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与生活区消防应急预案_第1页
办公与生活区消防应急预案_第2页
办公与生活区消防应急预案_第3页
办公与生活区消防应急预案_第4页
办公与生活区消防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办公及生活区消防应急预案本文为成都市政项目部办公及生活区消防应急预案,虽不具有通用性,但在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外审工作中,得到了外审专家的充分肯定,我认为该消防预案为类似消防预案的编写提供了一种模式,可以借鉴和参考。办公及生活区地理位置分析及居民分布情况我们的办公及生活区所处的位置为成都市三环路与成渝高速之间杨柳村四组四川冶金物资储运公司内。我们为租用四川冶金物资储运公司办公楼及生活设施。办公及生活区平面位置及人员分布见附图所示,办公楼为五层砖混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场内其他建筑物为砖砌体结构,房与房之间间距较大,房间为木门窗,房间内为涂料简易装修,未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场地较为开阔,人员较少。人员主要分为四部份:本单位职工、四川冶金储运公司职工、零散租房户、附近居民。引起火灾的潜在主要原因未正确使用火种,吸烟(乱扔烟头),燃烧东西; 未正确使用家用电器;使用电器功率过大,使线路过载;配电装置损坏;线路老化;雷击;应急救援机构设置1、应急救援机构根据本项目现有人员进行设置,救援目标为办公及生活区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及附近居民房火灾所诱发的对本项目所在地的影响。应急救援机构如下图所示: 2、各级人员职责 总指挥组织消防检查,监督检查消防隐患整改情况;批准落实消防设施及应急救援物资配备; 全面负责火灾现场的指挥,协调及抢救工作,当总指挥接到火灾报警后,应再次接报119及120,确保火灾信息的准确传递,并上报公司一级寻求外援; 当消防队未到时,总指挥应积极组织应急灭火队对火灾现场进行初期控制,防止火势蔓延;积极组织应急疏散人员疏散被困人员,并通知附近居民有序撤离,对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积极组织应急救援医疗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力所能及的初步处理; 当消防队到达时,接受消防队的统一指挥协调,根据消防队的安排组织我方人员负责配合性工作; 负责保护火灾现场的事故证据,防止人为破坏;协助处理火灾善后事宜,并配合事故调查; B、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的各项工作; 根据总指挥的安排,对各项工作进行具体落实; 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无法联络或处于被困状态时,代行总指挥全部职责; C、应急灭火队 接受消防培训,熟悉消防火灾知识,基本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 根据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的安排,负责组织应急灭火人员对火灾现场进行初期控制,防止火势蔓延。负责转移受伤人员到指定的安全区域; D、应急疏散协调人员 熟悉消防知识,熟悉火灾应急逃生,熟悉办及生活区地理环境及人员分布; 根据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的安排,负责组织疏散火灾被困人员及附近居民到指定的区域;并负责设置火灾现场的安全警戒线; E、应急救援医疗人员 熟悉消防知识,熟练掌握对火灾受伤人员的清洁、清洗、消毒、包扎、心理疏导等基本知识; 根据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的安排,对火灾受伤人员进行初步处理;应急救援报警要求 当火灾险情发生后,火灾险情的发现人员如不能及时处理,一方面,应立即报紧急预案的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另一方面,应立即拔打119报火警,如遇线忙,同时应报110,以便通过多渠道传递险情;如有人员伤亡,报火警的同时,应拔打120报医疗急救警; 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火灾报警后,应再次拔打119、120,以确保火灾险情的准确传递,同时,应向公司一级相关部门进行汇报; 总指挥接到火灾险情后,如发现火灾险情有可能危及周围居民房及居民时,应派人迅速组织村民疏散; 当总指挥、副总指挥处于被困状态,指挥机构中的任何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将火灾险情报警及向公司一级进行汇报; 