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_第1页
2020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_第2页
2020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_第3页
2020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_第4页
2020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长宁区初三语文在线学习效果评估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 衣带渐宽终不悔, 。 (柳永蝶恋花)2.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 无限山河泪, 。 (夏完淳别云间)4. 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爱莲说)5.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0题(12分)【甲文】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文】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甲】诗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人 所作,【乙】文选自 。(2分)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干戈寥落四周星 干戈:两种兵器,此指战争B.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竹简,此指书册。C.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且取得,此指苟且偷生。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心:这种心,此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之心。8.鱼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过零丁洋的主旨句 (以上用原文回答)。甲乙两文作者所表达的价值取向是致的,就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0. 下列对诗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甲、乙两篇作者都通过叙写个人的人生经历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B. 甲、乙两篇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身处困境的艰难。C. 甲诗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乙文从人的物质需求写起,上升到人的精神修养。D. 甲诗抒情,悲哀沉痛;乙文说理,慷慨激昂。(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曹玮用兵曹玮知镇戎日,尝岀战小捷,虏引兵退去。玮侦虏去已远,乃掠牛羊辎重,缓驱而颇失行阵,众将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羁縻军耳。不若弃之,整师而归。”玮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虏去玮数十里,闻其利牛革而师不錾,遽还袭之。韦愈缓,行得地利乃止,师待之,向暮,虏至,玮使人谓之曰:“大军远来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兵马,明日虏方苦疲甚,皆欣然。旦日,玮鼓军而进,一战克敌,遂弃牛羊而班师。既克、玮曰:“吾知虏伺机必还,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精已疲,力己尽,投其所好而安之,则气衰而难鼓矣。吾以此取之。”(选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注释】镇戎:地名,宋时边地重镇。知镇戎日:主镇镇戎的时候。虏:古时对外族的蔑称。縻(m):束缚1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玮侦虏去已远( ) 整师而归( )12. 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玮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A. 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侦察了三次。B. 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多次侦察。C. 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侦察了三次。D. 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多次侦察。13. 从全文来看,曹玮能够一战克敌的原因是什么?(6分)(1) (2) (3) 二、现代文(38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碳地球生命属于碳基生命,碳无疑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元素。那么,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碳呢?如此重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准确答案,只有一个估算。大约10年前,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的1000多名地质科学家决定联合起来,向这个问题发起挑战。他们在全球几乎所有的火山和地质活跃带上安装了测量仪器,以记录从地下释放岀来的碳(主要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总量,然后将这些数据汇总起来进行分析,得出18.5亿吉吨(1吉吨等于10亿吨)这个数字,这就是地球上所有碳元素的总量。所有地表碳当中,埋藏在海底深处的碳约为3.7万吉吨,约占85.1%;海洋生物沉积物中的碳总量为3000吉吨,约占6.%;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总碳量约为2000吉吨,约占4.6%海洋表层中含有的碳约为900吉吨,约占2%;大气层中含有的碳总量为590吉吨,仅占地表总量的1.4%。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脚下的地球活像一枚定时炸弹,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幸亏地球上有碳循环,把地球大气层中的碳总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生命才得以延续至今。碳循环的细节相当复杂,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只需知道这个循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首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的身体,其中的一部分生物碳随着海洋生物的尸体沉入海底,再因板埉运动而被埋入地下。其次,埋在地下的碳由于地质运动被重新翻到地表然后随着火山喷发被重新释放到大气层中,供植物吸收利用。地球的大气温废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原因就是,最近这5亿年来,地球的地质活动相对稳定,使得每年通过火山喷发而释放到大气层中的碳维椅在2.8亿吨-3.6亿吨的水平上,正好和沉人地下的生物破的总量差不多。地质研究显示,在过去这5亿年的时间里,地球的碳循环平衡曾经遭到5次严重的破坏其中就包括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当时有一颗直径超过10千米的小行星把地壳撞了个大席底,一下子释放出425吉吨-1400吉吨的碳。