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水系统培训教材_第1页
DI水系统培训教材_第2页
DI水系统培训教材_第3页
DI水系统培训教材_第4页
DI水系统培训教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I水系统培训材料一 、简介水是生命的摇篮,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国民经济的生命线.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一方面人类对水的要求量和品质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水污染的范围和程度越来越大.水处理技术是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必不可少的手段,广泛运用与净水处理、中间水回用和废水处理领域,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的增长,为了达到各种各样的工业产品的要求,因此对纯水的要求更高了,超纯水被广泛运用在电子产品行业,这一技术走在了今天技术革新的前沿.膜分离过程当前被发现普遍运用在海水和微咸的水的除矿物和循环污水过程中,因为他们以产出高质量的水为目的.反渗透膜元素在电子和制药产业的应用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他们被使用于生产超纯水中,极端高质量水在根本上是为发展高性能半导体装置所提供的.二、基本工艺流程 加药系统 原水箱 机械过滤器 活性炭吸附器 软化器A/B(并联) 中间水箱中间水泵 保安过滤器 一级高压水泵 一级RO装置 一级RO水箱 二级高压水泵 二级RO装置 二级RO水箱 纯水泵 TOC 1级混床 二级混床 精密过滤器 UV 终端过滤器 用水点化学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制药纯化水要求1) 水处理设备制造条件 JB2932-862) 美国GE/世韩/陶氏反渗透膜元件设计导则3)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CJ/T 119-2000进水温度: 8 30 三、系统原理 原水箱主要是起到一个系通过度作用,使系统不会受到原水管路系统压力变化的影响。给与原水停水时系统的一定的运行时间,以便及时应对。 本套系统预处理部分的模式为机械过滤(压力式),那么我们在预处理系统中设计了原水泵来保证预处理运行所需要的压力。压力一般保持在0.15-0.35Mpa左右。1.机械过滤器(砂滤):机械过滤器中根据原水指标填入石英砂、锰砂、煤石、陶粒等介质,用于去除前级处理中未能去除的微细颗粒和胶体物质,提高悬浮固体、浊度等的去除率,使后续处理装置免于经常阻塞,并提高它们的处理效率。 砂滤器运行压差大于0.05MPa,需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将运行方式打到手动,砂滤运行方式打到反洗位置,开启原水泵。压力控制在0.2MPa,1015分钟后取排水水样目无明显颗粒时,将运行方式打到正洗位置,进入正洗状态,1015分钟后,取排水水样目无明显颗粒时,关闭原水泵,将运行方式打到运行位置,正洗结束。自动程序每周会自动触发一次反洗程序。 使用寿命一般为810年。注意事项:定期检查压缩气电磁阀、启动隔膜阀工作状态。 2.活性炭吸附器(碳滤器) 吸附法主要是用以脱除水中的的微量污染物,应用范围包括脱色、出臭味,去处有机物和余氯等,用作深度处理进水的保障。 碳滤器每周反冲洗一次。出水余氯应按时检测。出水余氯应按时检测,(余氯应小于0.05PPM),并做记录。 余氯超标应立即停机进行反冲洗,冲洗无效,应更换活性炭。 反冲洗操作流程与砂滤相同。自动程序每周会自动触发一次反洗程序。 使用寿命一般为六个月。具体应依据炭滤器进水质量及其产水量而定。3.软化器 软化器是树脂中所含的Na+与水中的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使产水中的Ca+、Mg+含量达到我们的要求。应按时检测其出水硬度,当超标时应停止运行,进行再生。确认盐箱有充足的盐溶液(一般为饱和盐溶液)。自动再生软化器根据设定制水累计流量自动触发一次再生程序。 手动再生.将运行方式打到手动位置。将软化器运行开关打至反洗位置,开启原水泵,流量控制在2040GPM,时间大约5分钟,将开关打到正洗位置,开启进盐阀,2030分钟后关闭进盐阀,进入正洗模式。 20分钟后检测出水硬度,合格后将开关打到运行位置。 为保证连续供水,两支软化器再生时间应错开。 系统运行过程中盐箱会自动加水。.