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复工安全保障技术措施_第1页
2014复工安全保障技术措施_第2页
2014复工安全保障技术措施_第3页
2014复工安全保障技术措施_第4页
2014复工安全保障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ollowing parts of ordinary bolt connection: wall-beams, purlins, knee. Design of drainage, electrical,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power should be subject to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steel structures of other professions, it is forbidden to weld hanging load and increased roof and columns. Construction prepared and the construction layout first section material prepared and the processing production prepared according to Zhejiang more Palace steel limited and Wuhan intelligent elevator limited by signed of contract file and the Institute provides of steel design blueprint, I company and the Organiz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production department, procurement Department, bid do Engineering Department, related production sector for drawings triage, and according to owners requirements timely design out production and the processing detail and for has related professional sector of strictly triage, specific work process following: Bid do bid notice Technology Department add up do procurement department production department quality Department Engineering Department Technology Department production and the processing detail proposed Hou, by add up do coordination the sector of supporting work, and by figure line by varieties, and specifications, and quality for classified, and notification Procurement Department for material of market survey and procurement, by quality Department according to by purchased material of specifications varieties for quality review and test, not qualified of material varieties and specifications strongly ban for the engineering in the, After passing inspection informed the workshop of production of timber according to strict production details of production, workshop organized by the General Manager before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security sector technical safety training, safety education company to strictly three-level disclosure, training of qualified personnel is strictly prohibited to post production, production personnel must be listed to work, you must have the corresponding certificate. Road workers must have the certificate, and regular assessments should be carried out, not a skilled operator posts is strictly prohibited. Production of various items of equipment, appliances and other, non-professional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ctions and strict regulations, strong rewards, be eliminated. Production line set on person, title, responsibilities, and performance and safet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aterial procurement process strictly handling the 府谷县鸿锋煤矿恢复生产安全技术保障措施二一四年元月十六日 带领村民治理黄沙的谷文昌同志、发展蔬菜大棚种植技术的山东寿光王伯祥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同志,他们都是终其一生,以一颗赤诚的服务群众之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1- -目 录第一章 概况和管理培训及制度.3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4第三章 安全技术措施.9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保障措施.9第二节 瓦斯、煤尘防治措施11第三节 矿井供电安全技术措施13第四节 爆破安全技术措施15第五节 顶板管理、矿压观测技术措施17第六节 运输安全技术措施18第七节 巷道贯通安全技术措施21第八节 采空区管理安全技术措施22第九节 矿井火灾防治措施23第十节 矿井水灾防治措施25第十一节 安全监控系统26第十二节 避灾路线27第十三节 地面事故预防处理措施.28 第一章 概况和管理培训及制度 鸿锋煤矿已于2013年10月通过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竣工验收。