报警时,应详细说清险情发生的地点(办公室所处的位置为:三环路与成渝高速之间的杨柳村四组,四川冶金物资储运公司内),险情的大致情况,并留下报警人及总指挥、副总挥的联系电话,当对方完全清楚后,方可挂断电话;应急联络电话如下表所示应急联络电话一览表序号 联络部门联络人职务 联络人姓名 联 备注1 火警 119 2 医疗急救 120 3 警匪报警 110 当119线忙时拔打4 应急总指挥 5 应急副总挥 6 应急副总挥 7 应急灭火队队长 8 应急灭火队副队长 9 应急疏散队队长 10 应急医疗队队长 11 公司质安部 12 公司保卫部 13 14 15 16 17 应急救援常用药品及物资配备应急救援常用药品及物资配备一览表序号 物资名称 规格 数量1 灭火器 干粉储压式MFZ4 6套2 应急照明灯 2台3 毛巾 10条4 舒筋活血片 5瓶5 百多邦 5支6 京万红软膏 2支7 伤湿膏 10包8 25%酒精 100毫升 1瓶9 棉签 5包10 绷带卷 2个11 胶布 2个12 创可贴 100片13 氯霉素眼药水 5支 六、火灾的特点火灾是最常见的灾害之一,由于火灾具有发生的突发性,发展的多变性及人员处理的瞬时生,使火场中的人行为多为被动的反应行为,故容易造成机体各种烧伤,包括热力烧伤、化学烧伤、电烧伤及辐射烧伤等;还可因为火灾现场各种坠落物造成的外伤、挤压伤或骨折等;有的甚至因燃烧物体中所释放的有毒气体(如氰化氢、氯化氢等)使在场人员引起气体中毒、窒息,甚至死亡。七、火灾现场中人体常见的身心创伤 烧伤 造成烧伤的原因多为烈焰直接烧伤,有的可因热辐射、热气流、沸油沸液的喷溅、接触灼热固体及强碱强酸所引起。 气体中毒 在火场中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很多,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二氧化氮等。 一氧化碳中毒:当人体在一氧化碳浓度为0.15%的环境中呆一小时,可有呼吸困难、头晕头疼等症状;如浓度达到1.3%时,呼吸23次就会有生合危险;因为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即可与其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40倍,而碳化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气,而且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3600倍,以致机体出现全身组织的严重缺氧,临床上常依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和中毒症状,将一氧化碳中毒分为三级: 轻度中毒:患者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超过10%时,并有头晕头疼、四肢无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及嗜睡等症状。 中度中毒:患者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亏过30%时,可有昏迷,对疼痛刺激可有反应,但瞳孔反射及角膜反射比较迟钝。 重度中毒:患者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超过50%时,意识状态处于深昏迷状态,各种反射均消失,常常伴有脑水肿、心律不齐、心肌梗塞、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有的严重者还可出现迟发性脑病。 氰化氢气体中毒:氰化氢的毒性约是一氧化碳的20倍,即相当于一氧化碳浓度的1/20时,氰化氢的毒性与一氧化碳相同.其常在有尿素、密胺树脂、聚丙烯、聚胺脂等材料燃烧时产生,尤其是在高温缺氧的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状态下特别容易产生。当火场附近人员吸入机体后,可产生咽喉不适、胸闷、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如不及时地进行抢救,可迅速地因体内细胞缺氧而导致死亡。 硫化氢气体中毒:硫化氢是含硫有机物在不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具有股臭味,容易被人们所识别。其常在毛织品、橡胶、皮革等物质燃烧时产生;当空气中的浓度为0.04%0.07%时,人体吸入后可以出现头晕、眼花、咽喉部不适、呼吸道干燥性疼痛等症状;当空气中的浓度超过0.07%时,对人体有剧毒作用,可迅速引起呼吸道加快或呼吸抑制等症状。 