触发人机界面软化器再生按钮,系统会强制触发自动再生程序。 树脂使用寿命一般为23年。 严格控制其进水余氯。 硬度超标应立即停机进行再生。 4.过滤器 运行压差大于0.07 MPa,需更换。若1个月内压差仍小于0.05 MPa,也应更换。 滤芯更换时,应将滤器内壁清洗干净,再安装新滤芯。5.RO系统反渗透是一高效节能技术.它是将进料中水(溶剂)和离子(或分子)分离,从而达到纯化和浓缩的目的.该过程无相变,一般不需加热,工艺过程简单,能耗低,操作和控制容易,应用范围广泛.该技术由于渗透压的影响,其应用的浓度范围有所限制,另外对结垢、污染、PH值和氧化剂的控制要求严格.主要应用领域有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纯水和超纯水制备,工业用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医药,化工和食品等工业料液处理和浓缩以及废水处理等。在纯水系统操作过程中,约有70%的水被制成为纯水,还有约30%的水将被作为反渗透集中水排出。 原理:在浓水侧(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盐份的目的,这就是反渗透除盐原理。运行参数:水温540; 电导600us/cm;余氯0.1PPM; 进水压力 1.75MPa; SDI(淤泥密度指数)5; 脱盐率95%6.DI系统离子交换法是用离子和水中水中离子进行交换而去除水中有害离子的方法,通过离子交换可以制取脱盐水和纯水。软水器也是使用离子交换法。7.TOC、UV 紫外线波长在185nm时,TOC的去除率最高,波长在250-270nm时杀菌作用最强(254nm)TOC:水中的总有机碳含量。四、系统运行(现场培训) 手动开启原水手动进水阀,打开原水箱出水阀、原水泵入口阀。将砂滤(第一次运行需进行清洗)、碳滤(第一次运行需进行清洗)、软化器(第一次运行需进行再生)运行开关打到运行位置待原水箱至中间水位,开启原水泵,向中间水箱供水。 RO系统待中间水箱液位升至中位时,打开中间水箱出水阀,调节高压泵出口阀,其开度在2030%,浓水调节阀开度在20%左右,打开产水排放阀。开启中间水泵A(A/B可以选择),打开保安过滤器排气阀,出水后应关闭,运行压力在0.2 0.45MPa左右。开启一级高压泵A(A/B可以选择。低压开关设定值为0.1MPa,出口高压设定值为1.5MPa),调节回流阀、浓水阀及RO泵入口阀,至产水量66GPM左右,回收率5570%。待产水电导小于20us/cm合格,关闭产水排放阀,向一级RO水箱供水。RO系统运行压力0.8MPa进水压力1.5 MPa 一级RO水箱液位升至中位时,打开水箱出水阀,调节二级高压泵出口阀,其开度在2030%,浓水调节阀开度在20%左右,开启二级高压泵A(A/B可以选择),调节回流阀、浓水阀(A阀出水回至中间水箱,*B阀为缓解运行中因缺水影响后级系统,可根据实际运行中状态适当调节*)及RO泵入口阀,至产水量50GPM左右,回收率6580%。DI系统 待二级RO水箱至中间水位,打开水箱出水阀,纯水泵入口阀、回流调节阀,(纯水回水调节阀 )。打开UV、TOC去除器出水阀、两级混床进水阀、排水阀。打开精密过滤器(0.45um滤器)及终端滤器(0.1um滤器)进出水阀。打开TOC及UV电控箱开关。开启纯水泵(TOC及UV与纯水泵连动),调节纯水泵回流调节阀及纯水回流调节阀,至终端滤器出水压力达到所需流量和压力(0.5MPa,滤器在开启前应排气)。一级混床出水电阻率达到用户标准时打开一级混床出水阀、关闭排水阀。二级混床出水电阻率达到用户标准时打开二级混床出水阀、关闭排水阀。系统正常运行。自动运行确认系统所有阀门处于运行状态,泵开关处于关闭状态。RO系统及手动选择开关打至关闭位置,所有过滤器均应排气。将运行方式打至自动,系统进入自动运行状态。低压冲洗90秒钟后RO泵启动。原水箱、中间水箱、一级RO水箱、二级RO水箱液位控制相应泵的启。RO膜清洗方法 关闭中间水泵入口阀,打开产水排放阀。将清洗泵出口与RO入口连接,浓水排水与清洗箱回水连接。 调配好清洗液,启动清洗泵,调节清洗泵回流阀,至要求压力,进行循环清洗。 最初的清洗液排掉,直至回流PH与RO入口基本相同才可以将清洗回水至清洗箱。清洗中,应严格控制PH、流量、压力及清洗时间。TOC去除器、UV灯管更换周期为8000小时。 套管每年清洗一次。尽量减少开停机次数,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混床新换的二级混床在1030分钟内出水电阻率达到17M。终端过滤器出水电阻率小于标准时应更换二级混床。一级混床出水电阻率小于标准时应更换一级混床。水泵开机前必须进行排气,严禁在无水状态下启动水泵。 六 运行异常情况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