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高考选择题汇编_第1页
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高考选择题汇编_第2页
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高考选择题汇编_第3页
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高考选择题汇编_第4页
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高考选择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年新课标卷)27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表2反映了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的能力。通过对图表的解读,故选A。,(10年全国卷2)13.唐高祖废汉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B.采用了新的材质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的传统D.铸造技术更精良,C,(2013年重庆高考4题)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D,(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C,(2013年四川高考3题)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B,(2013年四川高考3题)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B,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A,(2012年新课标卷)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B,(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A泉州B广州C扬州D庆元,A,(2014年广州一模)唐律疏义曰:“依令,斛斗秤度等,所司每年量校,印署充用。其有私家自作,致有不平而在市执用者,笞五十。”据此可知当时A限制经营场所B奉行“重农抑商”C商业空前繁荣D重视监管商业,D,11、(2012年江苏文综历史)3.以下关于“市冶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冶;“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D,(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图6A唐长安B宋开封C元大都D明北京,解析:本题增长点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图片中的机构有御史台、中书省、枢密院等,这三个机构同时具备的只有元大都,而唐三省六部、宋两府三司、明内阁在图中都未能反映出来,可以排除。答案:C。,(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C,(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B,(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7题)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B,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B,(2013年高考全国卷26题)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D,(2014年全国新课标1)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