二氧化氮气体中毒:二氧化氮气体通常是在硝酸纤维素的分解和燃烧中,与其他氮化物相结合而形成的,在燃烧时其为红褐色,当人体吸入后,可引起咽喉部不适、肺炎、胸痛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当空气中的浓度为0.01%时,其毒性作用要延迟8小时后才会表现出各种症状;当空气中浓度为0.02%0.07%时,可迅速地置人于死地;行为失常 由于火灾使人体在火场里受到强烈地刺激,机体内的肾上腺素系统会超常运转,分泌出在量的激素,故表现出特别的应激反应,生理上常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及血压升高等各种表现。有的人心理控制较好,行为准确无误,故能成功地撤离火场;而有人因惊慌失措,行为失控,各种各样的异常举止,反而导致机体受到更严重的损伤。常见的行为民异常有: 误入火场:在火灾现场,由于烟雾弥漫,能见度比较低,使在场人员容易错误地认为明亮之处是通道,在趋光行为惯性的驱使下,盲目地冲入火场,反而造成严重的烧伤。 高喊致伤:在火场里空气温度明显地升高,有的人在惊慌或恐惧的心理促使下,反复地高声叫或呼唤,这种在火场里出现的深呼吸动作,反而促使热气流吸入至更深的呼吸道内,导致深部呼吸道也会出现严重的灼伤,当频繁地咳嗽、胸痛等症状出现后,患者才会后悔刚才的举止。 盲目跳楼:在逃离火场时,在向地心理行为的惯性的促使下,总以为大地才是人类安全生存的地方;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错误地采取跳楼行为,反而导致严重的摔伤、扭伤、骨折,甚至因脊柱骨折而出现高位截瘫或死亡的悲剧。 误入死角:在逃离火场时,没有注意周围安全通道的指示标牌,没有从安全门或安全楼梯转移;反而习惯地向角落、地下室或坑道等似乎比较隐蔽之处撤离;当受到烈焰或浓烟封锁路口后,使其无退路可循,只有坐以待毙,因窒息而身亡。 观察失误:当从火场中向外撤离时,要特别注意观察火场上方有无坠落物,在明确撤离通道上方及左右两侧没有即将要倒下来的燃烧物后,再采取迅速撤离的行动,“一等到二看三通过”仍是火场撤离行动的指南。否则,很容易被各种坠落物击伤,或导致烧伤、骨折、开放性创伤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发生。八、火灾预防对策 尽管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但只要做好预防工作是有可能达防灾减灾的目的。具体方法有: 建立消防安全检查制度,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并及时对火灾隐患情况进行整改。 组织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培训消防灭火应急救援人员。提高个人防火的防火意识,学会各种自防自救的灭火知识;确保各种消防器材的到位,熟悉各种灭火工具的使用方法;明白“报警越早,损失越小”的救火真理。 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地使用火源,避免因吸烟、取暖、照明、饮食行为不慎而引发火灾;避免煤气系统发生泄漏事故; 养成出门关灯、拉下各种电器插头或开关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吸烟时随手熄灭烟头及火柴等火种;提高警惕,熟悉在24小时中以下午发生火灾比较集中的规律,杜绝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避免行为失误所造成的恶果。 在使用白炽灯时,不要在其周围及下面放置可燃物;在使用远红外线石英取暖器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可燃物,不宜在其上面烘烤衣服;正确地使用各种电器(如电熨斗、电热毯、电烙铁、电饭煲、电炒锅、电吹风、电水壶、洗衣机、电视机),及时地更换已老化的电线,避免短路,引起火灾。 加强库房内易燃物的管理; 在各个建筑楼房内外,要保留好消防通道或防火距离。要有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为了便于在火灾情况下有利于人员的紧急疏散,应按规定在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或其他重要部位设置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九、火灾现场初期控制对策: 在火灾的早期,火势尚小,要积极地扑救,并应该迅速地报警,以免火大成灾;灭火的原则是先控制后扑灭,先救人后灭火,以贵重物质、有爆炸危险及火势迅速蔓延处为重点。参与灭火的人,应是经过一定培训的人员,当情况较为复杂时,应有组织地进行。无灭火经验的人,首先应进行自我的防护,不可盲目参与灭火,以免造成更大事故和更大的人员伤亡。灭火人员应仔细观察火势,较为准确地判断燃烧物质,并选用正确的灭火方法。灭火人员在整个作业过程中,都要随时注意自我的防护,当火势较大,无法扑灭时,一定注意“全身而退”,不能逞一时之勇而“恋战”。灭火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以水灭火:水之所以能灭火,是因为水具有明显冷却作用,通过隔绝空气来窒息燃烧现象,既对水溶性可燃液体有稀释作用,以可乳化可燃体,并借助水流的冲击来达到综合灭火的作用。