这些碳所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持续了数百年之久,导致大约75%的物种灭绝,其中就包括当时的陆上霸主恐龙。统计数据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通过燃烧化石能源等方式一共向大气层中释放了大约2000吉吨碳,比那次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事件所释放的碳元素总量多得多。更可怕的是,这个过程还在持续之中,目前人类活动每年排放至大气中的碳总量是火山喷发所排放的碳总量的40倍-100倍,这说明地球的碳循环已经严重失衡了。(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41期)14. 第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段中加点的“这个角度”指的是 (3分)15. 第段先介绍了碳循环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一是 ,二是 ,接着说明了“地球的大气温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6分)16.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中哪两段之间最为恰当,理由是什么?(4分)这其中绝大部分碳被深深地埋在地下,地表部分(包括海洋、土壤和大气层)含有的碳总量仅为4.35万吉吨,在地球总碳量中的比重极小。 17. 第段举了650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例子,对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说明了地球的碳循环平衡曾经遭到过严重的破坏B.说明了地球的碳循环平衡遭到破坏会引发灾难C.与第段“比那次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事件所释放的碳元素总量多得多”一句形成呼应D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人类对碳循环的破坏己经带来了可怕的灾难。18.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A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元素。B地质学家们在全球所有的火山和地质活跃带上安装了测量仪器。C.地表部分含有的碳总量在地球总碳量中的比重极小。D.碳循环可以把地球大气层中的碳总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9分)夜访陈寅恪先生墓老泥伯临上庐山前听说,庐山植物园内有陈寅恪先生墓。当时将信将疑,以为陈公1969年病逝于中山大学,理应葬在广州,何以埋骨于此。5月27日游庐山。下午两点左右,我们自含鄱口而下,正经过植物因大门。向导游和当地人打听,皆不知有陈寅恪先生墓,只说有“三一人,亦不见有任何标识。连“三老墓”都不曾见,更觉陈公墓为讹传。回到宾馆,用过晩餐,天犹未晦。我闲翻起房间里的一本台历。这台历比较特别,以“历史上的今天”来记述庐山大事件,颇能长人见识。翻到“6月16日”,赫然跳出一行字:2003年6月16日,植物园举行陈寅恪、唐筼夫妇骨灰入土安葬仪式,命名墓葬所在山冈为“景寅山”毋庸置疑,陈公墓就在庐山植物园内,且为夫妇合葬。我急忙呼朋引伴,告知此事,众人闻之无不顿足,叹息错过。明日就委下山,若不即刻前往bi y,便再无机会,而窗外夜幕渐垂,又心忧植物园闭门。正不知如何是好,同行的小魏、老岳二人自告奋勇,愿先去打探,如植物园不闭门,即致电相招。我等应允,静候消息。半小时后,小魏来电云,植物园未闭门,并已寻得陈公墓。我等闻言欣喜不已,匆匆下楼急招出租车前往。这经岭,但见满街霓虹,一路笙歌,所谓“香风十里卷珠帘,正是游人欢宴时,甜蜜与满足都弥漫在空气中一行人来到植物园,四轴皆墨,仰望天空,似有孤星数点,忽暗忽明,众人相互搀扶,从植物园办公楼前下得台阶,沿石径过两座玻璃花房,左转十余步,即到基地。借着手机屏幕的荧光和照相机的闪光,我们总算看清了墓冢的外形。这是何等简朴而又庄严的基地!墓由几块不规则石头堆砌而成。中间一石椭圆,上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右竖二石,稍长者上书“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左竖三石,由低而高依次相拥。长石背面刻有“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 庐山植物园 敬立 公元二三年六月十六日”等字样。行过叩拜之礼,我默立于陈公墓前。陈公三女择此清静之地安葬父母,颇见用心。陈公一生清正高洁,安息于此,不受世俗打扰,应该含笑九泉了。借茨威格在托尔斯泰墓前的赞语,这同样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返程中,念及陈公为人为学,念其晚景凄苦无助,念斯人一去而文脉已断,又念其夫人四十天后亦魂随夫君,不禁悲从中来,为之大恸!若能善待陈公一分,让他多著几篇文章,多教几个学生,岂不利国利天下?如此难容,天不佑我中华啊!我不信天不佑中华!先生安息于此,可静听松风浩荡,可笑看层云翻转。我坚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必将植根于后世每一个知识分子心中。【注释】陈寅恪先生(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是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前辈史学四大家之一。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被称作“教授中的教授”。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 全明馆丛稿 柳如是别传 寒柳堂记梦等。岭:位于庐山山腰,海拔1167米,是庐山核心景区,有公园式的“云中山城”的美誉。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曾访问瞻仰托尔斯泰(俄罗斯作家)墓,并著有世同最美的坟墓以纪念。19. 看拼音写汉字(2分)bi y ( )( )20. 根据文章第一段的内容,填写下表(5分)夜访陈寅恪先生墓事件经过“我”的反应听说有墓(1)(2)觉为讹传(3)遗憾叹息探得准信(4)寻得墓冢(5)21. 文章第段的画线句都是坏境描写,请分析所其作用(5分) 22. 作者借茨威格在托尔斯泰墓前的赞语,说陈公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及注释,谈谈这句话的含义。(3分) 2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A. 文章一波三折,记叙了夜访陈寅恪先生墓的完整过程。B. 文章抒发了对陈寅恪先生的痛惜与景仰之情。C. 文章强调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当今所有知识分子的品质。D. 文章表达了“先生安息”“天佑中华”的美好愿望。三、综合运用(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4-26题【材料一】上海有很多老品牌,这些品牌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成为“老字号”,比如奶糖品牌“大白兔”、护肤产品“美加净”等,都是上海乃至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老字号。长期以来,它们取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同,具有良好的信誉。【材料二】2018年,上海老字号“大白兔”联名“美加净”生产的“大白兔润唇膏”在社交平台引发话题效应,在其天猫旗舰店上预售的半秒钟内卖空920支,特别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成为老字号跨界合作的经典案例。【材料三】据央视财经报道:全国现存的千余家老字号中,20%长期亏损,70%发展迟滞,有一定规模且经济效益较好的仅占10%。一些老字号甚至空有品牌,已无产品。24. 请你先写出一个上海老字号的名称:“ ”(材料中出现的不能再写),然后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给“老字号”下一个定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