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词积累方法的探究-精选作文_第1页
小学生古诗词积累方法的探究-精选作文_第2页
小学生古诗词积累方法的探究-精选作文_第3页
小学生古诗词积累方法的探究-精选作文_第4页
小学生古诗词积累方法的探究-精选作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古诗词积累方法的探究一、古诗词积累的目的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以古诗词为教材,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欣赏古诗词、积累古诗词,继承祖国灿烂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古诗词积累的方法 (一)成立组织机构 我校成立了以正校长为组长,几位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语文教师为成员的经典诵读组织机构,做到有明确目标,有组织指导,有实施要求,以确保诵读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二)努力创设古诗词学习的氛围 我们在校园里设立了“古诗长廊”“中华经典园”“名人故事园”等教育阵地,利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播放中华经典的朗诵及吟诵音频。让学生时时处处吮吸着经典诗文的芳香,聆听着先人们的吟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另外,我们学校每个班级均设有“诗文角”或“经典墙”,用以展示学生优秀的诗文的书法作品、创作的诗文作品、手抄报等,教室后面黑板留有一定空间开辟“古诗赏析”“每周一诗”“我最爱的古诗”等小栏目,并要求每周有更新,会背诵;此外,我们还在教室及走廊张贴著名诗人的图像、诗作当学生步入走廊,进入教室,宛如置身诗海,吟诵的欲望油然而生,甚至产生不读不快的感觉。就这样,古诗诵读在全校师生中逐步掀起高潮,可谓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 (三)课堂教学中老师的策略 1.利用早读、午读课,培养学生吟诵古诗词的习惯 陈少松先生曾说过“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赏读诗词文章的方式,是历代文人欣赏和教育古典美文的一种手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绝学。”王力先生也说过“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诗读百遍,义情自见。诗歌的本质特征是“吟咏性情,感发生命”,故吟诵是诗词教学的最佳手段之一。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早读课、午读课的平台,采用多种方式的读,如齐读、领读、带读、赛读、分小组读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吟诵古诗的习惯。 2.利用资源整合学习古诗,事半功倍 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不同,但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教师在教学时应改变传统“逐首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领悟情感,拓宽视野。就拿“送别”这个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及送孟浩然之广陵,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有高适的别董大等,教学这些诗时,除了让学生读懂诗歌,知道诗中的时间、地点、人物、送友方式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其他送别诗,让学生大致了解异同,有条件还可以即时谱曲吟诵。这样,“送别”的主旋律就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情感,绵绵不绝,事半功倍。 把握同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比如,教师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可与杜甫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起教,在分别了解两首诗的大意后,教师就要让学生找出这两首诗表达情感的异同点。通过学生的学习讨论,最后得出:这两首诗的相同点是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不同点是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见到“九州同”。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这样的比较阅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同题材的其他古诗,而且让学生学会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内涵,可谓一举多得。 3.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教师在教学古诗时,有部分古诗可以运用情境教学。如在教学春晓咏柳等诗时,可带学生到校园内的植物园或郊外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再来学习,效果将会事半功倍,甚至会有部分学生因为亲身感受而达到不吟不快的境界,自己也创作写春天美景的诗歌,真是一举两得。 4.坚持学科渗透,全方位引领 诵读经典不单单是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任务,各学科的老师都有职责把经典渗透于自己的教学当中,引领孩子感悟经典、传承文明,真正做到“中华经典教育,课堂是主渠道”。 (四)家校诵读相结合 家校共同诵读,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文明社会的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读背诵古诗词,实行“小手拉大手”,不仅可以增进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使孩子与家长共同成长,而且使经典从走进家庭到走向社会,并最终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出一份力。 三、活动浸润,汲取经典养分 我校因地制宜,制定了范罗冈小学“古诗词天天诵”系列活动方案,活动包括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诗文知识竞赛、古诗文书法大赛、征文比赛等。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地推动古诗词诵读活动向纵深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浸润人生,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古诗词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学校带来勃勃生机。同时我们也清楚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