、11:作者自绘; 图4、8、9、12 由日本名城大学生田研究室提供。 注释 1) LSA是专门服务于老年人住宅的专职人员,为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基本服务,并完成巡视任务 以确保老年人的居住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 中心建设标准S, 2011. 2刘美霞,娄乃琳等. 老年住宅开发和经营模式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贺银凤. 我国老龄照料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J. 人口学刊,2009,4. 4 周燕珉等. 住宅精细化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8,1. 5 周燕珉等. 老年住宅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11,4. 6 周博等. 全球老年住宅建筑设计手册M.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1. 7 王静. 北京市某城区居家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方 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