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ppt_第1页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ppt_第2页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ppt_第3页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ppt_第4页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2,【学习要求】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原理、实施过程熟悉病例对照研究优缺点偏倚及其控制了解病例对照研究的新的研究类型和分层分析,3,病例对照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的研究类型之一,是验证病因假说的重要工具,是一种由果及因的回顾性研究方式,4,第一节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一、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选择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和未患这种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些)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判断暴露危险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5,二、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疾病发生后进行按发病以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是由研究对象从现在对过去的回顾由果推因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6,三、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示意图,a,c,b,d,a/(a+c),7,目标人群,8,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9,用途,广泛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深入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设为队列研究提供明确的病因线索,10,暴露(Exposure):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暴露因素可以是机体的特征,也可以是体外的;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如:血型、特殊职业暴露、环境污染、疾病家族史、某种基因型、吸烟、少食果蔬、高盐饮食、运动、平衡膳食,四、暴露,11,第二节典型范例,20世纪20年代:生殖因素与乳腺癌4050年代:吸烟与肺癌(DollandHill)60年代:口服避孕药与心梗、静脉栓塞;孕妇服用反应停与婴儿先天畸形;早孕服用雌激素与阴道腺癌。,12,实例1.吸烟与肺癌,Doll与Hill于19481952年进行研究。从伦敦20所医院及其他几个地区选取确诊的肺癌病例。每一病例按性别、年龄组、职业等配一个非肺癌对照,调查两者吸烟暴露情况。,13,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吸烟史比较,14,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吸烟史比较(男性),15,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吸烟史比较(女性),16,分析结果:肺癌病人中不吸烟者的比例远小于对照组;肺癌病人在病前10年内大量吸烟者(20支/日)显著多于对照组;随着日吸烟量增加,肺癌预期死亡率升高;肺癌病人开始吸烟的年龄较早,持续的年数较多。,17,第三节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1.病例与对照不匹配:又称成组比较法,按与病例组可比的原则,根据样本的大小,选择一定数量的对照,数量不需成严格的比例关系,但对照的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18,19,2.病例与对照匹配:或称配比(matching),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分为个体匹配和频数匹配目的:提高研究效率,增加统计检验效率,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20,个体匹配(individualmatching):给每一个病例选择一个或几个对照,配成对(pair)或配成伍,使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如年龄、性别等)方面与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21,22,23,53岁(5059岁组),5059岁,24,研究类型,25,频数匹配(frequencymatching,又称成组匹配):要求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匹配变量的频数分布相似,限制研究因素以外的某些因素干扰研究结果的一种手段,使研究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26,匹配的注意事项,匹配的因素不宜过多,防止匹配过头(overmatching):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慎重选择匹配因素,可疑病因决不能作为匹配因素一般多只匹配age、gender比例一般为1:1,也可以1:2,甚至1:3或1:4,最多不超过1:4,27,第四节病例对照研究实施,一、研究步骤提出假设(“病因”对应疾病)选择合适的对照形式(一般采用不匹配或频数匹配,罕见病例采用个体配比)病例与对照的选择样本含量的估计研究因素的选择和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整理和分析,28,暴露?,疾病?,提出病因假设,课题,研究实施,选择研究课题1.确定题目2.查阅文献3.咨询专家4.确定意义5.科学性论证,29,二、病例与对照的选择,(一)基本原则代表性:选择的病例要足以代表总体的病例,对照足以代表能够产生病例的总体人群(实际操作最难把握的)可比性: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等主要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异,30,(二)病例的选择,1.要求诊断可靠,尽量使用金标准,国际通用或国内统一的诊断标准选择确诊的新病例:提供的信息较为可靠2.来源总体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或者随机样本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医院住院或门诊的病例,31,(三)对照的选择,1.要求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代表无该病的随机样本(其他疾病的病人和健康抽样)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便成为病例不能为有共同危险因素的疾病病人2.来源(社区或医院)研究的总体人群或抽样人群中具有代表性的非病例医院中患有其他疾病的病人亲属、邻居、同事、同学,32,病例和对照常用的选择方法,33,三、样本含量的估计,(一)有关参数病例组的暴露率(P1)和对照组暴露(P0)比值比(oddsratio,OR)值,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统计推断上弃真的概率把握度1-,为假设检验第类错误,即假设检验存伪的概率,34,(二)方法,2.公式法,非配比的样本大小估计1.