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幻灯片)20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_第1页
(精选幻灯片)20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_第2页
(精选幻灯片)20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_第3页
(精选幻灯片)20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_第4页
(精选幻灯片)20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五首,1,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2,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3,登幽州台歌,陈子昂,4,作者介绍,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射洪人。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诗的代表作为感遇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他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敢言,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所重视,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5,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写作背景,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7,朗读节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8,【注释】、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悠悠:渺远的样子。、怆然:悲伤凄凉。、涕:古时指眼泪。,9,诗歌大意,前两句:(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看去,也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后两句: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10,登幽州台歌古诗译文,意译放眼望去哪有以前贤人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仿古贤的今人。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直译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11,解读,这首诗,是古今一致公认的名篇。诗人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前不见古人”一句五个字,但却包括了燕昭王在内的许多古代贤王,他们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大约怎么也不会任用像武攸宜这样的无能之人;至于作者自己,如有像燕昭王这样的统治者,才能一定会得到施展,抱负终会实现。但这一切不过是感慨而已,因为前代的贤王已成过去,是见不着的。,12,“后不见来者”,后代的贤君也将会有的,但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暂,自己又怎么能见得着呢!前代的贤王见不着,后代的贤君等不到,空有治国安民的理想,终一生不得实现,这该是多么令人忧郁的事情啊!,1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14,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诗的题目有一个“登”字但是诗中无一处点明这个字,不过读者又处处感到有这个字的存在。一、二句的“前”与“后”自然是诗人登高所望的“眼前”与“身后”,但他却因此联想到久远的古昔与以后的时代;古今相连,造成了时间的漫长。诗人的苦闷痛苦的心情因时间与空间的衬托,得到了极为深沉的表现。,艺术手法,15,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时的心理活动,最后一句才写外部表情。内心是表情的依赖,表情是内心的反映,两者恰当结合,勾画出一个胸怀大志而又不逢其时、独立悲叹的动人形象。全诗的语句长短不齐,音调富于变化,更有助于表达诗人起伏强烈的慨叹之情。,16,望岳杜甫(736年),望岳,杜甫,17,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杜少陵。自唐以来,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称为“诗圣”。,杜甫(712年770年),18,主要代表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9,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20,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1,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2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23,体悟诗情,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这首诗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要有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要有藐视一切的英雄气概。,24,有关“泰山”的诗句,25,与“泰山”有关的成语、俗语,人心齐,泰山移有眼不识泰山重如泰山老泰山泰山北斗一叶幛目,不见泰山泰山压顶不弯腰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人心齐,泰山移有眼不识泰山重如泰山老泰山泰山北斗一叶幛目,不见泰山泰山压顶不弯腰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26,登飞来峰,王安石,27,28,29,30,31,飞来峰又叫灵鹫峰,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前。高168米。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飞来峰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锋棱如峭。,飞来峰资料,32,33,作者及背景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唐宋八大家之一。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途经杭州时,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这一年王安石正好三十岁。,34,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岁时所作。皇佑二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写作背景,35,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听读课文,用“/”划出诗句的节奏。,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36,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37,1.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2.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寻等于八尺。3.缘:因为。4.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注释,38,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听说塔上鸡叫时能看见朝阳升起。,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只因为身体站在山的最高峰。,译一译,39,1.再读课文,分析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第二句紧承首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三、四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合作探究,40,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生活哲理,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的?,诗人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思想,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简言之,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试想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难道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41,3.说说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抒发情怀踌躇满志),42,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的主旨。,本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的思想理念,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43,登飞来峰阐释的哲理:,诗人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塔下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自然风光的体会,可细一体味,我们不仅能从中体会到诗人的理想和抱负,更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44,游山西村,45,陆游,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平生作诗近万首,是古代诗人中创作作品最多的,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46,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hn,tn,47,解字词,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足鸡豚(t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暗花明:垂柳繁茂,鲜花烂漫。,视频编辑新星,48,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腊月酿的酒,不要笑话农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不要,一座座青山,一条条小溪,正怀疑无路可走时。突然发现垂柳浓密,鲜花烂漫的地方又有一个山村。,2释诗句,明诗意,猪,49,农家如何待客?风俗如何?,农家热情好客,淳厚质朴,50,诗人游玩,经历了什么?心情如何?,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51,欣赏了完了这首诗,同学们能不能用诗中的一句话来赞美一下山西村的景美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还能不能用一句诗来赞美山西村的人更美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52,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佳句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3,己亥杂诗,龚自珍,54,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他和林则徐等人共同开启了抨击时弊,抗御外侮,通经致用的进步思想,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55,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已亥年,故称。这年诗人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期间往返九十里,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第二年诗人自己加以编排,并刻印成集,这里选的是第五首。这一大型组诗记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官经历、诗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可以看成是一部用诗写成的回忆录。,56,朗读欣赏,57,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58,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59,愤然辞官,愁肠百结,时光易逝,日薄西山,隐喻当时国势渐颓,挥鞭马上,面向故乡,随兴赋诗,百感交集,落红并不无情,腐烂成泥养育春花,自己虽然辞官,但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