我矿已由基建转入生产矿井。矿设矿长、总工程师、通风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和机电矿长。下设矿综合办公室、生产技术科、通风科、安监科、机电科、监测监控调度室、安全培训等管理科室。安全管理人员46人。各工种生产及辅助人员均已到位并进行了岗前培训,特殊工种经培训考核后全部持证上岗,可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根据上级要求和行业规范及现代化中型矿井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并结合矿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标准,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工种操作规程及专业管理制度等。主要有:鸿锋煤矿矿级领导带班制度、鸿锋煤矿矿级领导跟班制度、鸿锋煤矿爆炸材料管理规定、鸿锋煤矿井口检身制度、鸿锋煤矿“一通三防”管理规定、鸿锋煤矿皮带运输管理规定、鸿锋煤矿监测监控管理制度、鸿锋煤矿劳保用品管理制度以及掘进作业规程和综采作业规程等。涵盖了安全管理、生产劳动组织、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环节的各个方面,能够理顺安全生产秩序、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满足安全生产之需要。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及时有效地防范可能出现的事故,加强建设、施工、设计和监理等单位之间的协调,特成立鸿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一)组织机构组 长:袁瑞国(矿长)副组长:张忠学(总工程师) 杨文彪(安全矿长) 王永林(机电矿长) 陈秉义(生产矿长) 张维才(通风矿长)成 员:唐毅(调度室主任) 孙常青(办公室主任)赵侯平(安检负责) 邓永林(机电科长) 焦成雷(生产技术科长) 韩兴盛(财务科) 苏 军(后勤) 董建光(采煤队队长) 赵明君 (掘进队队长)纪德喜(运行队队长)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由矿级值班领导具体负责当天安全生产的领导和协调工作。 (二)领导小组职责 1、调度室:建立安全专用记录台帐,详细记录安全各个系统出现的问题,影响时间、处理方法及结果,具体由当班调度员根据实际情况记录。2、当日值班矿级领导要坚守工作岗位,随时协调指导工作。3、当日值班矿级领导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组织人员处理,并通知各级矿领导及时赶到现场。4、对影响系统运转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设备故障、人身及三级以上的人身事故必须及时向组长汇报,由组长组织处理。对人身及三级以上的人身事故按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根据事故原因,需起动应急预案的,立即启动鸿锋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负责协调出煤系统,保证煤流畅通。 (三)根据安全生产工作需要,成立以下生产小组,按照分工分别负责各自(专业)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1、 机电运行组 组 长:王永林 副组长:董建光 成 员:机电科、机电队及安装队 职责: (1)负责矿井固定设备(提升、排水、通风、压风和监测监控等设备)矿井供电、井下辅助运输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准备检查使用的仪器、仪表及工具。 (2)按照设备系统编制生产技术措施(明确检查项目、技术标准),组织参加生产人员学习有关规程、规范、标准;了解设备性能、设计原理和设备规格和技术参数及操作主要事项、操作方法等。 (3)负责各个岗位人员的配备,特殊工种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并持证上岗。 (4)负责填写各系统设备运转期间的运行记录,并形成最终完整的运行专业报告。2、 通风安全组 组 长:张维才 副组长:王新愿 成 员:安监科和通风队全体成员职 责: (1)负责矿井通风系统的各类设施维护和管理,保证各用风地点风量分配合理,按要求做好瓦斯检查、测尘、测风工作。 (2)负责完善井下防隔爆设施、防尘设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3)负责的安全监测监控检查工作。 (4)负责各岗位按要求配置人员,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3、 采掘组 组 长:陈秉义 副组长:吴永兵 成 员:生产科成员及采掘队副队长职 责: (1)负责11201综采面的设备维护、检查,各类设备的运转记录填写工作。 (2)负责采掘区队的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保证安全设施齐全和完好。 (3)负责各采掘区队区域内的通风设施、防尘设施、安全监控设施、隔爆设施和压风设施及消防设施的管理。 (4)负责局部通风机的管理及日常维护。 (5)观测采煤工作面来压特点,总结周期来压规律。4、 技术保障组 组 长:张忠学 副组长:焦成雷 成 员:技术科成员及采掘队技术员职 责: (1)负责各类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贯彻工作。 (2)对各类技术问题的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3)指导检查设备运转记录的规范填写。