查表法,近似公式,其中,N:样本含量;P0:对照组暴露率;P1:病例组暴露率;Z,Z根据标准正态差简表查出;,35,或Z(单侧检验)Z(双侧检验)Z(单侧和双侧检验)0.0013.0903.2900.0022.8783.0900.0052.5762.8070.0102.3262.5760.0202.0582.3260.0251.9602.2420.0501.6451.9600.1001.2821.6450.2000.8421.282,正态分布的分位数表,36,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含量表=0.05(双侧),=0.10,RR/ORP00.010.100.200.400.600.800.900.1142013766312018230.563236583472031762293782.032063782291762033476583.010741338571891633194.0599775146611172325.0406543735489619410.0150231820316613720.0661211142454115,37,例:现拟用非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孕妇暴露于食品中某污染因素与婴儿畸形之间的关系,估计孕妇中该因素暴露率为30%,假定暴露引起的比值比为2,=0.05(双侧),=0.1,需调查多少人?,38,例:现拟用非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孕妇暴露于食品中某污染因素与婴儿畸形之间的关系,估计孕妇中该因素暴露率为30%,假定暴露引起的比值比为2,=0.05(双侧),=0.1,需调查多少人?P0=0.3,Z=1.96,Z=1.28,OR=2P1=2*0.3/(1-0.3+2*0.3)=0.46,P=(0.3+0.46)/2=0.38N=193,可以确定样本人数为200,39,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含量表=0.05(双侧),=0.10,RR/ORP00.010.100.200.400.600.800.900.1142013766312018230.563236583472031762293782.032063782291762033476583.010741338571891633194.0599775146611172325.0406543735489619410.0150231820316613720.0661211142454115,P0=0.3,Z=1.96,Z=1.28,OR=2,查表得N=200,4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与母亲孕期口服某激素药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假定育龄妇女中应用某激素药占30,孕期服用某激素药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RR=3,=0.05(双侧检验),=0.10,确定样本量?N=73,查表N=75,41,配比研究样本量计算(了解),配比研究样本大小的公式估算不作要求,亦可查病例对照研究得样本含量表确定.,42,四、资料来源与收集,(一)资料来源医院病案记录,疾病登记报告等摘录检测病人的标本或病人所处的的环境对病例或对照的询问调查中取得,43,(二)调查遵循的原则,调查:是信息传达、接受和反映的过程,被调查者要通过感受、回忆、思维、联想和反映等过程来回答问题原则调查表的设计需要各专家参加讨论调查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监督与审查,44,(1)访谈(2)信函(3)电话(4)档案(5)实验室检测(6)临床查体,资料收集方法,面对面询问,填表,是最常用的调查方法,将调查表及说明通过信件发给调查对象,应答率受到影响,可补充调查,适合调查内容较少的研究,病历、职业史、医疗保险、户籍管理,病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常规、特殊检查,45,(三)调查表(同现况研究),调查表:也称“调查问卷”,通过把拟收集的数据项目用恰当的措词构成一系列问题的答卷,是资料收集的最主要工具内容调查表的名称、编号一般项目:姓名、性别、民族等研究项目:研究变量,疾病史、吸烟史等结尾部分:调查员签名、调查日期等,46,五、资料整理与分析,(一)资料整理资料核查、检错、归档、分组、编码、录入计算机,47,1.成组比较法资料的整理,48,用卡方检验验证,两组暴露率是否存在差异,即验证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有否统计学联系。其计算方法传统的四格表的专用公式(重点掌握)antel-Haenszel(M-H)方法(自学),成组资料统计学假设检验:,49,校正公式,50,卡方检验,目的: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有无关联性(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平。H0:1=2H1:12=0.05或0.01。,51,卡方检验,(2)求检验统计量值(3)查表,比较与(df,)四格表中df1自由度v=(行数-1)(列数-1),52,卡方检验,若(1,0.05),P0.05,说明两者差异不显著,暴露和疾病没有关联。X2(0.05,1)=3.84X2(0.01,1)=6.63,若干2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53,比值比(oddsratio,OR):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OR的特点: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较无暴露者高的程度,计算关联强度:,54,OR的意义,OR=1:无关联,OR1:正关联,ORX2(0.01,1)P0.01,差异极显著,说明食用猕猴桃与肝癌有关联。X2(0.05,1)=3.84X2(0.01,1)=6.63,67,3、联系强度计算,OR=c/b=0.281说明无食用猕猴桃饮食习惯的人群患肝癌的危险度是有食用猕猴桃饮食习惯的人群的3.6倍。结论:食用猕猴桃这种饮食习惯为保护因素,无食用猕猴桃这种饮食习惯可能是肝癌一个重要原因。,69,3.混杂因素的分层分析(自学),分层的目的: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70,1.选择偏倚(selectionbias):由于选入的研究对象与未选入的研究对象某些特征上存在差异而引起的误差,对象选择阶段入院率偏倚无应答偏倚检出症候偏倚:虚假因果联系奈曼偏倚/幸存者偏倚控制:合理选择病例与对照,第五节偏倚及其控制,71,2.信息偏倚(informationbias):在收集整理信息过程中由于测量暴露与结局的方法有缺陷造成的系统误差,资料收集阶段回忆性偏性调查偏倚控制:采用客观指标、做好调查技术培训与质量控制,两组调查条件一致,72,3、混杂偏倚(confoundingbias):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年龄、性别最常见控制匹配:把混杂因素作为匹配因素分层分析:按混杂因素进行分层多因素分析,73,一、优点1、所需样本量小,省时、省钱、省人力,易于组织,出结果快;2、可同时进行一病多因的研究;3、特别适于病因复杂、潜伏期长的疾病及罕见病的病因研究;4、可初步评价治疗措施的疗效与副作用,第六节病例对照研究优缺点,74,二、缺点,1、不能直接计算发病率、死亡率,不能直接计算RR,也不能证实因素与疾病因果关系。2、易造成选择偏倚;3、难以避免回忆偏倚;4、混杂的影响较难控制。5、结果的可靠性不如队列研究,75,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应注意的事项,(一)病例和对照的选择应应规定严格的定义、入选标准、除外标准。(二)病例应尽量选用新诊断的病例。(三)研究的关键是如何选择对照。在危险因素的暴露方面,对照是一般人群的代表。对照与病例应有同等的暴露机会。(四)病例和对照的暴露资料来源和资料搜集方法应尽可能相似。(五)匹配时,应注意勿匹配过头,76,第七节新的研究类型(了解),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cas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