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文言固定结构的对译1.诚则:如果那么(就)。 2.得以:能够。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而况:何况,况且。 5.而已:罢了。 6.否则:如果不就。 7.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8.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 9.既而:随后,不久。 10.既且:又又。 11.见于:被。 12.可得:可以,可能。 13.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14.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 15.且夫:再说,而且。 16.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17.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18.是故:所以,因此。 19.是以:所以,因此,因而。 20.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 21.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22.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23.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24.往往:处处,到处;常常。 25.唯是:只。 26.为所:被。 27.未尝:从来没有。 28.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29.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30.无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31.无虑:大约,大致。 32.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33.无所:没有什么人(或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 34.无以为:用不着。 35.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 36.无庸:不用,无须。 37.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38.相率:竟相,一起。 39.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40.向使:假如,如果。 41.一何:多么;为什么那么。 42.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43.以故:所以。 44.以故:因为所以。 45.以是:因此。 46.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 47.以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48.以至于:一直到;结果。 49.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而;因而。 50.有所:有的人(或物),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 51.有以: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52.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53.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 54.之于:对待,对的态度(做法);同,对于;同相比。 55.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 56.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 57.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58.何所?所的是什么? 59.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60.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 61.孰与?与相比,哪个? 62.安乎?怎么呢? 63.独耶?难道吗? 64.何为?为什么? 65.何哉?怎么能呢? 66.何为?干什么呢? 67.何之有?有什么呢? 68.如之何?怎么能呢? 69.独哉?难道吗? 70.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71.直耳!只不过罢了! 72.何如哉?该是怎么样的呢? 73.无乃乎?恐怕吧? 74.得无乎?该不是吧? 75.庶几欤?或许吧? 76.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77.其其也?是还是呢? 1不亦乎? 表示反问,“亦”没有实在意义,加强语气。翻译为“不是吗?” 2是以 “以是”的倒装句。翻译为“因此” 3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问(询问办法)。翻译为“对怎么办”或“把怎么样” 4得无乎(耶)? 表示推测性的疑问语气,翻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 5无乃乎? 表示委婉商榷语气。翻译为“恐怕吧?” 6得无乎? 表示某种情况的推测。翻译为“莫非吧?” 7其其 表示选择关系。翻译为“是还是”。 8孰与 表示比较选择。翻译为“与相比” 9 何为? 表示询问或反问。翻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 10 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11“何其”“一何” 表示感叹。翻译为: “何其”(多么)、“一何”(这么)。 固定结构 在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时,应注意其中的固定结构。这些固定结构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 1表示疑问 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论浯六则: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曰:“何以知之?” 何所?(所是什么?) 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 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鸿门宴:未辞也,为之奈何? 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如何,奈何?(拿怎样呢?) 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 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 孰与?(与比哪个?) 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孰与徐公美? 廉颇蔺相如列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安乎?(怎么呢?) 赤壁之战: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独耶?(难道吗?) 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2表示反问 何哉(也)?(怎么能呢?) 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兼有感叹) 何为?(干什么呢?) 鸿门宴:何辞为? 何之有?(有什么呢?) 左传僖公三十年:夫晋何厌之有? 如之何?(怎么能呢?) 荷蓨丈人: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岂(其)哉(乎,耶),(哪里呢? 哪里呢?) 捕蛇者说:岂若我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叹) 采草药:岂可一切拘以定时哉? 鸿门宴: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 殽之战:未报秦施而伐秦师,其为死君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安哉(乎)?(哪里呢?) 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兼有感叹) 不亦乎?(不是吗?) 论语六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察今: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非欤?(不是吗?) 屈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欤? 宁耶?(哪里呢?) 祭妹文: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兼有感叹) 顾哉?(难道吗?) 为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兼有感叹) 独哉?(难道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3表示感叹 何其也!(怎么那么啊!)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直耳!(只不过罢了!)孟子梁惠王上:王曰:“不可,直不过百步耳!”惟耳!(只罢了!) 谭嗣同: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耳!一何(多么啊!) 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亦哉!(也真是啊!) 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4表揣度 无乃乎(欤) (恐怕吧?)(兼表反问) 季氏将伐颛臾:求,无乃尔是过与?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得无(微)乎?(该不是吧?)(兼表反问)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师说:其可怪也欤? 庶几欤?(或许吧?) 孟子二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5表示选择 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冯婉贞: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 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其耶?其也?(还是呢?还是呢?) 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文言固定结构北京市雷其坤掌握文言固定结构,对阅读理解文言文和翻译文言语句大有裨益。1表陈述的固定结构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有以(有用来的办法、条件、机会);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条件、机会);无从(没有用来的办法,无法);未尝(从来没有);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以为(把当作;让作);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载载(一边一边);直耳(只不过罢了)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几无所逃死。(文天祥后序)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柳宗元黔之驴)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贾谊过秦论上)(把它设为。)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柳宗元捕蛇者说)(把制成)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认为)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2表感叹的固定结构何其(多么);一何(多么);何若(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3表判断的固定结构者也(是);者也(是);是之谓(这就叫做);此之谓(就是说这个)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4、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如何(何如)、如何、若何(何若)、若何、奈何、奈何(怎么样、怎么办、把怎么样、拿怎么办);何消(哪用得着);何为(什么是;怎么会);何意(岂料,哪里料到);何所(所的是什么);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孰与、与孰(与比较,哪一个);其其(是还是);安乎(怎么呢)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怎么办”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译为“怎么样”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孟子?