5、防治水组 组 长:张忠学 副组长:焦成雷 成 员:地测组成员 职 责: (1)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重点是掘进工作面的探水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方针。 (2)负责掘进、回采工作面的地质素描工作。 (3)负责回采工作面的矿压监测及其分析工作。 (4)分析周期来压时采面上部含层水出水及其水量的变化规律。6、物资供应及后勤组 组 长:苏 军 副组长:韩兴盛 成 员:办公室、财务室和供应科人员 职 责: (1)负责运行的材料供应、配件、应急物资的供应。 (2)负责地面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3)负责生产期间的资金筹措及落实工作。 (4)负责生产期间的职工生活和来宾接待。7、通讯及安全监控系统组 组 长:张维才 副组长:孙常青 成 员:办公室、调度室和监测监控室相关人员 职 责: (1)负责矿井通讯、安全监控系统的维护、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转,满足安全生产之需要。 (2)负责安全监控系统生产记录填写。 第三章 安全技术措施恢复矿井安全生产,必须严格按章作业,所有单位工程在作业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严格培训、考核岗位工,坚持持证上岗。若发生灾害事故,需立即按程序汇报,并启动鸿锋煤矿事故应急预案及矿井灾害预防计划。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一、矿井采掘计划必须与矿井通风能力相匹配。依照核定的通风能力,保证矿井通风量。二、每10天对全矿井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并根据采掘工作面或其它用风地点根据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应记台帐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三、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速、风量调节或维护通风系统设施。四、在井口房设工业热风器,经热风通道向主、副井供热风,使进入井下的空气(干球)温度大于2C。五、通风安全仪表使用国家授权的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单位进行检验。六、进回风巷道之间的联络巷中,必须砌筑永久风墙;需要使用的联络巷,必须安设联锁的正反向风门各两对(道)。七、进风井口附近严禁粉尘、有害和高温气体侵入矿井的施工和其他活动。八、相邻的两个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的通风系统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不得进行2次串联通风。九、随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必须逐个及时封闭通至采空区的联通巷道。十、采取扩散通风的倒车硐室等,其长度不得大于6m。十一、采取串联通风的配电硐室、水泵房、消防材料库等,采取相关措施,使室内空气成分、风速、供氧量和温度必须符合规程规定。十二、风桥不得使用可燃性材料。十三、风门、风桥、风墙和风窗等设施砌体必须镶砌入巷道四周不少于300mm,并抹100mm水泥裙。十四、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风墙和风窗等设施必须按编制的具体措施施工,并按设计严格验收。十五、应经常清理风门、风窗等设施附近的杂物,保证风门、风窗的正常使用。十六、车辆通过风门时,应先查看车辆和货物宽度、高度是否满足通过要求。符合高度、宽度要求时,应派二人同时开启正反向风门,车辆通过后应立即关闭。十七、车辆通过落地调节风窗后,应立即恢复风窗通风断面。十八、矿井通风系统图必须标明风流方向、风量和通风设施的安装地点及其材质规格,并随时进行补充修改。十九、主要通风机至少每月检查一次。二十、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内风流方向,且供给风量不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二十一、主要通风机必须由专职司机负责,司机应每小时将通风机运转参数和情况记入运转记录。二十二、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距回风口大于10m处。二十三、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瓦斯电闭锁。二十四、必须使用抗静电、阻燃风筒。二十五、严禁任何队组或个人私拆或改造通风设施。二十六、安设KJ110N安全监测系统一套。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风速、负压、温度、风门开关、局扇开停及风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二十七、发现通风系统或监测系统异常时,立即派人现场处理;不能现场处理时,应提出解决办法尽快处理。二十八、必须保护安全监测仪器仪表和备用电源及线缆等设施。 第二节 瓦斯、煤尘防治措施 一、及时封闭采空区和老巷道。封闭墙:厚度不小于500mm,且镶入巷道顶帮底深度不小于300mm。两道闭墙间隔1000mm,其间充填黄土。 二、严格按照规定保证采掘工作面新鲜风量。三、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掘进工作面5m内、回风交岔口1015m处等安设瓦斯、二氧化碳探头采集相关数据和报警系统。四、采掘队班队长配备便携式瓦斯、二氧化碳监测、报警仪。五、矿井总回风巷或盘区回风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六、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七、爆破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八、盘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九、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电动机或及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十、井下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十一、对巷道高冒处,采取喷浆封闭或增加风障等措施防止瓦斯积聚。