因此在灭火时,不要向火焰上方喷洒水,应将水喷洒到燃烧物体上,以达到冷却、冲击、隔绝空气、稀释等综合作用;通常按照先室外后室内,先上方后下方,先暴露区后隐蔽区,先贵重物品后一般物品的原则进行灭火;但此法禁用于高压电器、油类、电石、钠、钾、钙、镁等轻金属,已熔的盐类或可燃性粉尘(如面粉、煤粉、铝粉、锌粉等)的火灾,以免发生触电或爆炸伤人等意外;如果水源有限,可将有限的水洒在火点的四周,淋湿周围的可燃物,以控制火势,争取时间。 用炮沫灭火剂灭火:一般有化学泡沫灭火剂和空气泡沫灭火剂两大类。由于产生灭火泡沫的比重比可燃易燃液体的比重低(约为0.0010.5),可漂浮在液体的表面,形成一个泡沫覆盖层,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并有表面的冷却作用,进面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一般可扑灭易燃的液体或固体火灾,但禁用于:带电设备、水溶性可燃液体(如乙醇、醚、醛及有机酸等)、轻金属及碱金属的火灾灭火,因为这类物质遇水可能会引起爆炸伤人,反而给灭火者带来不幸。 用干粉灭火剂灭火:干粉灭火剂又称粉末灭火剂,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并有很好的防潮结块性能的固体细粉末,其通过干粉的燃爆作用、吸热作用及抑制作用来达到灭火的目的,常用于各种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易燃液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及电器设备的火灾,使用时最好对准燃烧物的火焰基部,水平喷射。 使用灭火设备时要注意安全,不可对人的面部等部位喷射,以防损伤。 当室内着火而无灭火剂时,可用衣服、棉被、毛毯等物以水浸湿后覆盖火焰;如火焰威胁到电线,要立即拉闸断电;对有爆炸危险的容器要迅速降温并转移;对易燃物质要迅速转移或淋湿。 在火场中如果衣服着火,不能乱跑,以免因奔跑而形成一股小风,使火势越烧越旺,最好及时脱下衣服,如果是女性要克服害羞心理!以免衣服的余热继续产生伤害作用,使创面深化;或就地卧倒,缓慢地打滚(速度不宜过快),把身上火苗压熄;如果有人在场帮忙灭火,可通过浇水或用湿衣服将火包裹式灭火也行。十、火灾现场疏散及逃生 如果火势已大,难以扑灭,应迅速撤离火灾现场,每一个人面对火灾现场时,既要有自我保护的防范意识,也要积极参与组织疏散和救护火灾围困人员,不可盲目拥挤,拥塞通道,相互挤伤、踩伤,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在疏散和逃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稳定情绪,冷静判断:允许有惊慌,但不允许有失措,以免作出错误的判断,采取了不明智的行为;开门前要用手来试一下门上的温度,如果用手试探,发现门板已经发烫,切不可开门,否则会引火入室,引火烧身。避免盲目的从众行为、趋光行为及向地行为,切记造成火灾死亡的大多数是“先亡于心,后亡于身”,在火势沿未蔓延时,朝逆风的方向快速撤离,不可惊慌失措,盲目乱窜,否则,有接近火源的危险,最好沿着楼梯往底层跑;如果中途被火焰堵住道路则应往屋面上跑,等待消防队的营救。 当被困在室内不能从走廊、楼梯处撤离时,可利用绳子、床单、窗帘等物质撕成条状,作为下滑的软梯,在门窗处固定后再缓慢下滑;如果绳子稍短,最好在下滑前,先扔几床被褥或其他较软的物件在地面,以缓冲下跳时的冲击,避免肢体受伤;如有老年人、儿童或患者被困在楼上,应用被褥或毛毯等将其包裹好,再用绳子或布条等将其从楼上吊下,注意:绳子必须牢固,安全第一。当不具备从门窗处撤离的条件时,要立即设法堵住有风险一侧的门窗缝,以防浓烟从此倒灌进室内,造成窒息死亡。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的蔓延。当其中一侧确认无风险时,可适当开窗,呼吸新鲜空气,并固守待援。 寻求外援:由于火场人声嘈杂,能见度较差,所以在大声呼救无效时,可用应急灯或手电筒向营救人员打信号;或用鲜艳的衣物不停地摇摆;或将各种轻型显眼、但不伤人的东西(如塑料瓶、纸包装饮料盒等)向外抛出,以便让营救人员及时发现你所在的准确位置。 防吸烟雾:当楼梯或走道内有烟雾,沿未被明火封锁时,可用一块湿毛巾或将衣服等浸湿,有条件时可用肥皂水浸湿,并捂住自已的口鼻,以防有毒的烟雾吸入体内。 不宜在火场里高声大叫,以免烈焰和烟雾误吸入呼吸道内,反而导致深部肺组织灼伤;容易引起咽喉不适、剧烈咳嗽、胸部疼痛等症状。 当火势不大,烟雾不多时,可快跑离开火场;但是,在烟雾弥漫时,不宜快跑,最好要弯腰,压低身体的高度,尽量接近地面,用手来支撑地面或墙面,向前移动;由于浓烟势比空气轻,有向上升腾的倾向,而地面表层仍有少量的空气存在,可供人体的短暂的行为所需;如果快跑,人体生理所需氧气的需求量就会明显增加,而现场却无更多的氧气提供,所以,在浓烟弥漫的火场里人体移动的速度不宜过快。 当有组织疏散时,应听从疏散人员的统一指挥,不可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