梁惠王上)译为“怎么样”吾欲之南海,何如?(彭端淑为学)译为“怎么样”。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译为“把怎么样”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5表反问的固定结构何之有(有什么);何以为(做什么);何为(做什么);不亦乎(不是吗);独耶(难道吗);独哉(难道吗);与其孰若(与其哪如);何得(怎么能)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何功之有”译为“有什么用处”。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干什么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何辞为”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贾谊论积贮疏)6表测度的固定结构得无乎、得无耶、无乃乎(恐怕吧);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庶几欤(或许吧)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得无异乎”译为“恐怕不同吧”。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为“恐怕是教我捉虫的地方吧”。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无乃不可乎”译为“恐怕不可以吧”。7表转折的固定结构然而(虽然这样,可是.);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贾谊过秦论)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8表因果的固定结构是以(因此);是故(所以,因此);以故(所以);以故(因为所以);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柳宗元愚溪诗序)9表假设的固定结构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否则(如果不就);诚则(如果那么);向使(假如,如果)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水经注)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10表被动的固定结构为所(被);见于(被);受于(被)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受制于人”译为“被人控制”。以上并非文言固定结构的全部,还有一些须要掌握,比如“所以”。文言固定结构的用法举隅 文言固定结构,是指文言中某些词语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已经形成的固定形式。这种凝固结构在句子里一般可以当作一个整体来解释,翻译时也有固定的意义。一、“以为”,“以为”“以为”是由介词“以”和动词“为”组合而成的凝固结构,完整形式是“以为”。随着语境的不同,这种凝固结构的用法和意义也有不同。 “认为是”。例如: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是同这个人一类。 “用做”或“把当作”的意思。例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到了燕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致祸患。 当“以”的宾语,在上文已经出现时,这个宾语便省去,“以为”便结合在一起,构成“以为”的固定格式。这种凝固结构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者“认为(觉得)是”。例如: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柳宗元黔之驴) 老虎看见它(驴子),真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以为”的后面跟了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它与现代汉语的“以为”、“认为”相当。例如: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私下认为他这个人(蔺相如)是个勇士。 二、“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耶)” “不亦乎” 文言文常用的“不亦乎”句式,表示测度或委婉的诘问,实际上是用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相当于“不也是吗”或“岂不是吗”。例如: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船已行进,而剑却在水里并没有跟着行进,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无乃乎” “无乃”与句末的疑问语气助词“乎”相呼应,用委婉的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相当于“恐怕吧”、“只怕吧”。例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肴殳之战) 军队筋疲力尽,远方的国君(郑国国君)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得无乎(耶)” “得无乎(耶)”中的“得”,和否定副词“无”、“微”、“非”连用,构成“得无”、“得微”、“得非”(相当于口语的“莫非”、“恐怕”、“该不会”),并与“乎”相呼应,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莫非吧”、“恐怕是吧”。例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有所不同吧! 三、“何以为”、“何为”、“何为” “何以为” 在文言中,“何以为”这种句式表示反问,“何”有时可用“奚”、“恶”代替,是“怎么,为什么”的意思。这种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用得着呢”,或“用(要)做什么”,或“有什么呢”。例如: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君子讲究质朴就可以了,要那些文采干什么呢? “何为” 相当于“(要)干什么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现在人家正像是菜刀和案板,我们则是待切的鱼和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何为” “何为”就是“为何”、“为什么”,多用于直接询问,有时也用于反问。例如: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刘邦不是想要取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掉我(韩信)这样的壮士!文言典型句子翻译训练(附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亭)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冶邺)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师说)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的方法”。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 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 例2: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 12庸乎,译为“哪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 14得无一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一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15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 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恐怕是你们的过错吧? 16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17孰与,以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么样呢? 18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19有者,译为“有个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 20与其孰若(无宁),翻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 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21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 22(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 23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例1: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 例2: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剥丝,层层深入。 常见的固定句式的语法功能主要有一些固定的词组搭配来体现。这样的词组搭配非常多,我们这里选择一些重要的或易错的来讲解: 1推测语气 得无 这个词组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得无”也常写作“得勿”、“得亡”。翻译为“莫不是”或“该不会”。例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后汉书庞萌传) 翻译为:每日的饮食莫不是减少了吧?(意思就是可能减少了。) 2疑问语气 如何 奈何 若何 这是三个表示相同的疑问语气,可以翻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待”。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翻译为: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何(胡)以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表示疑问。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翻译为:国家拿什么来救济(灾民)呢?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庄暴见孟子) 我们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凭什么能够奏乐呢? 3反问语气 不亦乎 亦是副词,用来加强反问语气。翻译为“不吗”或“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难道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 何(奚)为? 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翻译为“哪儿用得着呢”或“要干什么呢”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分析室安全培训课件
- 抵押贷款合同(委托担保)6篇
- 农业农村局安全培训制度课件
- 委托金融居间协议7篇
- 兴趣指引多彩生涯路课件
- 兴平市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内部船员安全培训课件
-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课件
- 第一季度营销方案(3篇)
- 黄石银行线上营销方案(3篇)
- 2025年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理论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苗族舞蹈课件
- 监狱公选面试题库及答案
- 具有法律效应的还款协议书6篇
- 2025年中国铁建集团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T-AOPA0062-2024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控制器技术规范
- 2025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试卷(200道)及答案
- 2024年一级建造师《民航机场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2025年标准)买月饼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