十二、临时停掘的盲头,应断电并设置栅栏,挂“禁止入内”警示牌。十三、复工前,由瓦检员和安全员一前一后实测有害气体浓度。当实测有害气体浓度值超限时,立即退出,采取逐渐加大局扇风量的方法排瓦斯。严禁“一风吹”。当出风有害气体浓度正常时,方可恢复作业。十四、安设KJ83N安全监测系统一套。对井下采煤工作面上寓角、回风巷内1015m处瓦斯、一氧化碳、粉尘, 局扇开停及风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十五、采煤机、综掘机设内外喷雾进行消尘。十六、辅运大巷、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每100m设水阀门一个,用于洒水消尘;运输大巷、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每50m设水阀门一个,用于洒水消尘。十七、各运输机转载点设定点水喷雾。十八、炮采掘工作面采用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应冲洗煤壁。十九、采煤工作面回顺安设风流净化水幕。二十、采煤工作面运回顺均安设一组隔爆水棚。二十一、主要大巷(井筒)每年刷白一次,集中大巷每季度冲刷一次,每月对盘区大巷冲刷一次。第三节 矿井供电安全技术措施 一、地面变电所位于工业广场东之中部,全年主导风向之上风测,地下无断层、也非采空区。二、变电站10KV和380V电气设备均布置在室内,安防火门,并配置手提式灭火器。三、内设置避雷针防止直接雷击及雷电波侵入。四、变电所10KV母线上均装设氧化锌避雷器。五、变电所内设有以一水平接地极为主的人工接地网,接地网外缘闭合,内敷水平均压带,接地电阻不大于2。六、变电站设备、管道、结构钢筋、电缆外皮均与总接地网连接。七、高压开关柜选用无火灾危险的真空断电器。变电所保护选用继电保护装置。八、电力电缆在选用中进行了动、热稳定校验,并在穿越墙洞、孔洞处采用不燃性材料进行严密封堵。九、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门窗均设置纱门、纱窗。对电缆沟、管道沟进入变电所处均进行了封堵。十、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等处设有应急照明。十一、井下供电电缆采用隔爆接线盒可靠连接,隔爆接线盒、电缆铠装层均可靠接地;井下照明、信号和控制设备采用具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配电。十二、井下电网为中性不接地系统。十三、井下严禁带电检修、迁移电气设备和缆线。十四、井下采取工作面移动变电站的电气设备选用矿用隔爆型;井下监控、通信、信号的各组成设备,选用本质安全型设备;电力电缆均选用矿用阻燃铜芯电缆,非固定敷设的高低压电缆采用符合MT818标准的橡套软电缆。十五、井下供电电缆均选用阻燃型电力电缆(或矿用屏蔽型橡套软电缆)。十六、井下配备有消防洒水设备;机电硐室内设置了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十七、地面变电所至井下变电所的电缆线路上装设零序电流互感器;井底中央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上装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移动变电站的馈电线路上有选择性的动作跳闸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低压馈电线路上均装有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十八、主接地极为1000mm1000mm10mm镀锌钢板;10KV配电点(包括移动变电站)、电气设备硐室、低压配电点及装有三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处均装设有局部接地。十九、局部接地极设置于巷道水沟及其它就近的潮湿处。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均小于2。电气设备的外壳均与局部接地极连接。二十、所有电气开关设备的闭锁装置均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并挂有“有人工作,不准送电”警示牌。二十一、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部分均有良好的绝缘。二十二、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应带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第四节 爆破安全技术措施为提高我矿巷道掘进爆破技术水平,规范爆破作业操作行为,满足巷道成形质量要求,全面掌握爆破工程相关的安全技术参数,提高单进水平,保证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一、井下爆破工作必须由取得资格证的专职爆破工担任。爆破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和“爆破三连锁”。二、爆破作业必须编制爆破作业说明书和绘制炮眼布置三视图,并将其编入作业规程中。三、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煤矿许用炸药。严禁使用黑火药和冻结或半冻结的硝化甘油类炸药。同一工作面不得使用2种不同品种的炸药。四、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且最后一段的延时不得超过130ms。不同厂家生产的或不同品种的电雷管,不得掺混使用。不得使用导爆管或普通导爆索,严禁使用火雷管。五、掘进工作面应一次起爆,不能一次起爆的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六、严禁在一个工作面使用2台发爆器同时进行爆破。七、必须将炸药、电雷管分装在专用的爆炸材料箱内,并加锁,放置于支护完好,避开机械、电气设备的警戒线以外地点。八、严禁硬拽雷管的管体或脚线;连线前应将电雷管脚线扭成短路。九、装配起爆药卷时:严禁坐在爆炸材料箱上进行;装配数量以当时的工作面使用量为限;严防电雷管受冲击、震动等。十、装药前,检查工作面支护、20m以内瓦斯浓度和巷道实际通风断面和风量是否符合放炮要求。发现异常时,严禁装药。十一、装药前,先须清除炮眼内的煤(岩)粉,并对附近20m巷道全断面洒水降尘后,用木质或竹质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并使药卷密接。十二、装药后,必须把雷管脚线悬空,严禁脚线、爆破母线与设备、机械等导体接触。