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精美).ppt_第1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精美).ppt_第2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精美).ppt_第3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精美).ppt_第4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精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表达技巧类,高考诗歌鉴赏专题,春风吹皱一江水,无限风光无限情,学习目标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山东省近年有关表达技巧类的高考试题,(2007)出关徐兰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008画堂春秦观(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2010)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2011)储光羲咏山泉(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2013)江湜山寺夜起(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古诗词表达技巧,3.表现手法,借景、叙事、用典、咏史抒怀、托物言志,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描写类:动静,虚实,远近高低俯仰,形声色味,渲染,白描,抒情类,间接抒情,其它:抑扬,对比,联想,象征,衬托(正、反衬),1.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记叙、议论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夸张借代设问用典顶真,4.结构手法:铺垫、过渡、总结全文、卒章显志、照应,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说说下列诗句的主要表现手法:1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杨柳岸晓风残月。()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5樯橹灰飞烟灭。()6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咏鹰()7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用典,借代,互文,小试吧,衬托,夸张,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借代,设问,夸张,双关对偶拟人,拟人,借代,对比,夸张,小试吧,2014年:,2015年:,特点,一、手法丰富多彩二、重点考查:三、概念模糊,比喻拟人对偶衬托对比景情写景手法,试题类型,1判断手法型2评析手法型3比较异同型,手法定向型手法自助型,(2005年全国卷一)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这两句用了对偶的修辞,其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1判断手法型,【规范答题】答此类题的步骤是:(1)呈现表达技巧的名称;(2)解说表达技巧在诗词中的使用情况。,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2015安徽)月圆【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未缺:指月圆。列宿:指众星。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2评析手法之手法定向型,提问变体:(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3)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点?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的?,这首诗(或哪一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方式:,2评析手法之手法自助型,答题三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分析)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作用,主旨),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2015天津)雨过至城中苏家宋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2评析手法之手法自助型,答: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比拟,如“柳拂”。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3比较异同型,(2007湖北)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4分),简要说明,酒泉子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1)请简要赏析描写潮水的句子。(3分)(2)请简析“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在全词中的作用。(2分),提问变体型,(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一)把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槛柱,生动形象地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步骤二)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步骤三),(2005全国卷三)雨后池上刘敏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槛。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课堂练习,1.(15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答案】这两句采用了衬托、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艺术手法。用山谷的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解析】作答此类题目,应指出相关手法(衬托、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再联系诗句关键内容,具体指明如此描写带来的艺术效果。,2.(2014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番腾:同“翻腾”。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答案】“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试题分析: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3、200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答: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表达出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