十三、水炮泥外严禁用可燃性的、块状材料封堵;应用粘土类可塑性材料封满、封实。十四、爆破母线和连接线、电雷管脚线和连接线、脚线和脚线之间的接头必须相互扭紧并悬挂,不得与金属管(网)、钢丝绳等导体接触;爆破母线必须随用随挂,并在爆破前扭结成短路。十五、爆破前,必须加强对机器、和电缆等的保护或将其移至安全地带;班组长亲自带人在所有可能进入工作面的通路上担任警戒;并设置警戒牌、栏杆或拉绳。十六、在起底、开帮和挑顶等特殊情况下,炮眼深度小于0.6m时,按制定的安全措施执行。十七、当爆破断面有2个或2个以上自由面时,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m,岩层不得小于0.3m;浅眼爆破大岩块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都不得小于0.3m。十八、放炮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必须由爆破工一人操作 。十九、爆破工必须最后一个离开工作面,接到班长起爆命令后,在安全的地方对合格的发爆器开始爆破前充电。二十、爆破工必须最后一个离开工作面,在安全的地方用合格的发爆器。二十一、起爆前,爆破工必须发出爆破警号,再等5s以后,方可起爆。二十二、爆破后,必须立即将手把或钥匙拔出摘掉母线并扭结成短路。二十三、装药的炮眼必须当班爆破完毕。二十四、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烟散尽时,爆破工、瓦检工和班组长必须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拒爆、残暴等情况。如有危险情况必须及时处理。二十五、发生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把手或钥匙,并将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成短路,再等15min后,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原因。二十六、停止一切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处理拒爆、残暴时,必须在班长指导下进行,并在当班处理完毕;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药卷或从药卷中拉出电雷管;严禁将炮眼残底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爆炸后,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 第五节 顶板管理、矿压观测技术措施一、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 11201综采工作面采用全掩护液压支架,顶板管理的重点是上下巷端头超前支护。1、认真执行编写的结合我矿实际的11201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并根据井下实际,不断补充、完善。每两个月有总工程师组织复审一次。2、制定末采安全技术措施,成立末采领导跟班小组。3、按照标准化要求,支架形成一条线,并保证初撑力达到设计值。4、超前支护必须穿鞋,梁顶需背实。5、必要时,编制专项放顶措施,采取人工强制放顶。二、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1、必须及时进行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2、严格按照掘进作业规程规定进行临时支护,临时支护前,必须敲帮问顶。3、严格按照巷道中腰线和爆破图表实施爆破作业。4、巷道过地质构造带时,要编制专项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施工。三、 矿压观测在试生产期间,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布置矿压观测,收集和整理矿压资料,总结矿压显现特点,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资料。 第六节 运输安全技术措施为加强我矿煤矸运输管理工作,做好各种运输设备和机械的保养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运输安全技术措施。带式输送机安全措施一、装设驱运滚筒防滑(低速)保护、堆煤保护和防跑偏装置,温度保护、烟雾保护和自动洒水及制动装置。二、输送带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和防撕裂保护装置,在机头和机尾设防止人员与驱动滚筒和导向滚筒接触的护栏。三、安设KTC101控制系统可完成对皮带沿线设置的机电故障、火灾等在内的各种保护信号采集、监测和控制。四、安设有照明灯和应急照明设施。五、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采用具有短路、过载和漏电保护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配电。六、运输机头尾处设有消防栓、灭火器两台、0.5m3砂等。 七、敷设电缆应用吊钩悬挂,悬挂点距为1m。八、在行人跨越皮带处设行人过桥。九、机头机尾处设防护栏(板)。十、检修切断电源时,要悬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警示牌。十一、栈桥皮带机增设防逆转装置。十二、保持清煤器可靠有效,并及时清理洒落的煤矸。十三、严禁皮带机乘人或运送设备、材料等。刮板输送机安全措施一、刮板输送机铺设要平直,不得拐急弯;刮板链松紧适宜,不过紧。二、液力偶合器加注适量难燃液,易熔合金塞必须符合标准,严禁用其它物品替代。三、严禁刮板机乘人或运送设备、材料等。四、检修切断电源时,要悬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警示牌。防爆胶轮车安全措施一、防爆胶轮车司机必须持驾照和上岗证。二、严格执行防爆无轨胶轮车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并不得超载,不得超速。三、出车前,严格检查齐纳后制动器和前后照明灯和信号灯等是否完好。四、严禁酒后或疲劳驾驶车辆。五、机车排气口的排气温度应不超过70C,各种有害气体在风流稀释后符合规程规定。六、机车油箱容量不得大于8h耗油量。七、燃油的闪点应高于70C。八、每台机车必须配两具4Kg干粉灭火器。九、安检部门每年对入井车辆进行一次年检,不合格的取消入井资格。定期对尾气进行测试,超标车辆严禁入井。十、车辆接送人员时,严禁装运易燃易爆炸性物品。十一、驾驶人员不得将身体部分或随身携带的工具等物超出车外。十二、在车辆运行的巷道中,必须设专门的躲避硐室;做到“行车不行人”。十三、在巷道停车检修或进行其它作业时,亮前后红灯、作业人员必须穿戴有反光标志的工作服;并在作业范围内设置醒目的作业标志。十四、装载的货物严禁超宽或超高、超载。十五、同向运行的车辆必须保持100m以上的车距,防止追尾。十六、车辆在井下巷道中的行驶速度:主要运输大巷直线不准超过30Km/h,一般巷道不准超过20Km/h,在拐弯和有慢行标志段不准超过5Km/h。十七、车辆发生故障或肇事时,要立即在车前后各30m处设置警示标志。第七节 巷道贯通安全技术措施为加强我矿巷道贯通施工管理工作,全面掌握贯通工程相关的安全技术参数,提高巷道贯通质量,把握贯通时机,保证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贯通安全技术措施。 一、在贯通剩余50m时,必须做专门的贯通测量,并确定贯通掘进的中腰线,并在被贯通巷道画出贯通轮廓线。二、施工队根据设计结合贯通测量结果和查看被贯通处20m范围内机械、线缆和管线等情况后,编制具体的巷道贯通措施。三、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0m前,炮掘巷道在相距20m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掘进作业。四、停掘后,完善本工作面支护,并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五、停掘的工作面必须保证正常通风,设置栅栏及警标。六、必须将批准的巷道贯通措施贯彻到每位作业人员,并签字存档。七、贯通前,必须保护好被贯通处的电缆、管线等,移除贯通影响范围内的设备等。八、贯通前,必须完善和补强被贯通处的支护。九、剩余10m贯通时,必须采取“探三进一”的原则并设警戒。十、贯通时,必须由专人在现场统一指挥。只有在两个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在1.0%以下时,掘进的工作面方可振动炮破煤(岩)小断面贯通,并留厚度不小于1.5m的煤(岩)墙。十一、在通风设施完成后,或根据风量分配情况决定贯通断面大小。十二、完善贯通处支护,并清理巷道。第八节 采空区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为加强我矿老采空区和新采空区的管理工作, 保证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采空区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 一、对老采空区进行调查和采取探巷及钻探的方法确定采空区边界。二、距离采空区20m时,开始实行“探三进一”的原则,确保探掘安全。三、当确定老空区位置后,采掘部署时,预留20m安全煤柱。四、将采空区平面位置和标高及其内瓦斯浓度、水文情况绘于矿井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五、对通往采空区的巷道实施砖砌水泥砂浆墙(二道)每边镶进巷道四周不得小于0.3m,墙厚不得小于0.5m。六、矿井新工作面回采边界线和盘区或水平大巷煤柱不小于30m。七、回采工作面采至停采线后,应在撤出支架前完善工作面支护。八、在撤出回采支架和所有设备线缆后的15天内,回采队组必须对所有顺槽实施密闭墙封闭。九、密闭墙砖不得出现对缝、瞎缝,墙两边抹面厚20mm,四周摸裙宽度不得小于100mm。十、闭墙完成后,由安全矿长组织通风、安检和技术部门进行联合验收。十一、通风、安检经常对闭墙密封情况进行检查测试,发现墙体裂缝或漏风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使其恢复完好。第九节 矿井火灾防治措施一、在地面工业区和生活区北部设高位消防水池,分别通向地面和井下消防管路供水。二、井下巷道均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三、井下电缆均校验其热稳定性,防止其过热燃烧。四、放炮使用水炮泥,湿式打眼,杜绝放糊炮、明炮。 五、入井人员不得穿化纤衣服。严禁带火种或易燃易爆品及烟草。六、井下消防系统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机电硐室、皮带机头等处设有消防栓及其它消防器材、干粉灭火器和砂箱。七、工作面配风量合理,减少采空区漏风、缩短氧化带宽度。八、井下变电所、泵房硐室设置密闭门、防火栅栏两用门并配消防器材。九、井口房和主扇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十、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押运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油必须运回地面。十一、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十二、井下消防材料库设在距井口580m处,与运输大巷和辅运大巷相连通。库内消防器材不得挪作它用。十三、井下作业人员需经过消防知识培训,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放置地点。十四、每季度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十五、采煤工作面采到停采线时,必须采取措施使顶板冒落严实;并及时(45天内)对回采巷道进行永久密封。十六、设检测井下煤层自燃及瓦斯涌出量的JSG9型束管监测系统,并配套使用KJ83N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火灾进行预判和报警。十七、风机房和井下设有反风装置。必要时,可在10min内完成局部或全矿井反风;风量不小于正常风量的40%。 十八、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调度室。立即按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十九、电气设备着火时,应先切断其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进行灭火。二十、抢救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它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并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二十一、电气设备着火时,应先切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